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總比腳快,特別是在不考慮舒適性的情況下,兩匹棗紅馬全力奔跑,被法陣托著的車架甚至都開始有些搖晃。
青出表示沒有大礙,自己打坐修行即可。
南客齡專心駕車,也沒法在觀看棋譜了。
付自安用手指摩擦著翼蛇知之的光滑鱗片,心裏思緒翻湧。
治療瘧疾的古方記載於哪本書,付自安有些記不清了。不過他記得那是一本晉代的古籍。也就是說,在晉代人們已經發現瘧疾的正確治療方法。
道祖九千年前一統道法三千,建立了玄天國朝。國朝延續至今,那麽長的時間裏,就沒有人發現這種治病的方法?付自安搖頭,認為絕不可能。
估計,在古難閣或者是恪物院的哪一本藏籍之中,定然寫著治療瘧疾的方法,或者寫著青蒿的用途。隻不過,沒人在意罷了。
不知從何時起,常人命如草芥已經成了普世認知。正因此,才要削尖了頭的修行,成為修士。以擺脫草芥的命運,求得長生,成為人上人。
可修行天賦這道天塹,把世上的絕大多數人攔在了修真大道之外。於是…..這些人便成了草芥?
事情本該不是這個樣子。
父親就教過,道祖有訓:修者若水,潤利世間。意思是修士們應該如同水一樣的滋養世間萬物。
隻不過太多人把道祖的訓誡忘了。
昨夜,付自安趁著王慶態度變得恭敬,把瘴病爆發的事情問了個清楚。按理說,有苦力大規模的生病了,應該飛書提報縣執官,然後由這縣執官再往上報。之後就該是古難閣派人出手,以免百姓遭受苦難。
事實上,嶺關守已經在一個月前將此事飛書報過了,之後便沒了下文。
飛書神異,發出之後乃是轉瞬即達。這一個月過去,古難閣的人也該到了才是。然而嶺關縣執,到現在沒有答複。
付自安追問之下才知道,如此已經許久了。那狗屁的縣官,動不動閉關,啥事都不管!飛書不行,派人去問,他便打發手下人出來說句“知道了”。
聽完之後,付自安臉上波瀾不驚,心裏怒火燒的可旺。所以才決定改道去鎮上。
要是猜的沒錯,那裏的瘧疾也已經傳開了。
付自安倒想看看,這個縣執官是個什麽物件,經不經打。
“付兄,想什麽呢?想的咬牙切齒,莫不是在盤算著怎麽把那縣官毒打一頓?”
這次,南客齡也對付自安換了個稱唿。之前叫師兄弟,看似親近其實客套。
天下修士都是同門,根底上祖師爺都是道祖他老人家。師兄弟、師叔、師侄之類稱唿,自然可以用在幾乎所有修士同門身上。
所以“付兄”這個稱唿,是表示超過了同門這層關係的親近之意了。
恰好付自安也與南客齡惺惺相惜,便迴應道:“南客兄將我的心思猜的如此通透。不用問了,肯定也跟我是打了一樣的主意。”
南客齡大笑,但也不直接承認,而是轉而說道:“我是想提醒付兄。我可沒察覺你帶著律令,沒有官身與他動手……不太好。還是我來打吧……”
律令是給官員的憑證,也是法器。兩個官員站到一起自有感應,通過靈識就能知道對方的官方身份。
付自安皺眉:“不親自動手,怎卸心頭怒火?”
