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秦始皇是奮六世之餘烈,這話確實為真,秦國幾代帝王在任期間都有作為,沒有一個昏君庸君,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最年輕的武王雖說死因顯得格外可笑,但除此之外再無差錯,而且舉鼎一事看似無用,卻也極大的動搖了周天子的地位,在位時間最短的孝文王絲毫無錯,子楚的上位也非常順利,上位後也按部就班表彰先王功臣,優待宗族親屬,布施於民,並尊生母夏姬為夏太後,養母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後,任命呂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而後先後征伐韓、趙,很好落實了秦國以往的政策。


    這不嘛,蒙驁將軍這就伐趙大勝而歸了。


    說起來這趙國也是倒黴,秦國接連兩任皇帝都在他們那裏當過質子,還都受了屈辱,搞得秦國打他們都挺名正言順的。


    當然了,利益與危險向來是並存的,秦國越發強盛,六國便越是忌憚秦國,想必六國聯軍又要開始了。


    想到這兒,楚薑轉過頭看了看正在和呂不韋下棋的嬴政:


    “政兒,蒙將軍得勝而歸,你覺得有什麽影響?”


    嬴政這兩年越發沉穩,一雙丹鳳眼不怒自威,即便年紀尚小,卻也隱約有了一副人君之相。


    嬴政自然知道楚薑想問的是什麽,他之前便自己思考過這個問題,如今楚薑來考校,他都不需要思考,一邊繼續下棋,一邊鎮定開口到:


    “六國之人視秦人如虎狼,我大秦國力增長,其必合縱以抗秦,東周文公亦是時常有所動作,大概會再次假借周名聯合抗秦吧。”


    呂不韋眼睛一亮,有些驚喜的看著嬴政。


    “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嬴政淡定的點了點頭,這讓呂不韋頗為驚異,也起了幾分考校的興趣:


    “那太子殿下覺得我們要如何做呢?”


    “周天子本就名存實亡,既然他們偏偏要以周為由,不若便直接滅了周,我大秦不懼。”


    周天子分封諸國,周王朝存在八百多年,其統治深入人心,這麽多年六國強弱更迭快速,但即便是巔峰時期的秦昭襄王也不曾動過滅周的念頭呀。


    沒了周天子,各國再打可就是動真格的了,即便是誰要被滅國,都不能有一個周天子來調節了。


    這些事情誰都清楚,呂不韋更是心知肚明,但嬴政言語間少年人獨有的銳氣,還是惹得呂不韋大笑了起來,隨後言語裏也免不了有幾分飛揚之感:


    “太子所言甚是,太子如此年紀便有這般膽識魄力,文安君當真一代名師。”


    文安君,也就是楚薑,她的連鎖學堂開了以後子楚便為她封君,文以安天下,寓意還不錯。


    呂不韋是讚同嬴政這一觀點的,楚薑也是。


    不過倒也不用趕盡殺絕:


    “記得要留下血脈,勿絕其祀。”


    這倒不是楚薑婦人之仁,主要是按理來講子楚沒多久活頭了,他死了就剩嬴政年幼繼位了,不留著點血脈萬一六國又被刺激到了,再來欺負嬴政怎麽辦。


    雖然六國一般都不太靠譜,但要是真嚇到了還真能好好合作一把,秦國以一敵六還是有點難度的,還是別給六國太大刺激比較好。


    呂不韋不置可否,反正剩幾個血脈翻不出什麽風浪,就算沒人說子楚估計也會留一線,況且楚薑還特地提了。


    “那依文安君之見,該派誰去呢?”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欲做名垂千古之事,當用名揚天下之人。”


    滅東周這樣的大事件,當然是要派出秦國國寶·威震六國核武器·種田大師白起了。


    這麽久過去了,也不知道六國還記不記得殺神白起呀。


    呂不韋暗暗驚訝,他以為楚薑這是也想立軍功,他還想著和楚薑通通氣,在子楚麵前為她美言幾句,承她個人情,卻不想楚薑竟然不為心動推薦了白起。


    她麵無表情的看著楚薑,似乎是想從她眼裏看出什麽,但楚薑卻一直眉眼含笑,仿佛全然不知呂不韋在想什麽一樣。


    白起重出江湖,這足以在子楚離世後讓六國忌憚而不敢攻秦,老將軍的功績也足矣在子楚死後,嬴政年幼的這段時間裏和身為相國的呂不韋相抗,為嬴政獲得更多的權利了。


    呂不韋沒繼續說什麽,反而起身為楚薑添了茶,繼續和嬴政下起棋來。


    楚薑開的學堂所牽扯到許多底層秦吏,呂不韋這個相國也難免和她打交道,他自認為對楚薑也算頗有了解,但始終看不透她。


    她到底圖什麽呢?


    學堂,紙筆,再到如今的白起,她要做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共添青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枕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枕星河並收藏綜:共添青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