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切事情塵埃落定後,劉妍在洛陽也待一年了。
她在洛陽城內的威望也日益增長,又有小皇帝劉辯助紂為虐,同樣累世公卿的弘農楊家也站了過去,那楊宏之子楊修跟曹昂一樣,就是個馬屁精,天天跟在劉妍身後“妍妍、妍妍”的,哪裏還有什麽世家風範。
還有早早就有王佐之才之稱的王允同樣開始傾斜,在這朝廷之上,袁家的話語權越發的小了。
或許在別人看來,袁家還是和原來一樣,四世三公,權傾朝野,位高權重,但袁隗自己知道,袁家已經開始被邊緣化了。
袁隗在朝中提出一個什麽想法,推薦一個什麽人,總有人有會找出問題,推薦其他的人選,這逼得袁隗提的事情必須是緊要的,解決方法是可行的,無缺陷的,所舉薦的人也必須是德才兼備,富有名聲的才子,而不能選擇與袁家有故的人。
他袁家不僅沒有更進一步,反而被劉妍抑製。
他們袁家拉下身段主動結交何進為的是更進一步,可不是要被這麽打壓的!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要另尋出路……
“讓袁基、袁紹、袁術來見我。”
——————
不日,袁術袁公路請辭歸鄉,袁紹袁本初痛罵劉妍以臣淩君,棄官掛印而走,以清君側為由,請天下豪傑響應。
一時間天下震動。
袁紹發起檄文,原本和他不對付的袁術第一個響應,青州刺史董卓第二個響應,隨後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也一一響應。
十路人馬紛紛響應,共計十一路,看起人不少,但仔細一看沒一個能打的。
尤其是漢室宗親,沒一個參與的,可見劉氏內部對劉妍還是劉辯掌權沒什麽意見,對於沒野心的人來說,還是劉家的天下就夠了,對有野心的人來說,現在不是時候,坐山觀虎鬥就行了,但無論是哪個原因,劉辯對他們都沒影響,就算是劉辯一輩子都做個傀儡皇帝也無妨,十一路聯軍的目的一開始就是錯的。
但此時,正在洛陽城內的劉妍卻是越想越氣,對這個聯軍的發起者袁本初很是有意見。
“氣死我了!”
“我就說袁家不是什麽好東西!去他老母的袁本初!”
氣頭上的劉妍對著曹操就一個勁的發揮,可著袁紹一頓痛罵,曹操左閃右躲的逃避劉妍的正臉,不太想被她牽連。
“你罵人就罵人,偏對著我罵什麽!再說了,罵人幹嘛不自己一個人罵,還非要把我叫過來。”
“誰讓你和袁本初最好,現在罵不了他,先對著你出出氣!”
該死,他就知道,劉妍沒安過什麽好心!
“你都交的什麽婢女養的朋友,袁紹也好張邈也好,一個個的都跟我作對!”
“沒眼光!”
“呸——”
“你自己都幹了什麽好事兒你不清楚嗎?人家看穿你的真麵目來反抗也正常!”
小皇帝劉辯全心全意的信任他皇姐,但外人可看的清清楚楚,她就是兒視皇帝,把他好好的供在皇位上,自己坐在下首,當著那個真正的皇帝,他們的理由絕不是憑空而來的。
那些響應聯軍的人裏,不會全是有異心的,絕對有一些真正的漢室忠臣看不慣劉妍的作風,選擇來反對她。
聽出了曹操言語中的嘲諷,劉妍一臉幽怨的看著曹操,低聲質問到:
“你小子莫不是忘了你是跟誰一夥的?”
他曹操也沒少狐假虎威,不僅讓袁紹請他吃飯了,就連袁隗見了他也要好聲好氣的寒暄一陣,他明明也挺享受的。
這不嘛,那檄文裏還提到了她縱容同黨殘害忠良的罪名,那同黨不就是曹操嗎,這件事他是一點兒不提啊!
“我至少沒一個殘害忠良的帽子啊,是吧,我的同黨。”
曹操:……
曹操也很無語啊!
他不過是逼袁紹給他買單,還對袁隗冷嘲熱諷,外加出言不遜罷了,和那殘害忠良完全不搭邊兒好不好,這寫檄文的陳琳他有病吧!
