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功勞不顯於人前,他的智謀難以重見天日,或許隻有她登上了那個最高的位置,才能為他證名。
以昭昭青史的名義。
…………
剛剛拒絕劉辯禪讓請求的劉妍從夢中驚醒,急促的唿吸聲引來了門口守夜的女官。
“殿下,發生什麽了?”
這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女官,原本是宮中貂蟬冠,但不知道怎麽的晉升為普通女官,最後竟然到了劉妍府中,做事穩妥,有條理,長的還好看,現在已經成了第一女官,掌管劉妍府中一應瑣事,不過對劉妍的事物,她一直堅持親力親辦,像是守夜這樣的事,她從不讓別人來。
按照她的話說,夜裏殿下要是有什麽難過的事,她還能陪陪殿下,要是別的人在守夜,殿下連傷心都不敢大聲。
“紅昌,我無事,不過做了個夢。”
“殿下,紅昌陪著您呢,多睡一會兒吧,明天會很忙的。”
所謂“三辭三讓”,最初是指主、賓相見的一種禮節,即主人三揖,賓客三讓。
後指周泰伯讓位於三弟季曆的故事,後人稱頌此舉為盛德。
從大漢開始,“三辭三讓”演變成為開國帝王登基時的一種必備儀式。
像漢高帝劉邦,三讓不得後,“無奈”地表示,為了國家,從了。
像是漢文帝劉恆,可能是因為非開國之主,皇位也來得突然,所以足足讓了五次才上位。
這套形式又稱為“三勸進”,顧名思義,是臣子們要進行三次勸進,被勸進者要連續推辭,第三次的時候才能心不甘情不願地表示接受——之所以做出過這種姿態,沒什麽說的,就是為了表明皇位的正統性和合法性,讓天下人看著,自己根本不想當這個皇帝,但大臣們強人所難,所有人都推舉我,我沒辦法,隻能勉為其難、眾望所歸、順天應人。
第一讓:聲色俱厲、嚴辭拒絕
由呂布、公孫瓚、關羽、韓遂、馬騰等將麾下將領首提。
呂布先開頭,說什麽天下初定,各地驕兵悍將日益嬌縱,邊關異族蠢蠢欲動,為宗廟社稷計,宜有功、德俱佳之人盡快即尊位以定眾心,否則即便有孔子和孫武輔佐,也會於時局無補。
劉妍自然十分驚訝,生氣的痛罵呂布大逆不道,然後其他眾將開始勸劉妍,然後劉妍毅然決然的拒絕,這是第一次。
第二讓:再表拒絕、口氣鬆動
第二次就是天子劉辯。
這個一向聽姐姐話的劉辯已經長大,他並非繡花枕頭,但劉妍的爪牙已經遍布洛陽城內外,不論是宮內還是朝中,他誰都無法完全相信,他唯一能夠相信的母親早已被劉妍放出宮去,兄弟劉協自幼聰慧,早早的去了封地,孤立無援,隻想早日解脫,結束這十年如一日的囚籠。
他生的太晚,又或者生的太早。
他沒長大便已要承擔起一個國家,所以他理所當然的承受不起,而被他姐姐取代;他生的太早,要他來背負天下,以至於不能夠像劉協一般尋得自由。
現在,終於要解脫了。
劉妍自收複二州以後,大漢明麵上就沒了亂臣賊子,劉妍對北方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改革,而南方的荊州、益州、揚州等地的世家開始反抗,裹挾著州牧重新豎起了撥亂反正、清君側的旗幟。
劉妍花費不少功夫造船訓練水軍,還策反了江東的孫文台,這才一舉收複了叛亂的南方,繼續她的改革。
如今天下除了交州全部安定,無論是武功還是文德,劉妍都已無人可以抗衡,她的思想,就是這個龐大的帝國接下來的方向,就算他劉辯不當皇帝,也無愧列祖列宗,不愧大漢百姓。
所以他的旨意言辭懇切,字字用心,細數劉妍大小功德,再將之前的帝王與自己和劉妍作比較,最後說到“……辯素聞天命不可以謙拒,惟阿姊以社稷為計,百姓為心。”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在家中偷偷啜泣,然後暗罵她劉妍稚雞司晨,好不安分,不過他們不敢對劉妍這樣說,她也就當不知道,然後按照計劃再次拒絕,說這些都是將士賣力,大臣齊心,自己不過盡了職責,當不起如此誇讚,但言辭卻不如上次一樣堅定。
而這第三讓,就是勉為其難、默以許之了。
這次要勸劉妍的是全體官員大臣。
是一場大戲啊……
多年夙願即將實現,欣喜有之,豪情有之,感傷也略有些許。
多少人死於非命,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紅昌,你說,誌才現在的心情會不會如我一般?”
