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戰事的持續推進且愈演愈烈,秦王府與桂王府再也難以招架這洶湧澎湃的戰火侵襲,最終還是無力堅守住自己的領地,先後慘遭淪陷之苦。
麵對如此艱難困窘的局麵,秦王與桂王實在別無他法,隻得滿心不甘地先後舍棄了秦地與桂地,率領著自己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馬不停蹄地趕往蜀地會合。
時至今日,曾經顯赫一時、稱霸一方的十三王,其勢力範圍僅僅隻剩下蜀地這最後一塊彈丸之地。其餘各處領土皆已盡數被王上收入囊中,牢牢掌控在手。在這般迫不得已的情勢逼迫下,就連原本心高氣傲的那九王,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俯首稱臣,心甘情願地尊奉王上為共主。至此,整個廣袤無垠的蒼皇大陸,已然呈現出一種即將實現大一統的恢宏態勢。
當然,也有那些堅決不肯屈服於王上權威統治的其他各府客卿王爺們,他們曆經生死考驗後衝破重重險阻,成功逃離至蜀王府。雖然說人數不多,但這些客卿王爺無一不是身懷絕世武功、智謀超群出眾之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們皆是各自王府中最為頂尖卓越的存在。
可是,當提及王上此人時,他們卻一個個麵露茫然之色。他們不僅對王上此人一無所知,甚至沒有任何一個人目睹過王上的真實容貌。
而據這些客卿王爺所言,含有王上的命令的信件往往會在清晨時分出現在王府花園內的某棵樹木之上。至於這些信件究竟是如何送達的,又是由誰放置上去的,則完全無人知曉。
更為離奇的是,盡管王府中有眾多客卿王爺以及戒備森嚴的侍衛日夜巡邏值守,卻從未有人察覺到有任何陌生人踏入王府一步。
正是因為這種種匪夷所思的現象,使得眾人對於王上充滿了未知的恐懼。於是乎,大家選擇投靠王上,與其說是心悅誠服地歸順,倒不如說是被那籠罩在王上身畔的神秘麵紗以及無形壓力所驅使。
與此同時,張林一直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小院裏,幾乎未曾踏出院子一步。蜀王每天都會派遣專人前來,將他所獲取到的各種情報毫無保留地與張林一同分享。
自從這場戰事轟然爆發之後,張林每天的日子倒也算過得頗為安逸。隻不過,每當他接收到蜀王派人專程送來的最新消息時,心中總會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漣漪,感覺這些消息實在是有些令人燒腦。
要知道,這位王上在戰場之上所施展出來的種種手段,有許多都是這片蒼皇大陸上前所未見新奇招數。不過,張林往往隻需匆匆一瞥,便能瞬間洞悉其中隱藏著的門道和玄機,因為這些招式要麽是藍星曆史書上曾提到過的,要麽便是借助了一些藍星上常見的工具。正因如此,他內心深處不止一次地萌生出一個大膽的猜測:莫非這王上本人,亦或是他身邊那位足智多謀的謀士,其實跟自己一樣,同樣是來自遙遠藍星的穿越者?
可是,讓張林始終感到迷惑不解的,卻是王上傳遞信息的獨特方式。
眾所周知,蒼皇大陸幅員遼闊至極,即便是已然成功踏入武神境界的趙老那樣的絕世強者,恐怕也絕不敢誇下海口,聲稱自己能夠在短短一天時間內橫穿大陸的東西。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王上卻總能以一種神乎其技的方法,將各類重要消息及時而又精準無誤地傳達給分散在各地的每一座王府。
隻是,這種消息傳送的方式,讓張林想起了曾在藍星上風靡一時的尋唿機!