南客齡笑道:“修行,修行……這就是修行啊。”
付自安覺得那不叫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很自然的,沒有那麽擰巴。
隻是又想了想,覺得自己確實心緒不寧的。幹脆盤腿一坐,趁著清晨早課時天地靈氣充裕。該是把先前被破去的不動罡衣再添上兩層才是。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句話亦體現在天地靈氣的運行規律上。
如果沒有外物的影響,天地靈氣這種東西,傾向於從濃鬱的區域離開,去填滿那些空虛的區域。
修士的修行最基礎的步驟,就是把天地靈氣引入體內形成真氣。這個過程其實不難,因為靈氣本就喜歡填滿空虛的區域,而修士的體內恰好便是真空地帶。
難的是,需要循序漸進控製靈氣徐徐的進入體內,而不是一股腦的灌進去。
試想一下,一個新生兒,三魂未穩、體骨新嫩。剛一降世,便被天地靈氣灌入四肢百骸……那後果大抵是要魂飛魄散、爆體而亡的。
所以人在初生時可供靈氣進入的氣竅,全部都在封閉狀態。等嬰兒兩三月大的時候,第一個氣竅「神闕」才會緩緩打開。
這就算是開了竅,早一點的也就不過兩三月的時間,晚一點的可能也得到三五歲時。但隻要開了竅,那也就算有了修行的可能性。
神闕的逐漸開啟,也同時伴隨著神念的覺醒。神念完全覺醒之後,也就能感應到自己的靈玄氣海了。之後配合修行心法吐納靈氣,就可以更高效的獲得真氣。直至靈玄氣海被填滿,無法容納更多真氣之時。
這就是修行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引氣定命」,簡稱“定命”。
聽聽名字就知道,這是能決定命運的。
為了確保神念不會被靈氣灌毀,神闕是個很細很細的氣竅,修煉效率很低。
不過,人的氣竅總數三百有餘,雖然天生阻塞,但可以用真氣將其衝開。衝開更多的氣竅,不僅能夠更高效率的吸收靈氣,以便下一步的修煉。更能夠借由真氣施展粗淺術法。
氣竅三百有餘。餘多少付自安不知道,也少有人知曉。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衝開不同的氣竅,所需的真氣數量不同。一些重要的氣竅,以及一些隱秘的氣竅,需要極多的真氣才能衝開。
所以,定命期納了多少真氣,也決定了修士可以修行何種法門。
比如軍頭王慶氣數太少。隻能體修,還得借助千峰醉,所以從軍比較適合。
而南客齡這種天才的氣數,最少也有百餘,自然就可以拜入門檻最高的隕星劍山。
他們兩人的命運,當然是截然不同的。
倒是……“引氣定命”這個說法或許也不準確。因為靈玄氣海的大小、能容納多少真氣這些事,或許在修煉開始之前就已經決定。隻不過定命完成後,才知曉而已。
……
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人在修煉的時候,往往是修為越高越能更快的吸納周遭的靈氣。修為低的修士若是在側,根本爭搶不到一丁點。隻能躲遠點,去無人的山野中清修。又或者是趁著高手不修煉的時候修行。
但這種時候畢竟少,最好能輔佐一些靈玨、靈香、丹藥一類的事物,讓修行事半功倍。
青出在劍山上是年紀最小、最得寵的小師妹。有專門的修行室,以大陣拘著靈氣不外溢。也有最上乘的靈香和丹藥輔佐她修行。甚至,眾人還約好了一個時段,都停下修行,讓小師妹也修煉修煉。
可盡管如此,青出也會時常覺得修煉並不暢快。因為能感覺到自己氣竅的納氣能力仍有富餘,可惜就是沒有那麽多靈氣可供吸納。
這次下山,南客齡更是讓著她,著實讓她明白了天地靈氣盡數為自己所吸納的快感。一路行來,她是有時間就修煉,尤其是早課時分,更是一秒鍾也不耽擱。
而今天早課過半之時,她卻忽然感覺一點靈氣都納不過來了!
實際上,南客師兄修煉時,她也偷偷試過納氣。就是想看看自己和師兄間的差距。結果自然是差的還遠,師兄修行時自己能引納的靈氣少之又少。如今天這般,一點點都吸納不到的情況,還是父親迴山門的時候。
所以,青出立刻就是一驚,趕緊掀開窗簾查看。
其實,付自安此時沒有修煉,他所修煉的功法和別人的不同。他是在施展獨門術法「不動罡衣」。是用天地靈氣製造無影無形的罡衣,以抵擋攻擊。
隻不過,付自安運用此法的時候動靜有點大。他自己都不曾察覺,所以才攪擾了青出的修行。
這時的南客齡也是察覺了靈氣流動異常,還以為是付自安在修行,很是詫異的看著他。不過想到心中早有的猜測,又覺得該是如此才對。
見師妹掀開車簾,南客齡便趕緊使眼色,示意讓師妹仔細看看付自安的樣貌。
這師兄妹二人一開始就懷疑付自安與一位大人物有關。可惜南客齡不曾親眼見過那位傳說中的人物。但青出師妹兒時卻在這位大人物身邊玩耍過。
所以想讓她仔細看看,付自安的樣貌和那位到底有幾分相似。
用車簾和紗巾遮住自己的容貌,又何嚐不是遮住了別人的容貌。
付自安坐車還總是背對著車廂,幾天下來青出也沒有找到仔細一窺的機會。此時付自安正在專心修行,是個偷偷看一眼的好時機。
見到師兄的眼神示意,青出自然是心領神會。趕緊扶著師兄的肩膀,輕手輕腳的探出身子,想找個角度,好看個仔細。
隻可惜,容貌一事能繼承多少是個問題。再加上付自安又閉著眼睛,青出看了好一會還是沒敢確定。
直到她瞥見付自安一直抱在懷裏的包袱中,有個錦紋的漆盒露出了一角……
那盒子紋飾相當華麗漂亮,倒是讓青出都不忍多看了兩眼。
也就在這個時候,付自安的小翼蛇知之發出了“吱吱吱”的叫聲。
青出大驚,抬眼一看,隻見付自安的眼神緊緊的盯著自己麵龐!
