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鬼子的報複行動
抗日:從戰術穿插到火力覆蓋 作者:時空旅行者的藍白情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峰村,三連送走了全麵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年,新年新氣象,就在沈振華、朱日東商量著向外發展策略的時候,陽城又出現了異動。
“增兵數百,現在徐州戰場正打的如火如荼,華北方麵軍恨不得將所有的部隊都投入到津浦路作戰;
這個時候增兵可不是好兆頭,結合年前三連在鐵礦廠鬧的那一出,鬼子大概率是衝我們來的。”
沈振華的嗅覺一如既往的靈敏,朱日東也不差,點了點頭道:
“依著小鬼子那不吃虧的尿性,他們能忍到讓我們過完年已經很難得了;
鬼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是重拳出擊,搞不好陽城守備大隊會傾巢出動,不得不謹慎對待。”
沈振華神色嚴峻地說道:
“那倒不至於,他們要敢傾巢出動,老子就敢去打陽城,端了他們的老巢!”
朱日東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他習慣了聽取沈振華的意見。
“上次鬼子動用了一個中隊,幾乎全軍覆沒。
為了保險起見,鬼子至少要動用3個中隊才有把握,這就要看鬼子增兵的數量了。
考慮到三連的真實實力並沒有暴露,鬼子出動3至4個中隊的概率最高,多了他們的補給跟不上。”
朱日東讚同地說道:
“沒錯,製約鬼子出兵規模的就是補給,極限就是一個大隊,我判斷兩到三個中隊加上一個團的偽軍;
再多兵力鬼子負擔不起!
既然鬼子的命門在補給,那我們就在斷其補給上做文章。
現在看來我們之前向外發展的計劃要延後了。”
沈振華搖了搖頭道:
“越是這樣,我們就越要向外發展,這樣才有足夠的挪動空間;
所以不僅不能延後,還要提前,在鬼子出窩之前就把主力撒出去,隻留一個排帶著民兵陪鬼子玩。”
朱日東聽完後心中一動,老沈的想法總是出人意料,膽子也要大許多,這未嚐不是一個破局之策。
“老沈,別賣關子,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沈振華拿出地圖來說道:
“老朱,整個青龍鎮附近隻有趙莊據點有幾十個鬼子,鎮上那三瓜兩棗不值一提;
在這片區域內可有大小幾十個村落,人口不低於兩萬,如果將他們發動起來,就是來一個大隊鬼子也讓他們有來無迴。
我的想法是邊打邊發展,在戰鬥中消滅日偽,壯大自己;
等到粉碎鬼子掃蕩,整個青龍鎮都將成為我們的根據地。”
朱日東的癢癢肉徹底被撓住了,對著地圖興奮地說道:
“幾十個自然村,步子還是邁得有點大,容易扯到蛋;
我的意見是還是要分清主次,分區域發展。
雲峰村周邊的村子靠近戰場,可以作為活動區,放一個排跟鬼子打遊擊戰、運動戰,有機會就襲擊鬼子的補給線,配合雲峰村的部隊作戰;
外圍的村子作為重點發展區,一個村放一個班,發動群眾、武裝群眾,先發展四個村,然後再伺機向外擴散……”
沈振華佩服的豎起大拇指道:
“高!薑的確是老的辣。”
朱日東不滿地說道:
“又來,還不是你的策略啟發了我;
三連現在已經發展到幾百人,是時候擴大影響了,總不能一直坐吃山空,原地踏步。”
“沒錯,咱倆這迴又想到一塊去了,我建議立即召開一次支部會議,議定下一階段的作戰和發展事宜,統一思想,部署作戰。”
沈振華這個支部書記的建議,朱日東自然不會反對,當即命人將一排長樂濤也叫迴來。
當天晚上,三連召開了支部會議,幾個排長都有參加,羅捷也在其中,他們都是支委成員。
會議首先由副書記朱日東通報了敵情,然後由書記沈振華宣讀了作戰計劃和下一階段的發展策略,接著就是聽取各支委的意見。
