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南北決戰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作者:洋辣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乎,建安九年。
周恆再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西川。
至於名不正,言不順。
劉備還要借助軍師之死發兵西川。
周恆又不是什麽大仁大義的人?
自然不必在乎這些。
所以順理成章的拿下了西川。
擁有地圖在手,幾乎已經相當於得到了蜀地。
自然不必花多麽大的代價。
原本如果在這個時候曹老板出兵的話,趁著周恆攻打西川的時候有機會,拿下荊州。
到時候跟周恆劃江對立。
偏偏就在這關鍵的時候,遠在烏恆的塌頓造反了。
雖然在兩年前,對方就已經擊敗了袁紹。
但擊敗了袁紹,不意味著就能夠拿下袁紹手下的地盤。
他手下的幾個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
所以曹老板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成功的蕩平了袁紹所有的兵馬。
統一了整個北方。
原本準備打算休養生息兩年,率領五十萬大軍南下。
一舉蕩平天下。
而機會也是有的。
因為周恆趁著這個時候拿下西川。
代表著江東空虛。
如果此時出兵,他有著很大的把握可以一統天下。
可是偏偏烏桓在這個時候造反了。
這怎麽能夠不讓他恨之入骨。
所以,在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後,曹老板直接禦駕親征。
曆經一年的時間。
直接把烏恆揍的他娘都認不出來。
算是徹底的掃平了自己北方的後顧之憂。
甚至就連遼東的公孫度,也俯首稱臣。
幾乎可以說,天下已得四分。
但這也給了周恆的機會。
半年的時間成功拿下了西川。
自長江而下,與曹老板劃江而至。
真正做到了雙分天下。
同年更是在漢中大敗張魯。
曹操同樣沒閑著,擊敗了烏恆之後遠征西涼。
默契的誰也沒有在這個時候動手。
因為現在最好的機會已經失去了,如果在這個時候貿然動手。
這不是最好的時機。
最好是把自己的後顧之憂全部給解除了。
在一戰定勝負。
算是兩個人共同的默契。
.............
建安十一年。
曹操被馬超打的丟盔棄甲,割須斷袍,淪為天下的笑柄。
周恆卻成功擊敗了張魯,算是徹底的拿下了漢中威逼長安。
建安十二年。
曹操卷土重來,在西涼大破馬超。
馬超被逼無奈之下,遠遁漢中。
被周恆成功的收入麾下。
建安十三年。
荊州劉表病逝。
時機已到,曹操率領五十萬大軍揮軍南下。
直逼荊州。
周恆也成功收服江東中的丹陽兵。
為自己所用。
將嚴白虎冊封為自己麾下的大將。
兵馬直逼八十萬。
在之前沒有拿下西川的時候,他就有四十萬的大軍。
在拿下了川蜀之後。
得到了劉璋的二十萬大軍,漢中大破張魯。
再得十萬大軍。
並且成功的把法正收入麾下。
馬超來投,再次獲得了數萬西涼騎兵。
如今手下的兵馬,甚至還要在曹操之上。
畢竟曹操,也就在大破袁紹的時候,得到了袁紹的不少兵馬。
其他的遠征烏恆攻打馬超。
並沒有得到多少兵馬,甚至還有不少的損失。
也就是在收複南匈奴時候。
得到了十幾萬蠻兵。
實力有了不小的增長。
所以說雙方的軍隊完全就是勢均力敵。
.............