“啊!”像是受驚的小鹿,她尖叫一聲,如火掠一般的縮迴了車廂裏。
青出在車廂裏有多臉紅,付自安是沒瞧見。倒是發現了南客齡的臉皮頗為結實。
自己師妹如此冒犯,這個當師兄的,居然還有臉在旁邊時不時的發笑,一副實在是憋不住的樣子。
……
劍修到底是正派,這些偷雞摸狗的事,幹的相當不熟練。其實都不用知之叫喚,青出氣吐如蘭,女子的幽香早就被付自安發現了。隻是弄不清她要幹什麽,所以就擱那繃著。
直到知之叫喚,這才睜眼看。
還別說,青出師妹美貌出眾,付自安也是忍不住多看幾眼。
而南客齡裝作沒事的模樣太過隨意,甚至有些調皮了。這讓付自安忍不住開口調侃道:“青出師妹好奇我的模樣,倒是可以直接知會一聲。我自是把臉洗白淨了再讓你看個仔細啊。”
實話說,青出在裏麵尷尬的都快休克了。被付自安這麽一句話,噎的差點背過氣去。付自安聽見她在車廂裏發出了快要窒息的聲音,可能是正在掐死自己。
到這時,南客齡這個當師兄的才拿出了一點擔當,開口向付自安解釋道:“付兄莫怪,是我讓師妹看的。總覺得……你是岩君的後人。”
倒也算是開誠布公了。他們猜測自己的身份,付自安早就知道的。特別是被王慶幾個響頭磕下去,怎麽掩飾都是白搭。
倒是有件事讓付自安有些疑惑:“那為何要讓青出師妹來看我的樣貌?”
南客齡也沒再隱瞞,直接說道:“因為青出見過岩君。”
這時候青出也算是定下神來,在車廂裏小聲說道:“家父與岩君是好友,我過生日的時候,岩君就算人沒來,也一定送來禮物,年年如此。所以……剛剛冒犯了,師兄莫怪。”
聞言付自安立刻想到了一個人,寒江孤影劍十三,若牧也。
若牧也是劍修,不過有些獨樹一幟。別人修禦劍,劍氣、劍罡。而若牧也修劍步,相當於一種身法。十三步外難覓其蹤,十三步內劍劍致命。
大抵是在十三步外你根本見不著他的影子。而十三步內就是他的領域了,誰進,誰死!
若牧也修為入聖,乃是劍尊白一的得意弟子。白一的女兒白紛紛與他青梅竹馬,是一對有名的神仙道侶。兩人誕有一女,應該就是車廂裏的青出師妹了。
確實是父親經常掛念的一位朋友,付自安常常聽父親提起。
實際上付自安也見過這位長輩。隻不過那時才百日,付自安可記不清。
付自安百日的時候,除了一些與岩君極為親近的人到賀之外。唯一一個登門討酒的人就是若牧也。
所以後來若牧也的女兒過生日,也必有岩君的禮物到場。有時岩君也親自去劍山,就是為了給她過個生日,所以若青出見過岩君。
“……你是若薇?”
