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然院。
謝晚棠迴來之後就坐進了書房裏翻看著帶迴來的那些賬本,仔細梳理一番。
這二十八本賬冊裏有八本是莊子的產出賬本,其餘二十本是店鋪的營收賬本。
這八個莊子有兩個是在京郊,其餘六個在京城周邊縣郡處,而另外二十個店鋪則有十二個在京城內,有八個在京城以外的縣郡。
莊子裏頭的產物頗豐,除了供養一些給謝府,有多餘的都會販賣出去,但凡不是在災年,其收入還是蠻可觀的。
而店鋪的收入波動就比較大了,收益最高的店鋪都是在京城的,周邊四家的就略平,還算過得去。
不過還算好的是,這些店鋪目前都是屬於有盈利的狀態,沒有哪一家是在虧本的,想來也是,要是虧本,估計二叔母早就收了買賣租賃出去了。
謝晚棠正看得入神,絲毫沒有留意到清月給她端了茶水點心進來。
清月將茶水點心放在桌子上,看著如此入神的謝晚棠,忍不住開口詢問:“小姐,您就這樣將賬本接了過來,不怕二夫人那邊會多想嗎?”
謝晚棠翻賬本的手頓了一下,隨後又立馬翻到了下一頁,一邊查看一邊說道:
“怎麽會呢?從小我就是跟在叔母身旁長大的,叔母待我就像親生女兒一般,我待叔母亦是如此,我對娘親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其實叔母才是我娘親的那種感覺。”
這是真話,自從宋妘華生下謝晚棠後就傷了身體病倒了,謝晚棠從小就被抱養在了謝老夫人身邊。
宋妘華活著的時候,謝晚棠見她的次數就屈指可數,她死的時候,謝晚棠還不怎麽記事,如今十幾年過去了,謝晚棠沒有什麽印象也實屬正常。
但並不代表謝晚棠對這個生母就沒什麽感情,她依舊對宋妘華懷揣著感恩之心,隻是感情是需要相處才能產生的,對比記憶中模糊的宋妘華,或許於氏會來得更為真切一些。
謝晚棠又接著說道:“況且這些東西所耗費的精神力並不少,叔母操持著謝家中饋本就辛勞,我要是能早點接手這些東西,想必也能替她分憂一二吧。”
這也是真話,前世的她有些不懂事,也不夠能擔事,老是想著當個甩手掌櫃,自己過得逍遙快活就行了,父親、哥哥、祖母接連出事,她當時也隻顧著自己悲傷,從不理會旁人的辛勞。
直到出了孝期之後,她看著原本風姿綽約的二叔母短短幾年竟然衰老了那麽多,眼角都爬滿了皺紋,鬢角也長出了白發,而那一年,二叔母也才四十二歲啊。
也是那時,她才知道,她所過的安靜平和的日子,是需要旁人付出多大的心血才能維持的,所以後來出嫁後,她無論自己過得有多苦,都咬牙撐著,絕不迴謝家吐露半句。
謝晚棠說這些話的時候,並沒有留意到窗戶後麵站了幾個人,正是來給她送往年賬本的於氏,她站在窗戶後麵沒有聲張,也勒令其他人不許出聲,就是想聽聽謝晚棠會說些什麽。
隻是沒想到她會說出那樣一番話來,尤其是當她說出那一句“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其實叔母才是我娘親的那種感覺”時,於氏瞬間的紅了眼眶,真的不枉費她這麽多年盡心養育謝晚棠,為她操持著她生母留下的那些嫁妝鋪子。
於氏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淚珠,深唿吸穩住了心神後,才帶著人走了進去。
清月聽見響動抬頭看去,見來人竟然是二夫人,內心立馬震驚了一下,怎麽都沒有人過來通報一聲,院子裏當差的那些人都是吃幹飯的嗎?!也幸好方才小姐沒有說些什麽不好的話,否則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清月一邊想著,一邊提醒身旁的謝晚棠:“小姐,二夫人過來了。”
謝晚棠聞言抬頭望去,一眼就看到站在門口的於氏,她立馬站起身來前去迎接。
“請二叔母安。”
“請二夫人安。”
清月跟在謝晚棠身後行禮。
“不必如此多禮,你身子剛好,還是要多注意些。”於氏趕忙將謝晚棠扶了起來,指著身後那些仆婦手裏的箱子說道:
“這些呢,就是往年的店鋪賬本,都是一式兩份的,一份存放在我這,一份存放在店鋪裏頭,如今我就一次性移交過來給你了。”
謝晚棠看著仆婦手裏的籠箱,有些驚訝,足足四大箱,這一下子送過來,一時之間她都不知道放在哪裏好了,便先讓她們放在書房的一角,等她看過之後再來處理。
於氏拉著謝晚棠的手指著最上麵的那個箱子跟她說:“這一箱呢,就是目前還在經營的鋪子最近幾年的賬本,你大致翻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就行,而其餘三個箱子都是些陳舊的賬本,有些還是已經停了買賣的了,那些可以不用看。”
謝晚棠有點懵懵的點了點頭,就那一個籠箱裏的賬本估計都夠她看兩月的了。
於氏看著滿臉呆滯的謝晚棠,不禁覺得有些好笑,抬手摸了摸她的腦袋安慰道:
“沒事,慢慢來,你有什麽不懂的隨時都可以來問我,賬本慢慢看,那些掌櫃年年都有來府裏匯報情況的,你應該還有印象吧。”
謝晚棠點了點頭:“有的。”
於氏滿意的點了點頭,拉著謝晚棠在一旁坐下,拿著其中一本賬本翻開對她講解道:“這是一家瓷器鋪子,掌櫃的姓路,他呢......”
