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本來不算什麽世家大族,也不算有錢,但有了董仲舒,自然也就成了世家了。
董芷蘭作為老來女,本就被家裏重視,更何況她還自幼離家,她母親每每想到此處都極為憐惜,就連給她準備嫁妝的時間都早了許多。
再加上阿嬌在認識董芷蘭以後也開始為她準備嫁妝,劉徹對兩個小輩也毫不吝嗇,算起來,等到成親當日,董芷蘭的嫁妝或許能繞長安城一圈。
而霍去病就稍微遜色了些。
霍去病年幼,身份略有尷尬,好在他去了一次戰場,得到了不少好東西,即便分了不少給下屬,也有不少,再加上劉徹單獨給開的小灶,即便不如嫁妝,也不是小數目了。
有皇帝做媒,這倆人的婚事流程自然進度飛快,這不嘛,聖旨剛下,流程就飛速拉近,就連吉日也選在了來年開春,這讓女兒成婚後就得迴老家的董仲舒頗為難受。
早知道就不嫌棄女兒頑皮了,當初她想跟他來京城,他就老老實實帶著來不就好了,弄的這麽多年也見不到女兒幾麵。
他現在看霍去病是哪裏都不好,功冠全軍的成績也從年少英雄變成了貪功冒進,要不是陛下做媒不能不滿,他恨不得把人拒之門外,他那麽多兒子,哪裏用得著他一個外人,天天打著給他盡孝的名義跑過來偷偷見他女兒。
真是生氣。
越想越氣,等下霍去病來了就讓他進書房,好好考考他經義典籍,免得他總把精力放在找人家小姑娘身上。
霍去病:……
老實坐好,麵色凝重,神情嚴肅。
他不是沒讀過書,但董仲舒這樣的真大拿要想難為他,他毫無還手之力。
另一個書房,正在根據父親修改意見改寫注釋的董芷蘭輕輕歎氣。
我可憐的冠軍侯,我這邊也是愛莫能助。
還真別說,薑還是老的辣,董仲舒這麽一指點,寫出來的注釋確實顯得更為合理。
等她改好了再給劉徹也看一看。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注解多了,書裏的意思就能更好的讓人理解,流傳於後世,也不至於被後人過於曲解。
當然了,也利於以後培養讀書人,打破世家書籍壟斷,提前開展科舉。
書籍是世家安身立命之本,他們往往一個家族研究一種經書,有許多相關的注釋在手,即便外人也學了相應書籍,但關於理解也總是比不上人家。
有了注釋,正在研究的新型造紙術和印刷術也有了初步進展,到時候一起拿出來,憑借著劉徹的威望推廣,她也算不枉此生了。
這樣想著,董芷蘭幹勁十足,繼續埋頭深造。
嗯……從這樣的日常來看,埋頭苦讀的未婚夫妻何嚐不是非常有緣呢?
當然,董仲舒也不能天天這樣為難霍去病,為難兩下表明一下態度也就夠了,過猶不及,這以後的日子,還是要霍去病和董芷蘭自己過的。
不過吧,雖然董仲舒不為難霍去病了,但霍去病每日依然是勤學苦讀,不求成為什麽大儒,隻希望日後再被問到不至於說不出幾句話。
聽說了一切的劉徹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這倆孩子,可算被收拾了。
打又舍不得,罰了又擔心別人以為他們不得聖寵被欺負,光說還說不過,說了人家也不在意,這下好了吧。
霍去病啊霍去病。
他的冠軍侯總不能跟嗆他一樣嗆他丈人吧。
董芷蘭作為老來女,本就被家裏重視,更何況她還自幼離家,她母親每每想到此處都極為憐惜,就連給她準備嫁妝的時間都早了許多。
再加上阿嬌在認識董芷蘭以後也開始為她準備嫁妝,劉徹對兩個小輩也毫不吝嗇,算起來,等到成親當日,董芷蘭的嫁妝或許能繞長安城一圈。
而霍去病就稍微遜色了些。
霍去病年幼,身份略有尷尬,好在他去了一次戰場,得到了不少好東西,即便分了不少給下屬,也有不少,再加上劉徹單獨給開的小灶,即便不如嫁妝,也不是小數目了。
有皇帝做媒,這倆人的婚事流程自然進度飛快,這不嘛,聖旨剛下,流程就飛速拉近,就連吉日也選在了來年開春,這讓女兒成婚後就得迴老家的董仲舒頗為難受。
早知道就不嫌棄女兒頑皮了,當初她想跟他來京城,他就老老實實帶著來不就好了,弄的這麽多年也見不到女兒幾麵。
他現在看霍去病是哪裏都不好,功冠全軍的成績也從年少英雄變成了貪功冒進,要不是陛下做媒不能不滿,他恨不得把人拒之門外,他那麽多兒子,哪裏用得著他一個外人,天天打著給他盡孝的名義跑過來偷偷見他女兒。
真是生氣。
越想越氣,等下霍去病來了就讓他進書房,好好考考他經義典籍,免得他總把精力放在找人家小姑娘身上。
霍去病:……
老實坐好,麵色凝重,神情嚴肅。
他不是沒讀過書,但董仲舒這樣的真大拿要想難為他,他毫無還手之力。
另一個書房,正在根據父親修改意見改寫注釋的董芷蘭輕輕歎氣。
我可憐的冠軍侯,我這邊也是愛莫能助。
還真別說,薑還是老的辣,董仲舒這麽一指點,寫出來的注釋確實顯得更為合理。
等她改好了再給劉徹也看一看。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注解多了,書裏的意思就能更好的讓人理解,流傳於後世,也不至於被後人過於曲解。
當然了,也利於以後培養讀書人,打破世家書籍壟斷,提前開展科舉。
書籍是世家安身立命之本,他們往往一個家族研究一種經書,有許多相關的注釋在手,即便外人也學了相應書籍,但關於理解也總是比不上人家。
有了注釋,正在研究的新型造紙術和印刷術也有了初步進展,到時候一起拿出來,憑借著劉徹的威望推廣,她也算不枉此生了。
這樣想著,董芷蘭幹勁十足,繼續埋頭深造。
嗯……從這樣的日常來看,埋頭苦讀的未婚夫妻何嚐不是非常有緣呢?
當然,董仲舒也不能天天這樣為難霍去病,為難兩下表明一下態度也就夠了,過猶不及,這以後的日子,還是要霍去病和董芷蘭自己過的。
不過吧,雖然董仲舒不為難霍去病了,但霍去病每日依然是勤學苦讀,不求成為什麽大儒,隻希望日後再被問到不至於說不出幾句話。
聽說了一切的劉徹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這倆孩子,可算被收拾了。
打又舍不得,罰了又擔心別人以為他們不得聖寵被欺負,光說還說不過,說了人家也不在意,這下好了吧。
霍去病啊霍去病。
他的冠軍侯總不能跟嗆他一樣嗆他丈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