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評價


    宋朝“三蘇”的先祖,唐代詩人蘇味道稱宋璟:“真王佐才也!”


    唐玄宗李隆基評價宋璟:


    1古人以清白遺子孫,乃卿一人而已。


    2彼賣直以取名耳。(意思是故意表示公正忠直以獲取名聲。)


    唐宰相盧懷慎:“宋璟立性公直,執心貞固,文學足以經務,識略期於佐時,動惟直道,行不苟合,聞諸朝野之說,實為社稷之臣。”


    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宰相張說:“降王宰兮遠國靈,歌北戶兮舞南溟。酌七德兮考六經,政畫一兮言不再,草木育兮魚鱉寧。變蓬屋兮改籬牆,魚鱗瓦兮鳥翼堂。洞日華兮皎夜光,火莫燉兮風莫颺,事有近兮惠無疆。昆侖寶兮西海財,幾萬裏兮歲一來。舟如鳥兮貨為台,市無欺兮路無盜,旅忘家兮扃夜開。越井岡兮石門道,金鼓愁兮旌旆好。來何暮兮去何早?犦牛牲兮菌難卜,神降福兮公壽考。”


    張悅讚譽宋璟的原文充滿了古代文言的韻味,用現代話語來說大致意思就是:\"尊敬的王宰輔啊,您的智慧如同遠方神秘國度的靈光閃耀。您在北方的門戶歌唱,在南方的海洋起舞。以七德之酒斟酌,用六經檢驗,政令統一而言語無二,使得草木茁壯生長,魚鱉安寧。


    您將簡陋的房屋改變,籬笆牆也煥然一新,變成了覆蓋著魚鱗般瓦片、如鳥翼般優雅的大堂。洞穿日月的光輝,明亮得即使在夜晚也能照亮一切。溫暖不因火爐而悶熱,涼爽不因微風而寒冷,您的恩惠廣及四方。


    昆侖山的寶藏與西海的財富,雖相隔萬裏卻每年如期而來。船隻如飛鳥般輕盈,貨物堆積成台,市場上沒有欺詐,道路上不見盜賊,旅行者忘記了家門,夜晚也不需要鎖門。越過了井岡山,穿過了石門道,金鼓聲中帶著愁思,旌旗飄揚美好。為何來得如此晚,卻又離去得太早?犦牛作為祭品,神靈降福於您,願您長壽安康。\"


    唐史學家柳芳:“玄宗以雄武之才,再開唐統,賢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蘇頲等,皆以骨鯁大臣,鎮以清靜,朝有著定,下無覬覦。四夷來寇,驅之而已;百姓富饒,稅之而已。繼以張嘉貞、張說,守而勿失。”


    唐朝名臣、書法家顏真卿:


    1於戲!逆鱗劘上,匡救之義深;守死不迴,人臣之致極。況乎文包風雅,道濟生靈,建一言而天下倚平,含九德而三光式序。超無友而獨立者,其惟廣平公乎?


    2惟公間氣降神,應期傑出,生知禮度,天縱才明。玉立殿天子之拜,介然秉大臣之節。震電憑怒,讜言而不有厥躬;鼎鑊沸前,臨事而義形於色。蠢迪檢押,難常情之所易;誌深直諒,易古人之所難。外其身而富貴不離,行其道而死生勿替。非夫含一之德,格於皇天。不二之心,形於造次,則何以異是乎?允所謂振古之元龜、皇王之威寶者矣!且夫公之德烈,充塞寰寓;公之謀猷,著明日月。


    唐朝時期大臣,經濟學家、宰相李德裕族兄李巽:“姚元崇、宋璟、劉幽求,或輔相一代,致理平之化;或忘身徇難,成中興之業。”


    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李絳評價:“北齊任楊遵彥(楊愔)則理,用高阿那肱則亂;隋代任高熲則理,用楊素則亂;國家任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則理,用李義府、許敬宗、李林甫、楊國忠則亂。


    唐中後期宰相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韓休、張九齡則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係非輕。”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黷武。”


    唐中期大臣、文學家、小說家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鋪陳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張說、蘇頲、嘉貞、九齡之徒,皆能始終彌縫,不失紀律。”


    唐朝宰相崔植:“明皇守文繼體,嚐經天後朝艱危,開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傑,動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於道。”