“殿下……”
戲誌才早早的便長眠於豫州之下。
那是大漢的交通樞紐,也是真正意義上屬於劉妍的第一片領土。
“好了,紅昌,我猜奉孝亦未寢,派人把他叫來吧,你先去睡吧。”
“快去,明天是吉日,你也不想沒有精神吧。”
任紅昌猶豫再三,隻歎了一口氣,便退了下去,叫人去找郭嘉。
原本住在劉妍府中的各文臣武將不知不覺間都有了自己的府邸,自己的官職,但隻有郭嘉放浪不羈,前腳分完宅子,後腳就把宅子抵出去換酒,隻能留在劉妍府中。
不過沒留兩天郭嘉就叫嚷著不住了,因為劉妍看的嚴,說不讓喝酒就是不能喝,一口都不給,還拉著郭嘉去鍛煉身體,跑不動還放狗追他,這讓他很是後悔,但早已於事無補。
落到了劉妍手上,還跑的了?
劉妍失去了一個戲誌才,對郭嘉這種與戲誌才同樣體弱的謀士自然更上心了,這讓還年輕的郭奉孝栽了一個大跟頭,而這個跟頭一直跟著他到了現在。
這不嘛,還方便了今天值班護衛的典韋去抓人。
就連把睡夢中的郭嘉薅起來都沒人攔著。
郭嘉:……
罵罵咧咧的被人從被窩裏薅起來,郭嘉渾渾噩噩的跟著典韋去找劉妍,剛進門就聽到劉妍興奮的聲音:
“果然,奉孝亦未寢!奉孝可願與妍一同手談?”
郭嘉看了看身邊眼如銅鈴一般瞪著自己的典韋,隻能輕輕的點了點頭。
不然呢,他跟典韋“手談”?
別開玩笑了,就典韋那油鹽不進的臭脾氣,要是他和劉妍起了那麽一點點的爭執,那他估計就不是不能睡覺這麽簡單了。
以昭昭青史的名義。
…………
剛剛拒絕劉辯禪讓請求的劉妍從夢中驚醒,急促的唿吸聲引來了門口守夜的女官。
“殿下,發生什麽了?”
這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女官,原本是宮中貂蟬冠,但不知道怎麽的晉升為普通女官,最後竟然到了劉妍府中,做事穩妥,有條理,長的還好看,現在已經成了第一女官,掌管劉妍府中一應瑣事,不過對劉妍的事物,她一直堅持親力親辦,像是守夜這樣的事,她從不讓別人來。
按照她的話說,夜裏殿下要是有什麽難過的事,她還能陪陪殿下,要是別的人在守夜,殿下連傷心都不敢大聲。
“紅昌,我無事,不過做了個夢。”
“殿下,紅昌陪著您呢,多睡一會兒吧,明天會很忙的。”
所謂“三辭三讓”,最初是指主、賓相見的一種禮節,即主人三揖,賓客三讓。
後指周泰伯讓位於三弟季曆的故事,後人稱頌此舉為盛德。
從大漢開始,“三辭三讓”演變成為開國帝王登基時的一種必備儀式。
像漢高帝劉邦,三讓不得後,“無奈”地表示,為了國家,從了。
像是漢文帝劉恆,可能是因為非開國之主,皇位也來得突然,所以足足讓了五次才上位。
這套形式又稱為“三勸進”,顧名思義,是臣子們要進行三次勸進,被勸進者要連續推辭,第三次的時候才能心不甘情不願地表示接受——之所以做出過這種姿態,沒什麽說的,就是為了表明皇位的正統性和合法性,讓天下人看著,自己根本不想當這個皇帝,但大臣們強人所難,所有人都推舉我,我沒辦法,隻能勉為其難、眾望所歸、順天應人。
第一讓:聲色俱厲、嚴辭拒絕
由呂布、公孫瓚、關羽、韓遂、馬騰等將麾下將領首提。
呂布先開頭,說什麽天下初定,各地驕兵悍將日益嬌縱,邊關異族蠢蠢欲動,為宗廟社稷計,宜有功、德俱佳之人盡快即尊位以定眾心,否則即便有孔子和孫武輔佐,也會於時局無補。
劉妍自然十分驚訝,生氣的痛罵呂布大逆不道,然後其他眾將開始勸劉妍,然後劉妍毅然決然的拒絕,這是第一次。
第二讓:再表拒絕、口氣鬆動
第二次就是天子劉辯。
