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當然要買!此等好東西最好都買迴來,多多益善。”
付自安一個“買”字,把高傑聽的眉頭扭在了一起。
南客齡端茶盞的手也是停在了半空。
若青出感覺到氣氛的凝重,大氣也不敢喘一口。她也意識到問題所在了。這件衣服太過靡費,與岩君主張的杜絕靡費之風的思想背道而馳。
岩君認為修士伸手向百姓討要的東西太多了,導致他們活的非常淒涼。應該製止這種風氣,讓普通百姓也有個活頭。
對於這種觀點,許多修士嗤之以鼻,甚至有人覺得岩君是借此沽名釣譽、邀買人心。不過青出的父親說岩君大義,連南客齡師兄都說岩君說的沒錯。
青出知道父親和師兄都是極其正直的人。他們心性明正,道心堅定。他們說的都對,因此青出也覺得岩君是對的。
先前也是不知道這衣服的珍貴,此時知道了來龍去脈,心裏難免有種負罪感。
……
高傑到底是沒有發作,隻因他聽付自安的前言後語,感覺付自安還有後話沒說。所以,他隻是長歎一聲,做了個痛心疾首的模樣。
付自安看他的臉嘴就覺得氣不打一處來。神經病一樣,又不用他高胖子的肥油去買,他還惋惜上了。
罷了,終歸是特意跑來邊關等自己的謀士,他不會的,便教教他吧。
想著,付自安把衣服遞給青出,並對她說道:“此等珍寶應好好保存,常常使用。因為這是真正的好東西,凝結了無數工匠、大家的心血。常常使用才不枉費了它。我見過某些衣服,甚至不能用水清洗。一扯就壞,一碰就破。卻也敢賣幾十兩金子,你說怪是不怪。”
青出接過荷花罩,一時間也是愣住了。她無法想象一扯就壞的衣服,為什麽會有人花幾十兩金子去買。還沒緩過神來,思緒卻又被世兄的話語給牽走了。
付自安轉身對高傑道:“高兄,莫要一副惋惜模樣。我知道你是想與我談‘靡費’二字。但有些事,我想先問問你。”
確認付自安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高傑的臉色好看了許多:“世子請問。”
“高兄可有去過南州南客家?”
“我確實去過……”
“去了有何感想啊?”
高傑看了看南客齡,仍然是毫不避諱的說道:“南州奢靡之風盛行,尤其是南客家的封地羽郡。羽郡居民以染豔色服飾為傲,甚至會恥笑沒有鮮豔衣服的人。”
說實話,南客齡的臉色有些難看,他知道自己家確實是這麽迴事。
付自安看看高傑,他昂首挺胸,一副仗義執言的模樣。又看看南客齡。他一副理虧的小媳婦模樣,悶頭喝茶也不做聲。
付自安也是有點毛了:“南客兄,這廝潑你家髒水啊。你不罵迴去?”
不挑這一句還好,這句話一出口。南客齡是頭底的更低,高傑卻更是趾高氣昂了。
付自安沒好氣的指指南客齡罵道:“難怪棋下的這麽臭,你就是傻。”
南客齡從小聽的都是自己天資卓越,悟性超群。被罵傻真的是頭一遭。倒也是急眼了,瞪著付自安就要與他理論。
可還沒等南客齡開口,付自安便嚷道:“你說說,你家封地裏的百姓,用什麽東西染的色。”
南客齡是悟性不凡的,付自安稍稍一點,他立刻意識到這其中似乎有什麽問題,一邊想著一邊呐呐說道:“染料……”
“他們的染料是哪裏來的?”
“在我家店鋪裏買的!”
高傑立刻蹦出來,攤手一指。一副“你看,我就說吧”的模樣。
付自安沒好氣瞪著高傑問道:“我問你,你見過哪個地方的百姓有錢。或者說他們有錢了不買糧食,而是去買染料了的!?”
高傑一驚,發現自己被繞進去了。
“南客兄,告訴這胖子。你家封地裏的百姓哪裏來的錢……”
“工錢!在南客居的工坊做工,有錢拿!”