三排長趙德安在幾個排長中資曆最老,他首先發言道:
“此次鬼子來勢洶洶,要盡量避免與其硬碰硬,堅壁清野一定要堅決;
這裏麵重點要解決張家的問題,要動員他們與其他村民一起撤離,糧食轉移或者隱藏好,不能再資敵。
同時要組織周邊村莊的百姓撤離,機動作戰的部隊要做好應對小股鬼子到周邊籌糧的預案,隻要敢分兵就各個擊破。”
二排長程新軍補充道:
“戰前要破壞主要道路,在通往外村的路口埋設地雷,派出小分隊襲擾其糧道,伏擊輜重車隊;
切斷鬼子與外界的一切聯係,讓他們在根據地成為瞎子、聾子。”
四排長羅捷是第一次參加三連的支部會議,他以前就是連長,隻是因為初來乍到,所以比較低調。
他現在已經熟悉了三連的戰術體係,在沈振華的示意下他也說道:
“鬼子此次對雲峰村的掃蕩更多的是報複,所以他們一旦在雲峰村撲了空後肯定會搜山;
飛龍寨那邊可能會暴露,甚至會受到重點進攻,要做好相關的應對預案,同時要有飛龍寨被攻破的思想準備。
糧食和生活物資要提前轉移和隱藏,老鄉的撤退路線也要提前規劃好,最好提前挖一些能藏下糧食和物資的地道。”
在軍事民主的基礎上眾人各抒己見,你一言我一語的將作戰方案進一步完善,查缺補漏,最後形成了最終的方案,由林輝記錄整理。
“同誌們,作戰方案已經議定,現在開始表決。”
眾人紛紛舉手讚同,全票通過,接著就是具體的實施計劃,由沈振華統一宣布:
“同誌們,經過支部討論後決定,由朱日東同誌率二排、民兵連內線作戰,趙德安同誌率三排跳到外線的村莊去發展;
可以參考雲峰村的經驗,林輝同誌配合開展好政治工作,要因地製宜的開展工作,避免生搬硬套。
我率四排、炮排、連部在雲峰村的外圍實施機動作戰,偵察班配合我部;
一排負責老營的安全,保護好老鄉的安全,壇壇罐罐可以丟棄,但老鄉的安全必須要保證;
提前準備好足夠的口糧,實在不行就撤到後山中與鬼子捉迷藏……”
工作安排下去後各排就開始分頭行動,鬼子籌齊糧草到出動需要不少時間,如果有四排在沿途襲擾,各部的準備時間會更多。
散會的次日,趙德安就帶著三排離開了雲峰村,每人攜帶半個月的口糧和30塊大洋作為發展經費;
輜重班用騾馬馱運50條槍、5千發子彈用來武裝民兵,隨三排一起行動。
接下來就是發動雲峰村的群眾趕製幹糧,組織疏散演練。
一排長迴山寨後就發動所有人加固防線,拓寬、拓深坑道,轉移隱藏多餘的糧食和物資,勘察撤退路線等。
雲峰村的軍民都動了起來,夜以繼日的做準備,加班加點的趕製地雷,多多益善。
不知不覺間半個月過去,偵察班也傳來了鬼子出動的消息,雲峰村再次迎來了生死考驗。
“增兵數百,現在徐州戰場正打的如火如荼,華北方麵軍恨不得將所有的部隊都投入到津浦路作戰;
這個時候增兵可不是好兆頭,結合年前三連在鐵礦廠鬧的那一出,鬼子大概率是衝我們來的。”
沈振華的嗅覺一如既往的靈敏,朱日東也不差,點了點頭道:
“依著小鬼子那不吃虧的尿性,他們能忍到讓我們過完年已經很難得了;
鬼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是重拳出擊,搞不好陽城守備大隊會傾巢出動,不得不謹慎對待。”
沈振華神色嚴峻地說道:
“那倒不至於,他們要敢傾巢出動,老子就敢去打陽城,端了他們的老巢!”
朱日東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他習慣了聽取沈振華的意見。
“上次鬼子動用了一個中隊,幾乎全軍覆沒。
為了保險起見,鬼子至少要動用3個中隊才有把握,這就要看鬼子增兵的數量了。
考慮到三連的真實實力並沒有暴露,鬼子出動3至4個中隊的概率最高,多了他們的補給跟不上。”
朱日東讚同地說道:
“沒錯,製約鬼子出兵規模的就是補給,極限就是一個大隊,我判斷兩到三個中隊加上一個團的偽軍;
再多兵力鬼子負擔不起!