至於諸葛亮和劉備,在聽到川蜀失去之後,徹底的陷入了迷茫之中。
之前的隆中對更是化為了笑話。
隆中對的前提,是在川蜀還在劉璋的前提之下。
如今已經落到了周恆的手上,
劃江而治。
雙分天下的局勢已經非常的明顯。
根本就沒有他在說的三分天下的局勢了。
別說三分天下了。
在失去了川蜀的最後一塊棲息之地,他們現在連生存的地方都沒有。
也就隻有荊州能夠讓他們苟延殘喘。
天下其他的地方再也沒有了他們的立足之地。
這怎麽能夠不讓他們滿是迷茫。
隻是,無論他們現在做什麽樣的感想,有著什麽樣的計劃。
曹操和周恆都沒有在理會他們。
畢竟,大勢所趨之下,其他的都是浮雲。
現在就看雙方誰一戰定天下。
尤其是襄陽。
這可是雙方之間的唯一一塊緩衝之地。
一時間雙方誰也想要拿下。
劉備和諸葛亮皆在其中,進退兩難。
最後隻有固守襄陽。
襄陽是南下的要道。
隻要拿下了襄陽,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威逼江東。
而周恆如果拿下了襄陽,便相當於拿下了江南的門戶。
襄陽在曆史上的地理位置不必多言。
看射雕英雄傳就能看得出來,為什麽郭靖要死守襄陽。
因為襄陽是北方南下的唯一一塊要道。
如果襄陽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在郭靖死後,襄陽異守南宋也就滅了。
但就是這一塊地方擋住了蒙古大軍幾十年的進攻。
甚至連蒙古可汗蒙哥,也死在了這裏。
因為沒有辦法。
這是整個長江流域之中唯一一個,能夠南下的路口。
可以說是重中之重。
遠勝洛陽的虎牢關和汜水關。
如果拿不下襄陽。
隻有兩條路可以進入江南。
要麽就翻越秦嶺,跨越蒼茫大山。
要麽就從陳倉小道,入涼州和席卷中原。
而這隻是站在周恆的角度上。
如果是站在曹操的角度上。
除了襄陽,他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走。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拿下了川蜀,還有夷陵秭歸,想要拿下江東,基本上不太可能。
他唯一能走的隻有襄陽。
這段時間之中,周恆成功的收服了錦帆賊甘寧。
命令對方帶領三萬大軍,夜襲江夏。
大破黃祖於江夏。
自江夏而入南郡,破合肥,兵鋒直至襄陽城下。
另一邊的曹操也不甘示弱。
大軍自宛城,入駐江陵和樊城,成為了犄角之勢。
對襄陽虎視眈眈。
如今的襄陽城之中,幾乎有一半的人說投降曹操,又有一半的人說投降周恆。
可以說搞得煩不勝煩。
也就唯獨諸葛亮和劉備,兩個人堅守。
不過,很明顯,無論他們做什麽樣的選擇,都改變不了大戰的結局。
...........
周恆再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西川。
至於名不正,言不順。
劉備還要借助軍師之死發兵西川。
周恆又不是什麽大仁大義的人?
自然不必在乎這些。
所以順理成章的拿下了西川。
擁有地圖在手,幾乎已經相當於得到了蜀地。
自然不必花多麽大的代價。
原本如果在這個時候曹老板出兵的話,趁著周恆攻打西川的時候有機會,拿下荊州。
到時候跟周恆劃江對立。
偏偏就在這關鍵的時候,遠在烏恆的塌頓造反了。
雖然在兩年前,對方就已經擊敗了袁紹。
但擊敗了袁紹,不意味著就能夠拿下袁紹手下的地盤。
他手下的幾個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
所以曹老板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成功的蕩平了袁紹所有的兵馬。
統一了整個北方。
原本準備打算休養生息兩年,率領五十萬大軍南下。
一舉蕩平天下。
而機會也是有的。
因為周恆趁著這個時候拿下西川。
代表著江東空虛。
如果此時出兵,他有著很大的把握可以一統天下。
可是偏偏烏桓在這個時候造反了。
這怎麽能夠不讓他恨之入骨。
所以,在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後,曹老板直接禦駕親征。
曆經一年的時間。
直接把烏恆揍的他娘都認不出來。
算是徹底的掃平了自己北方的後顧之憂。
甚至就連遼東的公孫度,也俯首稱臣。
幾乎可以說,天下已得四分。
但這也給了周恆的機會。
半年的時間成功拿下了西川。
自長江而下,與曹老板劃江而至。
真正做到了雙分天下。
同年更是在漢中大敗張魯。
曹操同樣沒閑著,擊敗了烏恆之後遠征西涼。
默契的誰也沒有在這個時候動手。
因為現在最好的機會已經失去了,如果在這個時候貿然動手。
這不是最好的時機。
最好是把自己的後顧之憂全部給解除了。
在一戰定勝負。
算是兩個人共同的默契。
.............
