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6年,徐國公唐婉封為徐王,率軍收複荊州、益州等地,大勝而歸。


    勝了當然又要封賞一波,別人也都好升,加官加爵加俸祿,封父封妻封兒女,但唯獨唐婉,以她的功勞,她幼子尚在繈褓就已經開始封侯了,更何況唐惲也跟著立功,她唐家哪裏還有能封的人。


    封無可封。


    在其他人的封賞下來,而立了最大功績的唐婉依舊沒有後文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察覺到不對了。


    到時候了嗎?


    荀彧這樣想著,不由得輕歎幾聲,隨後繼續處理手中的事物。


    或許,他該告老了吧。


    他的位置很尷尬,他是唐婉的丈夫,他理應是她身邊最親近的人,但他自幼受到的教育又不得不讓他成為離她最遠的人。


    他不會成為她的阻礙,也沒有人能成為阻礙,以一己之力收複天下的君主理所當然要成為天下共主。


    把手裏的事情處理完就去注書吧。


    劉協象征性的留了荀彧兩次,然後就非常善解人意的同意了荀彧的請求。


    他是很聰明的人,他自然也看得出來現在的狀況,不過他倒是沒有不舍,相反,他隻覺得解脫。


    這個位置害死了他的兄長,困了他整整二十六載,現在,他要逃離這個位置了。


    亂世之君,亡國之君……


    生不逢時,偏偏生在了亂世;德不配位,一生都在被掌控的他根本沒辦法去做什麽,為之奈何啊。


    荀彧還鄉以後整個朝中便沒什麽會反對唐婉當女帝的人了,於是機靈懂事的大臣就會上奏一些關於“天命所歸”,“人心所向”的話語,論述唐婉多麽優秀,多麽有才能。


    而唐婉則是把上疏公布於眾,強調自己是薄德之人,絕不敢有僭越之心,她的輝煌成就是因為將士們浴血奮戰,大臣們集思廣益,再加上神明的眷顧,她隻是有幸和他們一起。


    然後就是知道了這個上疏的大臣們分批勸諫唐婉上位,桓靈二帝多麽荒唐,她唐婉的出現多麽難遇,什麽一出生就有異像,是大功德之人,又什麽代漢是上天的旨意,然後唐婉一一辯駁,說自己沒有那麽大的德行。


    這麽反複拉扯幾次,荀攸這樣的重臣開始登場,引經據典說唐婉比肩三皇,唐婉終於承認德行,但依然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更進一步。


    這麽又說了兩次以後皇帝下場要禪讓,大臣讚美劉協有堯舜之風,再勸,唐婉再不同意。


    然後劉協和大臣輪番勸,勸不動,大臣開始罵皇帝、罵桓靈二帝,突出唐婉多麽的重要,但唐婉以女子身份未有先例拒絕了,大臣們又論述女子多麽偉大,有一半的人為女性,女子自然也能身居高位,又說論德論能從來沒有論男論女什麽的,唐婉開始動搖,但還是擔心被後人罵……


    皇帝又被拎出來當工具人,他又又又開始禪讓,群臣再勸,就在這反複拉扯,還找來了周邊百姓作為代表來勸她,總之這場大戲演的是非常精彩,就是對於自由近在咫尺的劉協來說頗有幾分漫長,好在結果是好的。


    \"朕在位二十有六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複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唐氏。是以前王既樹神武之績,今王又光曜明德以應其期,是曆數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徐王。”


    公元219年,徐承漢製,漢帝劉協禪讓於徐王唐婉,昭明女帝唐婉改年號為元啟,封劉協為安樂侯,世襲罔替,立長子惲為太子,後宮空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共添青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枕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枕星河並收藏綜:共添青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