付自安記得父親提過她的名字,這也相當於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於是若青出趕緊挽起車簾,鄭重行禮:“世兄,妹妹正是若薇。”
這次她沒有帶著麵紗,付自安看清了她額頭上的火紅炎花紋。那可不是花鈿妝,而是她與生俱來的,所以名字才會叫若薇。
其實,“青出”也不是用假名字。那是她下山時,劍尊白一給她取的表字。姓若,名薇,字青出。是望她青出於藍啊。
……
付自安也沒料到,這次還真的碰上了自己人。
青出表示沒有大礙,自己打坐修行即可。
南客齡專心駕車,也沒法在觀看棋譜了。
付自安用手指摩擦著翼蛇知之的光滑鱗片,心裏思緒翻湧。
治療瘧疾的古方記載於哪本書,付自安有些記不清了。不過他記得那是一本晉代的古籍。也就是說,在晉代人們已經發現瘧疾的正確治療方法。
道祖九千年前一統道法三千,建立了玄天國朝。國朝延續至今,那麽長的時間裏,就沒有人發現這種治病的方法?付自安搖頭,認為絕不可能。
估計,在古難閣或者是恪物院的哪一本藏籍之中,定然寫著治療瘧疾的方法,或者寫著青蒿的用途。隻不過,沒人在意罷了。
不知從何時起,常人命如草芥已經成了普世認知。正因此,才要削尖了頭的修行,成為修士。以擺脫草芥的命運,求得長生,成為人上人。
可修行天賦這道天塹,把世上的絕大多數人攔在了修真大道之外。於是…..這些人便成了草芥?
事情本該不是這個樣子。
父親就教過,道祖有訓:修者若水,潤利世間。意思是修士們應該如同水一樣的滋養世間萬物。
隻不過太多人把道祖的訓誡忘了。
昨夜,付自安趁著王慶態度變得恭敬,把瘴病爆發的事情問了個清楚。按理說,有苦力大規模的生病了,應該飛書提報縣執官,然後由這縣執官再往上報。之後就該是古難閣派人出手,以免百姓遭受苦難。
事實上,嶺關守已經在一個月前將此事飛書報過了,之後便沒了下文。
飛書神異,發出之後乃是轉瞬即達。這一個月過去,古難閣的人也該到了才是。然而嶺關縣執,到現在沒有答複。
付自安追問之下才知道,如此已經許久了。那狗屁的縣官,動不動閉關,啥事都不管!飛書不行,派人去問,他便打發手下人出來說句“知道了”。
聽完之後,付自安臉上波瀾不驚,心裏怒火燒的可旺。所以才決定改道去鎮上。
要是猜的沒錯,那裏的瘧疾也已經傳開了。
付自安倒想看看,這個縣執官是個什麽物件,經不經打。
“付兄,想什麽呢?想的咬牙切齒,莫不是在盤算著怎麽把那縣官毒打一頓?”
這次,南客齡也對付自安換了個稱唿。之前叫師兄弟,看似親近其實客套。
天下修士都是同門,根底上祖師爺都是道祖他老人家。師兄弟、師叔、師侄之類稱唿,自然可以用在幾乎所有修士同門身上。
所以“付兄”這個稱唿,是表示超過了同門這層關係的親近之意了。
恰好付自安也與南客齡惺惺相惜,便迴應道:“南客兄將我的心思猜的如此通透。不用問了,肯定也跟我是打了一樣的主意。”
南客齡大笑,但也不直接承認,而是轉而說道:“我是想提醒付兄。我可沒察覺你帶著律令,沒有官身與他動手……不太好。還是我來打吧……”
律令是給官員的憑證,也是法器。兩個官員站到一起自有感應,通過靈識就能知道對方的官方身份。
付自安皺眉:“不親自動手,怎卸心頭怒火?”