這個一向聽姐姐話的劉辯已經長大,他並非繡花枕頭,但劉妍的爪牙已經遍布洛陽城內外,不論是宮內還是朝中,他誰都無法完全相信,他唯一能夠相信的母親早已被劉妍放出宮去,兄弟劉協自幼聰慧,早早的去了封地,孤立無援,隻想早日解脫,結束這十年如一日的囚籠。
他生的太晚,又或者生的太早。
他沒長大便已要承擔起一個國家,所以他理所當然的承受不起,而被他姐姐取代;他生的太早,要他來背負天下,以至於不能夠像劉協一般尋得自由。
現在,終於要解脫了。
劉妍自收複二州以後,大漢明麵上就沒了亂臣賊子,劉妍對北方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改革,而南方的荊州、益州、揚州等地的世家開始反抗,裹挾著州牧重新豎起了撥亂反正、清君側的旗幟。
劉妍花費不少功夫造船訓練水軍,還策反了江東的孫文台,這才一舉收複了叛亂的南方,繼續她的改革。
如今天下除了交州全部安定,無論是武功還是文德,劉妍都已無人可以抗衡,她的思想,就是這個龐大的帝國接下來的方向,就算他劉辯不當皇帝,也無愧列祖列宗,不愧大漢百姓。
所以他的旨意言辭懇切,字字用心,細數劉妍大小功德,再將之前的帝王與自己和劉妍作比較,最後說到“……辯素聞天命不可以謙拒,惟阿姊以社稷為計,百姓為心。”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在家中偷偷啜泣,然後暗罵她劉妍稚雞司晨,好不安分,不過他們不敢對劉妍這樣說,她也就當不知道,然後按照計劃再次拒絕,說這些都是將士賣力,大臣齊心,自己不過盡了職責,當不起如此誇讚,但言辭卻不如上次一樣堅定。
而這第三讓,就是勉為其難、默以許之了。
這次要勸劉妍的是全體官員大臣。
是一場大戲啊……
多年夙願即將實現,欣喜有之,豪情有之,感傷也略有些許。
多少人死於非命,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紅昌,你說,誌才現在的心情會不會如我一般?”
“殿下……”
戲誌才早早的便長眠於豫州之下。
那是大漢的交通樞紐,也是真正意義上屬於劉妍的第一片領土。
“好了,紅昌,我猜奉孝亦未寢,派人把他叫來吧,你先去睡吧。”
“快去,明天是吉日,你也不想沒有精神吧。”
任紅昌猶豫再三,隻歎了一口氣,便退了下去,叫人去找郭嘉。
原本住在劉妍府中的各文臣武將不知不覺間都有了自己的府邸,自己的官職,但隻有郭嘉放浪不羈,前腳分完宅子,後腳就把宅子抵出去換酒,隻能留在劉妍府中。
不過沒留兩天郭嘉就叫嚷著不住了,因為劉妍看的嚴,說不讓喝酒就是不能喝,一口都不給,還拉著郭嘉去鍛煉身體,跑不動還放狗追他,這讓他很是後悔,但早已於事無補。
落到了劉妍手上,還跑的了?
劉妍失去了一個戲誌才,對郭嘉這種與戲誌才同樣體弱的謀士自然更上心了,這讓還年輕的郭奉孝栽了一個大跟頭,而這個跟頭一直跟著他到了現在。
這不嘛,還方便了今天值班護衛的典韋去抓人。
就連把睡夢中的郭嘉薅起來都沒人攔著。
郭嘉:……
罵罵咧咧的被人從被窩裏薅起來,郭嘉渾渾噩噩的跟著典韋去找劉妍,剛進門就聽到劉妍興奮的聲音:
“果然,奉孝亦未寢!奉孝可願與妍一同手談?”
郭嘉看了看身邊眼如銅鈴一般瞪著自己的典韋,隻能輕輕的點了點頭。
不然呢,他跟典韋“手談”?
別開玩笑了,就典韋那油鹽不進的臭脾氣,要是他和劉妍起了那麽一點點的爭執,那他估計就不是不能睡覺這麽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