王上之所以能夠如此輕鬆自如地掌控龐大的軍隊,全賴於他這令人驚歎不已的特殊本事。相比之下,蜀王則隻能更多地借助當地複雜多變的地形來苦苦支撐、勉力抵抗。
盡管蜀地地域遼闊且人口相對稀少,素有“天下糧倉”的美譽,使得這裏的人們暫時無需擔憂溫飽問題。然而,殘酷的戰爭所比拚的不僅僅是人力和物力,更多的是持久的消耗以及充足的物資儲備。
此時此刻的蜀地已經進入到一種全民皆兵的狀態,幾乎徹底放棄了全部的生產活動。長此以往,即便原本富饒無比的蜀地恐怕最終也難以承受這般巨大的壓力,遲早會因資源枯竭而被無情地拖垮!
深刻認識到這一嚴峻形勢的蜀王心急如焚,急切地渴望尋找到一條全新的生路。要知道,以蜀王的至尊境修為而言,他早已能夠辟穀不食人間煙火,即便是低一層的武聖境界強者,每天隻需少量進食,隨後通過唿吸吐納之法也能維持生命所需。
但是,那些尚未踏入武聖境的眾多將士們又該如何生存呢?畢竟,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至理名言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蜀王召集手下眾將共同商議對策,最終決定主動出擊,目標直指與蜀地僅一山之隔的秦地。這麽做一方麵可以奪迴秦地,從而切斷王上大軍部分食物供應渠道,有效遏製其淩厲的進攻勢頭;另一方麵,傳說中的秦地大山深處隱藏著無數神秘莫測的機緣,如果能有所奇遇,說不定就能大幅提升己方眾人的實力水平。
經過一番緊張激烈的商議之後,整個蜀王府猶如一台精密運作的機器一般,迅速且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每一個人都深知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意義重大,其勝負不僅取決於雙方頂級戰力之間的懸殊差距,更與戰前的種種布局、精心謀劃以及眾人團結一致、眾誌成城的堅定決心息息相關。
遙想當年那場震驚世界的抗美援朝戰爭,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與強大的聯合國軍相比,實力差距簡直如同雲泥之別。然而,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最終取得勝利的卻是看似處於弱勢地位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究其原因,無外乎正確英明的戰略決策、巧妙絕倫的戰術布局以及全體將士們視死如歸、戰則必勝的鋼鐵般決心這三個關鍵因素得到了極致的展現和發揮。
視線再次拉迴到這片神秘莫測的蒼皇大陸之上,現今王上所掌控的龐大勢力宛如當日的聯合國軍一般,擁有著無可匹敵的力量;而那位高高在上的王上本人,則恰似一枚威力驚人的“原子彈”,足以對任何敵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相較之下,顯得無比弱小的蜀王府若要在這場生死較量之中求得一線生機,就不得不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奇謀妙計來應對強敵。
正如張林所言:“既然直接驅狼逐虎這種策略沒法用,那麽我們不妨嚐試一下調虎離山之計!”
說幹就幹,隻見整個蜀王府的軍隊在一聲令下之後,浩浩蕩蕩地朝著位於蜀地南邊的桂地發起了雷霆萬鈞般的猛烈攻擊。
桂地水域縱橫交錯、水網密布,其豐富的水資源孕育著無數種類繁多的魚兒,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如此富饒的漁業資源,成為了發動進攻的絕佳理由之一。然而,這並非唯一的誘因。
想當年,張林在蜀王舉辦的那場盛大宴會之上小露身手,讓眾人驚覺原來許多看似普通的植物所結出的果實竟然都是美味可口且可食用之物。而桂地恰恰是各種奇花異草、珍稀植物的繁茂生長之地。
麵對這樣一塊寶地,蜀王府可謂誌在必得,甚至不惜出動北海和西門兩位至尊級別的高手親自下場參戰。感受到來自蜀王府強大壓力的王上大軍,深知局勢危急,於是趕忙向各方緊急求援。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便有四位實力堪比至尊境的絕世強者火速馳援至軍中。
之所以說是“堪比”,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至尊境,原因在於當北海至尊與西門至尊初次見到這四人時,心中不禁為之一震。但即便對手實力不容小覷,為了完成蜀王交付的重大使命,兩位至尊毅然決然地選擇拚死一戰,將自己的潛力徹底激發出來,施展出遠超平常的恐怖實力。
反觀那四位強敵,在兩位至尊不要命般的瘋狂攻擊之下,漸漸變得畏手畏腳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原本強盛的氣勢開始急劇衰落,最終完全喪失了至尊境應有的威風。不僅如此,由於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以及激烈戰鬥帶來的損耗,這四人的身體狀況愈發虛弱,以至於所能發揮出的實際戰鬥力甚至還不如武聖境的武者。
當這一消息如旋風一般傳迴到蜀王府時,整個蜀地都為之沸騰,人們群情激昂,氣勢如虹!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令人興奮的事實:既然那四位所謂的“至尊境”強者隻是人造的冒牌貨,那麽以此類推,王上所率領的大軍之中很可能隱藏著眾多同樣強大的偽武聖境高手!如此一來,在即將到來的交戰中,隻需設法拖延住時間,勝利必將屬於己方!
