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唐婉歎了口氣。
她當初想看看能做什麽,但偏偏做不了什麽,如今老師說的變數終於來了,不知道以後會是怎樣的發展……
唐婉有些失神,思緒也忍不住的迴想這些年自己的無所作為。
當年唐衡迴到穎川以後,唐婉就順利的進行了一係列流程,一年後就嫁入荀家了。
荀彧確實如他當日找上門來說的一樣,絕不會代替她的意誌,不會替她做決定,對她很是尊重,端的是君子如玉,隻可惜這並沒有對唐婉有什麽幫助。
其實也不能說沒有吧,至少讓她沒事的時候能去找郭嘉和戲誌才求安慰。
畢竟她上有老(戲誌才),下有小(郭嘉)也沒比她強到哪裏,而且她還有個性別劣勢,這麽一對比,唐婉就有被安慰到了。
不過這話可不能跟他們兩個說,本來他倆就氣憤於唐婉的隱瞞,尤其是戲誌才,他才是唐婉穎川書院的引路人,憑什麽什麽消息郭嘉都比他先知道。
好在這倆人都沒有因此和她斷交,頂多郭嘉打死也不願意陪她去青樓,戲誌才日常有些刻意減少與她肢體接觸罷了。
當然了,唐婉也不是真的啥事也沒幹,至少她自己開的店鋪很有發展前景,她給當日點了她一番的美女阿姊贖了身,現在正在幫她打理這些,她自己就隻看到連日增長的數字了。
她還買了大量的荒地,出錢出糧雇人來開荒種地。
她這些也不出格,因為那些地主豪強也和她差不多,收成不好,百姓沒什麽糧食,又要繳稅又要花銷,出不起糧就要去借,找誰借,地主唄。
但這旱又不止一年,一年不好兩年不好,年年不好哪裏能活,最後隻能賣地,賣完地賣自己,最後成了地主的奴隸,天天辛勤耕地飯都吃不飽。
區別就是唐婉這是雇傭關係,給多少錢糧是有數的,在此基礎上,產的糧食多,再額外加一成糧,盡力在自己能負擔的基礎上多救點兒人。
但也僅限如此了。
她做不到更多了,她沒有那個能力去救更多的人,頂多時常施粥,想著能救幾個救幾個了。
但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因為唐婉顯得過於無私的舉動,讓這些來做工的農民更加賣力,她這荒地很快就變成了沃土,她反倒是收成最好的。
不曾想過會盈利的土地打了這麽多糧,隻看著賬本,唐婉心裏便一片酸澀。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麽簡單的道理,難道秦二世的反例,就沒有讓所謂的皇帝有片刻的清醒嗎。
他不會真當這天下永遠是他們劉家吧!
當年高祖都知道約法三章,對關中百姓秋毫無犯,他憑什麽這樣狂妄呢?
蒼天已死嗎?
讓她看看這所謂的黃天又是什麽樣的吧。
許多人都在等待,在觀望,有些人在看這黃巾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有些人則是在看劉宏有沒有所行動。
但無論目的是什麽,大家都在觀望,甚至劉宏也在觀望。
不過一幫烏合之眾,大漢天子豈會在乎?
…………
張角自封天公將軍,弟弟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率領的都是些農民、流民,缺乏軍事訓練,武器也多半是農具,鎧甲護具更是少之又少,是很難與裝備精良,擁有正經將領和訓練的漢軍對抗的。
但出人意料,這樣一支缺乏訓練、裝備簡陋、不曾上過戰場的農民,卻能夠在短時間裏縱橫華北,一時之間無人能擋。
短短一月內,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震動京師。
這已經是關乎國本的大叛亂了,這個時候,劉宏和朝中官員才徹底醒悟,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全力鎮壓叛軍,隻要對平叛有幫助的建議,劉宏無一不應。
劉宏慌忙下詔,以外戚何進為大將軍,率兵鎮守京師,又以北中郎將盧植、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為主將,持節調發全國精兵,鎮壓各地亂事,又應皇甫嵩的諫言,解除黨禁,大赦黨人。
一切都太巧了,張角傳道十數年,教眾分布廣泛,在此之前,真的沒有人發現,沒有人重視嗎?
那些世家大族,滿朝公卿,真的沒看到黃巾軍的威脅嗎?
還是有意放任呢……
唐婉不得而知,但很顯然,世家黨人在此事當中獲利了,但黃巾軍這樣得勢,他們也有預料嗎?