    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唐穆宗李恆次子李昂:“俾疇賢相,以訪遺裔。或血食不繼,宗祊已蕪。如(褚)遂良之委笏麵諍、名垂史書,(狄)仁傑之恢複廟社、事形先覺,宋璟之文吏骨鯁、功參治平,(李)元紘之守規畫一、時成有裕。”


    唐文學家和詩人杜牧:“宋開府璟,亦進士也,與姚唱和,致開元太平者。凡此十九公,皆國家與之存亡安危治亂者也。”


    晚唐詩人、文學家皮日休:“餘嚐慕宋廣平之為相,貞姿勁質,剛態毅狀。疑其鐵腸石心,不解吐婉媚辭。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賦》,清便富豔,得南朝徐庾體,殊不類其為人也。後蘇相公味道得而稱之,廣平之名遂振。”


    唐末五代時期大臣、文學家王仁裕:


    1宋璟為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


    2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鹹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五代時期政治家、史學家劉昫、趙瑩等:1履艱危則易見良臣,處平定則難彰賢相。故房、杜預創業之功,不可儔匹。而姚、宋經武、韋二後,政亂刑淫,頗涉履於中,克全聲跡,抑無愧焉。2姚宋入用,刑政多端。為政匪易,防刑益難。諫諍以猛,施張用寬。不有其道,將何以安?


    北宋政治家、詩人寇準稱:“唐宋璟不賞邊功,卒致開元太平。”


    北宋官員、文學家、史學家、詞人、古文家宋祁:“姚崇以十事要說天子而後輔政,顧不偉哉,而舊史不傳。觀開元初皆已施行,信不誣已。宋璟剛正又過於崇,玄宗素所尊憚,常屈意聽納。故唐史臣稱崇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於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興也。嗚唿!崇勸天子不求邊功,璟不肯賞邊臣,而天寶之亂,卒蹈其害,可謂先見矣。然唐三百年,輔弼者不為少,獨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何哉?君臣之遇合,蓋難矣夫!”


    北宋時期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1姚(崇)宋(璟)相繼為相,崇善應變成務,璟善守法持正。二人誌操不同,然協心輔佐,使賦伇寬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賢相,前稱房(玄齡)杜(如晦),後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2上即位以來,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紘、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


    北宋文學家、思想家蘇轍:“玄宗初用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後用張說、源乾曜、張九齡;憲宗初用杜黃裳、李吉甫、裴垍、裴度、李絳,後用韋貫之、崔群。雖未足以方駕房、杜,然皆一時名臣也。故開元、元和之初,其治庶幾於貞觀。開元之初,天下始脫中、睿之亂。玄宗勵精政事,姚崇、宋璟彌縫其闕,而損其過,庶幾貞觀之治矣。”


    宋代詞人葉夢得:“唐人房喬、裴度優於德量,宋璟、張九齡優於氣節,魏鄭公(魏徵)、陸贄優於學術,姚崇、李德裕優於材能,姚崇蔽於權數,德裕溺於愛憎,則所勝者為之累也。”


    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姚崇、李泌才相似也,崇體近實,泌用近玄;狄仁傑、宋璟器相似也,仁傑近圓,璟則方;陸贄、李絳識相似也,贄達絳遂;杜黃裳、裴度略相似也,黃裳近疏度近密。”


    明清思想家學者、詩人、詞人王夫之:“使得丙吉之量,宋璟、張九齡之節,韓琦之忠,姚崇、杜黃裳之才,清本源,振綱紀,以納之於高明弘遠之途,漢其複振矣乎!”


    近代小說家蔡東藩:


    1唐室賢相,前稱房杜,後稱姚宋,竊謂姚宋之才識有餘,而度量不足,觀其排擠張說,牽及岐王,假令因此窮治,輾轉株連,豈非一場大獄?


    2姚有為,宋有守,固皆良相也。故論相體者終當以宋璟為正,次為蘇頲,次為源乾曜張說。


    軼事典故


    鏡影成相字


    宋璟尚未及第時,有一天中午,他看著鏡子,這時,鏡中突然顯現出了一個“相”字。他因此自信不已,“遂修相業”,後來果然達成了誌向。


    金筷表直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曾在一次春季禦宴中,讓內臣把自己使用的一雙金筷賜給宋璟。在唐朝,金餐具作為一種社會等級的象征,三品以下官員是不能以金銀為食器的。雖然宋璟貴為宰相,但當他聽說玄宗賜他金筷時,還是十分惶恐。唐玄宗見狀說:“所賜的物品,不是賜給你金。而是以賜筷,來表揚你的剛正不阿。”宋璟這才接過金筷,下殿拜謝。