然而,蜀王和他的心腹們卻選擇對眾人隱瞞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至尊境能夠被偽造,那麽武神境又何嚐不可呢?
需知,哪怕僅僅是偽武神境,其實力也已然踏入了武神境的範疇。麵對這樣恐怖的存在,就連至尊境能否抵擋住其一擊都難以斷言,大形勢上還是不容樂觀的!
幸運的是,截至目前,雙方的武神境強者均未出手,所以此刻實在沒有必要去宣揚此事以長敵人威風、滅自己誌氣……
但是,張林心中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一番盤算。迴想起自己竟然成功地將命懸一線的趙老從死亡邊緣挽救迴來,並助力其一舉突破至武神境,張林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既然自己擁有這般神奇的能力,那麽若是換成其他傷者是否也能創造出同樣驚人的奇跡呢?想到這裏,張林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躍躍欲試之感,仿佛已經看到無數新的可能性在眼前展開。
然而,當張林滿懷期待地將自己內心深處那大膽的想法告知蜀王時,蜀王那張原本平靜的麵龐瞬間變得凝重起來,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之色。畢竟,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需要從多個方麵仔細斟酌考量。
首先,張林雖然提出了這個看似可行的計劃,但他本人對於能否成功實現其實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其次,眾所周知,至尊境強者之所以會遭受重傷,必然是在激烈無比的戰場之上與強敵廝殺所致。而在那種生死一線、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即便能夠僥幸保住性命並全身而退都已屬不易,更別提還要實施後續一係列複雜艱難的行動了。
況且,張林到現在為止還是“廢材”之身,故而無論如何眾人也是不可能讓他親自奔赴前線戰場的,因此光是時間上就根本來不及做出妥善安排……
聽完蜀王這番詳盡透徹的分析之後,張林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失落感。此刻的他終於意識到,或許自己之前確實想得太過簡單天真了,竟然妄圖憑借一己之力來改變整個局勢。但與此同時,那個剛剛萌芽的念頭卻如同頑強生長的野草一般,在他心底瘋狂蔓延滋長著,任憑他怎樣努力想要壓製下去,都始終無濟於事。
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距離最終決策尚有一段寶貴的時間可供利用。
於是乎,張林選擇暫時放下心頭的煩惱與憂慮,依舊每日安安靜靜地待在屬於自己的那座清幽小院之中。他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對自身新出現能力的探索研究當中,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地反複嚐試著各種方法,期望能夠早日找到控製這種神秘力量的關鍵所在。
