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要不,再種點兒紅薯?
穿越農門鬥極品,帶領爹娘賺金銀 作者:嫿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了田,妻子劉鳳兒牽著牛走前頭,沈青川扶著犁子跟在後邊兒,一趟一趟來迴翻耕。
兩口子都是耐心又細致的人,耕過去的田,又鬆又軟土還細。
沈小棠背著小竹簍,領著妹妹去附近小土溝旁割了些野草準備喂牛。
忙活了半日,兩口子歇了好幾迴,不是他們嫌累不想幹,而是怕牛太累受不了。
“爹,娘,你們快坐下歇歇,我來喂牛,小玉你把竹筒裏的水給爹娘喝。”
“好。”小玉聽話地拿出竹筒,先遞給娘。
“娘,喝……水。”
劉氏揉了揉小女兒的頭,接過竹筒,笑著道,“玉兒真乖。”
沈小棠抱著野草要喂牛,卻被他爹攔住搶了過去。
“爹不累,喂牛的活兒還是交給爹吧,你還小,須得離牛遠些,莫要被牛拱了。”
牛見生人,萬一發狂拱著女兒,後悔都來不得。
“成,爹來喂吧。”
沈小棠也沒和爹爭,抬眸望著四畝旱田,心裏盤算著,就那點薑黃當種子,其實也種不了多少田,剩下的全部用來種稻子,好像有些浪費。
要不,再種點兒紅薯?
這兩迴去鎮上,她發現鎮上沒有賣烤紅薯的,要是她們種了紅薯,將來便可以去鎮上支個攤兒賣烤紅薯。
紅薯十分高產,耐旱又耐淹!
“爹,要不這一季咱先不種稻子了,種苞米吧,剩下的田,種半畝薑黃,再種一畝半紅薯,咋樣?”
沈青川微微一愣,有些疑惑。
“棠兒為啥想種苞米和紅薯?可是想到了啥好主意?”
沈小棠立刻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爹,咱家人口不大,就你和娘兩個大人,我和小玉人小,吃不了多少,收一季糧食交完賦稅,勉強夠咱吃上大半年,咱沒必要全部用來種莊稼,糧食家家戶戶都有,穀賤傷農,糧鋪賣得貴,咱卻賣不上價兒。”
是啊!
一畝田也就能打個一二百斤,碰見風調雨順的旺年,良田好一點能達到二百斤,旱田卻是不能的。
即便如今有了翻車,以後旺年能達到,那也不是年年都走運的,而且還得上交賦稅呢?
朝廷實行“兩稅法”,一畝田要交兩鬥米,一鬥米十二斤半。
交完賦稅,留下口糧,剩下的也賣不了幾個錢了。
斂迴思緒,沈青川又問,“棠兒說的不錯,是有穀賤傷農這個理兒,下半季倒是有不少人種苞米,可種紅薯又是啥道理呢?十裏八鄉也偶有村民種紅薯,但吃的人少,大多都是拿來喂牲畜了,咱家就一頭豬,割些豬草吃就夠了。”
沈小棠四處望望,見附近沒有村民路過,這才道,“咱可以做個爐子烤紅薯,在鎮上現做現賣。”
沈青川和劉氏聽完都驚訝了。
劉氏滿臉疑惑,“烤紅薯?那能賣出去嗎?”
“是啊,大家都嫌紅薯麵兒蒸出的窩頭太黏太粘手,寧願吃糙米都不願意吃紅薯麵兒,也有人家做飯的時候在火堆裏烤著吃,鎮上還真沒人烤了賣,在家都能烤著吃的東西,咱拿去賣能成嗎?”
分家前,沈青川日日都去鎮上送豆腐和雞蛋,偶爾還留下做工幫人修房子,對鎮上再了解不過,他覺得賣烤紅薯這事兒有點難!
沈小棠繼續給爹娘做思想工作,耐心講。
“爹娘,我知道你們的顧慮,但我想種的紅薯和大家種的不一樣,大家種來吃或拿來牲畜的都是白芯兒的,我想種紅芯兒的,雖說紅芯兒的不如白芯兒的高產,但是烤出來的味道兒香又甜,又軟又糯黃澄橙的還好看。”
聽完女兒的解釋,他才明白,原來女兒想種的是紅芯兒的。
確實,有種紅薯的人家,基本都種白芯兒的,因為高產,紅芯兒的確實不多見!
女兒是個有主意的,不管是分家,還是薑黃的事兒,聽女兒的都得了個好結果。
若是聽女兒的,種了紅芯兒的紅薯拿鎮上烤了賣,真不一定賺不到錢。
大不了,賣不出去,他們一家四口就吃一季紅薯麵兒窩頭!
思考良久,沈青川終於做了決定。
“成,棠兒說種紅芯兒的紅薯,咱就種!”
