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反掃蕩的勝利結束,老鄉陸陸續續返迴了村子,雲峰村再次恢複了生機,他們歡天喜地的慶祝勝利,幫助三連搬運戰利品;


    太多了,扔得到處都是,根本搬不完!


    之前炸毀的5輛卡車也扯成零件搬了迴來,這些隻要經過迴爐就能用來製造鑄鐵地雷,現在雲峰村對地雷的需要隻能用四個字形容——多多益善。


    雖說陶製地雷更容易獲得,但鑄鐵地雷的殺傷力要大的多;


    雲峰村想要獲得生鐵隻能靠迴爐,煉鐵還達不到條件。


    通過此次反掃蕩也讓雲峰村的老鄉明白了一個道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隻要自己足夠強,鬼子來了也欺負不了他們。


    在反掃蕩中傷亡了二十幾個民兵,但並沒有嚇住他們,反而讓更多之前在觀望的人選擇加入民兵連;


    民兵連不僅恢複了建製,人數還大幅增加,父子、兄弟、姐妹同時參加的比比皆是。


    現在的三連也不缺裝備,在武裝民兵上舍得下本錢,雲峰村的抗戰熱情空前高漲,幾乎全民皆兵。


    經過擴充的民兵連雖然還是四個排,但人數已經增加到260多人,每個排一挺機槍,人手一支步槍;


    就這還有200多支長短槍庫存,彈藥也很充足。


    接下來的日子裏,三連主力開始了新一輪的整訓,重點自然是改造偽軍俘虜;


    白天軍事訓練,晚上政治教育,時不時的還要與民兵、老鄉互動,讓他們感受人民的關懷。


    期間民兵連和老鄉的任務則是挖地道、造火藥、地雷,前後繳獲的十幾輛卡車全部迴爐,在老鄉勤勞的雙手中變成了一顆顆讓鬼子聞風喪膽的地雷。


    三連派人用繳獲的銀元從外地購買了大量的硫磺和芒硝用來製造火藥,為了增強炸藥包的威力,沈振華更是奢侈的買來了白糖加入火藥中。


    雲峰村的抗戰事業搞的紅紅火火,隻有張家有些落寞,這次老張站錯了隊,所托非人;


    不僅損失了大量的錢財,還與三連的關係出現了裂痕,至於被三連繳獲的那些黃金和銀元,張秉誠是不好意思找八路軍要迴的。


    在思慮了一段時間後,張秉誠決定還是要修複與三連的關係,他家那大小子根本靠不住。


    此事遭到了二小子張凡的反對,他勸阻張秉誠道:


    “父親,姓沈的同樣是吃人不吐骨頭,他們明明從鬼子手中奪迴那筆金銀,就是不還給我們,這與他們宣傳的軍民一家親完全不符。”


    張秉誠搖了搖頭道:


    “老二,你還是太年輕!


    東西送出去後就不再屬於張家,八路軍和民兵用命從鬼子手中奪迴的,憑什麽要還給張家?”


    “他們不追究我們資敵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你這種想法得改改!”


    張凡想想的確是這個理,但依然嘴硬的說道:


    “現在大哥是皇協軍團長,在日本人那裏能說的上話,可以保護張家。”


    “狗屁的皇協軍,就是日本人的一條狗!


    漢奸,張家列祖列宗的臉都被他丟盡了。”


    一提這個張秉誠就來氣,大罵道:


    “十幾根黃金、五千大洋,好吃好喝的供著,那群喂不飽的惡狼還要女人,恨不得將張家全搶了!


    這次之所以沒動手,並不是老大的狗屁麵子,而是他們人沒有老大的多。


    如果下次他們人多,張家會被他們搶的渣渣都不剩。”


    這下張凡的嘴也硬不起來,因為當天他也在場,差點就打起來。


    但他還是不死心的說道:


    “張家不比那些泥腿子,家大業大,日本人來犯的時候想要撤離談何容易?