隻可惜事與願違,盡管張林已經付出了諸多心血和努力,但卻始終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而在這段漫長而又煎熬的日子裏,他也曾試圖通過接觸那些從戰場上負傷歸來的士卒們。然而令人感到絕望的是,由於戰爭的慘烈程度超乎想象,真正能夠活著迴來的傷員數量簡直少得可憐,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幾乎就沒有傷員能夠幸運地逃脫那場血腥屠殺的魔爪……
麵對如此艱難困窘的局麵,秦王與桂王實在別無他法,隻得滿心不甘地先後舍棄了秦地與桂地,率領著自己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馬不停蹄地趕往蜀地會合。
時至今日,曾經顯赫一時、稱霸一方的十三王,其勢力範圍僅僅隻剩下蜀地這最後一塊彈丸之地。其餘各處領土皆已盡數被王上收入囊中,牢牢掌控在手。在這般迫不得已的情勢逼迫下,就連原本心高氣傲的那九王,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俯首稱臣,心甘情願地尊奉王上為共主。至此,整個廣袤無垠的蒼皇大陸,已然呈現出一種即將實現大一統的恢宏態勢。
當然,也有那些堅決不肯屈服於王上權威統治的其他各府客卿王爺們,他們曆經生死考驗後衝破重重險阻,成功逃離至蜀王府。雖然說人數不多,但這些客卿王爺無一不是身懷絕世武功、智謀超群出眾之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們皆是各自王府中最為頂尖卓越的存在。
可是,當提及王上此人時,他們卻一個個麵露茫然之色。他們不僅對王上此人一無所知,甚至沒有任何一個人目睹過王上的真實容貌。
而據這些客卿王爺所言,含有王上的命令的信件往往會在清晨時分出現在王府花園內的某棵樹木之上。至於這些信件究竟是如何送達的,又是由誰放置上去的,則完全無人知曉。
更為離奇的是,盡管王府中有眾多客卿王爺以及戒備森嚴的侍衛日夜巡邏值守,卻從未有人察覺到有任何陌生人踏入王府一步。
正是因為這種種匪夷所思的現象,使得眾人對於王上充滿了未知的恐懼。於是乎,大家選擇投靠王上,與其說是心悅誠服地歸順,倒不如說是被那籠罩在王上身畔的神秘麵紗以及無形壓力所驅使。
與此同時,張林一直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小院裏,幾乎未曾踏出院子一步。蜀王每天都會派遣專人前來,將他所獲取到的各種情報毫無保留地與張林一同分享。
自從這場戰事轟然爆發之後,張林每天的日子倒也算過得頗為安逸。隻不過,每當他接收到蜀王派人專程送來的最新消息時,心中總會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漣漪,感覺這些消息實在是有些令人燒腦。
要知道,這位王上在戰場之上所施展出來的種種手段,有許多都是這片蒼皇大陸上前所未見新奇招數。不過,張林往往隻需匆匆一瞥,便能瞬間洞悉其中隱藏著的門道和玄機,因為這些招式要麽是藍星曆史書上曾提到過的,要麽便是借助了一些藍星上常見的工具。正因如此,他內心深處不止一次地萌生出一個大膽的猜測:莫非這王上本人,亦或是他身邊那位足智多謀的謀士,其實跟自己一樣,同樣是來自遙遠藍星的穿越者?
可是,讓張林始終感到迷惑不解的,卻是王上傳遞信息的獨特方式。
眾所周知,蒼皇大陸幅員遼闊至極,即便是已然成功踏入武神境界的趙老那樣的絕世強者,恐怕也絕不敢誇下海口,聲稱自己能夠在短短一天時間內橫穿大陸的東西。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王上卻總能以一種神乎其技的方法,將各類重要消息及時而又精準無誤地傳達給分散在各地的每一座王府。
隻是,這種消息傳送的方式,讓張林想起了曾在藍星上風靡一時的尋唿機!