天下十三州,有八州都參與黃巾之亂,青州、冀州、幽州、揚州、兗州、荊州、徐州和豫州,其中冀州與豫州最為嚴重。
三位平叛的中郎將兵分兩路,盧植率軍負責北方戰線, 獨立對抗冀州的黃巾主力張角,而皇甫嵩與朱儁則合軍討伐潁川的黃巾軍。
是的,穎川也迎來了黃巾軍,而且聲勢浩大。
唐婉意識到,屬於自己的機會已經來了。
她當初想看看能做什麽,但偏偏做不了什麽,如今老師說的變數終於來了,不知道以後會是怎樣的發展……
唐婉有些失神,思緒也忍不住的迴想這些年自己的無所作為。
當年唐衡迴到穎川以後,唐婉就順利的進行了一係列流程,一年後就嫁入荀家了。
荀彧確實如他當日找上門來說的一樣,絕不會代替她的意誌,不會替她做決定,對她很是尊重,端的是君子如玉,隻可惜這並沒有對唐婉有什麽幫助。
其實也不能說沒有吧,至少讓她沒事的時候能去找郭嘉和戲誌才求安慰。
畢竟她上有老(戲誌才),下有小(郭嘉)也沒比她強到哪裏,而且她還有個性別劣勢,這麽一對比,唐婉就有被安慰到了。
不過這話可不能跟他們兩個說,本來他倆就氣憤於唐婉的隱瞞,尤其是戲誌才,他才是唐婉穎川書院的引路人,憑什麽什麽消息郭嘉都比他先知道。
好在這倆人都沒有因此和她斷交,頂多郭嘉打死也不願意陪她去青樓,戲誌才日常有些刻意減少與她肢體接觸罷了。
當然了,唐婉也不是真的啥事也沒幹,至少她自己開的店鋪很有發展前景,她給當日點了她一番的美女阿姊贖了身,現在正在幫她打理這些,她自己就隻看到連日增長的數字了。
她還買了大量的荒地,出錢出糧雇人來開荒種地。
她這些也不出格,因為那些地主豪強也和她差不多,收成不好,百姓沒什麽糧食,又要繳稅又要花銷,出不起糧就要去借,找誰借,地主唄。
但這旱又不止一年,一年不好兩年不好,年年不好哪裏能活,最後隻能賣地,賣完地賣自己,最後成了地主的奴隸,天天辛勤耕地飯都吃不飽。
區別就是唐婉這是雇傭關係,給多少錢糧是有數的,在此基礎上,產的糧食多,再額外加一成糧,盡力在自己能負擔的基礎上多救點兒人。
但也僅限如此了。
她做不到更多了,她沒有那個能力去救更多的人,頂多時常施粥,想著能救幾個救幾個了。
但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因為唐婉顯得過於無私的舉動,讓這些來做工的農民更加賣力,她這荒地很快就變成了沃土,她反倒是收成最好的。
不曾想過會盈利的土地打了這麽多糧,隻看著賬本,唐婉心裏便一片酸澀。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麽簡單的道理,難道秦二世的反例,就沒有讓所謂的皇帝有片刻的清醒嗎。
他不會真當這天下永遠是他們劉家吧!
當年高祖都知道約法三章,對關中百姓秋毫無犯,他憑什麽這樣狂妄呢?
蒼天已死嗎?
讓她看看這所謂的黃天又是什麽樣的吧。
許多人都在等待,在觀望,有些人在看這黃巾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有些人則是在看劉宏有沒有所行動。
但無論目的是什麽,大家都在觀望,甚至劉宏也在觀望。
不過一幫烏合之眾,大漢天子豈會在乎?
…………
張角自封天公將軍,弟弟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率領的都是些農民、流民,缺乏軍事訓練,武器也多半是農具,鎧甲護具更是少之又少,是很難與裝備精良,擁有正經將領和訓練的漢軍對抗的。
但出人意料,這樣一支缺乏訓練、裝備簡陋、不曾上過戰場的農民,卻能夠在短時間裏縱橫華北,一時之間無人能擋。
短短一月內,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震動京師。
這已經是關乎國本的大叛亂了,這個時候,劉宏和朝中官員才徹底醒悟,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全力鎮壓叛軍,隻要對平叛有幫助的建議,劉宏無一不應。
劉宏慌忙下詔,以外戚何進為大將軍,率兵鎮守京師,又以北中郎將盧植、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為主將,持節調發全國精兵,鎮壓各地亂事,又應皇甫嵩的諫言,解除黨禁,大赦黨人。
一切都太巧了,張角傳道十數年,教眾分布廣泛,在此之前,真的沒有人發現,沒有人重視嗎?
那些世家大族,滿朝公卿,真的沒看到黃巾軍的威脅嗎?
還是有意放任呢……
唐婉不得而知,但很顯然,世家黨人在此事當中獲利了,但黃巾軍這樣得勢,他們也有預料嗎?
天下十三州,有八州都參與黃巾之亂,青州、冀州、幽州、揚州、兗州、荊州、徐州和豫州,其中冀州與豫州最為嚴重。
三位平叛的中郎將兵分兩路,盧植率軍負責北方戰線, 獨立對抗冀州的黃巾主力張角,而皇甫嵩與朱儁則合軍討伐潁川的黃巾軍。
是的,穎川也迎來了黃巾軍,而且聲勢浩大。
唐婉意識到,屬於自己的機會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