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糧上市
抗日:從戰術穿插到火力覆蓋 作者:時空旅行者的藍白情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中旬,小黃莊村,農人期待已久的麥收季節來臨,沈振華帶著鐵柱來到掛靠的老鄉家幫忙搶收麥子;
這是小黃莊村實施減租減息政策以來第一個夏收,老鄉們對收獲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五叔一家租種了東家9畝地,五畝小麥,四畝土豆。
小麥套種了玉米,玉米要到七八月之後才能成熟,所以五叔家主要是收割小麥,還有就是挖土豆;
小麥的經濟價值高,但對土地的要求也高,土豆就不一樣,什麽地都可以種。
五叔一家本來有八口人,在反掃蕩中二兒子犧牲了,現在還剩大兒子、三兒子、女兒以及父母。
三兒子才十歲,女兒七歲,父母已經年邁,家中勞力少,這也是沈振華過來幫忙的原因。
沈振華一向是自來熟,邊幹活邊跟五叔拉起家常:
“五叔,你估計今年糧食夠吃嗎?”
五叔想也沒想就說道:
“夠吃的,小鬼子來雖然禍害了一些,但也補充了玉米,減產不會太多。
今年的土豆長勢好,一畝地少說也能收八擔,四畝地三十擔是可以的;
交給東家十五擔,自家還能剩下十五擔,光土豆就夠全家吃了,得虧八路軍。”
沈振華在心裏盤算了一下,現在這個產量還是低,他記得後世土豆畝產得三千斤,也就是三十擔;
現在隻有八擔,差別太大。
小麥的差距更大,現在畝產120斤就算豐收了,這就是生產力的差距。
沈振華又接著問道:
“五叔,夏糧收完後你打算種什麽?”
五叔想了一下後說道:
“要說呢種地瓜產量大,但不好儲存,我打算種一部分大豆、花生,剩下的種地瓜。”
說到地瓜的儲存,沈振華就想起了南方曬地瓜幹、製作地瓜粉的事,於是說道:
“多餘的土豆、地瓜到時候可以賣給八路軍,聽說八路軍要在鎮上建一家粉廠,大量收購地瓜、土豆;
你們自己也可以曬成地瓜幹,儲存的事不用擔心,放心種。
地瓜藤還可喂豬,當蔬菜吃也是可以的。”
五叔接過話說道:
“有糧食還能愁壞老農不成?以前愁是因為要交各種砍腦殼稅,必須要用大洋;
鎮上的糧店趁機壓價,想要大洋就得賤賣給他們,再交完租剩不下多少糧食。”
沈振華想起了《多收了三五鬥》裏麵的場景,收稅隻收銀元也是一個很大的剝削,一進一出至少差三成。
“五叔,以後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八路軍隻收一成稅,糧食或者折換成銀元都可以;
現在鎮上糧價很高,多餘的糧食還是賣掉好,有銀元在手上轉移起來也方便。”
五叔點點頭道:
“曉得咧,八路讓我們怎麽做就怎麽做,都是一家人,也隻有八路才是真心為我們窮苦人著想。”
說完後又不放心地問道:
“隻交五成租以後都不會變了吧?”
沈振華大手一揮道:
“不變!就算變也隻會減少,不會增多,八路軍就是要讓天下所有的窮人都能吃飽穿暖,不受鬼子禍害!”
五叔的小兒子也湊過來說道:
“等我長大了也要打鬼子!”
五叔被嚇了一大跳,他家二小子剛剛沒了,可不敢再讓老三再去打鬼子,但他又不敢說,怕別人說他落後。
沈振華咧嘴一笑道:
“等你長大的時候,鬼子早就被趕走了!
你就好好讀書,建設國家,隻有國家強大了,鬼子才不敢來欺負我們;
所以讀書比打鬼子更重要。”
三小子慎重其事的說道:
“我聽八路叔叔的,好好讀書,不讓鬼子欺負我爹我娘,還有我妹!”