付自安點頭:“不止有錢吧。據我所知,南客家封地的田畝賦稅是三十稅一,對不對!?”
南客齡點頭:“靈田的收益與工坊相比不足道也,大家肯來做工就好……”
“高傑高主簿,文書資料你在行。你說說我玄天國賦稅最低的時候是多少?”
高傑喃喃道:“道祖年間……三十稅一。”
付自安冷笑道:“而後便時常增稅,從未減過。現在都已經到八稅一了。更有甚者,國朝征八稅一,到了地方就是三稅一,甚至半稅!就他南客家,從道祖年間到現在稅就沒變,是也不是?”
“可……”高傑無奈道:“不正是因為國朝,要購買荷葉罩此等奢靡事物,才需的把稅負提到這種程度的嗎?南州固然是富裕闊綽,可別處的居民為了繳納更多的稅負,不得累斷了腰杆?”
“剛剛世子就說要買一件荷葉罩,可知能頂多少年稅?如若不買又能讓百姓寬鬆多少?”
付自安笑了:“好好好,人家南州百姓辛辛苦苦采藕花,以手防線,辛苦織布。文大家嘔心瀝血,秉燭夜繪。工匠們夜以繼日,千辛萬苦染色。製出來的珍寶賣給你們。倒成了奪了你們盤中餐,口中食,是盤剝你們了?高主簿,你是不是想說這個?”
高主簿愣了:“我……我不是那個意思。”
“哼!”付自安冷哼一聲:“那就是你高傑見不得人家好,見人家南州百姓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紅了眼。所以找些理由編排他們,是也不是?!”
高傑在恪物院和其它學生坐而論道的時候可多了去了。但學士們爭論起來,自然是十分客氣的。
如付自安這般的咄咄逼人、句句誅心的是真沒碰上過。一下子就被付自安問的是汗流浹背,心頭突突的狂跳。
感覺自己一肚子的道理,愣是不知道從哪裏說起。總覺得付自安是強詞奪理吧,還真不知道從何處辯駁。一時間,隻覺的口不能言,手腳麻木。一張嘴就隻能“阿巴阿巴”的,直喘粗氣。
不隻是高傑,此時南客齡的心中何嚐不是波濤洶湧、氣血翻湧。奢靡過甚這個問題,他和自己的母親辯論過。母親隻說說過好自家便罷,天下事哪裏是南客家管的過來的?
當時南客齡覺得母親心胸好窄、好生自私,不如岩君這樣的英雄人物遼闊。今天聽了付自安的說辭,南客齡何嚐不是覺得手腳麻木?不免自問,難道說自己是錯怪母親?心胸狹隘的是自己嗎?
若青出心裏自然也是十分澎湃。
早就知道下山能長見識,但沒想到能這麽長見識。劍山上的厲害人物青出見的也多了,但如付自安這般犀利的,卻還是第一次。
關鍵青出在一旁看的清楚,自己這位世兄有些話,就是故意說的戳人心窩,真正想說的,卻不是他嘴裏講的那些。
但不論他想說的是什麽。青出都能感覺到,世兄的言語似乎在推翻岩君的主張!可她感覺世兄並不是什麽悖逆之徒,他似乎有更好的辦法,隻是還沒說出來?
