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湯和的恨意,殺俘?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湯和借助混亂的戰場,獨自逃離,臉上盡是憤恨之色。
他自詡精通兵法謀略,原想趁著黃巾起義的時候,建功立業,名揚天下。
可是,他沒想到,自從他被張角派到波才這裏後,屢次被人算計。
迴想之前的對戰。
從一開始,對方就摸清了波才的秉性,從而開始算計自己和波才的關係。
以一千精銳,加上絕世武將,先是連斬黃巾三員大將,其後衝擊軍陣,使得黃巾大軍士氣低迷。
波才得知此事後,定然會憤怒的從後方趕來,其後佯裝敗陣,助漲波才的威風。
波才是何人?
他雖然是黃巾負責豫州戰線的大渠帥,可為人魯莽,不善兵法。
對方正是看透這點,這才算計於他,讓波才對他不再信任。
加上如今天氣炎熱,而黃巾軍大多數都是泥腿子組成,在這等炎熱的天氣,若是組建督戰隊,迅速軍陣,強令大軍在長社縣外圍困長社縣還好說,雖然會讓士氣跌落,可隻要後方的攻城器械打造好,以黃巾軍的體量,加上之前漢軍屢次敗陣跌落的士氣,當能一鼓作氣拿下長社。
可偏生波才沒有意識到這點,將大軍搬入雜草叢生的密林中,給漢軍創造一鼓而破的機會。
若是他在前線,定然會阻止波才如此愚蠢的行徑。
可惜,他縱然看破了漢軍的謀劃,可最終還是為時已晚。
即便是他也沒想到,漢軍居然會如此迅速,當天波才下令大軍搬去密林中,當夜漢軍就出城攻擊,連一點反應時間都不給他們。
當湯和看到遠方大火的時候,他就知道,波才完了,豫州戰線也同樣完蛋了,所以想要將一路走來,掠奪的糧草軸重,新打造的攻城器械前往兗州時,卻再次被漢軍突襲,導致黃巾急缺的糧草軸重和攻城器械被人掠奪。
偏生湯和到現在都不知道是誰在算計自己。
這讓湯和極為鬱悶。
另一邊,樊梨花不知道湯和鬱悶的心情,帶著劉曜本部六百餘人,朝著昭華山走去。
昭華山本是程咬金的大本營。
其後程咬金投效劉曜後,那裏的山寨被程咬金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隻是,之後劉曜經過房玄齡的提點,再次派人將那裏建立起一個個藏糧庫,並且派人在上麵駐守。
糜竺這段時間販賣將軍烈所得的金銀全部購買成糧草戰馬秘密送入此地。
現在樊梨花劫掠了黃巾軍的糧草軸重,自然需要將這些東西全部送入昭華山中。
同時,樊梨花也想起房玄齡臨走時給她的一個錦囊。
拆開錦囊後,樊梨花美眸一凝。
房玄齡居然要她前往昭華山後,就地招兵買馬,配合昭華山上的戰馬,訓練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隊伍。
根據房玄齡解釋,當今皇帝劉宏為了平定黃巾叛亂,已經解除黨錮,赦免天下黨人,並且之後定然會下令各州郡,讓他們自行組建鄉勇,以此抗擊黃巾。
所以,樊梨花在昭華山上訓練三千騎兵,不僅不會對劉曜產生危害,反而會產生莫大的助力。
在古代,騎兵乃是戰場大殺器。
一旦在野外對陣,三千騎兵足以衝破十倍於己的大軍。
如此,劉曜在擁有了這三千騎兵後,可以更加輕鬆的獲取戰功。
看到錦囊上記載的信息後,樊梨花遲疑了一陣,還是決定按照房玄齡的計劃去做,命令麾下人馬,押著那些民夫和工匠,一路急行軍,朝著昭華山而去。
在樊梨花前往昭華山時,長社縣外的戰爭也已經平定了下來。
劉曜將手下的指揮權交給薛仁貴後,獨身一人,提著波才的頭顱來到皇甫嵩麵前:“將軍,末將幸不辱命,將波才頭顱斬下,請將軍查看!”
“哈哈,好,此戰你當為首功,待統計戰果後,本將自會將你的功勞悉數匯報給陛下,之後,加官進爵,隻是等閑!”
皇甫嵩滿臉欣慰的看著劉曜。
“若不是將軍給末將機會,末將也無法做到這一步,何況,以將軍之能,縱然沒有末將,末將相信將軍也能做到這一步,甚至做的更好,所以,若說首功,當為將軍才是!”
劉曜不著痕跡的拍了皇甫嵩一記馬屁,聽的皇甫嵩笑的跟朵菊花一般,拍了拍劉曜的肩膀:“憬之莫要謙虛,本將年紀大了,日後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咱們在這修整幾日,等戰報傳入洛陽後,相信陛下的封賞定然會很快抵達長社,走,今日本將高興,待公偉他們平定戰事後,本將請你們吃酒!”
“多謝將軍!”
