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定不能太快把田裏的莊稼都收迴家
穿越農門鬥極品,帶領爹娘賺金銀 作者:嫿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小棠立刻耐心向他講解,“爹,西水東調就是把村西頭旱田邊大河裏的水引到村東頭良田和中等田那兒。”
“但是,良田和中等田那兒沒有大河,需要眾多人力盡快挖一條出來,再把兩條大河挖通,這樣就能夠做到西水東調了。”
沈青川和劉氏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才恍然大悟。
“天呐,原來還可以這樣做!”
以前,村子田埂邊也挖過小土溝,雨水勤的時候用來排水,可是還從沒人提出過用西水東調來解決幹旱!
女兒簡直是太聰明了,腦袋瓜子多得用不完,出的主意還都是頂好的!
“棠兒,你比爹腦子好使,爹都佩服你。”
劉氏也道,“是啊,咱家棠兒就是聰明,打小就機靈。”
誇完女兒,沈青川才問,“棠兒,剛剛裏正在的時候,你告訴我不能說,那咱啥時候去告訴裏正才合適?”
沈小棠想了想道,“明日晌午後去告訴裏正,讓他們先急一急,西水東調可是個大工程,而且幹成後,還得再造兩個翻車,才能把水引進田裏,萬一村民們嫌累不願意幹,要怪咱沒出個更好的主意了。”
“到時候咱可以把圖紙給裏正,讓他找能工巧匠去造,實在有不懂的地方,咱再去指導,不能傻乎乎的拚命去幫忙,咱一分好處不落,說不定還會被大家當成咱有利可圖。”
有的人正直善良,但有的人卻小肚雞腸,指不定把人往壞處想。
今日不就是個例子,明明爹想不出辦法,李良田威脅不成竟然要毀了翻車,讓旱田的村民們跟著一起絕收。
良心被狗吃了,壞透了!
“成,爹明白,明日晌後咱去裏正家告訴他。”
這迴,有裏正在,絕對能號召村民們一起幹。
翌日,吃完晌飯,父女倆就一起去了裏正家。
裏正在院子裏走來走去,還不時的往大門外望,等得望眼欲穿。
看見沈家老大父女倆進門,頓時像是看見了救星。
沒辦法,他不僅是有責任帶領大家一起解決幹旱的裏正,他還有八畝良田,六畝中等田,他也不想絕收啊!
“青川,你可來了,你再不來,我都要上你家去等了。”
沈青川有些不好意思道,“裏正叔,我今日剛想到辦法,就立刻來了,讓你等著急了。”
“不妨事,不妨事,想到辦法就好!”
裏正暗道,他看人向來準,這沈家老大能想出辦法造翻車,保不準還能想到辦法拯救良田和中等田。
沒想到,還真讓他猜對了!
他激動得拉著沈青川往院子裏的凳子上坐,“啥辦法,你快同我細說一遍。”
於是,沈青川把女兒告訴他的,原話不動的告訴了裏正。
裏正是個明白人,聽完當即一拍大腿道,“對啊,我咋就沒想到?把西邊大河的水引過來,咱再造翻車就能使了!”
之前他和眾多村民們一樣,光想著請沈青川好好想辦法,好再造個別的啥車。
其實問題不在車,在水源!
裏正醍醐灌頂,大力支持沈青川西水東調的辦法。
“成,你這個主意好,雖然挖溝開河累了點,但咱不是隻用這一迴啊,以後年年都能用,子子孫孫都能受益!”
這可真是個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他立刻讚賞道,“青川,你可幫了咱們大忙了,你這性子以後可得改改,腦瓜子這麽好使,卻像個鋸嘴葫蘆,這可不行。”
沈青川尷尬一笑,這哪是他腦瓜子好使,是他女兒腦瓜子好使,他這都是沾了女兒的光。
裏正要領著沈青川去召集村民,被他婉拒,他領著女兒迴家了。
最後,裏正找到村裏有聲望的幾個族老,共同商議了一番,一起去召集村民。
雖然有一部分村民覺得工程太大太難,但是大家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少數服從多數,說幹就幹!
整整忙活了五天,河道終於挖通了,存水的小河就在良田和中等田中間,裏正請的能工巧匠也按時做出了兩個翻車,架進河裏,兩塊田也都吃進了水。
村民們激動得歡唿了一整天!