……
付自安也知道自己前世上網跟人對線的這一套,對於這些修士而言殺傷力著實兇殘。當年自己被杠精杠的啞口無言,硬是埋伏在“弱智吧”勤學苦練許久。到後麵,且不管孰是孰非、理虧理正,總之是沒有吃虧的時候。
也不是付自安吹牛,這身本事,對付一些個願意講道理,不動真氣的修士,那簡直是無往不利。反正是越講理的人,在自己這裏越吃虧。
比如恪物院喜歡辯難的那種學士是最好欺負了,把他們捆一塊也不見得是付自安的對手。
不過嘛,高傑不是敵人。也不是硬要把他為難出個好歹來。
高傑又胖,免不了三高,待會給他氣個腦淤血出來,付自安就少一個得力助手。見他已經是氣喘籲籲了,付自安就趕緊溫和下來,上去順順高傑胸口的氣,又把他扶到椅子上坐好。
付自安一個“買”字,把高傑聽的眉頭扭在了一起。
南客齡端茶盞的手也是停在了半空。
若青出感覺到氣氛的凝重,大氣也不敢喘一口。她也意識到問題所在了。這件衣服太過靡費,與岩君主張的杜絕靡費之風的思想背道而馳。
岩君認為修士伸手向百姓討要的東西太多了,導致他們活的非常淒涼。應該製止這種風氣,讓普通百姓也有個活頭。
對於這種觀點,許多修士嗤之以鼻,甚至有人覺得岩君是借此沽名釣譽、邀買人心。不過青出的父親說岩君大義,連南客齡師兄都說岩君說的沒錯。
青出知道父親和師兄都是極其正直的人。他們心性明正,道心堅定。他們說的都對,因此青出也覺得岩君是對的。
先前也是不知道這衣服的珍貴,此時知道了來龍去脈,心裏難免有種負罪感。
……
高傑到底是沒有發作,隻因他聽付自安的前言後語,感覺付自安還有後話沒說。所以,他隻是長歎一聲,做了個痛心疾首的模樣。
付自安看他的臉嘴就覺得氣不打一處來。神經病一樣,又不用他高胖子的肥油去買,他還惋惜上了。
罷了,終歸是特意跑來邊關等自己的謀士,他不會的,便教教他吧。
想著,付自安把衣服遞給青出,並對她說道:“此等珍寶應好好保存,常常使用。因為這是真正的好東西,凝結了無數工匠、大家的心血。常常使用才不枉費了它。我見過某些衣服,甚至不能用水清洗。一扯就壞,一碰就破。卻也敢賣幾十兩金子,你說怪是不怪。”
青出接過荷花罩,一時間也是愣住了。她無法想象一扯就壞的衣服,為什麽會有人花幾十兩金子去買。還沒緩過神來,思緒卻又被世兄的話語給牽走了。
付自安轉身對高傑道:“高兄,莫要一副惋惜模樣。我知道你是想與我談‘靡費’二字。但有些事,我想先問問你。”
確認付自安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高傑的臉色好看了許多:“世子請問。”
“高兄可有去過南州南客家?”
“我確實去過……”
“去了有何感想啊?”
高傑看了看南客齡,仍然是毫不避諱的說道:“南州奢靡之風盛行,尤其是南客家的封地羽郡。羽郡居民以染豔色服飾為傲,甚至會恥笑沒有鮮豔衣服的人。”
說實話,南客齡的臉色有些難看,他知道自己家確實是這麽迴事。
付自安看看高傑,他昂首挺胸,一副仗義執言的模樣。又看看南客齡。他一副理虧的小媳婦模樣,悶頭喝茶也不做聲。
付自安也是有點毛了:“南客兄,這廝潑你家髒水啊。你不罵迴去?”
不挑這一句還好,這句話一出口。南客齡是頭底的更低,高傑卻更是趾高氣昂了。
付自安沒好氣的指指南客齡罵道:“難怪棋下的這麽臭,你就是傻。”
南客齡從小聽的都是自己天資卓越,悟性超群。被罵傻真的是頭一遭。倒也是急眼了,瞪著付自安就要與他理論。
可還沒等南客齡開口,付自安便嚷道:“你說說,你家封地裏的百姓,用什麽東西染的色。”
南客齡是悟性不凡的,付自安稍稍一點,他立刻意識到這其中似乎有什麽問題,一邊想著一邊呐呐說道:“染料……”
“他們的染料是哪裏來的?”
“在我家店鋪裏買的!”
高傑立刻蹦出來,攤手一指。一副“你看,我就說吧”的模樣。
付自安沒好氣瞪著高傑問道:“我問你,你見過哪個地方的百姓有錢。或者說他們有錢了不買糧食,而是去買染料了的!?”
高傑一驚,發現自己被繞進去了。
“南客兄,告訴這胖子。你家封地裏的百姓哪裏來的錢……”
“工錢!在南客居的工坊做工,有錢拿!”