謝晚棠一邊聽一邊用腦子記,一邊迴憶起每位掌櫃大概的模樣。
其實每到年關將至之時,那些掌櫃就會帶著賬本來府裏匯報情況,幾十個人聚在一起輪流說。
看過去一年的收益,是盈利的就鼓勵一番,讓其再接再厲,表現平平的就也要激勵一下,讓其盡心,至於虧本的,如若隻是小虧,就不做處理留待觀察。
如果連續兩三年都不見起色,於氏便會停了那個鋪子的買賣,或是新起一門生意,亦或是將鋪子租賃出去。
匯報完之後,就會給各大掌櫃發放獎勵,當然,獎勵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店鋪經營得越好之人,獎勵就越高,而那些表現平平的也會有獎勵,畢竟忙活了一整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
每當這個時候,於氏就會帶著謝允修謝晚棠以及二房的謝允安謝允修在一旁旁聽,帶領著他們給那些掌櫃發放獎勵,雖然他們年紀小不會發表什麽建議,但是還是能學到特別多的東西。
所以對於於氏提及的這些人,謝晚棠還是很有印象的。
謝晚棠迴來之後就坐進了書房裏翻看著帶迴來的那些賬本,仔細梳理一番。
這二十八本賬冊裏有八本是莊子的產出賬本,其餘二十本是店鋪的營收賬本。
這八個莊子有兩個是在京郊,其餘六個在京城周邊縣郡處,而另外二十個店鋪則有十二個在京城內,有八個在京城以外的縣郡。
莊子裏頭的產物頗豐,除了供養一些給謝府,有多餘的都會販賣出去,但凡不是在災年,其收入還是蠻可觀的。
而店鋪的收入波動就比較大了,收益最高的店鋪都是在京城的,周邊四家的就略平,還算過得去。
不過還算好的是,這些店鋪目前都是屬於有盈利的狀態,沒有哪一家是在虧本的,想來也是,要是虧本,估計二叔母早就收了買賣租賃出去了。
謝晚棠正看得入神,絲毫沒有留意到清月給她端了茶水點心進來。
清月將茶水點心放在桌子上,看著如此入神的謝晚棠,忍不住開口詢問:“小姐,您就這樣將賬本接了過來,不怕二夫人那邊會多想嗎?”