裏正特意告訴大家,辦法是沈青川想的,大家都應該感激沈青川。
竟然還有村民們拿著雞蛋和糧食上門道謝。
都被沈青川和劉氏兩口子拒絕,客客氣氣把人送迴去了。
別的村長聽說桂花村解決了幹旱問題,十裏八村的裏正都來找桂花村的裏正請教,紛紛效仿。
桂花村都出名了!
幹旱多日後,突然來了場大暴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村民們把翻車踏板固定,讓翻車暫停灌溉。
幸好良田和中等田那邊挖了深河,否則田裏的莊稼沒被旱死,也得被淹死。
一個月後,莊稼成熟了。
由於旱田莊稼早吃上水,而且還徹底解決了旱田的地質劣勢問題,良田和中等田那邊莊稼晚吃到水幾天,莊稼長得不太飽滿。
但萬幸的是,不用絕收了!
莊稼季來臨,村民們紛紛下田收莊稼,沈青川和劉氏兩口子起早貪黑的忙活起來,手腳麻利速度還快。
沈小棠拎著飯菜,領著妹妹去田裏給爹娘送飯。
娘嘞!
才一天的工夫,四畝旱田還剩一半就要收完了!
那哪行?
於是,她立刻跑過去,把飯菜放下,攔住爹娘不讓他們幹了。
“爹,娘,你們快別幹了,這幾天歇著幹,一定不能幹太快把莊稼都收迴家。”
兩口子滿臉疑惑,齊問,“為啥?”
沈小棠看著傻爹傻娘,一臉無奈,爹娘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心裏一點彎彎兒都沒有。
一個一個都憨透了!
“你們想想,咱家就四畝旱田,你們兩天就收完,爺奶那邊可是十六畝呢,他們的四個兒子都像金疙瘩似的不下田,爺要去學堂教書,繼奶又是個懶得生蛆的,二嬸三嬸手裏有活兒還得賺錢,田裏的莊稼誰來收?”
“說不定他們這會兒都盯著你們倆呢,你們幹得越快他們越開心,不信你們等著看,咱這邊一收完,爺奶肯定叫你倆去替他們幹。”
爺奶的性子,她再清楚不過。
分家了,再想讓爹娘給他們白幹,那指定是沒門兒!
沈青川和劉氏對視了一眼,傻傻放下鐮刀。
“但是,良田和中等田那兒沒有大河,需要眾多人力盡快挖一條出來,再把兩條大河挖通,這樣就能夠做到西水東調了。”
沈青川和劉氏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才恍然大悟。
“天呐,原來還可以這樣做!”
以前,村子田埂邊也挖過小土溝,雨水勤的時候用來排水,可是還從沒人提出過用西水東調來解決幹旱!
女兒簡直是太聰明了,腦袋瓜子多得用不完,出的主意還都是頂好的!
“棠兒,你比爹腦子好使,爹都佩服你。”
劉氏也道,“是啊,咱家棠兒就是聰明,打小就機靈。”
誇完女兒,沈青川才問,“棠兒,剛剛裏正在的時候,你告訴我不能說,那咱啥時候去告訴裏正才合適?”
沈小棠想了想道,“明日晌午後去告訴裏正,讓他們先急一急,西水東調可是個大工程,而且幹成後,還得再造兩個翻車,才能把水引進田裏,萬一村民們嫌累不願意幹,要怪咱沒出個更好的主意了。”
“到時候咱可以把圖紙給裏正,讓他找能工巧匠去造,實在有不懂的地方,咱再去指導,不能傻乎乎的拚命去幫忙,咱一分好處不落,說不定還會被大家當成咱有利可圖。”
有的人正直善良,但有的人卻小肚雞腸,指不定把人往壞處想。
今日不就是個例子,明明爹想不出辦法,李良田威脅不成竟然要毀了翻車,讓旱田的村民們跟著一起絕收。
良心被狗吃了,壞透了!
“成,爹明白,明日晌後咱去裏正家告訴他。”
這迴,有裏正在,絕對能號召村民們一起幹。
翌日,吃完晌飯,父女倆就一起去了裏正家。
裏正在院子裏走來走去,還不時的往大門外望,等得望眼欲穿。
看見沈家老大父女倆進門,頓時像是看見了救星。
沒辦法,他不僅是有責任帶領大家一起解決幹旱的裏正,他還有八畝良田,六畝中等田,他也不想絕收啊!