付自安點頭:“不止有錢吧。據我所知,南客家封地的田畝賦稅是三十稅一,對不對!?”
南客齡點頭:“靈田的收益與工坊相比不足道也,大家肯來做工就好……”
“高傑高主簿,文書資料你在行。你說說我玄天國賦稅最低的時候是多少?”
高傑喃喃道:“道祖年間……三十稅一。”
付自安冷笑道:“而後便時常增稅,從未減過。現在都已經到八稅一了。更有甚者,國朝征八稅一,到了地方就是三稅一,甚至半稅!就他南客家,從道祖年間到現在稅就沒變,是也不是?”
“可……”高傑無奈道:“不正是因為國朝,要購買荷葉罩此等奢靡事物,才需的把稅負提到這種程度的嗎?南州固然是富裕闊綽,可別處的居民為了繳納更多的稅負,不得累斷了腰杆?”
“剛剛世子就說要買一件荷葉罩,可知能頂多少年稅?如若不買又能讓百姓寬鬆多少?”
付自安笑了:“好好好,人家南州百姓辛辛苦苦采藕花,以手防線,辛苦織布。文大家嘔心瀝血,秉燭夜繪。工匠們夜以繼日,千辛萬苦染色。製出來的珍寶賣給你們。倒成了奪了你們盤中餐,口中食,是盤剝你們了?高主簿,你是不是想說這個?”
高主簿愣了:“我……我不是那個意思。”
“哼!”付自安冷哼一聲:“那就是你高傑見不得人家好,見人家南州百姓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紅了眼。所以找些理由編排他們,是也不是?!”
高傑在恪物院和其它學生坐而論道的時候可多了去了。但學士們爭論起來,自然是十分客氣的。
如付自安這般的咄咄逼人、句句誅心的是真沒碰上過。一下子就被付自安問的是汗流浹背,心頭突突的狂跳。
感覺自己一肚子的道理,愣是不知道從哪裏說起。總覺得付自安是強詞奪理吧,還真不知道從何處辯駁。一時間,隻覺的口不能言,手腳麻木。一張嘴就隻能“阿巴阿巴”的,直喘粗氣。
不隻是高傑,此時南客齡的心中何嚐不是波濤洶湧、氣血翻湧。奢靡過甚這個問題,他和自己的母親辯論過。母親隻說說過好自家便罷,天下事哪裏是南客家管的過來的?
當時南客齡覺得母親心胸好窄、好生自私,不如岩君這樣的英雄人物遼闊。今天聽了付自安的說辭,南客齡何嚐不是覺得手腳麻木?不免自問,難道說自己是錯怪母親?心胸狹隘的是自己嗎?
若青出心裏自然也是十分澎湃。
早就知道下山能長見識,但沒想到能這麽長見識。劍山上的厲害人物青出見的也多了,但如付自安這般犀利的,卻還是第一次。
關鍵青出在一旁看的清楚,自己這位世兄有些話,就是故意說的戳人心窩,真正想說的,卻不是他嘴裏講的那些。
但不論他想說的是什麽。青出都能感覺到,世兄的言語似乎在推翻岩君的主張!可她感覺世兄並不是什麽悖逆之徒,他似乎有更好的辦法,隻是還沒說出來?
……
付自安也知道自己前世上網跟人對線的這一套,對於這些修士而言殺傷力著實兇殘。當年自己被杠精杠的啞口無言,硬是埋伏在“弱智吧”勤學苦練許久。到後麵,且不管孰是孰非、理虧理正,總之是沒有吃虧的時候。
也不是付自安吹牛,這身本事,對付一些個願意講道理,不動真氣的修士,那簡直是無往不利。反正是越講理的人,在自己這裏越吃虧。
比如恪物院喜歡辯難的那種學士是最好欺負了,把他們捆一塊也不見得是付自安的對手。
不過嘛,高傑不是敵人。也不是硬要把他為難出個好歹來。
高傑又胖,免不了三高,待會給他氣個腦淤血出來,付自安就少一個得力助手。見他已經是氣喘籲籲了,付自安就趕緊溫和下來,上去順順高傑胸口的氣,又把他扶到椅子上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