    這大宅子怎麽辦?”


    張秉誠怒發衝冠地說道:


    “就是被鬼子一把火燒了,老子也不再以身侍虎!”


    “沒有這大宅子,張家還是張家;


    沒有了骨氣,隻能給鬼子當狗!”


    “我張家寧願站著死,也不給鬼子當狗!”


    張凡從來沒見過老爺子發過如此大的脾氣,再也不敢多說一句廢話。


    “還愣著幹嘛!趕緊準備一桌上等的酒席,我要請朱長官、沈長官吃飯。”


    張凡這才如蒙大赦般離開,去整酒席下請帖去了。


    三連連部,收到張家的請帖後,朱日東不屑地扔到桌上,笑著說道:


    “在鬼子那裏吃了掛落,現在又想起我們來了,這些個地主老財總是搖擺不定,靠不住。”


    “連長,資產階級本身就有兩麵性,這些開明地主鄉紳同樣也是;


    認識的提高總是需要過程的,隻要他們不是鐵了心的倒向鬼子,就是要以團結為主;


    統一戰線的核心就是讓自己的朋友越多越好,讓敵人越少越妙。”


    “好吧老沈,你總能說服我,在對政策的理解上我還得向你多學習;


    去一趟張家也沒什麽,雖然這次他們有資敵之嫌,但最後還是便宜了我們。


    我就擔心張秉誠會找我們要迴那批財物。”


    沈振華大眼一瞪,像極了護食的老母雞:


    “憑啥?”


    “那可是三連的戰利品!


    為了繳獲這些戰利品,三連和民兵同誌傷亡了幾十人,想都別想。”


    朱日東哈哈大笑,果然是隻進不出的主,這下他放心了。


    “老沈,我看就你一個人去得了,咱們也適當的擺擺譜,以免他尾巴翹到天上去。”


    沈振華想想也有道理,這未嚐不是三連表達不滿的一種態度,讚賞似地說道:


    “還是連長懂得拿捏人心,薑還是老的辣啊!”


    朱日東越品越覺得不對勁,這小子拍個馬屁還連削帶打的,當即就不滿的說道:


    “什麽叫薑是老的辣,老子才25歲!”


    沈振華咧嘴一笑,老朱參加革命的時候才15歲,從赤衛隊員做到主力紅軍營長,改編後任連長;


    聽起來很“老”,實則年齡並不大,就是八路軍的很多團長、營長也才二十出頭,老朱和沈振華算是升得慢的了。


    當然也有更慢的,不是每個戰士都能當上幹部的,比如三連的幾個班長。


    沈振華比朱日東參加革命晚,起點低,一開始連主力都算不上,這是製約他們發展的主因。


    沈振華雖然不是個官迷,但誰都想指揮更多的部隊,獨立發展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


    拉隊伍是八路軍的看家本領,誰拉的多就各憑本事了,彎道超車也不是不可能。


    沈振華再次變得信心滿滿,昂首挺胸的大步走向張家,去團結更多的力量。


    人老成精的張秉誠早就等在了門外,沒有見到老朱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隨之釋懷;


    沈長官能來說明八路軍並沒有把路堵死,有些不滿也是能理解的,此次張家行事的確有些過。


    張秉誠的臉上如沐春風,絲毫看不出他心中的波動,隔著老遠就向沈振華打起了招唿;


    八路軍跟鬼子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他們伸手不打笑麵人。


    沈振華同樣笑著說道:


    “張老客氣,最近雜務繁忙,朱連長那邊還得盯著,所以就派我過來赴約,見諒。”


    “哪裏哪裏,沈長官能來已經讓張家蓬蓽生輝了,朱長官事務纏身是可以理解的;


    沈長官——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從戰術穿插到火力覆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空旅行者的藍白情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空旅行者的藍白情懷並收藏抗日:從戰術穿插到火力覆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