五叔的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八路軍說啦,讀書也是打鬼子,不是落後分子。
心情大好的五叔話題就打開了:
“等賣了冬糧,就給老大說一個媳婦,這要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老大是村裏的民兵,聽五叔這麽一說當即就抗議道:
“爹,我還得打鬼子呢,你也不怕八路軍同誌笑話我們家落後。”
沈振華連忙說道:
“不落後,民兵該打鬼子打鬼子,該成家成家;
戰時保護父母兄妹不受鬼子禍害,平時為民,該過日子過日子,最好再生下幾個胖小子,打鬼子也要接班人。”
五叔臉上樂開了花,開心的說道:
“這可是八路同誌說的,年後就給你說一個媳婦,孫子還能趕上吃過年餃子。”
沈振華聽完後忍不住哈哈一笑,五叔家大小子求助的看向鐵柱。
鐵柱羨慕地說道:
“娶媳婦多好,我想娶隊伍上還不讓呢!”
沈振華沒有想到鐵柱這小子也想娶媳婦,隻得說道:
“你還是打消這念頭吧,等打走鬼子再說。”
之前一直不說話的五嬸插過話說道:
“沈同誌,要不嬸子替你說個媒,村子裏的俊俏妮子可多,她們都喜歡八路軍。”
鐵柱聽完後頓時樂了,幸災樂禍的看起了沈振華的戲。
沈振華連忙謝絕道:
“嬸子,我們八路軍有紀律,不能跟駐地的姑娘成婚;
我們還得打鬼子,你先給大成物色,成親的時候我好過來喝喜酒。”
女嬸不滿的說道:
“八路啥都好,就這個不好,哪能不讓人成親呢!多好的小夥。”
五叔連忙阻止她道:
“孩他娘,八路的事你也敢管啦,你可不能讓沈同誌違紀。”
五嬸沒有想到老頭子敢說她了,當即就瞪著眼說道:
“他爹,幹好你的活!我跟沈同誌的事你少插嘴。”
說完後又衝沈振華一笑道:
“嬸子就是說說,可沒敢讓你違紀啊。”
“嬸子,我聽說你還是婦救會的積極分子,像大成這樣的適齡民兵,你們該撮合撮合,該拉線拉線;
現在大家夥的日子都好過了,該成家成家,把日子過得紅火一些,這也是革命工作。”
五嬸滿口就應承了下來,渾身也越來越有勁,自從來了八路,這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青龍鎮,何家
何耀文一直在關注著夏收,這事關糧食大戰的成敗。
何金生匆匆趕迴來說道:
“父親,鄉下的糧食收的差不多了,都說日本人禍害了不少莊稼,但幾個大地主都說今年糧食增產;
八路軍更是以防備日偽破壞為名,盤查很嚴,不讓閑雜人靠近村子,非常怪異。”
何耀文先是一愣神,隨即陷入深思,漸漸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自信滿滿的說道:
“這是欲蓋彌彰!”
“張平信誓旦旦的保證,日本人和皇協軍至少燒毀了十幾個村莊,莊稼也被他們破壞了大半;
這個假不了,否則日本人也不會拿出真金白銀來大量收購糧食。
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增產,他們肯定受到八路軍的挾迫放出的煙幕彈!”
“等新糧上市,大膽收購,有多少要多少;
有日本人兜底,怕什麽?”
“大不了全部賣給日本人,現在鎮外的糧價也不低,糧食可是硬通貨!”
何耀文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大量吃進糧食,青龍鎮上有幾千張嘴,最多一個月市麵上就沒糧可賣,糧價想不漲都難。
五叔家收完糧交完租後,就用平板車拉到鎮上去賣,特別是新麥,價錢比往年高了五成。
何家糧店有多少要多少,其他幾個富商也是大量吃進;
不僅是小麥,土豆也收,隻要是糧食,來多少收多少。
五叔見糧價高,隻留下部分口糧和種子,剩下的全部賣了,換迴了不少銀元。
有了錢的五叔第一件事就是給家人添置衣服,買了兩匹洋布,抓了兩隻豬仔迴家。
以前莊戶人家都是自己紡線織布,自己縫製衣服;
自從大量質優價廉的洋布湧入華夏後,就很少有人願意去織布了。
現在有了錢就更不願意去折騰了,有那工夫還不如多種一畝地;
但是縫衣服還是由五嬸動手的,一家人能省不少錢。
五叔家的女兒紅葉見父親買迴來一大堆花花綠綠,興奮的跳了起來,邊跳邊嚷嚷:
“有新衣服穿了!”