南客齡笑道:“修行,修行……這就是修行啊。”
付自安覺得那不叫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很自然的,沒有那麽擰巴。
隻是又想了想,覺得自己確實心緒不寧的。幹脆盤腿一坐,趁著清晨早課時天地靈氣充裕。該是把先前被破去的不動罡衣再添上兩層才是。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句話亦體現在天地靈氣的運行規律上。
如果沒有外物的影響,天地靈氣這種東西,傾向於從濃鬱的區域離開,去填滿那些空虛的區域。
修士的修行最基礎的步驟,就是把天地靈氣引入體內形成真氣。這個過程其實不難,因為靈氣本就喜歡填滿空虛的區域,而修士的體內恰好便是真空地帶。
難的是,需要循序漸進控製靈氣徐徐的進入體內,而不是一股腦的灌進去。
試想一下,一個新生兒,三魂未穩、體骨新嫩。剛一降世,便被天地靈氣灌入四肢百骸……那後果大抵是要魂飛魄散、爆體而亡的。
所以人在初生時可供靈氣進入的氣竅,全部都在封閉狀態。等嬰兒兩三月大的時候,第一個氣竅「神闕」才會緩緩打開。
這就算是開了竅,早一點的也就不過兩三月的時間,晚一點的可能也得到三五歲時。但隻要開了竅,那也就算有了修行的可能性。
神闕的逐漸開啟,也同時伴隨著神念的覺醒。神念完全覺醒之後,也就能感應到自己的靈玄氣海了。之後配合修行心法吐納靈氣,就可以更高效的獲得真氣。直至靈玄氣海被填滿,無法容納更多真氣之時。
這就是修行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引氣定命」,簡稱“定命”。
聽聽名字就知道,這是能決定命運的。
為了確保神念不會被靈氣灌毀,神闕是個很細很細的氣竅,修煉效率很低。
不過,人的氣竅總數三百有餘,雖然天生阻塞,但可以用真氣將其衝開。衝開更多的氣竅,不僅能夠更高效率的吸收靈氣,以便下一步的修煉。更能夠借由真氣施展粗淺術法。
氣竅三百有餘。餘多少付自安不知道,也少有人知曉。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衝開不同的氣竅,所需的真氣數量不同。一些重要的氣竅,以及一些隱秘的氣竅,需要極多的真氣才能衝開。
所以,定命期納了多少真氣,也決定了修士可以修行何種法門。
比如軍頭王慶氣數太少。隻能體修,還得借助千峰醉,所以從軍比較適合。
而南客齡這種天才的氣數,最少也有百餘,自然就可以拜入門檻最高的隕星劍山。
他們兩人的命運,當然是截然不同的。
倒是……“引氣定命”這個說法或許也不準確。因為靈玄氣海的大小、能容納多少真氣這些事,或許在修煉開始之前就已經決定。隻不過定命完成後,才知曉而已。
……
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人在修煉的時候,往往是修為越高越能更快的吸納周遭的靈氣。修為低的修士若是在側,根本爭搶不到一丁點。隻能躲遠點,去無人的山野中清修。又或者是趁著高手不修煉的時候修行。
但這種時候畢竟少,最好能輔佐一些靈玨、靈香、丹藥一類的事物,讓修行事半功倍。
青出在劍山上是年紀最小、最得寵的小師妹。有專門的修行室,以大陣拘著靈氣不外溢。也有最上乘的靈香和丹藥輔佐她修行。甚至,眾人還約好了一個時段,都停下修行,讓小師妹也修煉修煉。
可盡管如此,青出也會時常覺得修煉並不暢快。因為能感覺到自己氣竅的納氣能力仍有富餘,可惜就是沒有那麽多靈氣可供吸納。
這次下山,南客齡更是讓著她,著實讓她明白了天地靈氣盡數為自己所吸納的快感。一路行來,她是有時間就修煉,尤其是早課時分,更是一秒鍾也不耽擱。
而今天早課過半之時,她卻忽然感覺一點靈氣都納不過來了!
實際上,南客師兄修煉時,她也偷偷試過納氣。就是想看看自己和師兄間的差距。結果自然是差的還遠,師兄修行時自己能引納的靈氣少之又少。如今天這般,一點點都吸納不到的情況,還是父親迴山門的時候。
所以,青出立刻就是一驚,趕緊掀開窗簾查看。
其實,付自安此時沒有修煉,他所修煉的功法和別人的不同。他是在施展獨門術法「不動罡衣」。是用天地靈氣製造無影無形的罡衣,以抵擋攻擊。
隻不過,付自安運用此法的時候動靜有點大。他自己都不曾察覺,所以才攪擾了青出的修行。
這時的南客齡也是察覺了靈氣流動異常,還以為是付自安在修行,很是詫異的看著他。不過想到心中早有的猜測,又覺得該是如此才對。
見師妹掀開車簾,南客齡便趕緊使眼色,示意讓師妹仔細看看付自安的樣貌。
這師兄妹二人一開始就懷疑付自安與一位大人物有關。可惜南客齡不曾親眼見過那位傳說中的人物。但青出師妹兒時卻在這位大人物身邊玩耍過。
所以想讓她仔細看看,付自安的樣貌和那位到底有幾分相似。
用車簾和紗巾遮住自己的容貌,又何嚐不是遮住了別人的容貌。
付自安坐車還總是背對著車廂,幾天下來青出也沒有找到仔細一窺的機會。此時付自安正在專心修行,是個偷偷看一眼的好時機。
見到師兄的眼神示意,青出自然是心領神會。趕緊扶著師兄的肩膀,輕手輕腳的探出身子,想找個角度,好看個仔細。
隻可惜,容貌一事能繼承多少是個問題。再加上付自安又閉著眼睛,青出看了好一會還是沒敢確定。
直到她瞥見付自安一直抱在懷裏的包袱中,有個錦紋的漆盒露出了一角……
那盒子紋飾相當華麗漂亮,倒是讓青出都不忍多看了兩眼。
也就在這個時候,付自安的小翼蛇知之發出了“吱吱吱”的叫聲。
青出大驚,抬眼一看,隻見付自安的眼神緊緊的盯著自己麵龐!