王上之所以能夠如此輕鬆自如地掌控龐大的軍隊,全賴於他這令人驚歎不已的特殊本事。相比之下,蜀王則隻能更多地借助當地複雜多變的地形來苦苦支撐、勉力抵抗。
盡管蜀地地域遼闊且人口相對稀少,素有“天下糧倉”的美譽,使得這裏的人們暫時無需擔憂溫飽問題。然而,殘酷的戰爭所比拚的不僅僅是人力和物力,更多的是持久的消耗以及充足的物資儲備。
此時此刻的蜀地已經進入到一種全民皆兵的狀態,幾乎徹底放棄了全部的生產活動。長此以往,即便原本富饒無比的蜀地恐怕最終也難以承受這般巨大的壓力,遲早會因資源枯竭而被無情地拖垮!
深刻認識到這一嚴峻形勢的蜀王心急如焚,急切地渴望尋找到一條全新的生路。要知道,以蜀王的至尊境修為而言,他早已能夠辟穀不食人間煙火,即便是低一層的武聖境界強者,每天隻需少量進食,隨後通過唿吸吐納之法也能維持生命所需。
但是,那些尚未踏入武聖境的眾多將士們又該如何生存呢?畢竟,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至理名言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蜀王召集手下眾將共同商議對策,最終決定主動出擊,目標直指與蜀地僅一山之隔的秦地。這麽做一方麵可以奪迴秦地,從而切斷王上大軍部分食物供應渠道,有效遏製其淩厲的進攻勢頭;另一方麵,傳說中的秦地大山深處隱藏著無數神秘莫測的機緣,如果能有所奇遇,說不定就能大幅提升己方眾人的實力水平。
經過一番緊張激烈的商議之後,整個蜀王府猶如一台精密運作的機器一般,迅速且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每一個人都深知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意義重大,其勝負不僅取決於雙方頂級戰力之間的懸殊差距,更與戰前的種種布局、精心謀劃以及眾人團結一致、眾誌成城的堅定決心息息相關。
遙想當年那場震驚世界的抗美援朝戰爭,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與強大的聯合國軍相比,實力差距簡直如同雲泥之別。然而,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最終取得勝利的卻是看似處於弱勢地位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究其原因,無外乎正確英明的戰略決策、巧妙絕倫的戰術布局以及全體將士們視死如歸、戰則必勝的鋼鐵般決心這三個關鍵因素得到了極致的展現和發揮。
視線再次拉迴到這片神秘莫測的蒼皇大陸之上,現今王上所掌控的龐大勢力宛如當日的聯合國軍一般,擁有著無可匹敵的力量;而那位高高在上的王上本人,則恰似一枚威力驚人的“原子彈”,足以對任何敵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相較之下,顯得無比弱小的蜀王府若要在這場生死較量之中求得一線生機,就不得不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奇謀妙計來應對強敵。
正如張林所言:“既然直接驅狼逐虎這種策略沒法用,那麽我們不妨嚐試一下調虎離山之計!”
說幹就幹,隻見整個蜀王府的軍隊在一聲令下之後,浩浩蕩蕩地朝著位於蜀地南邊的桂地發起了雷霆萬鈞般的猛烈攻擊。
桂地水域縱橫交錯、水網密布,其豐富的水資源孕育著無數種類繁多的魚兒,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如此富饒的漁業資源,成為了發動進攻的絕佳理由之一。然而,這並非唯一的誘因。
想當年,張林在蜀王舉辦的那場盛大宴會之上小露身手,讓眾人驚覺原來許多看似普通的植物所結出的果實竟然都是美味可口且可食用之物。而桂地恰恰是各種奇花異草、珍稀植物的繁茂生長之地。
麵對這樣一塊寶地,蜀王府可謂誌在必得,甚至不惜出動北海和西門兩位至尊級別的高手親自下場參戰。感受到來自蜀王府強大壓力的王上大軍,深知局勢危急,於是趕忙向各方緊急求援。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便有四位實力堪比至尊境的絕世強者火速馳援至軍中。
之所以說是“堪比”,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至尊境,原因在於當北海至尊與西門至尊初次見到這四人時,心中不禁為之一震。但即便對手實力不容小覷,為了完成蜀王交付的重大使命,兩位至尊毅然決然地選擇拚死一戰,將自己的潛力徹底激發出來,施展出遠超平常的恐怖實力。
反觀那四位強敵,在兩位至尊不要命般的瘋狂攻擊之下,漸漸變得畏手畏腳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原本強盛的氣勢開始急劇衰落,最終完全喪失了至尊境應有的威風。不僅如此,由於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以及激烈戰鬥帶來的損耗,這四人的身體狀況愈發虛弱,以至於所能發揮出的實際戰鬥力甚至還不如武聖境的武者。
當這一消息如旋風一般傳迴到蜀王府時,整個蜀地都為之沸騰,人們群情激昂,氣勢如虹!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令人興奮的事實:既然那四位所謂的“至尊境”強者隻是人造的冒牌貨,那麽以此類推,王上所率領的大軍之中很可能隱藏著眾多同樣強大的偽武聖境高手!如此一來,在即將到來的交戰中,隻需設法拖延住時間,勝利必將屬於己方!
