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成功取水救莊稼,青川小有聲望
穿越農門鬥極品,帶領爹娘賺金銀 作者:嫿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水生他們說得對,不過是出把力的事兒,要是真成了,咱們的莊稼就有救了,就算不成也沒事,出點力氣不費事!”
水生和二牛努力鼓動在這塊兒有旱田的村民們,終於說動大家一起幫忙組裝翻車下河。
眾人拾柴火焰高,本來一天都幹不完的活兒,兩個時辰就全部完成了!
大家“嘿咻嘿咻”抬著完工的翻車下河,挖渠引水,手搖,腳踏,終於使龍骨葉板轉動起來。
隻見龍骨葉板將河水帶進一個個水槽裏,水槽經過堤岸時傾斜而下。
水流順著提前挖好的小渠快速流進旱田裏。
村民們震驚了!
不知是誰,突然驚唿一聲,“成了成了,竟然真的成功了!”
“天呐,沒想到這翻車竟然真的能取水灌溉田地,咱們莫不是在做夢吧?”
“大家忙活半天,總算沒白費,一開始還以為是青川他們瞎鼓搗,沒想到竟然這麽管用,真是讓人開了眼了!”
大家高興得跳了起來,歡唿雀躍的,還有互相擁抱的。
沈狗蛋揉了揉酸疼的胳膊,心想早知道這翻車這麽管用,他還提那二十多桶水幹啥?
累得胳膊都快斷了!
隔壁沈老伯歎道,“娘嘞,青川平日裏悶不吭聲,沒想到竟是個悶聲幹大事的,咱的莊稼能吃上水,多虧青川能夠想出這個法子,了不得啊,真是了不得!”
水生一臉自豪,“那是,青川哥人實在又熱心,誰說寡言少語的人就不聰明了,隻是青川哥性子沉穩,平日裏低調罷了,今日大家都看見青川哥的能耐了吧?”
“對對,青川是個有能耐的,先前是大家見識短,小瞧了他,以後他再帶領大家幹活兒,大家夥兒絕對不會再推脫。”
能造出翻車的人,哪能是一般人?
以前咋就沒看出沈青川這麽有才呢?
要是他以後再幹啥,一定得跟著他幹才行,萬一他想到了能賺銀子的法子,跟著他不就能發財了?
沈青川還是第一次被村民們這麽誇讚,他心虛得厲害。
這哪是他聰明啊,聰明的是棠兒,要不是棠兒畫出圖紙,一步步指導他,他啥也造不出,該受到誇讚的是棠兒才對。
但棠兒千叮嚀萬囑咐,不讓他說的。
算了,她小小年紀,還是別讓大家看出她聰明過人不學都會,說不定會給她招來麻煩。
劉氏看著自家四畝旱田裏慢慢進了水,幹巴巴卷了葉子像是六七十的老嫗似的莊稼,久旱逢甘露,一下子支棱了起來,瞬間有了生機,高興得捏著袖子抹眼淚。
“忙活了這麽些日子,總算功夫沒白費,田裏的莊稼再不怕旱死了。”
沈小棠看見娘抹眼淚,立刻笑著安慰,“娘,莊稼有救了,應該開心才是,這麽喜慶的日子,抹啥眼淚啊?”
“娘這是高興的!”
家裏攏共就四畝旱田,這些日子一直幹旱,她日日吃不好睡不著,擔心莊稼絕收,下半年得紮起脖子餓肚子,如今終於能鬆一口氣了。
小玉小聲結巴道,“娘,你看,阿姐說……行,肯……肯定行。”
“是啊,你阿姐是咱家最聰明的。”
娘仨聲音小,被村民們的歡唿聲和誇讚聲淹沒。
村民們歡唿過後,紛紛迴家拿鋤頭,把田埂邊的水改進田裏,等忙完一切,天都黑了。
翌日,村子裏突然炸開了鍋!
因為,旱田灌溉的問題解決了,良田和中等田幹旱的問題依然還存在。
村民們得知旱田那邊造了翻車,大家都慌了。
畢竟,之前老天爺三個月不下雨,田裏幹旱,那可是大家一起旱著的,但是現在旱田裏有水了,他們良田和中等田還旱著。
那哪能行?
就像村裏窮,那就一起窮著,大家心裏都舒坦,突然有人暴富了,那些還窮著的能不慌?
村東頭的栓柱和李良田,領著不少村民上了老沈家的門,找上沈老先生。
沈雲亭拿著笈囊準備出門,突然被村民堵上,頓時驚愕不已。
“栓柱,這是咋了,你們咋都堵在我家門口?”