曹操抬頭,和劉妍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睛裏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沒錯,她倆得好好會會這聲勢浩大的十一路聯軍清君側行動。
他們是不是還沒搞清楚,他們要麵對的,是如今大漢戰術素養最高的將軍,以及戰爭素質最高、經驗最豐富的部隊。
劉妍從不覺得黃巾一戰有絲毫的榮耀,但事實擺在那裏,黃巾軍幾乎是她獨自指揮擊潰的,在同輩人裏,她是獨一檔的,那寥寥幾位能比得過她的人,也都在她的調動範圍內。
還在涼州的馬騰韓遂,正在並州的關羽、張揚,正在幽州,因為和劉虞理念不合,正在對她日思夜想的公孫瓚,還有跟著丁原來了洛陽,無所事事的呂布、張遼,跟在劉妍身邊的劉備等人都鬥誌昂揚的跟劉妍表示隨時準備迎戰,典韋和張飛兩個莽漢更是激動的表示要去取下袁紹的頭顱助興,可惜劉妍一個都沒應。
殺雞焉用宰牛刀?
一些散兵遊勇,劉妍隻用現有的力量就足以讓他們一無所獲了。
袁紹除了四世三公的名聲,關於軍事沒什麽天賦,袁術還不如袁紹,董卓是有幾分本事,但有一整個聯盟的人給他拖後腿,又有袁家兄弟和他爭權,他能做什麽呢?
說實話,她還挺期待看他們這個聯軍鬥智鬥勇呢。
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這話放在他們聯盟身上也是一樣的,有了聯盟就要有一個盟主吧,但這個盟主選誰呢?
按理來說,袁家大姓,威望很高,顯然袁紹和袁術都是熱門人選,但袁紹還是發起人,而且名聲一直不錯,比路中餓鬼袁公路好了不知道多少,袁家大概率還是袁紹參與競爭,剩下的就是董卓了。
董卓是袁氏故吏,按理來說他要聽袁家的,也就是袁紹袁術裏選一個,但他可比袁術袁紹身份高,關於戰事的經驗也豐富,而且也不是甘心屈居於人下的人,身邊還有李儒做謀劃。
他們之間這場戲,劉妍很是期待呢……
她在洛陽城內的威望也日益增長,又有小皇帝劉辯助紂為虐,同樣累世公卿的弘農楊家也站了過去,那楊宏之子楊修跟曹昂一樣,就是個馬屁精,天天跟在劉妍身後“妍妍、妍妍”的,哪裏還有什麽世家風範。
還有早早就有王佐之才之稱的王允同樣開始傾斜,在這朝廷之上,袁家的話語權越發的小了。
或許在別人看來,袁家還是和原來一樣,四世三公,權傾朝野,位高權重,但袁隗自己知道,袁家已經開始被邊緣化了。
袁隗在朝中提出一個什麽想法,推薦一個什麽人,總有人有會找出問題,推薦其他的人選,這逼得袁隗提的事情必須是緊要的,解決方法是可行的,無缺陷的,所舉薦的人也必須是德才兼備,富有名聲的才子,而不能選擇與袁家有故的人。
他袁家不僅沒有更進一步,反而被劉妍抑製。
他們袁家拉下身段主動結交何進為的是更進一步,可不是要被這麽打壓的!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要另尋出路……
“讓袁基、袁紹、袁術來見我。”
——————
不日,袁術袁公路請辭歸鄉,袁紹袁本初痛罵劉妍以臣淩君,棄官掛印而走,以清君側為由,請天下豪傑響應。
一時間天下震動。
袁紹發起檄文,原本和他不對付的袁術第一個響應,青州刺史董卓第二個響應,隨後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也一一響應。
十路人馬紛紛響應,共計十一路,看起人不少,但仔細一看沒一個能打的。
尤其是漢室宗親,沒一個參與的,可見劉氏內部對劉妍還是劉辯掌權沒什麽意見,對於沒野心的人來說,還是劉家的天下就夠了,對有野心的人來說,現在不是時候,坐山觀虎鬥就行了,但無論是哪個原因,劉辯對他們都沒影響,就算是劉辯一輩子都做個傀儡皇帝也無妨,十一路聯軍的目的一開始就是錯的。
但此時,正在洛陽城內的劉妍卻是越想越氣,對這個聯軍的發起者袁本初很是有意見。
“氣死我了!”
