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祭祀,其實就是人們表達的以最小的代價向老天爺、神靈或者祖先發出超出他們能力的訴求。比如現在可能是請求老天爺下雨或不下雨,讓他們多打一些獵物迴來,後世則是求升官發財當狀元之類。


    張悅很快的參加到了這個部落的祭祀。


    一天,陽光灑在部落的土地上,阿卓拉著張悅的手,興奮地說道:“張悅,今天有祭祀活動,你和我一起去看看。”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期待和喜悅,仿佛這是一場盛大的慶典。


    張悅跟著阿卓來到部落的廣場上,隻見人們身著盛裝,色彩斑斕的服飾在陽光下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男人們頭戴羽毛裝飾,腰係獸皮圍裙,展現出陽剛之氣;女人們則佩戴著精美的玉石飾品,身著繡有神秘圖案的長裙,婀娜多姿。但是奇怪的是,腰肢細長身材苗條的美女沒多麽人搭理,而臀如磨盤腰粗的女人反而圍了一大圈男人,想來唐朝以胖為美也是如此。


    他們的臉上畫著奇特的符號,有的像火焰,有的像星辰,為這場祭祀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讓張悅暈倒的是,妹子們,你學得也太快了,首曲是最炫民族風的熱舞,讓黑壓壓的人群尖叫歡唿不已。


    接著是人們圍繞著巨大的青銅雕像載歌載舞,歌聲悠揚婉轉,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舞蹈動作整齊有力,每一個步伐都充滿了力量和節奏感。張悅被這莊重而神秘的氛圍所震撼,他的心跳與鼓點共鳴,思緒也仿佛被帶迴了那個遙遠的時代。


    “阿卓,這祭祀是為了什麽?”張悅好奇地問道,他的聲音在喧鬧的祭祀中顯得有些微弱。


    阿卓認真地迴答:“這是為了祈求神靈保佑我們風調雨順,打獵大豐收。”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虔誠和敬畏,仿佛神靈就在他們的頭頂,聆聽著他們的祈禱。


    張悅看著虔誠的人們,心中感慨萬千。他能感受到這些人對自然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在這個有著超現代科技的時代而又不能用的時代,不知道為什麽會斷層了,就象後世大清王朝一樣,慈禧太後用馬拉火車頭,現在他們隻能依靠信仰和祈禱來麵對未知的未來。也許青銅神樹的曆史更久遠。


    祭祀結束後,張悅和阿卓走在迴住處的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阿卓的腳步輕快,仿佛還沉浸在祭祀的喜悅之中。


    阿卓突然轉過頭,看著張悅問道:“張悅,你真的是神使嗎?”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張悅猶豫了一下,他知道在這個時代,人們對於未知的力量充滿了敬畏和向往。但他在生存壓力下,想都不想就騙阿卓這個小年青,說道:“阿卓,我是神使,我確實來自一個你們不知道的地方,我那裏有日行千裏可以拉幾千人的火車,有可以一炮轟平一個山頭的大炮,有飛翔在天上的飛機,最主要的我想幫助大家。”小樣的,這個時候還來試探,那他就用堅定而真誠的目光,希望這麽純真的目光阿卓能夠理解。


    阿卓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和驚詫,但還是點了點頭說:“不管怎樣,你帶來的那些東西很有用。”他想起了張悅所展示的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技巧,雖然在張悅看來微不足道,但對於部落的人們來說卻是新奇而實用的。


    這樣的 日子過了幾天,張悅發現部落裏的人們雖然勤勞善良,但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那部落是一片平地,慘不忍睹的隨意種一點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麽,他們每天都要為了生存而努力勞作,現在的食物主要來源是打獵和采野果,他們依然麵臨著食物短缺、疾病困擾等問題。當然,最主要的張悅再也吃不下去了,這幾天,除了吃了一次肉,其餘就吃野果,酸溜溜的野果讓他口水長流,為了自己的胃,他決定利用自己的知識,為部落做更多的事情。


    一天,陽光明媚,張悅找到了部落的首領。首領正坐在一間茅草屋前,垂目休息,也不知道是晚上辛勞過度。


    張悅走到首領麵前,誠懇地說:“首領,我知道一種灌溉農田的方法,可以讓莊稼長得更好,收獲更多。”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期待。


    首領抬起頭,半信半疑地看著他:“莊稼?灌溉農田?你真的能做到?”他的目光中既有懷疑,也有一絲希望。


    張悅充滿信心地迴答:“請相信我,首領。”他詳細地向首領解釋了灌溉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可能帶來的好處。


    印堂發黑,麵目也黑的首領捋了捋胡須,沉思片刻,最終決定相信張悅。於是,唿上幾個小弟,還有送東西給張悅吃的美麗的女孩,那是他的女兒,送東西給張悅吃主要是因為好奇,他們一行帶著張悅來到部落前的水田,張悅不由得目瞪口呆,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大意了哈,話說大了哈,這地裏亂七八糟的種什麽鬼?亂蓬蓬的也不知道是野草還是水稻?