這是小黃莊村實施減租減息政策以來第一個夏收,老鄉們對收獲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五叔一家租種了東家9畝地,五畝小麥,四畝土豆。
小麥套種了玉米,玉米要到七八月之後才能成熟,所以五叔家主要是收割小麥,還有就是挖土豆;
小麥的經濟價值高,但對土地的要求也高,土豆就不一樣,什麽地都可以種。
五叔一家本來有八口人,在反掃蕩中二兒子犧牲了,現在還剩大兒子、三兒子、女兒以及父母。
三兒子才十歲,女兒七歲,父母已經年邁,家中勞力少,這也是沈振華過來幫忙的原因。
沈振華一向是自來熟,邊幹活邊跟五叔拉起家常:
“五叔,你估計今年糧食夠吃嗎?”
五叔想也沒想就說道:
“夠吃的,小鬼子來雖然禍害了一些,但也補充了玉米,減產不會太多。
今年的土豆長勢好,一畝地少說也能收八擔,四畝地三十擔是可以的;
交給東家十五擔,自家還能剩下十五擔,光土豆就夠全家吃了,得虧八路軍。”
沈振華在心裏盤算了一下,現在這個產量還是低,他記得後世土豆畝產得三千斤,也就是三十擔;
現在隻有八擔,差別太大。
小麥的差距更大,現在畝產120斤就算豐收了,這就是生產力的差距。
沈振華又接著問道:
“五叔,夏糧收完後你打算種什麽?”
五叔想了一下後說道:
“要說呢種地瓜產量大,但不好儲存,我打算種一部分大豆、花生,剩下的種地瓜。”
說到地瓜的儲存,沈振華就想起了南方曬地瓜幹、製作地瓜粉的事,於是說道:
“多餘的土豆、地瓜到時候可以賣給八路軍,聽說八路軍要在鎮上建一家粉廠,大量收購地瓜、土豆;
你們自己也可以曬成地瓜幹,儲存的事不用擔心,放心種。
地瓜藤還可喂豬,當蔬菜吃也是可以的。”
五叔接過話說道:
“有糧食還能愁壞老農不成?以前愁是因為要交各種砍腦殼稅,必須要用大洋;
鎮上的糧店趁機壓價,想要大洋就得賤賣給他們,再交完租剩不下多少糧食。”
沈振華想起了《多收了三五鬥》裏麵的場景,收稅隻收銀元也是一個很大的剝削,一進一出至少差三成。
“五叔,以後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八路軍隻收一成稅,糧食或者折換成銀元都可以;
現在鎮上糧價很高,多餘的糧食還是賣掉好,有銀元在手上轉移起來也方便。”
五叔點點頭道:
“曉得咧,八路讓我們怎麽做就怎麽做,都是一家人,也隻有八路才是真心為我們窮苦人著想。”
說完後又不放心地問道:
“隻交五成租以後都不會變了吧?”
沈振華大手一揮道:
“不變!就算變也隻會減少,不會增多,八路軍就是要讓天下所有的窮人都能吃飽穿暖,不受鬼子禍害!”
五叔的小兒子也湊過來說道:
“等我長大了也要打鬼子!”
五叔被嚇了一大跳,他家二小子剛剛沒了,可不敢再讓老三再去打鬼子,但他又不敢說,怕別人說他落後。
沈振華咧嘴一笑道:
“等你長大的時候,鬼子早就被趕走了!
你就好好讀書,建設國家,隻有國家強大了,鬼子才不敢來欺負我們;
所以讀書比打鬼子更重要。”
三小子慎重其事的說道:
“我聽八路叔叔的,好好讀書,不讓鬼子欺負我爹我娘,還有我妹!”