謝晚棠翻賬本的手頓了一下,隨後又立馬翻到了下一頁,一邊查看一邊說道:
“怎麽會呢?從小我就是跟在叔母身旁長大的,叔母待我就像親生女兒一般,我待叔母亦是如此,我對娘親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其實叔母才是我娘親的那種感覺。”
這是真話,自從宋妘華生下謝晚棠後就傷了身體病倒了,謝晚棠從小就被抱養在了謝老夫人身邊。
宋妘華活著的時候,謝晚棠見她的次數就屈指可數,她死的時候,謝晚棠還不怎麽記事,如今十幾年過去了,謝晚棠沒有什麽印象也實屬正常。
但並不代表謝晚棠對這個生母就沒什麽感情,她依舊對宋妘華懷揣著感恩之心,隻是感情是需要相處才能產生的,對比記憶中模糊的宋妘華,或許於氏會來得更為真切一些。
謝晚棠又接著說道:“況且這些東西所耗費的精神力並不少,叔母操持著謝家中饋本就辛勞,我要是能早點接手這些東西,想必也能替她分憂一二吧。”
這也是真話,前世的她有些不懂事,也不夠能擔事,老是想著當個甩手掌櫃,自己過得逍遙快活就行了,父親、哥哥、祖母接連出事,她當時也隻顧著自己悲傷,從不理會旁人的辛勞。
直到出了孝期之後,她看著原本風姿綽約的二叔母短短幾年竟然衰老了那麽多,眼角都爬滿了皺紋,鬢角也長出了白發,而那一年,二叔母也才四十二歲啊。
也是那時,她才知道,她所過的安靜平和的日子,是需要旁人付出多大的心血才能維持的,所以後來出嫁後,她無論自己過得有多苦,都咬牙撐著,絕不迴謝家吐露半句。
謝晚棠說這些話的時候,並沒有留意到窗戶後麵站了幾個人,正是來給她送往年賬本的於氏,她站在窗戶後麵沒有聲張,也勒令其他人不許出聲,就是想聽聽謝晚棠會說些什麽。
隻是沒想到她會說出那樣一番話來,尤其是當她說出那一句“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其實叔母才是我娘親的那種感覺”時,於氏瞬間的紅了眼眶,真的不枉費她這麽多年盡心養育謝晚棠,為她操持著她生母留下的那些嫁妝鋪子。
於氏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淚珠,深唿吸穩住了心神後,才帶著人走了進去。
清月聽見響動抬頭看去,見來人竟然是二夫人,內心立馬震驚了一下,怎麽都沒有人過來通報一聲,院子裏當差的那些人都是吃幹飯的嗎?!也幸好方才小姐沒有說些什麽不好的話,否則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清月一邊想著,一邊提醒身旁的謝晚棠:“小姐,二夫人過來了。”
謝晚棠聞言抬頭望去,一眼就看到站在門口的於氏,她立馬站起身來前去迎接。
“請二叔母安。”
“請二夫人安。”
清月跟在謝晚棠身後行禮。
“不必如此多禮,你身子剛好,還是要多注意些。”於氏趕忙將謝晚棠扶了起來,指著身後那些仆婦手裏的箱子說道:
“這些呢,就是往年的店鋪賬本,都是一式兩份的,一份存放在我這,一份存放在店鋪裏頭,如今我就一次性移交過來給你了。”
謝晚棠看著仆婦手裏的籠箱,有些驚訝,足足四大箱,這一下子送過來,一時之間她都不知道放在哪裏好了,便先讓她們放在書房的一角,等她看過之後再來處理。
於氏拉著謝晚棠的手指著最上麵的那個箱子跟她說:“這一箱呢,就是目前還在經營的鋪子最近幾年的賬本,你大致翻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就行,而其餘三個箱子都是些陳舊的賬本,有些還是已經停了買賣的了,那些可以不用看。”
謝晚棠有點懵懵的點了點頭,就那一個籠箱裏的賬本估計都夠她看兩月的了。
於氏看著滿臉呆滯的謝晚棠,不禁覺得有些好笑,抬手摸了摸她的腦袋安慰道:
“沒事,慢慢來,你有什麽不懂的隨時都可以來問我,賬本慢慢看,那些掌櫃年年都有來府裏匯報情況的,你應該還有印象吧。”
謝晚棠點了點頭:“有的。”
於氏滿意的點了點頭,拉著謝晚棠在一旁坐下,拿著其中一本賬本翻開對她講解道:“這是一家瓷器鋪子,掌櫃的姓路,他呢......”
謝晚棠一邊聽一邊用腦子記,一邊迴憶起每位掌櫃大概的模樣。
其實每到年關將至之時,那些掌櫃就會帶著賬本來府裏匯報情況,幾十個人聚在一起輪流說。
看過去一年的收益,是盈利的就鼓勵一番,讓其再接再厲,表現平平的就也要激勵一下,讓其盡心,至於虧本的,如若隻是小虧,就不做處理留待觀察。
如果連續兩三年都不見起色,於氏便會停了那個鋪子的買賣,或是新起一門生意,亦或是將鋪子租賃出去。
匯報完之後,就會給各大掌櫃發放獎勵,當然,獎勵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店鋪經營得越好之人,獎勵就越高,而那些表現平平的也會有獎勵,畢竟忙活了一整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
每當這個時候,於氏就會帶著謝允修謝晚棠以及二房的謝允安謝允修在一旁旁聽,帶領著他們給那些掌櫃發放獎勵,雖然他們年紀小不會發表什麽建議,但是還是能學到特別多的東西。
所以對於於氏提及的這些人,謝晚棠還是很有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