劉氏看丈夫支持女兒,她也沒意見,女兒乖巧懂事還能幹,不論想幹啥,那都是為了他們一家好。
一家人就該相互支持!
沈小棠看爹娘都答應了,開心不已,立刻開口叮囑。
“爹娘,咱最中間種薑黃,紅薯圍著薑黃種,把苞米種最外麵遮擋住,省得人家發現咱種薑黃的事兒,還有烤紅薯的事兒,一定不能傻乎乎同別人講,否則有人效仿,咱這事兒就幹不成了。”
她想的這些辦法,都不是長久之計,也就隻能賺個一兩季的錢。
想要存錢,一家人搬到鎮上,一定得再想個長久的辦法,穩定且一直賺錢才行。
沈青川和劉氏立刻點頭答應。
“成,爹娘不說出去,就咱一家知道。”
眼看太陽毒了,兩口子又耕了兩圈,剩下一半準備後半日耕,便牽著牛拿著農具,領著兩個女兒迴家了。
等吃完晌飯,沈小棠便把存了幾個月的薑黃拿出來,有些都發芽了。
她小心翼翼的把薑黃堆在院子一角,略灑了些水。
沈青川和劉氏兩口子出門去耕田,讓兩個女兒在家歇著沒讓去。
翌日,田耕完了,牛也還了,劉氏在家撿苞米種子,小玉幫著一起撿,沈青川領著大女兒一起去鎮上尋找紅芯的紅薯秧苗,準備買點迴家種。
幾乎是把整個鎮上全轉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賣紅芯兒紅薯秧苗的,一共也就隻夠種一畝多田的,一畝半都種不了。
沈小棠內心一喜,立刻讓爹全包圓兒。
隻花了十文錢!
父女倆買了些鹽,又割了兩斤肥肉,一起出了鎮往家趕。
沈青川看女兒一路上高興得唇角止不住上揚,連他都被帶得心情大好。
“棠兒,買到紅芯兒的紅薯秧苗,這麽開心啊?”
沈小棠淺淺一笑道,“當然啦,因為整個鎮上也就隻有一家賣的,也就是說極少有人種,等咱種出來拿去鎮上烤著賣,就算人家想模仿跟著賣,他們也沒那麽多紅芯兒的紅薯,沒人爭生意,我咋能不高興?”
畢竟,物以稀為貴,如果大家嚐了都覺得好吃,自然就有人買。
不論賣多賣少,總比他們在家隻種四畝田強!
兩口子都是耐心又細致的人,耕過去的田,又鬆又軟土還細。
沈小棠背著小竹簍,領著妹妹去附近小土溝旁割了些野草準備喂牛。
忙活了半日,兩口子歇了好幾迴,不是他們嫌累不想幹,而是怕牛太累受不了。
“爹,娘,你們快坐下歇歇,我來喂牛,小玉你把竹筒裏的水給爹娘喝。”
“好。”小玉聽話地拿出竹筒,先遞給娘。
“娘,喝……水。”
劉氏揉了揉小女兒的頭,接過竹筒,笑著道,“玉兒真乖。”
沈小棠抱著野草要喂牛,卻被他爹攔住搶了過去。
“爹不累,喂牛的活兒還是交給爹吧,你還小,須得離牛遠些,莫要被牛拱了。”
牛見生人,萬一發狂拱著女兒,後悔都來不得。
“成,爹來喂吧。”
沈小棠也沒和爹爭,抬眸望著四畝旱田,心裏盤算著,就那點薑黃當種子,其實也種不了多少田,剩下的全部用來種稻子,好像有些浪費。
要不,再種點兒紅薯?
這兩迴去鎮上,她發現鎮上沒有賣烤紅薯的,要是她們種了紅薯,將來便可以去鎮上支個攤兒賣烤紅薯。
紅薯十分高產,耐旱又耐淹!
“爹,要不這一季咱先不種稻子了,種苞米吧,剩下的田,種半畝薑黃,再種一畝半紅薯,咋樣?”
沈青川微微一愣,有些疑惑。
“棠兒為啥想種苞米和紅薯?可是想到了啥好主意?”
沈小棠立刻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爹,咱家人口不大,就你和娘兩個大人,我和小玉人小,吃不了多少,收一季糧食交完賦稅,勉強夠咱吃上大半年,咱沒必要全部用來種莊稼,糧食家家戶戶都有,穀賤傷農,糧鋪賣得貴,咱卻賣不上價兒。”
是啊!
一畝田也就能打個一二百斤,碰見風調雨順的旺年,良田好一點能達到二百斤,旱田卻是不能的。
即便如今有了翻車,以後旺年能達到,那也不是年年都走運的,而且還得上交賦稅呢?