五叔的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八路軍說啦,讀書也是打鬼子,不是落後分子。
心情大好的五叔話題就打開了:
“等賣了冬糧,就給老大說一個媳婦,這要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老大是村裏的民兵,聽五叔這麽一說當即就抗議道:
“爹,我還得打鬼子呢,你也不怕八路軍同誌笑話我們家落後。”
沈振華連忙說道:
“不落後,民兵該打鬼子打鬼子,該成家成家;
戰時保護父母兄妹不受鬼子禍害,平時為民,該過日子過日子,最好再生下幾個胖小子,打鬼子也要接班人。”
五叔臉上樂開了花,開心的說道:
“這可是八路同誌說的,年後就給你說一個媳婦,孫子還能趕上吃過年餃子。”
沈振華聽完後忍不住哈哈一笑,五叔家大小子求助的看向鐵柱。
鐵柱羨慕地說道:
“娶媳婦多好,我想娶隊伍上還不讓呢!”
沈振華沒有想到鐵柱這小子也想娶媳婦,隻得說道:
“你還是打消這念頭吧,等打走鬼子再說。”
之前一直不說話的五嬸插過話說道:
“沈同誌,要不嬸子替你說個媒,村子裏的俊俏妮子可多,她們都喜歡八路軍。”
鐵柱聽完後頓時樂了,幸災樂禍的看起了沈振華的戲。
沈振華連忙謝絕道:
“嬸子,我們八路軍有紀律,不能跟駐地的姑娘成婚;
我們還得打鬼子,你先給大成物色,成親的時候我好過來喝喜酒。”
女嬸不滿的說道:
“八路啥都好,就這個不好,哪能不讓人成親呢!多好的小夥。”
五叔連忙阻止她道:
“孩他娘,八路的事你也敢管啦,你可不能讓沈同誌違紀。”
五嬸沒有想到老頭子敢說她了,當即就瞪著眼說道:
“他爹,幹好你的活!我跟沈同誌的事你少插嘴。”
說完後又衝沈振華一笑道:
“嬸子就是說說,可沒敢讓你違紀啊。”
“嬸子,我聽說你還是婦救會的積極分子,像大成這樣的適齡民兵,你們該撮合撮合,該拉線拉線;
現在大家夥的日子都好過了,該成家成家,把日子過得紅火一些,這也是革命工作。”
五嬸滿口就應承了下來,渾身也越來越有勁,自從來了八路,這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青龍鎮,何家
何耀文一直在關注著夏收,這事關糧食大戰的成敗。
何金生匆匆趕迴來說道:
“父親,鄉下的糧食收的差不多了,都說日本人禍害了不少莊稼,但幾個大地主都說今年糧食增產;
八路軍更是以防備日偽破壞為名,盤查很嚴,不讓閑雜人靠近村子,非常怪異。”
何耀文先是一愣神,隨即陷入深思,漸漸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自信滿滿的說道:
“這是欲蓋彌彰!”
“張平信誓旦旦的保證,日本人和皇協軍至少燒毀了十幾個村莊,莊稼也被他們破壞了大半;
這個假不了,否則日本人也不會拿出真金白銀來大量收購糧食。
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增產,他們肯定受到八路軍的挾迫放出的煙幕彈!”
“等新糧上市,大膽收購,有多少要多少;
有日本人兜底,怕什麽?”
“大不了全部賣給日本人,現在鎮外的糧價也不低,糧食可是硬通貨!”
何耀文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大量吃進糧食,青龍鎮上有幾千張嘴,最多一個月市麵上就沒糧可賣,糧價想不漲都難。
五叔家收完糧交完租後,就用平板車拉到鎮上去賣,特別是新麥,價錢比往年高了五成。
何家糧店有多少要多少,其他幾個富商也是大量吃進;
不僅是小麥,土豆也收,隻要是糧食,來多少收多少。
五叔見糧價高,隻留下部分口糧和種子,剩下的全部賣了,換迴了不少銀元。
有了錢的五叔第一件事就是給家人添置衣服,買了兩匹洋布,抓了兩隻豬仔迴家。
以前莊戶人家都是自己紡線織布,自己縫製衣服;
自從大量質優價廉的洋布湧入華夏後,就很少有人願意去織布了。
現在有了錢就更不願意去折騰了,有那工夫還不如多種一畝地;
但是縫衣服還是由五嬸動手的,一家人能省不少錢。
五叔家的女兒紅葉見父親買迴來一大堆花花綠綠,興奮的跳了起來,邊跳邊嚷嚷:
“有新衣服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