然而,蜀王和他的心腹們卻選擇對眾人隱瞞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至尊境能夠被偽造,那麽武神境又何嚐不可呢?
需知,哪怕僅僅是偽武神境,其實力也已然踏入了武神境的範疇。麵對這樣恐怖的存在,就連至尊境能否抵擋住其一擊都難以斷言,大形勢上還是不容樂觀的!
幸運的是,截至目前,雙方的武神境強者均未出手,所以此刻實在沒有必要去宣揚此事以長敵人威風、滅自己誌氣……
但是,張林心中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一番盤算。迴想起自己竟然成功地將命懸一線的趙老從死亡邊緣挽救迴來,並助力其一舉突破至武神境,張林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既然自己擁有這般神奇的能力,那麽若是換成其他傷者是否也能創造出同樣驚人的奇跡呢?想到這裏,張林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躍躍欲試之感,仿佛已經看到無數新的可能性在眼前展開。
然而,當張林滿懷期待地將自己內心深處那大膽的想法告知蜀王時,蜀王那張原本平靜的麵龐瞬間變得凝重起來,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之色。畢竟,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需要從多個方麵仔細斟酌考量。
首先,張林雖然提出了這個看似可行的計劃,但他本人對於能否成功實現其實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其次,眾所周知,至尊境強者之所以會遭受重傷,必然是在激烈無比的戰場之上與強敵廝殺所致。而在那種生死一線、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即便能夠僥幸保住性命並全身而退都已屬不易,更別提還要實施後續一係列複雜艱難的行動了。
況且,張林到現在為止還是“廢材”之身,故而無論如何眾人也是不可能讓他親自奔赴前線戰場的,因此光是時間上就根本來不及做出妥善安排……
聽完蜀王這番詳盡透徹的分析之後,張林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失落感。此刻的他終於意識到,或許自己之前確實想得太過簡單天真了,竟然妄圖憑借一己之力來改變整個局勢。但與此同時,那個剛剛萌芽的念頭卻如同頑強生長的野草一般,在他心底瘋狂蔓延滋長著,任憑他怎樣努力想要壓製下去,都始終無濟於事。
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距離最終決策尚有一段寶貴的時間可供利用。
於是乎,張林選擇暫時放下心頭的煩惱與憂慮,依舊每日安安靜靜地待在屬於自己的那座清幽小院之中。他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對自身新出現能力的探索研究當中,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地反複嚐試著各種方法,期望能夠早日找到控製這種神秘力量的關鍵所在。
隻可惜事與願違,盡管張林已經付出了諸多心血和努力,但卻始終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而在這段漫長而又煎熬的日子裏,他也曾試圖通過接觸那些從戰場上負傷歸來的士卒們。然而令人感到絕望的是,由於戰爭的慘烈程度超乎想象,真正能夠活著迴來的傷員數量簡直少得可憐,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幾乎就沒有傷員能夠幸運地逃脫那場血腥屠殺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