    為官清白


    開元末年,安西都護趙含章貪贓枉法,拿出大量金帛賄賂朝臣,許多九品以上的官員都接受了他的“饋贈”。後來趙含章升任範陽節度使,他的劣行才得以暴露。有關部門將此事奏陳朝廷,唐玄宗嚴責重臣,將對他們加以懲處。這時,沒有接受趙含章賄賂的宋璟出言勸諫,玄宗這才消氣,在花萼樓將這些朝臣釋放。此令一出,舉朝官員都拜謝,隻有宋璟“衣冠儼然,獨立不拜”。第二天,宋璟入朝奏事,玄宗稱讚他是古人所說的“以清白遺子孫”的獨一無二之人。宋璟說:“趙含章的賄賂,從不找上臣家大門,並非臣不接受呀。”玄宗聽後,“深嘉歎之”。但到安史之亂時,玄宗在成都曾與給事中裴士淹談論宰相。當提到宋璟時,玄宗卻說:“他是沽名賣直之人。


    陽春有腳


    唐中宗時,宋璟因直言觸怒中宗,被貶為刺史。到地方後,他廉潔奉公,盡力為百姓做好事,使當地民風變得淳樸起來,家家戶戶都安居樂業。後來,宋璟在廣州任都督。當時廣東人都用茅竹建房子,經常發生大火。宋璟教他們用磚瓦蓋房,減少了火災,造福了百姓。後來他當了宰相。一次,他的遠房叔叔宋元超在參加吏部的選拔時,對主考官說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關係,希望能照顧。宋璟得知這事後,特地關照吏部不能給他官做。


    當時唐玄宗很寵幸曾為家奴的王毛仲,朝廷上下,巴結他的人很多。王毛仲的幹女兒要出嫁,唐玄宗問他還缺什麽。王毛仲說有一位客人請不來。唐玄宗說:那一定是宋璟了。當時人們稱讚宋璟像長了腳的春天(有腳陽春),走到哪裏,就把光明和溫暖帶到哪裏。


    鐵心石腸


    宋璟性格剛毅,嚐作《梅花賦》。皮日休《桃花賦序》稱宋璟“貞姿勁質,剛態毅狀,疑其鐵腸石心,不解吐媚婉辭。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賦》,清便富豔,得南朝徐庾體,殊不類其為人也”。此後,人們多以宋璟之“剛態毅狀”來比擬梅花,用“鐵心石腸”之語來描況和讚譽梅花。


    端午更名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與初同義,晉代成書的《風土記》裏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因五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據說在唐玄宗時,因為他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宋璟建議要避諱,於是就把“端五節”改為“端午節”了。


    交好王晙


    宋璟素來喜歡用詼諧的話開玩笑,平常也不那麽嚴肅。他和名將王晙是莫逆之交,到了晚年友情愈加深厚。他們之間的談笑,他人也不計較。


    遺德流播


    天寶年間,禦史吉溫因為私怨陷害禦史中丞宋渾(宋璟之子),使其降職至賀州任職。殿中侍禦史顏真卿說:“怎能因一時氣憤就想害宋璟的後代呢?


    主要作品


    宋璟工詩善賦,少時以《長鬆篇》《梅花賦》獻於蘇味道,知名於時。但後世學者多認為傳世的宋璟《梅花賦》為偽作。《新唐書·藝文誌四》著錄文集10卷,今已佚。《全唐詩》存詩6首。《全唐文》存其文18篇。其主要作品如下:


    詩歌


    《奉和禦製璟與張說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奉和聖製同二相已下群官樂遊園宴》《奉和聖製送張說巡邊》《奉和聖製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穀》《蒲津迎駕》《送蘇尚書赴益州》


    賦


    《梅花賦》(被認為是偽作)


    文章


    《三月三日為百官謝賜宴表》《謝觀內宴表》《請停東宮上禮表》《賀雨表》《乞休表》《定諸王公主封邑名號奏》《請恤盧懷慎家口奏》《請停仗內音樂奏》《請罷悲田奏》《論頒示興慶符命奏》《請停廣州立遺愛碑奏》《請緩令王惠充使往車鼻施奏》《論修德刑疏》《諫築墳逾製疏》《對集百姓不便判》《對勳品判》《先師冉有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帝國的輝煌與變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憶lt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憶lt並收藏大唐帝國的輝煌與變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