朝廷實行“兩稅法”,一畝田要交兩鬥米,一鬥米十二斤半。
交完賦稅,留下口糧,剩下的也賣不了幾個錢了。
斂迴思緒,沈青川又問,“棠兒說的不錯,是有穀賤傷農這個理兒,下半季倒是有不少人種苞米,可種紅薯又是啥道理呢?十裏八鄉也偶有村民種紅薯,但吃的人少,大多都是拿來喂牲畜了,咱家就一頭豬,割些豬草吃就夠了。”
沈小棠四處望望,見附近沒有村民路過,這才道,“咱可以做個爐子烤紅薯,在鎮上現做現賣。”
沈青川和劉氏聽完都驚訝了。
劉氏滿臉疑惑,“烤紅薯?那能賣出去嗎?”
“是啊,大家都嫌紅薯麵兒蒸出的窩頭太黏太粘手,寧願吃糙米都不願意吃紅薯麵兒,也有人家做飯的時候在火堆裏烤著吃,鎮上還真沒人烤了賣,在家都能烤著吃的東西,咱拿去賣能成嗎?”
分家前,沈青川日日都去鎮上送豆腐和雞蛋,偶爾還留下做工幫人修房子,對鎮上再了解不過,他覺得賣烤紅薯這事兒有點難!
沈小棠繼續給爹娘做思想工作,耐心講。
“爹娘,我知道你們的顧慮,但我想種的紅薯和大家種的不一樣,大家種來吃或拿來牲畜的都是白芯兒的,我想種紅芯兒的,雖說紅芯兒的不如白芯兒的高產,但是烤出來的味道兒香又甜,又軟又糯黃澄橙的還好看。”
聽完女兒的解釋,他才明白,原來女兒想種的是紅芯兒的。
確實,有種紅薯的人家,基本都種白芯兒的,因為高產,紅芯兒的確實不多見!
女兒是個有主意的,不管是分家,還是薑黃的事兒,聽女兒的都得了個好結果。
若是聽女兒的,種了紅芯兒的紅薯拿鎮上烤了賣,真不一定賺不到錢。
大不了,賣不出去,他們一家四口就吃一季紅薯麵兒窩頭!
思考良久,沈青川終於做了決定。
“成,棠兒說種紅芯兒的紅薯,咱就種!”
劉氏看丈夫支持女兒,她也沒意見,女兒乖巧懂事還能幹,不論想幹啥,那都是為了他們一家好。
一家人就該相互支持!
沈小棠看爹娘都答應了,開心不已,立刻開口叮囑。
“爹娘,咱最中間種薑黃,紅薯圍著薑黃種,把苞米種最外麵遮擋住,省得人家發現咱種薑黃的事兒,還有烤紅薯的事兒,一定不能傻乎乎同別人講,否則有人效仿,咱這事兒就幹不成了。”
她想的這些辦法,都不是長久之計,也就隻能賺個一兩季的錢。
想要存錢,一家人搬到鎮上,一定得再想個長久的辦法,穩定且一直賺錢才行。
沈青川和劉氏立刻點頭答應。
“成,爹娘不說出去,就咱一家知道。”
眼看太陽毒了,兩口子又耕了兩圈,剩下一半準備後半日耕,便牽著牛拿著農具,領著兩個女兒迴家了。
等吃完晌飯,沈小棠便把存了幾個月的薑黃拿出來,有些都發芽了。
她小心翼翼的把薑黃堆在院子一角,略灑了些水。
沈青川和劉氏兩口子出門去耕田,讓兩個女兒在家歇著沒讓去。
翌日,田耕完了,牛也還了,劉氏在家撿苞米種子,小玉幫著一起撿,沈青川領著大女兒一起去鎮上尋找紅芯的紅薯秧苗,準備買點迴家種。
幾乎是把整個鎮上全轉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賣紅芯兒紅薯秧苗的,一共也就隻夠種一畝多田的,一畝半都種不了。
沈小棠內心一喜,立刻讓爹全包圓兒。
隻花了十文錢!
父女倆買了些鹽,又割了兩斤肥肉,一起出了鎮往家趕。
沈青川看女兒一路上高興得唇角止不住上揚,連他都被帶得心情大好。
“棠兒,買到紅芯兒的紅薯秧苗,這麽開心啊?”
沈小棠淺淺一笑道,“當然啦,因為整個鎮上也就隻有一家賣的,也就是說極少有人種,等咱種出來拿去鎮上烤著賣,就算人家想模仿跟著賣,他們也沒那麽多紅芯兒的紅薯,沒人爭生意,我咋能不高興?”
畢竟,物以稀為貴,如果大家嚐了都覺得好吃,自然就有人買。
不論賣多賣少,總比他們在家隻種四畝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