第101章 收徒周瑜,功德碑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王猛和郭嘉更詳盡的謀劃,劉曜心中大喜,對於籌措錢糧之事也不再擔憂。
說來也是可笑。
偌大的一個大漢帝國,臣子出征,所需軍費還需臣子籌措,不得不說,此等皇朝,沒落也成既定事實。
劉曜搖了搖頭後,跟郭嘉和王猛繼續商談一番細節,直到抵達周家府邸,眾人這才結束閑聊,在周異的引領下,來到周府中。
也是此刻,劉曜看到雖然才年僅十三歲,可卻一副謙謙君子形象,麵若冠玉,身材修長,周身一副儒雅之氣的周瑜,讓人見之雙眼一亮。
“劉公,此乃犬子周瑜,今年十三歲,瑜兒,這便是你心心念念,視為英雄的晉陽公劉曜,為父為你說服劉公,讓其收你為徒,日後在劉公麾下,當好生跟劉公學習,不得懈怠,辱劉公聲名,你可知否?”
周異對著劉曜介紹一句後,神色嚴肅的看著周瑜叮囑道。
“學生周瑜,拜見劉師,日後定然兢兢業業,好生在劉師麾下學習文韜武略,望劉師不吝賜教!”
周瑜聞言,雙眼一亮,倒了一杯酒,來到劉曜身前,躬身行那拜師禮。
“好一個英俊少年郎,周瑜,本公向來不喜俗禮,也從不虛言,你若拜本公為師,四書五經等文學,本公教不了你,琴棋書畫,也需你另拜名師,本公所教有限,如此,你可還願拜本公為師?”
劉曜看著少年英氣的周瑜,臉上浮現一抹笑容,沒有立刻接過周瑜的拜師酒,反而淡淡的說道。
“四書五經,瑜早已通讀,兵法謀略,瑜也略有精通,琴棋書畫隻是小道,偶爾陶冶情操之物,對於保境安民,無甚用處,瑜想拜入劉師門下,是想學劉師練兵之道,統兵之能,治理地方之策,此乃大道,請劉師收下瑜,日後瑜定然不讓劉師失望!”
周瑜聞言,麵容未變,依舊保持躬身狀。
周家乃是世家大族,從小他便不缺少人教導他四書五經,琴棋書畫之道。
不說其他,別看他年紀幼小,可琴之一道,他卻頗有建樹。
所以,對於劉曜說的,周瑜一點也不介意。
他想要拜劉曜為師,是因為想要學習劉曜的練兵之道和統兵之能。
自劉曜崛起以來,所行兵法天馬行空,讓人歎為觀止。
雁門郡一戰,劉曜名揚天下。
換一名將,麵對雁門關那等局勢,除卻死守外,誰敢冒著並州被匈奴鐵騎踐踏的風險,放棄雁門關?
劉曜的大局觀讓周瑜深感敬佩。
虎牢關一戰,車懸陣名震天下,擊敗踏著西涼鐵騎的屍體,名揚天下的霸王鐵騎。
並州精銳,麵對十倍於己的黃巾大軍,不退絲毫,死守函穀關。
勘破虎牢關外黃巾虛實,率軍夜襲,其後大軍南下,逼迫黃巾大軍退入渭水,水淹三軍,致使黃巾一蹶不振。
派遣大將,十八騎破巨鹿,斬黃巾首領還朝,這一樁樁,一件件,讓人如何能不心生向往?
今次,他聽他的父親言述,麵對百官,劉曜當殿喊出明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話,這是何等的豪邁?
這一切都讓周瑜對劉曜心生好奇。
他也想成為像劉曜這邊的英雄。
劉曜看著誠懇的周瑜,臉上的笑容更甚,其後也不遲疑,將周瑜手中的酒杯端起,一手托著周瑜起身,在周瑜期待的目光中,劉曜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這才繼續說道:“即入本公麾下,好讓你知曉,本公自長社招兵以來,設下二十二大軍規,五十四殺,此點,縱然本公犯下,一律同罪,是以,你且謹記本公定下的軍規!”