“啊!”像是受驚的小鹿,她尖叫一聲,如火掠一般的縮迴了車廂裏。
青出在車廂裏有多臉紅,付自安是沒瞧見。倒是發現了南客齡的臉皮頗為結實。
自己師妹如此冒犯,這個當師兄的,居然還有臉在旁邊時不時的發笑,一副實在是憋不住的樣子。
……
劍修到底是正派,這些偷雞摸狗的事,幹的相當不熟練。其實都不用知之叫喚,青出氣吐如蘭,女子的幽香早就被付自安發現了。隻是弄不清她要幹什麽,所以就擱那繃著。
直到知之叫喚,這才睜眼看。
還別說,青出師妹美貌出眾,付自安也是忍不住多看幾眼。
而南客齡裝作沒事的模樣太過隨意,甚至有些調皮了。這讓付自安忍不住開口調侃道:“青出師妹好奇我的模樣,倒是可以直接知會一聲。我自是把臉洗白淨了再讓你看個仔細啊。”
實話說,青出在裏麵尷尬的都快休克了。被付自安這麽一句話,噎的差點背過氣去。付自安聽見她在車廂裏發出了快要窒息的聲音,可能是正在掐死自己。
到這時,南客齡這個當師兄的才拿出了一點擔當,開口向付自安解釋道:“付兄莫怪,是我讓師妹看的。總覺得……你是岩君的後人。”
倒也算是開誠布公了。他們猜測自己的身份,付自安早就知道的。特別是被王慶幾個響頭磕下去,怎麽掩飾都是白搭。
倒是有件事讓付自安有些疑惑:“那為何要讓青出師妹來看我的樣貌?”
南客齡也沒再隱瞞,直接說道:“因為青出見過岩君。”
這時候青出也算是定下神來,在車廂裏小聲說道:“家父與岩君是好友,我過生日的時候,岩君就算人沒來,也一定送來禮物,年年如此。所以……剛剛冒犯了,師兄莫怪。”
聞言付自安立刻想到了一個人,寒江孤影劍十三,若牧也。
若牧也是劍修,不過有些獨樹一幟。別人修禦劍,劍氣、劍罡。而若牧也修劍步,相當於一種身法。十三步外難覓其蹤,十三步內劍劍致命。
大抵是在十三步外你根本見不著他的影子。而十三步內就是他的領域了,誰進,誰死!
若牧也修為入聖,乃是劍尊白一的得意弟子。白一的女兒白紛紛與他青梅竹馬,是一對有名的神仙道侶。兩人誕有一女,應該就是車廂裏的青出師妹了。
確實是父親經常掛念的一位朋友,付自安常常聽父親提起。
實際上付自安也見過這位長輩。隻不過那時才百日,付自安可記不清。
付自安百日的時候,除了一些與岩君極為親近的人到賀之外。唯一一個登門討酒的人就是若牧也。
所以後來若牧也的女兒過生日,也必有岩君的禮物到場。有時岩君也親自去劍山,就是為了給她過個生日,所以若青出見過岩君。
“……你是若薇?”
付自安記得父親提過她的名字,這也相當於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於是若青出趕緊挽起車簾,鄭重行禮:“世兄,妹妹正是若薇。”
這次她沒有帶著麵紗,付自安看清了她額頭上的火紅炎花紋。那可不是花鈿妝,而是她與生俱來的,所以名字才會叫若薇。
其實,“青出”也不是用假名字。那是她下山時,劍尊白一給她取的表字。姓若,名薇,字青出。是望她青出於藍啊。
……
付自安也沒料到,這次還真的碰上了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