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君爺,王教習來了。”


    付自安抬頭一看,便衝著王教習笑:“果然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衣服一換氣質就出來了啊。”


    王教習老臉一紅,自己哪有什麽詩書在肚子裏,趕緊墩身行禮:“見過主家。”


    付自安起身想了想道:“那就先休養幾天吧。房間他們會給你安排的,安心歇著就是了。”


    “成,我帶她去。”說著十七就要領路。


    王教習卻伸手一攔,便對付自安再次行禮:“主家……我以不用修養了。若是讓我當教習,立刻就能開始。吃主家的,用主家的,若是閑著反而心裏慌張。”


    付自安笑了笑,心想她既然有這樣的心思,那依她就是了。


    於是開口問道:“紙買迴來沒有?”


    蹲在地上的嚴老七搭話道:“買了,就是還沒切……”


    “那七叔不用幫我弄這些了,去把紙切一下送到書房吧,大小依著王教習的意思。”


    “好嘞!”嚴老七趕緊起身去洗手。


    付自安又對王教習道:“請您來,當然是當教習先生的。不過我整理了一點家學,還請王教習先看了,一並交給孩子們。講學用的書本,也需要謄抄一下。我比較忙,這些事就拜托王教習了。”


    王教習心裏咯噔一下,萬沒想到還真有家學相托!會不會太草率了?家學托給自己這樣的生人?


    不過轉念一想,眼前的這位公子爺這麽年輕。他整理的家學或許不是很重要,所以才教給自己,這才正常嘛。


    但不論怎麽說,人家這份看中是實實在在的,王教習很是承情,她趕緊再行禮:“謝主家看中,我定會盡我所能傳承主家學問。”


    這時嚴老七也就迴來了,也是非常客氣:“王教習請跟我來吧。”


    與付自安道別後,王教習便跟著嚴老七走了,十七也在後麵屁顛顛的跟著。


    等他們都走之後,付自安心情大好。蹲下刨土的時候,甚至都哼著小曲。


    太好了,不用抄書了,誒嘿嘿。


    ……


    進了書房,草草看了一眼後,王教習便對嚴老七說道:“紙裁成三十二開即可。”


    一張巨大的紙,對折裁開這叫“對開”。對折兩次,裁成四張就叫“四開”。以此類推,三十二開就是對折五次,裁三十二張。


    嚴老七道:“好嘞,您等著吧,我去去就迴。十七來幫忙……”


    十七才不聽他的,直接拒絕道:“不去,我還要讓王教習給我講講小君爺寫了啥。”


    嚴老七也是沒轍,搖頭道:“就你這種憨貨還能懂小君爺的學問,切。”


    但十七真的很好奇,瞎老三吹了兩天了。說小君爺的才學天下無雙,孩子們學了他的學問,必會一飛衝天之雲雲。他痛心疾首,說自己也就是生的早了,若是小時候就學到小君爺的學問,那肯定又是另一番人生。


    所以十七好奇,他們總說自己憨。她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懂小君爺的學問,若是懂了那就是不憨。若是不懂,那就看看他的學問能不能治治自己的憨。


    當嚴老七走後,王教習也笑著問道:“十七妹不識字嗎?”


    “識!夫人和小君爺教了我很多呢!”說著十七指著付自安寫的字道:“這是‘離’字,對吧。”


    “對的!”


    王教習笑著拿起付自安之前寫的一張紙,上麵是一首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咦……”王教習發現這首詩有點意思,它的字比較簡單,意思也比較簡單,這是很適合給孩子學的。而且它念起來朗朗上口,還講了一些草原風貌。


    ……關鍵,簡單幾個字,怎麽透出了一股韌勁!再細品,又有些淒涼。


    王教習越發覺得事情不簡單。


    “到底寫了個啥啊?”十七問道。


    王教習把詩給她念了一遍。


    十七琢磨了一會問道:“小君爺是不是在寫流民啊!?”


    王教習心裏咯噔一下,心道:“她要是憨貨,自己豈不是玩完了?經過她一說,還真是有那麽個意思。人如草芥嘛,這可不是在寫流民?高啊……這首詩看著簡單,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當然,王教習並不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後麵送別的兩句,付自安壓根不記得,還好前麵這兩句是夠經典了。


    王教習讚道:“十七妹聰慧啊,一下就能領會主家的意思。”


    “那是……小君爺從小就在我們跟前,當然懂他。”十七也是來了興致:“再讀一首,再讀一首。”


    王教習又拿起了下一張紙:“雲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嶺關無故人。”


    這首付自安改了兩個地名,勉強貼切。


    “好意境!”王教習盛讚。


    十七凝眉想了一下:“這怕是寫前幾年出去的時候吧,哎……”


    這時候,王教習的心已經突突的跳了起來,這些好似不一般啊!這麽一大摞,一張張看下去,諸如此類的好詩還有很多很多!


    而詩下麵壓著的是《乘法口訣表》。


    看見“口訣”兩個字,王教習第一反應是,這個怕是不能看!趕緊把目光放到別處去。


    不過架不住這口訣字簡單,十七能看懂,她喃喃出聲:“三三得九,三四一十二。這又是什麽?”


    王教習一聽,凝眉想了一下,便開始掰著手指掐算!片刻後,她發現了這乘法口訣的意思!驚訝道:“是算學!”


    “噢,小君爺這個最厲害了,我們所有人加起來也算不過他!隻有夫人可以穩勝他一籌。”


    “那麽說,是夫人的學問?”王教習問道。


    “那肯定的。”十七其實也不懂,但從來覺得小君爺的聰慧是夫人教的好。因為夫人就是聰慧無雙啊。


    “夫人是恪物院出身?”


    十七搖頭歎氣:“是就好咯。”


    王教習皺著眉頭百思不得其解,此等從一一算到九九的算學口訣。居然不是出自恪物院嗎?那是出自哪裏?


    拿起算學口訣,下麵還有別的東西,名為《三字道》。


    知道十七在旁邊翹首以盼,王教習就直接讀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越是念,心頭越是驚訝。這孩子該知道的,快被《三字道》總結完了呀!關鍵是它如此簡練好記,朗朗上口。


    作為教習她實在是非常清楚,教給孩子的東西不能太複雜。恪物院出身的那些先生,教的東西不是不好,是九成九的孩子聽不明白啊。自己去聽都一頭霧水,孩子能聽會多少?


    而三字道不一樣,有了它墊底,再加上乘法口訣和那些詩,這孩子的起點高了可不止一星半點!


    簡單的東西不見得好歸納總結,真是要有玲瓏心思的。這麽好的家學,就交托給自己了嗎?


    王教習心底跳的噗通噗通作響,會了這些出去可以稱“先生”了!


    “不對,都會這些了,還想著出去?王梅,你這是在作死!老天爺的天命在這裏等著你呢,你可別犯傻!!”王教習在心裏提醒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真鋤禾修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一級布偶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一級布偶貓並收藏玄真鋤禾修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