“若是日後敢犯,縱然你為本公學生,本公也定斬不赦!”
“學生謹記,日後定不負老師所望!”
周瑜聞言,鏗鏘有力的保證道。
“哈哈,恭喜劉公喜獲佳徒啊!”
周瑜話音剛落,盧植等人就來到周異府邸,對著劉曜抱拳道喜。
“嗬嗬,此子的確是塊上好的璞玉,本公才疏學淺,唯恐將其教導壞了,日後還望盧帥,皇甫將軍和朱將軍代本公教導一番他,如此也不讓我大漢英傑蒙塵啊!”
劉曜收下周瑜,同樣心情大好,對著盧植等人拱手道。
“劉公還是如此謙虛啊,去歲將軍府匆匆一見,不想今日再見劉公,劉公卻將我等甩遠,當真讓末將汗顏啊!”
袁紹麵色複雜的看著劉曜。
想當日,劉曜拜訪何進之時,不過坐在末座。
可如今,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他們之間的身份便發生逆轉。
他為司隸校尉,而劉曜呢?
此刻卻位極人臣,實乃一方封疆大吏,這讓心高氣傲的袁紹如何能不複雜?
“嗬嗬,本公不過是運氣好些罷了,倒是袁司隸,天子近臣,日後本公在外,還望袁司隸多為本公向陛下美言幾句,如此本公定然感激不盡!”
劉曜看著袁紹和曹操,荀攸攜手而來,對著曹操,荀攸點了點頭後,看著袁紹笑道。
“嗬嗬,劉公,諸位大人就莫要站著了,承蒙諸位大人賞臉,來參加犬子的拜師宴,下官感激不盡,請諸位大人落座!”
周異見劉曜和袁紹商業互吹完畢,當即笑著引領眾人落座。
眾人見此,也不客氣,陸續落座後,一邊推杯換盞,一邊談論之後出兵之事。
其中,自然免不了商談出征物資之事。
對於劉宏這個皇帝,眾人都是心照不宣,是以,言語之間,不免有些憂慮。
而袁紹,楊家的代表楊堅則是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的案幾前,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美酒,品嚐美食。
他們都在等劉曜開口。
畢竟,縱然他們對於掃北之事支持,可主動開口,跟劉曜詢問之後開口,那是兩碼事。
主動開口支持掃北之事,劉曜最多誇讚一句好氣節,心懷大義等虛詞。
可若是劉曜請求詢問之後,他們在開口表示支持,那劉曜便要欠下他們一個人情。
劉曜見此,自然知道袁紹和楊堅等人的想法,待眾人目光齊聚自己身上時,劉曜端起酒杯,長身而起:“錢糧之事,本公已有所計較!”
說著,劉曜喝完杯中酒後,淡笑的說道:“待會飯局結束後,我意進宮,求見陛下,請求陛下設立功德碑,於明日午時,設立在洛陽四方城門處,其後將掃北之事公之於眾,讓支持掃北的天下百姓和商賈捐贈錢糧,捐贈數量多寡,交由少府統計,將其名字亦或者家族刻錄在功德碑上,受百姓瞻仰!”
劉曜話音落下,袁紹和楊堅麵色微變,盧植等人則是麵露歡喜。
而曹操深深的看了眼劉曜,心中暗道:“好狠的計謀!”
荀攸見此,臉上浮現一抹苦笑之色,他沒想到,劉曜居然會動用此等絕策!
此策雖好,可一旦用出,無異於得罪了袁楊這些大世家。
這也是之前他要劉曜去拜訪袁楊兩家,獲取這兩家支持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樣做,雖然折損了些顏麵,並且欠下袁楊兩家的人情,可如此一來,不會徹底得罪了袁楊這些大世家。
而功德碑之計一出,劉曜明顯打著空手套白狼的心思,一旦世家反應過來,屆時對劉曜的感觀便不好了。
心中也是暗暗思索,劉曜為何明知如此,還要如此做的原因!
