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裏麵的人可不知道外麵高力士的心思,李隆基依然冷著臉,嚴肅的看著明瑤,而明瑤也沒露怯,冷靜的迴視,二人似乎用視線來進行博弈,誰先露怯誰就不堅定,誰就要退一步。


    但等到自己眼睛都幹澀了,明瑤也沒移開視線。


    畢竟是他先瞪眼的,明瑤肯定比他堅持的久啊,況且……


    “罷了罷了,隨你的意吧!”


    父母在麵對孩子的時候總會退步的,李隆基自然也不例外。


    “隻有一點,你切記做好萬全的準備,最好不要受傷,還有……”


    “哎呀,您放心好了,現在互市開的如火如荼的,肯定沒什麽可打的,至少也等有的國家太貪婪,把主意打到大唐身上啊。”


    李隆基一同意,明瑤就眯起了眼睛,笑著小跑到了李隆基身邊,抱著他的胳膊,像隻百靈鳥一樣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咱們愛好和平,怎麽會提前出手呢?隻是會在他們打咱們主意的時候,再適時反擊嘛~”


    華夏向來是禮儀之邦,愛好和平,打仗一般都不率先動手,至少不是無緣無故的隨便打人家,一般都是因為和他有仇或者別的什麽理由。


    明瑤打的也是這樣,突厥先來算計她,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而其他國家是不聽明瑤勸告。


    看看,她多麽講道理啊,怎麽可能在剛約定大開互市的時候就要打人家呢。


    要打也是過幾年,他們又開始忘了大唐的厲害,被利益蒙蔽了眼來算計大唐,才能主動出擊啊。


    現在她們要做的是間他國以利唐。


    讓他們因為糖、鐵、鹽的限量,打起其他國家的主意,亂打一通削弱自己的能力,而大唐趁機壯大自己,等他們打完了,開始覬覦大唐的時候,就是他們自取滅亡的時候。


    明瑤,可是要等那個時候再去的啊。


    當然,李隆基可不知道明瑤還有這大誌向、大遠見呢,隻是因為明瑤不會立刻離開的話而欣慰的點了點頭,但內心還是不舍得,眼睛周圍也有依稀可見的紅色,不過一聽明瑤這麽說,總覺得哪裏不對。


    “而且我不是還想改革武舉嘛,至少也要看一屆武舉吧,還得過兩三年的吧!”


    不錯不錯……


    等等!


    李隆基突然反應過來:


    是啊,她又不是馬上要走!


    “那你現在跟我說什麽去戰場,非得氣我一下舒坦不成!!”


    “明瑤——”


    也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麽,但根據不知名的高姓熱心市民透露,當天有一聲巨大的“滾”響徹整個京城,聽說整個長安城的小孩兒當天晚上都不敢哭了,怕是被這妖怪找上門,自此以後京城裏就流傳著一個故事:要是小孩子不聽話,總是愛哭,就會把妖怪吵醒。


    當然,另一位熱心市民明姑娘表示,這都是無稽之談,沒有人被罵,長安城內市民都溫文爾雅,大家都和諧相處,沒人會罵人。


    抱著被子,迷迷糊糊要睡著的明瑤心裏委屈,明明是陛下先提起來上不上戰場這件事的,她隻不過是表決心嘛,又怪她……


    當然,這迴即便是睡了,明瑤也忘不了李白的事兒了,她明天可必須去找李白了。


    明家人已經打探到了李白現在的消息,隻不過當時天色已經暗了,明芝建議還是要準備一番,正式送上拜帖求見為好。


    畢竟李白家中富裕,再加上明瑤已經答應了肯定要舉薦他,所以已經在長安買了處宅子,既然已經置辦了產業,那他人來訪自然是要送上拜帖,明瑤已經差人送過拜帖,明日正好拜訪。


    說來也怪,對於李白,明瑤隻知道他叫李白字太白,能文能武政治水平不高,目前未曾婚配,性格豁達爽朗,頗為高傲,其父母親人一概不曾聽過,也不曾知道他有什麽營生,但從來不缺錢,這也是奇怪了。


    明家巨富,明瑤還要經常看賬本,打理家族產業呢,偏生李白似乎清閑許多,常常遊山玩水,與友人出遊享樂,或者飲酒暢談,好不痛快。


    可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可能是以李白的詩才很容易吸引文人,總之李白來長安沒多久,便已經有不少文人在側,與他各處遊玩,寫下不少詩篇。


    都說文人相輕,李白能在如此短的時日裏有這麽多人陪同,除了李白的詩才以為,他豁達爽朗的性格自然也是一大助力。


    “我還以為什麽呢,其實做官與否白也不甚在意,況且你是明家家主,離家半年之久自然忙了一些,如今尚不過十餘日,可見你是剛剛處理完家事便想起了,已經足夠重視白了,何至於因此而道歉呢?”


    知曉了明瑤的來意,李白毫不在乎的揮了揮手。


    剛開始他自然打著做官的念頭,不然也不能遊曆到一半兒就來了長安,但戰場裏走了那麽一遭,他倒是也沒那麽想做官了。


    畢竟跟坐鎮後方的張九齡比起來,自己確實少了點兒天賦。


    其實他想做官是為了能夠造福天下百姓,但他能力有限,若是強求可能會事與願違,索性他生性樂觀,也就不強求了。


    或許他更適合在戰場上,隻不過因為明瑤邀請他了,所以也就應下了。


    李白這麽一開解,明瑤反而越發愧疚,李白也是看出了明瑤的心思,有意開解她,道:


    “白初來乍到,雖說也識得了幾個友人,卻也隻是在郊外逛了逛,若是明瑤不棄,可否請明瑤帶白逛一逛這長安,也體會一下不夜城的美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共添青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枕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枕星河並收藏綜:共添青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