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風的“變法”提議如一顆重磅炸彈投入朝堂,頓時掀起滔天巨浪。


    全場的氣氛驟然緊張,許多人不禁屏住唿吸,等待蕭王的反應。


    變法,在曆來的封建王朝曆史中,絕對是一個巨大轉折點,意味著權力的重組、利益的重分,而成功與否,關乎大宣的未來。


    蕭王的目光深邃,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似乎早已對蕭逸風的提案有所預料,但他並未急於表態,而是靜靜地等待著。


    許多人不禁心生疑問,世子為何在此刻提出如此大膽的計劃?他究竟是要挑戰什麽?這一切,讓人充滿了猜測。


    蕭逸風站在朝堂中央,神情從容,舉止不緊不慢,仿佛早已預見這一場風波。


    他的眼神堅定,語氣鏗鏘有力,盡管年紀尚輕,卻散發著一種天生的領導氣質,“變法,非一朝一夕之事,亦非空口無憑之談。我所提之法,並非盲目模仿他國,而是結合我大宣實際,切實可行,逐步推進。”


    蕭逸風站在朝堂上,望著這群朝中大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熟悉的感覺。


    穿越前,每日開盤前,他都會主持一個早會,底下的下屬也總是這麽站在他的麵前,聽從他的戰略部署和計劃安排。


    如今,站在這片古老的朝堂上,他仿佛又迴到了那個熟悉的辦公室,眼前的這些人,不再是群臣,而是屬於他的一群“下屬”。


    對於演講和決策,蕭逸風早已駕輕就熟。


    無論是在商戰的戰場,還是在這權謀的鬥爭中,他總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推動計劃的實施。


    此時此刻,蕭逸風的目光冷靜而自信,散發出一種與他年紀不符的沉穩與從容。


    他的氣質不自覺地讓在場的官員們產生了一種錯覺:眼前的年輕世子,似乎擁有一種睥睨天下的王者風範。


    他微微停頓,目光掃過在場的群臣,首先停留在那些長期掌握大權的老臣身上,尤其是陳升。


    陳升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眼中閃過一抹欣慰與讚許,似乎為蕭逸風的成熟與果敢感到自豪。


    這一刻,蕭逸風不再隻是那個年幼的世子,而是站在朝堂上的領袖,他的每一句話,都在影響著這個國家的未來。


    “首先,稅製。”蕭逸風繼續道,“現今我大宣稅負沉重,百姓疾苦。尤以農田稅製最為繁雜,不僅征收過多,而且百姓負擔沉重,導致國庫雖滿,民心卻已喪失。我們應當對稅製進行簡化,將其劃分為三類:田稅、商稅、人口稅。”


    “田稅應根據土地的實際耕種情況征收,過高的稅率應予以減輕;商稅應當降低,刺激商貿流通,增進國家的財富;至於人口稅,則應根據家庭成員數目與勞動力狀況適度征收。”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堅定,“這不僅是為了減輕百姓負擔,也是為了激發國家的經濟活力。”


    朝堂上的官員們開始低聲議論,許多人陷入了沉思。


    大部分人都意識到,蕭逸風所提的稅製改革,無疑會受到百姓的歡迎,但這是否能在短期內維持國家的財政收入,依然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一些地方官員甚至開始暗自懷疑,是否削減稅收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


    “不過,削減稅負的同時,如何確保國家的財政收入呢?”李謙終於開口,眼中閃爍著鋒利的光芒,“若是稅收減少,如何保證朝廷對軍事、國家建設的支出?”


    蕭逸風的嘴角微微勾起一絲冷笑,他並未急於迴應,而是直視李謙,“稅負減少,並不意味著財政收入必然減少,反而是通過鼓勵商業活動、簡化稅製,使得財富能夠更高效地流轉,形成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正如古人所言,‘商賈不聚,則國貧;商賈所至,財富乃生’。”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股不可動搖的信念,“我會提出一項新的法案——‘商道法’,通過國家支持商會和自由市場,打破現有的地方壟斷,促使商人自由競爭,最終提升國家經濟。商道法不僅能打破市場的地方性控製,還能進一步促進全國範圍內的商業流通。”


    李謙臉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敵意。


    他知道,蕭逸風提出的這一係列改革看似美好,但卻是一次巨大的風險。


    削減稅收可能會得到百姓支持,但如果不能迅速帶來國家財政的穩定增長,朝堂必然會因財政危機而動蕩不安。


    就在李謙準備繼續發難時,王修卻微微皺眉,開口道:“世子所提之法,的確值得深思,然而,改革之事非一朝一夕可見成效。若是無法在短期內確保國家財政的平穩,恐怕不僅是朝堂上的大臣,連百姓也會產生動搖。”


    王修語氣不急不緩,似乎在暗示,蕭逸風的提案雖好,但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遭遇難以預料的阻力。


    蕭逸風深吸一口氣,目光如刀般銳利。


    他知道,單單依靠理性和冷靜,遠不足以打破現有勢力的抵抗。他需要展現出足夠的決心與勇氣。


    “各位,我明白大家的擔憂。”他頓了頓,聲音更加堅定,“變法的道路從來不可能一帆風順,但若我們一直停滯不前,遲早會被外敵吞並。大宣的未來,豈能寄希望於‘守舊’和‘安逸’?”


    他的語氣開始帶有挑戰的力量,“我提議的‘商道法’和稅製改革,既是為了國家的未來,也是為了大宣的長遠利益。


    無論背後有多少利益糾葛,我們都不能畏懼,而是要全力以赴,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蕭王聽著蕭逸風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感受到,這個年輕的世子,早已不是那個曾經懦弱無能、依賴於父王的少年,而是已經具備了遠見與決心的未來領導者。


    雖然蕭逸風展現出的決斷力和智慧,令他有些欣慰,但心底的疑慮和警惕卻始終揮之不去。


    畢竟,變法觸及的,是各方利益的根基,而他自己的權力,也正站在這場風暴的最中央。


    他知道,單憑商業和稅製改革,恐怕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大宣目前的困局。


    尤其是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經濟改革所帶來的短期成果,或許不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的持續穩定。


    而如果蕭逸風真的要推行大規模的變法,那麽真正的挑戰,還在於軍製的改革——這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關鍵所在。


    蕭王緩緩閉上眼睛,心中默默思索。眼下,大宣的威脅不僅來自國內的割據勢力和腐敗現象,更大的危險則是來自夏國的虎視眈眈。這一切若不能在改革中一舉解決,哪怕是最好的稅製和商道法,也無法避免國家的滅亡。他深知,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


    “世子,除了這些,你的變法之中,還有什麽?”蕭王最終開口,聲音略顯沉穩。


    蕭逸風沉默片刻,目光從容堅定。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已經做好了麵對朝堂上一切反對聲音的準備,“接下來,我會提出軍製改革的方案,確保宣國不僅有自保的能力,還有爭霸天下的資格!”


    這番話一出,朝堂上的氣氛驟然凝固。


    所有人都感受到,這場改革的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市雲樓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心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心樓並收藏市雲樓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