說來也是可笑。
偌大的一個大漢帝國,臣子出征,所需軍費還需臣子籌措,不得不說,此等皇朝,沒落也成既定事實。
劉曜搖了搖頭後,跟郭嘉和王猛繼續商談一番細節,直到抵達周家府邸,眾人這才結束閑聊,在周異的引領下,來到周府中。
也是此刻,劉曜看到雖然才年僅十三歲,可卻一副謙謙君子形象,麵若冠玉,身材修長,周身一副儒雅之氣的周瑜,讓人見之雙眼一亮。
“劉公,此乃犬子周瑜,今年十三歲,瑜兒,這便是你心心念念,視為英雄的晉陽公劉曜,為父為你說服劉公,讓其收你為徒,日後在劉公麾下,當好生跟劉公學習,不得懈怠,辱劉公聲名,你可知否?”
周異對著劉曜介紹一句後,神色嚴肅的看著周瑜叮囑道。
“學生周瑜,拜見劉師,日後定然兢兢業業,好生在劉師麾下學習文韜武略,望劉師不吝賜教!”
周瑜聞言,雙眼一亮,倒了一杯酒,來到劉曜身前,躬身行那拜師禮。
“好一個英俊少年郎,周瑜,本公向來不喜俗禮,也從不虛言,你若拜本公為師,四書五經等文學,本公教不了你,琴棋書畫,也需你另拜名師,本公所教有限,如此,你可還願拜本公為師?”
劉曜看著少年英氣的周瑜,臉上浮現一抹笑容,沒有立刻接過周瑜的拜師酒,反而淡淡的說道。
“四書五經,瑜早已通讀,兵法謀略,瑜也略有精通,琴棋書畫隻是小道,偶爾陶冶情操之物,對於保境安民,無甚用處,瑜想拜入劉師門下,是想學劉師練兵之道,統兵之能,治理地方之策,此乃大道,請劉師收下瑜,日後瑜定然不讓劉師失望!”
周瑜聞言,麵容未變,依舊保持躬身狀。
周家乃是世家大族,從小他便不缺少人教導他四書五經,琴棋書畫之道。
不說其他,別看他年紀幼小,可琴之一道,他卻頗有建樹。
所以,對於劉曜說的,周瑜一點也不介意。
他想要拜劉曜為師,是因為想要學習劉曜的練兵之道和統兵之能。
自劉曜崛起以來,所行兵法天馬行空,讓人歎為觀止。
雁門郡一戰,劉曜名揚天下。
換一名將,麵對雁門關那等局勢,除卻死守外,誰敢冒著並州被匈奴鐵騎踐踏的風險,放棄雁門關?
劉曜的大局觀讓周瑜深感敬佩。
虎牢關一戰,車懸陣名震天下,擊敗踏著西涼鐵騎的屍體,名揚天下的霸王鐵騎。
並州精銳,麵對十倍於己的黃巾大軍,不退絲毫,死守函穀關。
勘破虎牢關外黃巾虛實,率軍夜襲,其後大軍南下,逼迫黃巾大軍退入渭水,水淹三軍,致使黃巾一蹶不振。
派遣大將,十八騎破巨鹿,斬黃巾首領還朝,這一樁樁,一件件,讓人如何能不心生向往?
今次,他聽他的父親言述,麵對百官,劉曜當殿喊出明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話,這是何等的豪邁?
這一切都讓周瑜對劉曜心生好奇。
他也想成為像劉曜這邊的英雄。
劉曜看著誠懇的周瑜,臉上的笑容更甚,其後也不遲疑,將周瑜手中的酒杯端起,一手托著周瑜起身,在周瑜期待的目光中,劉曜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這才繼續說道:“即入本公麾下,好讓你知曉,本公自長社招兵以來,設下二十二大軍規,五十四殺,此點,縱然本公犯下,一律同罪,是以,你且謹記本公定下的軍規!”