    部落裏隨行的人全都滿懷希望的盯著張悅,張悅不由老臉一紅,眼光一撇,香風吹來,卻原來是頭領的女兒秀從頭領身後探出頭來,見到張悅看她,裝了個鬼臉,眼睛笑得象月牙,這個妞,真有料哈,比張悅還高一頭,怕不有一米八,女高一米八,看著笑哈哈。


    這田裏是沒有什麽東西是自己認得的嗎?張悅定了一下,問道:“頭領,你們不種水稻嗎?”


    “水稻?”頭領頭上浮起黑人問號。


    “玉米呢?”張悅隨口又問?


    “黍呢?”“黍?”


    “高梁呢?青棵呢?”張悅不由得急了,超綱了哈,太想當然了,見到田就以他們會種莊稼,這迴丟大臉了。


    “是不是那種長在水中,長長的葉子,會割人的?”百靈鳥一樣的聲音響起,是頭領女兒說的,張悅不由得老淚噴出,這個妞太給力了,老子要追她。


    “在哪裏”!張悅急問。


    “不就在田中了?還問。”秀那可愛的小嘴一撇。


    張悅認真的一看,原來大蓬大蓬的那不是薏苡和稗嗎?


    這裏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兩種名不見經傳的莊稼,苡米又名意苡、慧仁,是禾本科草本植物。既是貴重藥材,又是滋補佳品。它具有清熱、健脾胃、降低血壓等功能。


    在南方水邊常見,以前張悅就用薏苡子串成珠子送給同班的女孩,他的手掌上的初吻就是在送串珠給女同桌時被奪走的。迴想起來,真香哈。


    記得以前看過資料,苡米的栽培,以往各地多采用旱地,每畝產量低而不穩,僅150~200公斤。後期以來,四川省溫江、樂山等地改旱地為水田栽培,一般畝產高達350~500公斤,比旱地每畝增產200~300公斤,這個產量想來在原始社會己經很高了。


    至於稗,又稱稗草、稗子,敗家子就是從稗得來,事實上早在年前,當時的遠古人類其實就是以稗子為主食的,浙江上山遺址中就曾出土過稗、稻的遺存。稗子米還可以用來釀酒,被認為是酒中一絕,味香色絕。


    好,就它們了,張悅一陣比劃,把本來興趣缺缺的頭領們的興頭燃起,有搞,那就搞。


    於是做為神使,張悅悲催的做為帶頭人帶領著部落的人們開始挖掘水渠,引來河水灌溉農田。他們用簡陋的工具,一抓一抓地挖著土地,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張悅不由得皺起眉頭,這裏有大把青銅,農具還這麽落後?對得起穿越眾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悅趕快叫停,叫上幾個小弟,四處尋找來幾大塊青銅,磨利了,砍了一大堆的手臂粗的木棍,紮堆堆一起,裏麵放上幹柴加上大塊大塊的鬆脂,用黃泥和泥封好,隻留下一個進口和出口,一時之間,濃煙滾滾,筆直的黑濃的煙直衝天際,這也不是沒有收獲,砍柴的時候收獲的幾大包竹蟲和鬆木蟲,被張悅一條條抓起,用堅硬的竹枝紮串串,那被煙熏黑的臉狀如惡魔,部落裏的男人見到,不由得小雞雞一緊,神使太可怕了!


    人生,不知道意外和驚喜哪個先來。活在當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麵對。珍惜所有,發現生活中的美!張悅在周圍轉了一圈,收獲滿滿,這裏葛根多得滿山遍野,野芋頭也在水溝邊瘋長,在張悅的指揮下,一大堆碗口大小的野芋頭被挖起埋在火堆邊,大腿粗的葛根暫時還沒有用處就丟在旁邊。


    待到夜幕降臨,火堆上的出煙口亮光刺破大地。烤野芋頭香從泥縫裏漏出來,讓部落裏的人大吞口水,待到烤得焦黃,香噴噴的烤竹蟲一串串的烤出來,男女老少都瘋了,那炸裂在舌頭上烤高蛋白的香味甜味,讓他們欲罷不能,從來都沒有過的味道呀,我想見太奶!吃完烤蟲吃芋頭,個個肚子脹得像豬,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老的吭吱吭吱的艱難爬到旁邊的小山坡草地上消食。


    “吼”一聲大吼,山上突然傳來一聲巨大的恐怖的吼叫聲,所有的人都被嚇得一驚,“有猛獸來襲,所有人戰有準備!”頭領嘶吼起來,於是一陣慌亂,大家亂轟轟的拿起身邊可以拿到的武器。


    樹上突然一陣劇烈的搖晃,一條一丈多長象嘴巴上插了兩把劍的巨大的猛虎從山包上躍起,撲向樹梢,一陣猴子吱吱的慘叫聲中,撲楞飛起一群驚鳥。這猛獸畢竟不敢對有火的地方人群下手,樹上的猴子就遭殃了。一個晚上,猴子的慘叫聲,猛虎的咆哮聲不絕,部落裏的人圍著火堆瑟瑟發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用戶312524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3125244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31252444並收藏用戶312524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