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的事情發生之後,減租減息政策在青龍鎮的推廣就順利了許多,有的大戶人家甚至主動響應號召,將租子調到了五成。


    與其好人讓八路軍去做,還不如自己去做,果然為自己的家族贏得了好的口碑;


    什麽林大善人、李大善人、王大善人都出來了,最重要的是八路軍也認可。


    地主和佃戶的矛盾得到了緩和,莊戶人家勞動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一畝地多打個三五鬥,減租的損失又彌補了不少。


    在三連的政策感召下,減租減息在一個月內就推廣到全鎮,期間三連二排出兵青龍鎮,將鎮上的幾個鬼子全部消滅;


    至此,三連的根據地擴展到整個青龍鎮和鄰近的幾個村莊,總人口3萬餘人。


    雲峰村的模式很快就推廣到各村,每個村都成立了民兵連(排)、婦救會、村委會,青龍鎮抗日自治政府也成立;


    由於缺乏地方管理人員,所以暫時由三連軍管,沈振華兼任鎮長,林輝任副鎮長,協助沈振華處理政府雜務。


    三連也趁機擴充了不少人員,俘虜的偽軍、黃家護衛隊成員,去掉一些老弱病殘後得兵100餘人,每個排又增加了一個班。


    在沈振華的堅持下,三連的擴軍一直保持謹慎態度,寧願藏兵於民,也不願多養部隊。


    現在三連的四個排總兵力已經過千,每個排加上排部220人,偵察班40人,機炮排擴充到100人,輜重班40人,連部40人。


    裝備九二重機槍6挺、飛雷炮6門、每個排12挺輕機槍,人手一支步槍,子彈充足。


    連部、二排、機炮排駐鎮上,一排駐飛龍寨,三排、四排以班(組)為單位深入到各村訓練民兵,帶著民兵和老鄉造地雷、挖地道;


    村和村之間也建立了密切聯係,反掃蕩時可以協同作戰。


    華夏自古以來政權不下縣,鄉、村一級都是由鄉紳統治,表麵上說是無為而治,實則權力都在族長、鄉紳手中,他們甚至可以私設公堂,決定民眾的生死。


    婦女的地位更是低下,買賣婦女、打罵婦女,甚至動不動浸豬籠、活祭河神等;


    村委會成立後就接管了之前由鄉紳、族長掌控的權力,廢除浸豬籠、私設刑堂等封建殘餘。


    成立婦救會逐漸解放婦女,主張男女在政治上平等、婚姻自由,嚴禁買賣人口,興辦夜校,將八路軍的相關政策不打折扣的推廣到各村,逐步打造一個軍民一體的抗日根據地。


    青龍鎮上有常住人口3千餘人,這是一個建在陘道上的小鎮,沒有鐵路,隻有一條通往陽城的官道穿鎮而過。


    之所以能聚集人口成鎮,一方麵是陘道在青龍鎮段最開闊,南北有數百米寬,東西長約五公裏;


    地勢相對平坦,擁有大量可耕種土地,另外還有一條西東走向的河流。


    鎮上依然以小農經濟為主,沒有現代工業,隻有一些小作坊和商鋪,另外還有一所學校;


    因為連接陽城和安順城,過往的客商比較多,鎮上的商鋪就有了存活下去的條件。


    太行山陘道眾多,最著名的自然是太行八陘,青龍鎮所處的隻是一條不出名的小陘道,兩側的山地內散落著大大小小幾十個村莊。


    現在這些村莊全部成了三連的根據地,但對於人口更加集中的青龍鎮,三連並沒有過多的涉及,原因就是三連還沒有完全控製小鎮的實力;


    一旦鬼子來掃蕩,他們就會撤到大山裏去,為了不給小鎮居民帶去災害,沈振華和朱日東商量過後決定暫時隻駐軍,不深入發展。


    民兵訓練推廣到全鎮後,裝備不足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現在三連的裝備除了滿足主力部隊使用以外,大約還有500多支步槍富餘,而且都是土匪、偽軍、黃家護衛隊淘汰下來的雜械。


    而青龍鎮各村的民兵加起來保守也有兩千人,光雲峰村和飛龍寨的礦工加起來就有600多人,武器的缺口很大;


    在三連的動員下,雲峰村民兵隻保留了2挺機槍和120支步槍,剩下的全部支援給了其他村,也隻能做到4個人一支槍。


    這讓沈振華很是頭疼,滿腦子都是想著去哪裏搞槍,朱日東就給他出主意道:


    “要不咱們再去找幾支土匪打打?”


    沈振華苦笑了一聲道:


    “自從三連的名聲打響後,青龍鎮轄區內的土匪都跑了,現在想找個土匪都難。”


    朱日東也是咧嘴一笑道:


    “這事得怪你,你不僅把獨眼龍匪幫給收拾了,還占了人家的窩,這事在土匪圈內都傳開了;


    他們現在都躲著你呢!”


    沈振華隻能搖了搖頭道:


    “陽城的鬼子和偽軍也當起了鴕鳥,輕易不出窩,想找鬼子搞槍都難;


    現在隻能內部挖潛,我的意見是從各主力排均出300支步槍和部分彈藥來用於民兵訓練。


    主力4個人3支槍夠了,邊打邊繳獲嘛。”


    朱日東點頭表示讚同,接著說道:


    “這樣就可以確保兩三個民兵擁有一支步槍,先把訓練抓起來,遇到鬼子掃蕩也有一戰之力;


    我的意見還是要想辦法搞槍,我們不是還有價值十幾萬銀元的金銀嘛,想辦法出去買一些槍支迴來。


    另外就是派出偵察班到周邊鄉鎮尋找土匪、偽軍和雜七雜八的武裝,從他們手中搞槍。”


    沈振華的思維瞬間就被打開了,當即擊節大讚道:


    “老朱,還是你辦法多!”


    “我這格局還是小了點,三連雖然暫時不能向外發展,但部隊可以跳出外線作戰;


    不僅僅打土匪偽軍,還可以打鬼子的運輸線,二排、一排輪流出去打野。


    這樣還可以鍛煉一排的實戰經驗,老是窩在飛龍寨閉門造車可不行。”


    “老沈,你這腦袋瓜子就是好使,我的意見是民兵訓練的差不多了也可以跟著見見世麵,提前適應戰場環境。”


    “好,就這麽定了,第一個出去打野的就是一排;


    通知樂濤,留下兩個班看家,準備十日的幹糧,讓偵察班配合他們出去撈外快。


    我就一個要求,隻能占便宜,不能吃虧,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從戰術穿插到火力覆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空旅行者的藍白情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空旅行者的藍白情懷並收藏抗日:從戰術穿插到火力覆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