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劉備和曹操……


    唐婉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她也會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但她也不是一個特別壞的人,她尚且沒有算計過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


    劉備……


    算了,想辦法趕走他就算了,如果沒到不得不動手的時候,她並不想對朋友做什麽。


    她要走的是一條孤獨的路,她會慢慢失去很多,她隻能盡量讓自己多擁有一段時間。


    但是曹操……


    對他就沒有那麽多顧慮了,即便曹操手下有荀彧和戲誌才這樣和她關係親密的人在,但唐婉是君主,而他們是臣子,和唐婉有衝突的是曹操,絕對不是他們。


    勝了曹操,她的朋友甚至還能迴到她的身邊。


    她手上有皇帝,誰對她投降都名正言順。


    其他人或許都好說,唐婉並不看在眼裏,但曹操太危險了,她不能給他喘息的機會。


    況且,她這不是有現成的理由嗎?


    曹操屠戮徐州的事還沒過去多久呢,屠戮百姓傷及天合,引其迴徐州為冤死亡魂贖罪,合情合理,合乎邏輯。


    為他升職,是讚賞他守土之功,打他,是為死去百姓一個交代。


    由唐婉親手起筆,曹操心心念念的子房口述,為他來了一篇討曹檄文。


    不過呢,唐婉並沒有讓張良寫的太過分,罵的不是非常髒,至少沒提到他祖父那一輩,還誇了他以前是正直有能力的能臣,但現在走上了彎路,變得暴虐、自私、欺詐,背信棄義……


    表示要除掉這個不好的曹操,找迴之前那個善良的人,不能輕易讓他逃過懲罰,要讓他為徐州百姓做事來贖罪。


    當然,這是唐婉心裏潤色過的話,張良睡說的會更加直白狠辣,什麽“操本跋扈,肆行酷烈,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為一己之私利,禍及十萬百姓之性命”


    又說邊讓是“英才俊逸,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被梟懸之戮,妻孥受灰滅之咎。”


    順便再次挑起兗州內部的怨恨“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


    這是有理有據跟他講道理,罵的一點都不狠,還給他留著麵子,主要是因為唐婉現在打不過袁紹,曹操一直算是袁紹小弟,唐婉手上有皇帝,袁紹不會主動來招惹她,但也不保準他會不會來救曹操。


    她留一線,意思就是你袁紹別跟著摻和,他曹操先來屠戮徐州的,你也知道這個事,我們是報仇的,你也別多管閑事。


    無他,從心而已。


    即便她跟郭嘉都覺得袁紹成不了大事,但這並不耽誤袁紹成為北方第一大諸侯,打不過是正常的,她也無意在現在就招惹袁紹。


    雖然同處北方,她們早晚會有一戰,但絕對不是現在。


    顯然,袁紹,或者說袁紹的謀士也看出來了這個意思,確實沒有來摻和,而是在一旁觀望。


    一方麵唐婉這個確實名正言順,另一方麵就是袁紹在等。


    他在等曹操跟他服軟。


    曹操一直在打仗,再加上還有之前青州軍的負擔,他實在是沒什麽糧了。


    太趕了,唐婉是在秋收之前來的,他撐不住的。


    袁紹又派來了使者,還是和以前一樣,勸曹操把家人送到袁紹的大本營鄴城。


    雖然知道袁紹這是要趁自己危機的時候收編自己,但是眼前這局麵和上次不一樣了。


    唐婉和呂布不一樣,而唐婉手下也不僅僅隻有陳宮一個人。


    答應袁紹的要求,恐怕是自己可以走的最容易的一條後路了……


    想了想,曹操私下裏找到了荀彧,和他掏心掏肺的說了點心裏話,從征討黃巾到刺殺董卓,從矯詔討董到荀彧來投,從占據兗州到舉州反叛又到現在的唐婉來討。


    他有些感歎,有些不甘,但又滿是無可奈何。


    “文若,你說我去投奔太尉怎麽樣?”


    太尉,三公之一,如今的太尉隻能指代一人。


    唐婉,那個正在帶兵來打他的那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共添青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枕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枕星河並收藏綜:共添青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