突然被一群村民圍著,他率先想到的就是哪個兒子惹事了。
他日日去學堂,老妻窩在家裏,兩個兒媳經常繡花織布一整天,要是惹事,那也是他那幾個兒子。
栓柱立刻搖頭,“沈大伯,青川哥造出了能翻動的水車,好像就叫翻車,如今就安在旱田那邊的河裏,旱田那邊兒都吃上水了,咱這邊良田可還旱著呢,你咋不著急?”
沈老先生微微一愣,有些雲裏霧裏。
“啥翻車,我咋不知道,你這說的哪裏話,啥時候的事兒?”
和栓柱一起帶人來的李良田立刻搶著道,“就昨日的事兒,昨日晌午後,旱田那邊堤岸上圍了不少人,聽說還一起組裝抬下河的,不到晚上田裏就吃上水了,這才一夜的功夫,旱田裏的莊稼全部支棱起來了。”
“咱這邊兒的良田和中等田可咋辦,眼看要旱死完了,要不咱請青川給咱們也造個翻車吧,這樣咱田裏的莊稼就都有救了。”
後麵圍著的村民們紛紛附和,“是啊是啊,他們能造翻車,咱們也能造,叫青川告訴咱們咋造的,應該不是啥難事。”
沈老先生這才聽明白,原來是他那一腳踹不出半個屁的兒子,造出能灌溉田地呢翻車。
他不信!
“栓柱,良田,你們是不是聽錯了?青川向來憨笨,他哪有那能耐能領著村裏人造那玩意兒,真是可笑,我還等著去學堂呢。”
李良田頓時急了,他家十畝良田呢,要是再不快點解決灌溉問題,下半年一家人可就得餓肚子了。
“沈先生,你咋不信呢,昨日鬧出這麽大動靜,你們竟然不知道,今日一早,咱整個桂花村都知道了,你要不信,跟我們一起去村西頭問問青川,正好有你在,咱們好請他幫忙造翻車。”
村民們立刻道,“對,一起去!”
沈老先生猶豫了一瞬,放下笈囊。
“既然你們都這麽說,那我陪你們走一趟。”
要是大兒真造出了能灌溉莊稼的翻車,幫襯那幫旱田的窮鄰居不幫他,還瞞著他,他非打斷大兒的腿不可。
於是,一行人急匆匆的去了村西頭,上了沈青川新家的門。
“砰砰砰——”
敲門聲震耳欲聾!
水生和二牛努力鼓動在這塊兒有旱田的村民們,終於說動大家一起幫忙組裝翻車下河。
眾人拾柴火焰高,本來一天都幹不完的活兒,兩個時辰就全部完成了!
大家“嘿咻嘿咻”抬著完工的翻車下河,挖渠引水,手搖,腳踏,終於使龍骨葉板轉動起來。
隻見龍骨葉板將河水帶進一個個水槽裏,水槽經過堤岸時傾斜而下。
水流順著提前挖好的小渠快速流進旱田裏。
村民們震驚了!
不知是誰,突然驚唿一聲,“成了成了,竟然真的成功了!”
“天呐,沒想到這翻車竟然真的能取水灌溉田地,咱們莫不是在做夢吧?”
“大家忙活半天,總算沒白費,一開始還以為是青川他們瞎鼓搗,沒想到竟然這麽管用,真是讓人開了眼了!”
大家高興得跳了起來,歡唿雀躍的,還有互相擁抱的。
沈狗蛋揉了揉酸疼的胳膊,心想早知道這翻車這麽管用,他還提那二十多桶水幹啥?
累得胳膊都快斷了!
隔壁沈老伯歎道,“娘嘞,青川平日裏悶不吭聲,沒想到竟是個悶聲幹大事的,咱的莊稼能吃上水,多虧青川能夠想出這個法子,了不得啊,真是了不得!”
水生一臉自豪,“那是,青川哥人實在又熱心,誰說寡言少語的人就不聰明了,隻是青川哥性子沉穩,平日裏低調罷了,今日大家都看見青川哥的能耐了吧?”
“對對,青川是個有能耐的,先前是大家見識短,小瞧了他,以後他再帶領大家幹活兒,大家夥兒絕對不會再推脫。”
能造出翻車的人,哪能是一般人?
以前咋就沒看出沈青川這麽有才呢?
要是他以後再幹啥,一定得跟著他幹才行,萬一他想到了能賺銀子的法子,跟著他不就能發財了?