劉曜見此,也沒有在客氣,跟隨皇甫嵩身後,朝著長社縣帥帳走去。
不多時,來到帥帳,在皇甫嵩的熱情邀請下,劉曜坐在皇甫嵩左手下第一個位置上。
然而,不等兩人繼續交談,一個傳令兵卻氣喘籲籲的進入帥帳:“報,報告將軍,朱將軍在城外殺俘!”
“什麽?”
不等皇甫嵩開口,劉曜就不可置信的站了起來,麵色大變的看著傳令兵:“你再說一遍,朱將軍在幹什麽?”
“報告劉都尉,朱將軍在殺俘!”
傳令兵聞言,當即再次重複一遍。
“將軍,殺俘自古不詳,何況,那些俘虜大多數都是咱們大漢的百姓,造反並非他們所願,請將軍阻止朱將軍殺俘之事!”
劉曜得到確切的答案,當即神色難看的對著皇甫嵩請命。
皇甫嵩聞言,臉上沒有任何變化,看著劉曜說道:“憬之,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殺俘雖然不祥,可公偉一心為大漢,殺俘也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其一,我軍少於蛾賊俘虜,如今大漢各州郡還在被黃巾蛾賊肆虐,本將不可能用太多的士兵來看押俘虜!”
“其二,造反乃是誅九族的大罪,無論他們因何造反,他們已經違背了大漢律法,如今沒有追究他們的親人,已經是最大的仁慈了!”
“其三,黃巾蛾賊如今肆虐神州,四處攻城略地,咱們這裏乃是首勝,天下都在看咱們的做法,若是赦免這些蛾賊,之後遇到的黃巾蛾賊會如何?”
“他們會想,既然造反不會被殺,那麽他們何不用命一搏?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降,如此一來,黃巾叛亂何時能平定?”
聽到皇甫嵩的說法,劉曜搖了搖頭:“將軍,請恕末將鬥膽,末將以為,將軍所言三點,完全是無稽之談。”
“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最近幾年,餓殍遍野,朝廷賑災不利,導致百姓們民不聊生,加之世家以及貪官汙吏在各地以朝廷的名義,不斷增加百姓的苛捐雜稅,使得百姓們根本無法活下去!”
“太平教為何在短短數年時間,就發展到如今百萬大軍的程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我大漢不作為,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從本心來說,他們跟隨黃巾,隻是為了一口飽飯,而不是為了推翻我大漢!”
“黃巾蛾賊叛亂,根源在於他們的首領,而不在於他們.......”
“放肆!”
皇甫嵩聽到劉曜越說越離譜,就連官逼民反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就差沒有指著劉宏的鼻子罵,作為忠臣的皇甫嵩自然容忍不了。
再則,他是真的看好劉曜,不想劉曜禍從口出,當即打斷劉曜的言論,暴喝道。
他自詡精通兵法謀略,原想趁著黃巾起義的時候,建功立業,名揚天下。
可是,他沒想到,自從他被張角派到波才這裏後,屢次被人算計。
迴想之前的對戰。
從一開始,對方就摸清了波才的秉性,從而開始算計自己和波才的關係。
以一千精銳,加上絕世武將,先是連斬黃巾三員大將,其後衝擊軍陣,使得黃巾大軍士氣低迷。
波才得知此事後,定然會憤怒的從後方趕來,其後佯裝敗陣,助漲波才的威風。
波才是何人?
他雖然是黃巾負責豫州戰線的大渠帥,可為人魯莽,不善兵法。
對方正是看透這點,這才算計於他,讓波才對他不再信任。
加上如今天氣炎熱,而黃巾軍大多數都是泥腿子組成,在這等炎熱的天氣,若是組建督戰隊,迅速軍陣,強令大軍在長社縣外圍困長社縣還好說,雖然會讓士氣跌落,可隻要後方的攻城器械打造好,以黃巾軍的體量,加上之前漢軍屢次敗陣跌落的士氣,當能一鼓作氣拿下長社。
可偏生波才沒有意識到這點,將大軍搬入雜草叢生的密林中,給漢軍創造一鼓而破的機會。
若是他在前線,定然會阻止波才如此愚蠢的行徑。
可惜,他縱然看破了漢軍的謀劃,可最終還是為時已晚。
即便是他也沒想到,漢軍居然會如此迅速,當天波才下令大軍搬去密林中,當夜漢軍就出城攻擊,連一點反應時間都不給他們。
當湯和看到遠方大火的時候,他就知道,波才完了,豫州戰線也同樣完蛋了,所以想要將一路走來,掠奪的糧草軸重,新打造的攻城器械前往兗州時,卻再次被漢軍突襲,導致黃巾急缺的糧草軸重和攻城器械被人掠奪。
偏生湯和到現在都不知道是誰在算計自己。
這讓湯和極為鬱悶。
另一邊,樊梨花不知道湯和鬱悶的心情,帶著劉曜本部六百餘人,朝著昭華山走去。
昭華山本是程咬金的大本營。
其後程咬金投效劉曜後,那裏的山寨被程咬金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隻是,之後劉曜經過房玄齡的提點,再次派人將那裏建立起一個個藏糧庫,並且派人在上麵駐守。
糜竺這段時間販賣將軍烈所得的金銀全部購買成糧草戰馬秘密送入此地。
現在樊梨花劫掠了黃巾軍的糧草軸重,自然需要將這些東西全部送入昭華山中。
同時,樊梨花也想起房玄齡臨走時給她的一個錦囊。
拆開錦囊後,樊梨花美眸一凝。
房玄齡居然要她前往昭華山後,就地招兵買馬,配合昭華山上的戰馬,訓練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隊伍。
根據房玄齡解釋,當今皇帝劉宏為了平定黃巾叛亂,已經解除黨錮,赦免天下黨人,並且之後定然會下令各州郡,讓他們自行組建鄉勇,以此抗擊黃巾。
所以,樊梨花在昭華山上訓練三千騎兵,不僅不會對劉曜產生危害,反而會產生莫大的助力。
在古代,騎兵乃是戰場大殺器。
一旦在野外對陣,三千騎兵足以衝破十倍於己的大軍。
如此,劉曜在擁有了這三千騎兵後,可以更加輕鬆的獲取戰功。
看到錦囊上記載的信息後,樊梨花遲疑了一陣,還是決定按照房玄齡的計劃去做,命令麾下人馬,押著那些民夫和工匠,一路急行軍,朝著昭華山而去。
在樊梨花前往昭華山時,長社縣外的戰爭也已經平定了下來。
劉曜將手下的指揮權交給薛仁貴後,獨身一人,提著波才的頭顱來到皇甫嵩麵前:“將軍,末將幸不辱命,將波才頭顱斬下,請將軍查看!”