既然鬼子的命門在補給,那我們就在斷其補給上做文章。
現在看來我們之前向外發展的計劃要延後了。”
沈振華搖了搖頭道:
“越是這樣,我們就越要向外發展,這樣才有足夠的挪動空間;
所以不僅不能延後,還要提前,在鬼子出窩之前就把主力撒出去,隻留一個排帶著民兵陪鬼子玩。”
朱日東聽完後心中一動,老沈的想法總是出人意料,膽子也要大許多,這未嚐不是一個破局之策。
“老沈,別賣關子,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沈振華拿出地圖來說道:
“老朱,整個青龍鎮附近隻有趙莊據點有幾十個鬼子,鎮上那三瓜兩棗不值一提;
在這片區域內可有大小幾十個村落,人口不低於兩萬,如果將他們發動起來,就是來一個大隊鬼子也讓他們有來無迴。
我的想法是邊打邊發展,在戰鬥中消滅日偽,壯大自己;
等到粉碎鬼子掃蕩,整個青龍鎮都將成為我們的根據地。”
朱日東的癢癢肉徹底被撓住了,對著地圖興奮地說道:
“幾十個自然村,步子還是邁得有點大,容易扯到蛋;
我的意見是還是要分清主次,分區域發展。
雲峰村周邊的村子靠近戰場,可以作為活動區,放一個排跟鬼子打遊擊戰、運動戰,有機會就襲擊鬼子的補給線,配合雲峰村的部隊作戰;
外圍的村子作為重點發展區,一個村放一個班,發動群眾、武裝群眾,先發展四個村,然後再伺機向外擴散……”
沈振華佩服的豎起大拇指道:
“高!薑的確是老的辣。”
朱日東不滿地說道:
“又來,還不是你的策略啟發了我;
三連現在已經發展到幾百人,是時候擴大影響了,總不能一直坐吃山空,原地踏步。”
“沒錯,咱倆這迴又想到一塊去了,我建議立即召開一次支部會議,議定下一階段的作戰和發展事宜,統一思想,部署作戰。”
沈振華這個支部書記的建議,朱日東自然不會反對,當即命人將一排長樂濤也叫迴來。
當天晚上,三連召開了支部會議,幾個排長都有參加,羅捷也在其中,他們都是支委成員。
會議首先由副書記朱日東通報了敵情,然後由書記沈振華宣讀了作戰計劃和下一階段的發展策略,接著就是聽取各支委的意見。
三排長趙德安在幾個排長中資曆最老,他首先發言道:
“此次鬼子來勢洶洶,要盡量避免與其硬碰硬,堅壁清野一定要堅決;
這裏麵重點要解決張家的問題,要動員他們與其他村民一起撤離,糧食轉移或者隱藏好,不能再資敵。
同時要組織周邊村莊的百姓撤離,機動作戰的部隊要做好應對小股鬼子到周邊籌糧的預案,隻要敢分兵就各個擊破。”
二排長程新軍補充道:
“戰前要破壞主要道路,在通往外村的路口埋設地雷,派出小分隊襲擾其糧道,伏擊輜重車隊;
切斷鬼子與外界的一切聯係,讓他們在根據地成為瞎子、聾子。”
四排長羅捷是第一次參加三連的支部會議,他以前就是連長,隻是因為初來乍到,所以比較低調。
他現在已經熟悉了三連的戰術體係,在沈振華的示意下他也說道:
“鬼子此次對雲峰村的掃蕩更多的是報複,所以他們一旦在雲峰村撲了空後肯定會搜山;
飛龍寨那邊可能會暴露,甚至會受到重點進攻,要做好相關的應對預案,同時要有飛龍寨被攻破的思想準備。
糧食和生活物資要提前轉移和隱藏,老鄉的撤退路線也要提前規劃好,最好提前挖一些能藏下糧食和物資的地道。”
在軍事民主的基礎上眾人各抒己見,你一言我一語的將作戰方案進一步完善,查缺補漏,最後形成了最終的方案,由林輝記錄整理。
“同誌們,作戰方案已經議定,現在開始表決。”
眾人紛紛舉手讚同,全票通過,接著就是具體的實施計劃,由沈振華統一宣布:
“同誌們,經過支部討論後決定,由朱日東同誌率二排、民兵連內線作戰,趙德安同誌率三排跳到外線的村莊去發展;
可以參考雲峰村的經驗,林輝同誌配合開展好政治工作,要因地製宜的開展工作,避免生搬硬套。
我率四排、炮排、連部在雲峰村的外圍實施機動作戰,偵察班配合我部;
一排負責老營的安全,保護好老鄉的安全,壇壇罐罐可以丟棄,但老鄉的安全必須要保證;
提前準備好足夠的口糧,實在不行就撤到後山中與鬼子捉迷藏……”
工作安排下去後各排就開始分頭行動,鬼子籌齊糧草到出動需要不少時間,如果有四排在沿途襲擾,各部的準備時間會更多。
散會的次日,趙德安就帶著三排離開了雲峰村,每人攜帶半個月的口糧和30塊大洋作為發展經費;
輜重班用騾馬馱運50條槍、5千發子彈用來武裝民兵,隨三排一起行動。
接下來就是發動雲峰村的群眾趕製幹糧,組織疏散演練。
一排長迴山寨後就發動所有人加固防線,拓寬、拓深坑道,轉移隱藏多餘的糧食和物資,勘察撤退路線等。
雲峰村的軍民都動了起來,夜以繼日的做準備,加班加點的趕製地雷,多多益善。
不知不覺間半個月過去,偵察班也傳來了鬼子出動的消息,雲峰村再次迎來了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