建安十一年。
曹操被馬超打的丟盔棄甲,割須斷袍,淪為天下的笑柄。
周恆卻成功擊敗了張魯,算是徹底的拿下了漢中威逼長安。
建安十二年。
曹操卷土重來,在西涼大破馬超。
馬超被逼無奈之下,遠遁漢中。
被周恆成功的收入麾下。
建安十三年。
荊州劉表病逝。
時機已到,曹操率領五十萬大軍揮軍南下。
直逼荊州。
周恆也成功收服江東中的丹陽兵。
為自己所用。
將嚴白虎冊封為自己麾下的大將。
兵馬直逼八十萬。
在之前沒有拿下西川的時候,他就有四十萬的大軍。
在拿下了川蜀之後。
得到了劉璋的二十萬大軍,漢中大破張魯。
再得十萬大軍。
並且成功的把法正收入麾下。
馬超來投,再次獲得了數萬西涼騎兵。
如今手下的兵馬,甚至還要在曹操之上。
畢竟曹操,也就在大破袁紹的時候,得到了袁紹的不少兵馬。
其他的遠征烏恆攻打馬超。
並沒有得到多少兵馬,甚至還有不少的損失。
也就是在收複南匈奴時候。
得到了十幾萬蠻兵。
實力有了不小的增長。
所以說雙方的軍隊完全就是勢均力敵。
.............
至於諸葛亮和劉備,在聽到川蜀失去之後,徹底的陷入了迷茫之中。
之前的隆中對更是化為了笑話。
隆中對的前提,是在川蜀還在劉璋的前提之下。
如今已經落到了周恆的手上,
劃江而治。
雙分天下的局勢已經非常的明顯。
根本就沒有他在說的三分天下的局勢了。
別說三分天下了。
在失去了川蜀的最後一塊棲息之地,他們現在連生存的地方都沒有。
也就隻有荊州能夠讓他們苟延殘喘。
天下其他的地方再也沒有了他們的立足之地。
這怎麽能夠不讓他們滿是迷茫。
隻是,無論他們現在做什麽樣的感想,有著什麽樣的計劃。
曹操和周恆都沒有在理會他們。
畢竟,大勢所趨之下,其他的都是浮雲。
現在就看雙方誰一戰定天下。
尤其是襄陽。
這可是雙方之間的唯一一塊緩衝之地。
一時間雙方誰也想要拿下。
劉備和諸葛亮皆在其中,進退兩難。
最後隻有固守襄陽。
襄陽是南下的要道。
隻要拿下了襄陽,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威逼江東。
而周恆如果拿下了襄陽,便相當於拿下了江南的門戶。
襄陽在曆史上的地理位置不必多言。
看射雕英雄傳就能看得出來,為什麽郭靖要死守襄陽。
因為襄陽是北方南下的唯一一塊要道。
如果襄陽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在郭靖死後,襄陽異守南宋也就滅了。
但就是這一塊地方擋住了蒙古大軍幾十年的進攻。
甚至連蒙古可汗蒙哥,也死在了這裏。
因為沒有辦法。
這是整個長江流域之中唯一一個,能夠南下的路口。
可以說是重中之重。
遠勝洛陽的虎牢關和汜水關。
如果拿不下襄陽。
隻有兩條路可以進入江南。
要麽就翻越秦嶺,跨越蒼茫大山。
要麽就從陳倉小道,入涼州和席卷中原。
而這隻是站在周恆的角度上。
如果是站在曹操的角度上。
除了襄陽,他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走。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拿下了川蜀,還有夷陵秭歸,想要拿下江東,基本上不太可能。
他唯一能走的隻有襄陽。
這段時間之中,周恆成功的收服了錦帆賊甘寧。
命令對方帶領三萬大軍,夜襲江夏。
大破黃祖於江夏。
自江夏而入南郡,破合肥,兵鋒直至襄陽城下。
另一邊的曹操也不甘示弱。
大軍自宛城,入駐江陵和樊城,成為了犄角之勢。
對襄陽虎視眈眈。
如今的襄陽城之中,幾乎有一半的人說投降曹操,又有一半的人說投降周恆。
可以說搞得煩不勝煩。
也就唯獨諸葛亮和劉備,兩個人堅守。
不過,很明顯,無論他們做什麽樣的選擇,都改變不了大戰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