“哈哈,好,此戰你當為首功,待統計戰果後,本將自會將你的功勞悉數匯報給陛下,之後,加官進爵,隻是等閑!”
皇甫嵩滿臉欣慰的看著劉曜。
“若不是將軍給末將機會,末將也無法做到這一步,何況,以將軍之能,縱然沒有末將,末將相信將軍也能做到這一步,甚至做的更好,所以,若說首功,當為將軍才是!”
劉曜不著痕跡的拍了皇甫嵩一記馬屁,聽的皇甫嵩笑的跟朵菊花一般,拍了拍劉曜的肩膀:“憬之莫要謙虛,本將年紀大了,日後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咱們在這修整幾日,等戰報傳入洛陽後,相信陛下的封賞定然會很快抵達長社,走,今日本將高興,待公偉他們平定戰事後,本將請你們吃酒!”
“多謝將軍!”
劉曜見此,也沒有在客氣,跟隨皇甫嵩身後,朝著長社縣帥帳走去。
不多時,來到帥帳,在皇甫嵩的熱情邀請下,劉曜坐在皇甫嵩左手下第一個位置上。
然而,不等兩人繼續交談,一個傳令兵卻氣喘籲籲的進入帥帳:“報,報告將軍,朱將軍在城外殺俘!”
“什麽?”
不等皇甫嵩開口,劉曜就不可置信的站了起來,麵色大變的看著傳令兵:“你再說一遍,朱將軍在幹什麽?”
“報告劉都尉,朱將軍在殺俘!”
傳令兵聞言,當即再次重複一遍。
“將軍,殺俘自古不詳,何況,那些俘虜大多數都是咱們大漢的百姓,造反並非他們所願,請將軍阻止朱將軍殺俘之事!”
劉曜得到確切的答案,當即神色難看的對著皇甫嵩請命。
皇甫嵩聞言,臉上沒有任何變化,看著劉曜說道:“憬之,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殺俘雖然不祥,可公偉一心為大漢,殺俘也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其一,我軍少於蛾賊俘虜,如今大漢各州郡還在被黃巾蛾賊肆虐,本將不可能用太多的士兵來看押俘虜!”
“其二,造反乃是誅九族的大罪,無論他們因何造反,他們已經違背了大漢律法,如今沒有追究他們的親人,已經是最大的仁慈了!”
“其三,黃巾蛾賊如今肆虐神州,四處攻城略地,咱們這裏乃是首勝,天下都在看咱們的做法,若是赦免這些蛾賊,之後遇到的黃巾蛾賊會如何?”
“他們會想,既然造反不會被殺,那麽他們何不用命一搏?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降,如此一來,黃巾叛亂何時能平定?”
聽到皇甫嵩的說法,劉曜搖了搖頭:“將軍,請恕末將鬥膽,末將以為,將軍所言三點,完全是無稽之談。”
“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最近幾年,餓殍遍野,朝廷賑災不利,導致百姓們民不聊生,加之世家以及貪官汙吏在各地以朝廷的名義,不斷增加百姓的苛捐雜稅,使得百姓們根本無法活下去!”
“太平教為何在短短數年時間,就發展到如今百萬大軍的程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我大漢不作為,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從本心來說,他們跟隨黃巾,隻是為了一口飽飯,而不是為了推翻我大漢!”
“黃巾蛾賊叛亂,根源在於他們的首領,而不在於他們.......”
“放肆!”
皇甫嵩聽到劉曜越說越離譜,就連官逼民反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就差沒有指著劉宏的鼻子罵,作為忠臣的皇甫嵩自然容忍不了。
再則,他是真的看好劉曜,不想劉曜禍從口出,當即打斷劉曜的言論,暴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