沈青川還是第一次被村民們這麽誇讚,他心虛得厲害。
這哪是他聰明啊,聰明的是棠兒,要不是棠兒畫出圖紙,一步步指導他,他啥也造不出,該受到誇讚的是棠兒才對。
但棠兒千叮嚀萬囑咐,不讓他說的。
算了,她小小年紀,還是別讓大家看出她聰明過人不學都會,說不定會給她招來麻煩。
劉氏看著自家四畝旱田裏慢慢進了水,幹巴巴卷了葉子像是六七十的老嫗似的莊稼,久旱逢甘露,一下子支棱了起來,瞬間有了生機,高興得捏著袖子抹眼淚。
“忙活了這麽些日子,總算功夫沒白費,田裏的莊稼再不怕旱死了。”
沈小棠看見娘抹眼淚,立刻笑著安慰,“娘,莊稼有救了,應該開心才是,這麽喜慶的日子,抹啥眼淚啊?”
“娘這是高興的!”
家裏攏共就四畝旱田,這些日子一直幹旱,她日日吃不好睡不著,擔心莊稼絕收,下半年得紮起脖子餓肚子,如今終於能鬆一口氣了。
小玉小聲結巴道,“娘,你看,阿姐說……行,肯……肯定行。”
“是啊,你阿姐是咱家最聰明的。”
娘仨聲音小,被村民們的歡唿聲和誇讚聲淹沒。
村民們歡唿過後,紛紛迴家拿鋤頭,把田埂邊的水改進田裏,等忙完一切,天都黑了。
翌日,村子裏突然炸開了鍋!
因為,旱田灌溉的問題解決了,良田和中等田幹旱的問題依然還存在。
村民們得知旱田那邊造了翻車,大家都慌了。
畢竟,之前老天爺三個月不下雨,田裏幹旱,那可是大家一起旱著的,但是現在旱田裏有水了,他們良田和中等田還旱著。
那哪能行?
就像村裏窮,那就一起窮著,大家心裏都舒坦,突然有人暴富了,那些還窮著的能不慌?
村東頭的栓柱和李良田,領著不少村民上了老沈家的門,找上沈老先生。
沈雲亭拿著笈囊準備出門,突然被村民堵上,頓時驚愕不已。
“栓柱,這是咋了,你們咋都堵在我家門口?”
突然被一群村民圍著,他率先想到的就是哪個兒子惹事了。
他日日去學堂,老妻窩在家裏,兩個兒媳經常繡花織布一整天,要是惹事,那也是他那幾個兒子。
栓柱立刻搖頭,“沈大伯,青川哥造出了能翻動的水車,好像就叫翻車,如今就安在旱田那邊的河裏,旱田那邊兒都吃上水了,咱這邊良田可還旱著呢,你咋不著急?”
沈老先生微微一愣,有些雲裏霧裏。
“啥翻車,我咋不知道,你這說的哪裏話,啥時候的事兒?”
和栓柱一起帶人來的李良田立刻搶著道,“就昨日的事兒,昨日晌午後,旱田那邊堤岸上圍了不少人,聽說還一起組裝抬下河的,不到晚上田裏就吃上水了,這才一夜的功夫,旱田裏的莊稼全部支棱起來了。”
“咱這邊兒的良田和中等田可咋辦,眼看要旱死完了,要不咱請青川給咱們也造個翻車吧,這樣咱田裏的莊稼就都有救了。”
後麵圍著的村民們紛紛附和,“是啊是啊,他們能造翻車,咱們也能造,叫青川告訴咱們咋造的,應該不是啥難事。”
沈老先生這才聽明白,原來是他那一腳踹不出半個屁的兒子,造出能灌溉田地呢翻車。
他不信!
“栓柱,良田,你們是不是聽錯了?青川向來憨笨,他哪有那能耐能領著村裏人造那玩意兒,真是可笑,我還等著去學堂呢。”
李良田頓時急了,他家十畝良田呢,要是再不快點解決灌溉問題,下半年一家人可就得餓肚子了。
“沈先生,你咋不信呢,昨日鬧出這麽大動靜,你們竟然不知道,今日一早,咱整個桂花村都知道了,你要不信,跟我們一起去村西頭問問青川,正好有你在,咱們好請他幫忙造翻車。”
村民們立刻道,“對,一起去!”
沈老先生猶豫了一瞬,放下笈囊。
“既然你們都這麽說,那我陪你們走一趟。”
要是大兒真造出了能灌溉莊稼的翻車,幫襯那幫旱田的窮鄰居不幫他,還瞞著他,他非打斷大兒的腿不可。
於是,一行人急匆匆的去了村西頭,上了沈青川新家的門。
“砰砰砰——”
敲門聲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