“若是日後敢犯,縱然你為本公學生,本公也定斬不赦!”
“學生謹記,日後定不負老師所望!”
周瑜聞言,鏗鏘有力的保證道。
“哈哈,恭喜劉公喜獲佳徒啊!”
周瑜話音剛落,盧植等人就來到周異府邸,對著劉曜抱拳道喜。
“嗬嗬,此子的確是塊上好的璞玉,本公才疏學淺,唯恐將其教導壞了,日後還望盧帥,皇甫將軍和朱將軍代本公教導一番他,如此也不讓我大漢英傑蒙塵啊!”
劉曜收下周瑜,同樣心情大好,對著盧植等人拱手道。
“劉公還是如此謙虛啊,去歲將軍府匆匆一見,不想今日再見劉公,劉公卻將我等甩遠,當真讓末將汗顏啊!”
袁紹麵色複雜的看著劉曜。
想當日,劉曜拜訪何進之時,不過坐在末座。
可如今,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他們之間的身份便發生逆轉。
他為司隸校尉,而劉曜呢?
此刻卻位極人臣,實乃一方封疆大吏,這讓心高氣傲的袁紹如何能不複雜?
“嗬嗬,本公不過是運氣好些罷了,倒是袁司隸,天子近臣,日後本公在外,還望袁司隸多為本公向陛下美言幾句,如此本公定然感激不盡!”
劉曜看著袁紹和曹操,荀攸攜手而來,對著曹操,荀攸點了點頭後,看著袁紹笑道。
“嗬嗬,劉公,諸位大人就莫要站著了,承蒙諸位大人賞臉,來參加犬子的拜師宴,下官感激不盡,請諸位大人落座!”
周異見劉曜和袁紹商業互吹完畢,當即笑著引領眾人落座。
眾人見此,也不客氣,陸續落座後,一邊推杯換盞,一邊談論之後出兵之事。
其中,自然免不了商談出征物資之事。
對於劉宏這個皇帝,眾人都是心照不宣,是以,言語之間,不免有些憂慮。
而袁紹,楊家的代表楊堅則是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的案幾前,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美酒,品嚐美食。
他們都在等劉曜開口。
畢竟,縱然他們對於掃北之事支持,可主動開口,跟劉曜詢問之後開口,那是兩碼事。
主動開口支持掃北之事,劉曜最多誇讚一句好氣節,心懷大義等虛詞。
可若是劉曜請求詢問之後,他們在開口表示支持,那劉曜便要欠下他們一個人情。
劉曜見此,自然知道袁紹和楊堅等人的想法,待眾人目光齊聚自己身上時,劉曜端起酒杯,長身而起:“錢糧之事,本公已有所計較!”
說著,劉曜喝完杯中酒後,淡笑的說道:“待會飯局結束後,我意進宮,求見陛下,請求陛下設立功德碑,於明日午時,設立在洛陽四方城門處,其後將掃北之事公之於眾,讓支持掃北的天下百姓和商賈捐贈錢糧,捐贈數量多寡,交由少府統計,將其名字亦或者家族刻錄在功德碑上,受百姓瞻仰!”
劉曜話音落下,袁紹和楊堅麵色微變,盧植等人則是麵露歡喜。
而曹操深深的看了眼劉曜,心中暗道:“好狠的計謀!”
荀攸見此,臉上浮現一抹苦笑之色,他沒想到,劉曜居然會動用此等絕策!
此策雖好,可一旦用出,無異於得罪了袁楊這些大世家。
這也是之前他要劉曜去拜訪袁楊兩家,獲取這兩家支持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樣做,雖然折損了些顏麵,並且欠下袁楊兩家的人情,可如此一來,不會徹底得罪了袁楊這些大世家。
而功德碑之計一出,劉曜明顯打著空手套白狼的心思,一旦世家反應過來,屆時對劉曜的感觀便不好了。
心中也是暗暗思索,劉曜為何明知如此,還要如此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