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單單是背誦的話唐婉可真不怕,她雖然做不到過目不忘,卻也善記憶,難點是背下來以後的理解。


    《太公兵法》是周朝時薑尚所著,本就年代久遠,再加上內容深奧,即便是以對話形式呈現,對十幾歲,沒什麽人生閱曆的小孩兒來說,還是顯得過於晦澀了些。


    “師父~”


    “嗯。”


    麵對唐婉的撒嬌,張良僅僅是冷淡的點了點頭,似乎並沒有心軟的樣子,這讓唐婉很是沮喪,她知道她今天是別想逃過這一劫了。


    “好吧,背就背嘛,幹嘛那麽兇我……”


    小唐婉悄悄嘀咕了


    “文韜篇一……”


    太公兵法,也叫太公六韜,共分六卷,其中文韜論治國用人的韜略;武韜講用兵的韜略;龍韜論軍事組織;虎韜論戰爭環境以及武器與布陣;豹韜論戰術;犬韜論軍隊的指揮訓練。


    張良並沒有因為唐婉年紀小便降低標準,既然確定要教她,那就要給她教會。


    張良也考慮過到底要不要教她,畢竟她隻是一個小姑娘,日後早晚會嫁人,即便學了這些東西,那又有什麽用呢?


    隻會讓她陷入懷才不遇的痛苦中。


    她會怨恨為什麽自己是女子,為什麽學得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


    但……


    那是他親眼看大的孩子,他又如何忍心看到她被拘在後院,被當做一個兩家聯盟的工具呢?


    無論是唐家還是荀家,他們都不在乎她是誰,隻要有這麽一個身份就行。


    但他在乎。


    他問過她,是喜歡在家裏,穿上漂亮的衣服,安心的在院子裏看書彈琴,還是想去外麵,即是可能遇到危險,會有人說你壞話,但想做什麽做什麽,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是她自己說的,她想出去玩,不喜歡被關在家裏,隻要能自由自在的,才不在乎別人說什麽呢。


    小姑娘笑嘻嘻的去扯他的頭發,告訴他“我知道師父是為了保護我才留下的,和我一起困在院子裏很無聊,我以後要帶師父一起出去”


    於是,張良便下定決心,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傾囊相授,所以,即便張良很是心疼唐婉,但麵對學習,也總是會狠下心腸。


    而且……


    張良一邊聽著小姑娘清脆的背誦聲,一邊暗自擔憂。


    她似乎覺得自己永遠也不會離開,所以覺得這些東西學不學都沒關係,才變著法的想要偷懶。


    按理說他確實應該不會離開,但張良的心裏隱隱有一股緊迫感。


    他能夠以靈的方式存在這麽多年,全賴於晚年修道,但……


    他能待多久呢?


    或許是他想多了,但退一萬步來說,即便他不會突然消失,他也隻是道魂而已,隻有八字過硬,體質特殊的唐婉才能看到他、碰到他,但若是唐婉真出什麽事,他也隻能幹著急,總歸是要靠她自己的。


    現在,唐婉常年修道養氣,身強體健,力氣不輸於成年男子,隻待她能夠運用太公兵法,他便不需要再擔憂了。


    唐婉是聰慧的,隻是小孩子天生貪玩,喜歡享樂,這是天性,並不是什麽壞事。


    她的聰明會讓她想到更多能夠玩樂的主意,這並不是錯的,但凡事要有度,張良要做的就是恰當的引導,讓她不要過度的在乎享樂。


    像是如今的天子劉宏,那才是錯的。


    賣官鬻爵,大肆斂財,提預支稅收……所得錢財大都用於自己享樂,荒淫無度,但他明明看得出世家豪強勢大,需要打壓,也想了辦法來壓製,他是個聰明人,卻不是個聰明皇帝,所以也就算不上明智了。


    僅憑唐婉身邊下人的三言兩語,張良便看得出大漢或許有亡國之相,但轉念又想到了之前的光武帝劉秀,便也收起了猜測,隻等著看接下來發展了。


    劉家著實有些天命在身上的。


    張良這般感慨,卻也僅限於此了。


    他自始至終都覺得他是韓國人,即便他隨著劉邦打天下建了大漢,但也不耽誤他心屬於韓國。


    若非韓國實在不可重建,他……


    多想無益,一切都是過去了,他如今要想的,應該是怎麽教自己的婉婉。


    當年,他抗衡不了秦國的鐵騎,救不了韓國,但現如今,他至少應該可以在情況不明的未來,護住自己的婉婉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共添青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枕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枕星河並收藏綜:共添青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