“我就說袁家不是什麽好東西!去他老母的袁本初!”
氣頭上的劉妍對著曹操就一個勁的發揮,可著袁紹一頓痛罵,曹操左閃右躲的逃避劉妍的正臉,不太想被她牽連。
“你罵人就罵人,偏對著我罵什麽!再說了,罵人幹嘛不自己一個人罵,還非要把我叫過來。”
“誰讓你和袁本初最好,現在罵不了他,先對著你出出氣!”
該死,他就知道,劉妍沒安過什麽好心!
“你都交的什麽婢女養的朋友,袁紹也好張邈也好,一個個的都跟我作對!”
“沒眼光!”
“呸——”
“你自己都幹了什麽好事兒你不清楚嗎?人家看穿你的真麵目來反抗也正常!”
小皇帝劉辯全心全意的信任他皇姐,但外人可看的清清楚楚,她就是兒視皇帝,把他好好的供在皇位上,自己坐在下首,當著那個真正的皇帝,他們的理由絕不是憑空而來的。
那些響應聯軍的人裏,不會全是有異心的,絕對有一些真正的漢室忠臣看不慣劉妍的作風,選擇來反對她。
聽出了曹操言語中的嘲諷,劉妍一臉幽怨的看著曹操,低聲質問到:
“你小子莫不是忘了你是跟誰一夥的?”
他曹操也沒少狐假虎威,不僅讓袁紹請他吃飯了,就連袁隗見了他也要好聲好氣的寒暄一陣,他明明也挺享受的。
這不嘛,那檄文裏還提到了她縱容同黨殘害忠良的罪名,那同黨不就是曹操嗎,這件事他是一點兒不提啊!
“我至少沒一個殘害忠良的帽子啊,是吧,我的同黨。”
曹操:……
曹操也很無語啊!
他不過是逼袁紹給他買單,還對袁隗冷嘲熱諷,外加出言不遜罷了,和那殘害忠良完全不搭邊兒好不好,這寫檄文的陳琳他有病吧!
曹操抬頭,和劉妍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睛裏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沒錯,她倆得好好會會這聲勢浩大的十一路聯軍清君側行動。
他們是不是還沒搞清楚,他們要麵對的,是如今大漢戰術素養最高的將軍,以及戰爭素質最高、經驗最豐富的部隊。
劉妍從不覺得黃巾一戰有絲毫的榮耀,但事實擺在那裏,黃巾軍幾乎是她獨自指揮擊潰的,在同輩人裏,她是獨一檔的,那寥寥幾位能比得過她的人,也都在她的調動範圍內。
還在涼州的馬騰韓遂,正在並州的關羽、張揚,正在幽州,因為和劉虞理念不合,正在對她日思夜想的公孫瓚,還有跟著丁原來了洛陽,無所事事的呂布、張遼,跟在劉妍身邊的劉備等人都鬥誌昂揚的跟劉妍表示隨時準備迎戰,典韋和張飛兩個莽漢更是激動的表示要去取下袁紹的頭顱助興,可惜劉妍一個都沒應。
殺雞焉用宰牛刀?
一些散兵遊勇,劉妍隻用現有的力量就足以讓他們一無所獲了。
袁紹除了四世三公的名聲,關於軍事沒什麽天賦,袁術還不如袁紹,董卓是有幾分本事,但有一整個聯盟的人給他拖後腿,又有袁家兄弟和他爭權,他能做什麽呢?
說實話,她還挺期待看他們這個聯軍鬥智鬥勇呢。
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這話放在他們聯盟身上也是一樣的,有了聯盟就要有一個盟主吧,但這個盟主選誰呢?
按理來說,袁家大姓,威望很高,顯然袁紹和袁術都是熱門人選,但袁紹還是發起人,而且名聲一直不錯,比路中餓鬼袁公路好了不知道多少,袁家大概率還是袁紹參與競爭,剩下的就是董卓了。
董卓是袁氏故吏,按理來說他要聽袁家的,也就是袁紹袁術裏選一個,但他可比袁術袁紹身份高,關於戰事的經驗也豐富,而且也不是甘心屈居於人下的人,身邊還有李儒做謀劃。
他們之間這場戲,劉妍很是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