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何進急不可耐的前往皇宮,劉曜也沒阻攔!


    他之所以將話題引到太監身上,就是為了讓何進牽製十常侍。


    今天在皇宮中,張讓對他散發的殺意,讓劉曜知道,這老陰逼已經對他心生殺意。


    十常侍在洛陽遍布耳目,他出了皇宮後,直奔何進府邸的事情也絕對瞞不過十常侍的耳目。


    如此,在十常侍的眼中,他已經是何進一係,跟他們徹底站在對立麵上。


    現在何進進宮,對著劉宏進言,雖然無法徹底鏟除十常侍,可卻能震懾他們,同時對明日的封賞,十常侍能少做些手腳。


    這樣也就夠了。


    他目前最缺的就是時間。


    隻要拖住十常侍一段時間,其後何進為自己謀取雁門太守,護匈奴中郎將的職位,自己在雁門站穩腳跟,有了勢力,有了穩固的地盤,後續他將不再懼怕任何危險。


    何進離去後,大殿中的眾人也沒有心思繼續推杯換盞,一個個起身跟何苗告辭離去。


    翌日,清晨。


    劉曜整理了下著裝後,朝著皇宮而去。


    不多時,來到皇宮,在侍衛的引領下,劉曜穿過朱雀門,在宣德殿前,這才停下。


    此刻,這裏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朝堂高官。


    這些人三三兩兩的分列在大殿外,一個個小聲議論著什麽。


    總體來說,這些高官分為三批。


    其一為何進一係。


    其二為十常侍一係。


    最後則是清流。


    這些清流官員一心為大漢,對大漢忠心耿耿。


    可惜,所謂忠言逆耳,也是因為他們時常進言,更是當眾彈劾劉宏的不是,引得劉宏對這些清流極為厭惡。


    所以,在大漢的朝堂上,這些清流反而職位最低。


    劉曜環顧一圈四周的官員,沒有發現什麽名人後,轉而來到何進身邊,對著何進行了一禮後,這才站在後方閉目等待了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當張讓的聲音傳到場中時,眾人這才陸陸續續的進入宣德殿內。


    “宣,安平靈王十八代閣孫,奮勇都尉劉曜劉憬之進殿!”


    隨著高官進入大殿中,傳令太監再次高聲喝道。


    劉曜聞言,當即整理了下著裝,其後疾步進入大殿中。


    在一眾官員麵色各異中,劉曜來到大殿中心,雙手抱拳於頭頂,對著劉宏深躬一禮:“末將劉曜,參見陛下,陛下萬年!”


    “皇弟免禮,你昨日留於此處的族譜,朕已經命宗人府宗正劉焉查探清楚,按照你的輩分來看,還是朕的皇弟!”


    劉宏見此,當即滿臉笑容的對著劉曜虛扶。


    “謝陛下榮恩,日後末將定然為大漢奮勇殺敵,護我大漢國祚綿延!”


    劉曜聽到劉宏的話,心中一喜,劉宏當眾將自己的身世說了出來,更是一口一個皇弟,這代表著什麽?


    這代表著自己的身份得到證明,日後他就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日後的劉皇叔。


    這可比劉備的皇叔之稱要真實許多了。


    有了這一層身份,加上他之前的功績,雁門太守之位應該是板上釘釘,隻是不知道護匈奴中郎將這個職位他是否能夠獲得。


    “哈哈,皇弟此話,朕可是非常相信啊,昨日皇弟力能抗鼎,比之古之項王也不遑多讓,有如此勇力,加之皇弟文采斐然,獨創的將進酒更是名聞大漢,有皇弟這等文武全才在,朕何愁區區黃巾蛾賊?”


    劉宏哈哈大笑的看著劉曜,竟是將之前劉曜為了打響將軍烈名號而剽竊李白的名詞說了出來,引的下方百官一陣竊竊私語,看向劉曜的目光也不同了起來。


    “陛下可曾查探清楚?莫要被奸人蒙蔽了?”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頭戴進賢冠,身穿玄色衣袍,從三品高官的位置中走出,對著劉宏深躬一禮:“陛下說的這些可曾查實了?力能扛鼎乃是陛下親眼所見,此自無問題,可若說將進酒這首名傳千古的名詞乃是劉都尉所作,下官是萬萬不敢相信的!”


    “不錯,觀他才是弱冠之齡,如何能夠做出這等大氣磅礴之句來?”


    “陛下可莫要被人蒙蔽了,當細細考驗才是!”


    隨著那個三品高官出列,唿啦啦的一群大臣走出隊列,對著劉曜就是一陣狂噴。


    “哈哈,諸位大人,所謂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活百年,若學識隻以年齡來論,那街邊那些年老乞兒歲數比諸位大人還大,難道我大漢要將他們招入朝堂,出謀劃策麽?”


    “陛下,容我張狂,若是諸位大人不信末將之學識,不信那將進酒是我所作,那諸位大人盡可出題,若在一炷香內,我作不出相應的詩,末將願受欺君之罪!”


    劉曜麵對諸多大臣的指責,當即毫不畏懼的哈哈大笑,環顧一圈出列的大臣,眼中盡是嘲諷之色。


    這些人大多數都胸無點墨,全靠花錢這才購買上來的官職,要麽就是家世出身好,背靠家族,舉孝廉後,欺上瞞下,謊報功績才升上來的。


    若是清流官員出列彈劾於他,說不得他還要小心麵對,可麵對這些人,劉曜絲毫不懼。


    “憬之,退下,這裏可不是你能妄言的地方!”


    何進聽到劉曜的話,當即眉頭一蹙,對著劉曜喝道。


    “多謝大將軍關懷,不過此事末將自有主張,諸位大人,出題吧!”


    劉曜聞言,對著何進自信一笑。


    這些官員都是十常侍一係的,今日彈劾他,必然是十常侍吩咐的。


    這是一場危機,同樣也是一場機遇。


    若是他能夠當眾展露自己的才學,化解這場危機,對之後的封賞定然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


    “好,既然皇弟你有此自信,那朕也不便阻攔,朕也想看看,皇弟你的真才實學。”


    劉宏看著意氣風發的劉曜,眼中閃過一抹期待之色,對著劉曜誇讚一番後,環顧下方出列的大臣:“諸位愛卿既然對皇弟的學問有疑惑,那就出題吧,不過,未免浪費時間,就以三題為限,你們可各自商議。”


    出列的大臣們在那個三品官員李先的帶領下,竊竊私語。


    不多時,李先看著劉宏躬身說道:“陛下,我們已經統一意見了,就以山,水,柳為三種題材,若劉都尉可以做出這三首詩,臣等願意為之前的莽撞而道歉,若是做不出.......”


    “若是做不出,我願受欺君之罪!”


    劉曜不等李先說完,當即鏗鏘有力的打斷道。


    開玩笑,他好歹也是經曆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加上前世他本來就喜歡研究曆史上的名詞名詩,雖然做不出大氣磅礴的詩詞,可剽竊,不,讀書人怎麽能說剽竊的事情呢?


    他借鑒那些名人的詩詞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他自然不懼絲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番茄的風瀟並收藏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