“青川,你可來了,你再不來,我都要上你家去等了。”
沈青川有些不好意思道,“裏正叔,我今日剛想到辦法,就立刻來了,讓你等著急了。”
“不妨事,不妨事,想到辦法就好!”
裏正暗道,他看人向來準,這沈家老大能想出辦法造翻車,保不準還能想到辦法拯救良田和中等田。
沒想到,還真讓他猜對了!
他激動得拉著沈青川往院子裏的凳子上坐,“啥辦法,你快同我細說一遍。”
於是,沈青川把女兒告訴他的,原話不動的告訴了裏正。
裏正是個明白人,聽完當即一拍大腿道,“對啊,我咋就沒想到?把西邊大河的水引過來,咱再造翻車就能使了!”
之前他和眾多村民們一樣,光想著請沈青川好好想辦法,好再造個別的啥車。
其實問題不在車,在水源!
裏正醍醐灌頂,大力支持沈青川西水東調的辦法。
“成,你這個主意好,雖然挖溝開河累了點,但咱不是隻用這一迴啊,以後年年都能用,子子孫孫都能受益!”
這可真是個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他立刻讚賞道,“青川,你可幫了咱們大忙了,你這性子以後可得改改,腦瓜子這麽好使,卻像個鋸嘴葫蘆,這可不行。”
沈青川尷尬一笑,這哪是他腦瓜子好使,是他女兒腦瓜子好使,他這都是沾了女兒的光。
裏正要領著沈青川去召集村民,被他婉拒,他領著女兒迴家了。
最後,裏正找到村裏有聲望的幾個族老,共同商議了一番,一起去召集村民。
雖然有一部分村民覺得工程太大太難,但是大家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少數服從多數,說幹就幹!
整整忙活了五天,河道終於挖通了,存水的小河就在良田和中等田中間,裏正請的能工巧匠也按時做出了兩個翻車,架進河裏,兩塊田也都吃進了水。
村民們激動得歡唿了一整天!
裏正特意告訴大家,辦法是沈青川想的,大家都應該感激沈青川。
竟然還有村民們拿著雞蛋和糧食上門道謝。
都被沈青川和劉氏兩口子拒絕,客客氣氣把人送迴去了。
別的村長聽說桂花村解決了幹旱問題,十裏八村的裏正都來找桂花村的裏正請教,紛紛效仿。
桂花村都出名了!
幹旱多日後,突然來了場大暴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村民們把翻車踏板固定,讓翻車暫停灌溉。
幸好良田和中等田那邊挖了深河,否則田裏的莊稼沒被旱死,也得被淹死。
一個月後,莊稼成熟了。
由於旱田莊稼早吃上水,而且還徹底解決了旱田的地質劣勢問題,良田和中等田那邊莊稼晚吃到水幾天,莊稼長得不太飽滿。
但萬幸的是,不用絕收了!
莊稼季來臨,村民們紛紛下田收莊稼,沈青川和劉氏兩口子起早貪黑的忙活起來,手腳麻利速度還快。
沈小棠拎著飯菜,領著妹妹去田裏給爹娘送飯。
娘嘞!
才一天的工夫,四畝旱田還剩一半就要收完了!
那哪行?
於是,她立刻跑過去,把飯菜放下,攔住爹娘不讓他們幹了。
“爹,娘,你們快別幹了,這幾天歇著幹,一定不能幹太快把莊稼都收迴家。”
兩口子滿臉疑惑,齊問,“為啥?”
沈小棠看著傻爹傻娘,一臉無奈,爹娘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心裏一點彎彎兒都沒有。
一個一個都憨透了!
“你們想想,咱家就四畝旱田,你們兩天就收完,爺奶那邊可是十六畝呢,他們的四個兒子都像金疙瘩似的不下田,爺要去學堂教書,繼奶又是個懶得生蛆的,二嬸三嬸手裏有活兒還得賺錢,田裏的莊稼誰來收?”
“說不定他們這會兒都盯著你們倆呢,你們幹得越快他們越開心,不信你們等著看,咱這邊一收完,爺奶肯定叫你倆去替他們幹。”
爺奶的性子,她再清楚不過。
分家了,再想讓爹娘給他們白幹,那指定是沒門兒!
沈青川和劉氏對視了一眼,傻傻放下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