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唐婉的大開殺戒,朝中都安靜了許多,唐婉說什麽是什麽,倒是讓她有些不習慣。


    一個個的,欺軟怕硬啊。


    不過平靜也隻是這麽一段時間罷了,旁人的賞賜唐婉早就擬定好了,但唐婉的可還沒有呢。


    徐國公,這就是唐婉手下的人為唐婉請封的。


    當年高祖劉邦斬白馬為誓,稱為白馬之盟,一是“國以永存,施及苗裔”,這個是安撫不能封王的功臣的,意思是隻要國家政權還在,就會保障功臣後人的爵位;二是“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就是說我保障你們的爵位,但不給你們封王,隻有劉氏子孫才能稱王,否則天下人都要共同討伐 。


    這樣做既可以安撫其他功臣和士人,又可以維護劉氏家族的統治地位,到了現在非劉姓不王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了。


    而國公,正是封王之前的過度,可以說,封了國公過幾年就該封王了。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荀彧,這也在唐婉的意料之內,若是他沒站出來唐婉才要擔心呢。


    就算沒有當年的白馬之盟,以唐婉的年紀也還到不了封國公的地步,但很可惜,如今敢當庭如此直白反對的也隻有荀彧一人。


    近些日子唐婉簡直殺紅了眼,如今朝中人人自危,沒人敢去觸她的黴頭,生怕她一個順手就把自己也砍了,其他僥幸存活的世家豪族也都沒敢有半句壞話流傳出來,最多詛咒一下第一個對唐婉表示支持的陳家,罵兩句陳珪是個老不死的。


    也隻有荀彧了。


    “雖九死而猶未悔”固然令人敬佩,但屈原的結果可不怎麽好啊……


    唐婉開口了。


    按理來說她不應該說話的,她與荀彧不是一個位置的,她是君主而荀彧是臣子,應該由她的臣子,荀攸、陳宮哪怕是呂布也好,總之不應該是唐婉,但偏偏她開口了。


    她沒有假惺惺的推辭自己德不配位,也沒順著其他人的話和稀泥,說自己封國公而已,又不是封王。


    她很平淡也很認真:


    “商君有言:治國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而秦強於六國乃至於一統六國;高祖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立漢室;武帝用衛、霍雙壁使匈奴俯首稱臣:光武帝再興大漢重整河山傳承至今……”


    荀彧說不過唐婉,或者說他不能說。


    唐婉要造反,他能看出來,朝臣也能看出來,但這不是能在明麵上說的,不然就是在逼唐婉立刻造反,無論是哪一方都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


    唐婉倒也沒想一次就成功,或者說她其實也沒那麽在意到底成不成,她主要還是想看看朝臣的態度。


    誰支持誰反對,有多少人是和荀彧一樣忠於漢室……


    她當初迎奉天子為的是以此彌補她女子的弱勢,得到更多的人才,但現在她羽翼已豐,不需要小皇帝的名義,也有了足夠多的人才,自然就需要開始篩選了。


    步步試探,先是國公,然後是封王。


    “丞相可還是漢臣?”


    唐婉一愣,順著聲源處望去。


    是劉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共添青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枕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枕星河並收藏綜:共添青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