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王眸光劇震:“什麽?”
“屬下也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可羽檄文書已送抵京城,陛下讓王爺速速前往紫宸殿商議。”
珩王一臉陰沉,剛要轉身,想到青城,還未開口,青城便道:“殿下先去紫宸殿,不必顧忌臣女,臣女就在城門口等候殿下。”
她眉間俱是急色,但語氣平靜,珩王知道她憂心玥璃的處境,便不再多言,先行前往紫宸殿。
青城站在城門口,看到不斷有穿著官服的朝臣進入皇城,其中以兵部和戶部的官員為主,最後中書令也一臉急色走了進去。
青城提醒自己要冷靜,可思緒紛亂,各種念頭不住的在腦中閃過。
裴崢是雲中城的主帥,負責管理整個雲中軍務,他怎麽可能叛投柔然?最要緊的,裴崢是玥璃的教習師父,玥璃視其為兄長,如今裴崢處境不明,那玥璃豈不是……
她心亂如麻,忍不住踱起步來。
不知過了多久,珩王帶著封義大踏步走了出來,青城見狀,迎了上去。
珩王張了張口,似乎不知從何處說起,隻道:“你隨我迴府?”
青城點頭,跟著珩王迴到府邸,徑直來到書房。
欒舟和三位掌使都在書房外等候,一臉凝重。
青城反應過來,武寧司的所有掌使都曾在雲中七鎮駐守過,發生如此大的變故,他們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她目光轉向邯平,見他濃眉緊蹙,麵有憂色,想來是知道了她幾日前吐血昏厥一事,她點頭微笑,示意他不用擔心。
一行人進到書房。
珩王看著青城,一字一句道:“目前玥璃還在雲中城,並沒有危險,你先安心。”
青城高懸的心總算歸位。
欒舟道:“王爺,這究竟怎麽迴事?裴帥怎麽可能叛變,這簡直荒唐!”
珩王道:“幾日前,拿伮和納罕各自率領一支柔然騎兵,其中一支突襲榷場,擄劫了百姓和貨物,另一支騎兵將懷朔鎮和沃野鎮附近的良田全部焚毀。裴崢帶兩千雲中騎追擊,結果遭到柔然騎兵伏擊,全軍覆沒,之後就傳來他投敵叛變的消息。”
他取來輿圖展開,所有人會意,嘩啦一下圍了過去。
珩王用手指輕點雲中城西北方的一處地方:“這是榷場的位置……”
他瞥了青城一眼,像是擔心她看不明白輿圖上的布局,將手指移向雲中城正北方的兩處城郭,解釋道,“這是岐、靈兩城,曾是沙瀾國的城郭。沙瀾國被柔然打敗後,已淪為柔然的附屬,柔然與大魏有衝突時,會在此駐兵。按照大魏與柔然結盟時的盟約,柔然需放棄在岐、靈二城駐紮,可就目前來看,他們撕毀約定,定然已重新布防兩城。”
他又指向一條南北縱橫很長的山穀,“這是千機穀,裴崢追擊柔然騎兵,走的便是這條路。”
封義不解:“王爺,千機穀中有好幾條岔路,最快出穀的路,盡頭是一片沼澤啊,遠一些的路皆往東北方向而去,遠離歧、靈二城啊,裴帥為何走這條山穀追擊?”
“他曾告訴我,他在穀中發現一條新的岔路,雖然難行,但隻要翻過一個小山頭,就可以直接切入靈城,他應該是想救迴被擄走的客商和百姓。”
嚴蒙道:“如此說來,裴帥很可能在此處遭遇伏兵,可柔然怎知裴帥會走這條路?難道是柔然斥候發現了他們的動向,可這也不對呀,那可是二千雲中騎,按裴帥的習慣,進這樣的山穀,定會留一部分人在穀外,一旦出現異常,定會迴城求援,至少送出消息,怎麽可能全軍覆沒!王爺,此事處處透著疑點,必有隱情。”
封義歎了口氣:“就是因為此事太過蹊蹺,當柔然傳出裴帥叛投的說法後,竟有朝臣相信了。”
鍾亭大驚:“什麽?一群屍位素餐的蠢貨!且不說高亭侯府世代忠勇,單說裴帥,駐守邊城二十幾載,與柔然交戰不下百起,他怎麽可能投敵!”
幾人眉頭緊鎖,皆是一臉激憤。
欒舟道:“殿下,現在怎麽辦?”
“我已向陛下請旨,明日一早前往雲中城,營救裴崢。”
他看了眼天色,轉眼見青城凝視著輿圖,若有所思,便道:“天色已晚,我讓欒舟送郡主迴府。”
青城知道他們多半要徹夜討論軍情,自己在場,多有不便,便點頭稱是,正要動身時,崔管家匆匆來報,說是鍾顏來了。
幾人頗有些意外,自鍾顏離開武寧司,升任麒麟衛右將軍後,除非緊急要事,否則她很少前來。她身在宮中,又得獨孤太後器重,時常能早一步獲取重要消息,這種時候,她就會向珩王及時傳遞。
鍾顏一身黑衣,臉上陰雲密布,行禮後,語速飛快道:“王爺,雲中發來密報,玥璃縣主不信裴帥會叛投柔然,帶著一眾手下裝扮成柔然客商潛入岐城營救,不慎被擒,如今生死未卜。”
此話一出,眾人大吃一驚,珩王驀地看向青城。
青城隻覺得如墜冰窖,渾身血液仿佛都被凝凍住。
珩王見她身形僵直,心頭一緊,立即派人去找南棠,被青城攔下。
她轉向珩王,道:“臣女要與殿下同去雲中。”
珩王憂心地看向她,見她麵色平靜,才道:“郡主,此行兇險,我不能讓郡主隨行。但本王保證,務必將玥璃安全帶迴,可好?”
青城緩緩搖頭。
珩王無奈,隻好道:“三年前一事還未查清,四獵圖的下落還沒有任何消息,你留下來……”
“三年我都等下來了,何妨再等些時日?殿下放心,我一定不給殿下添麻煩,一定不再吐血昏厥,一切都聽殿下安排。”
邯平聞言,心中一陣絞痛,幾步上前:“王爺,就讓郡主同去吧,若是王爺擔心郡主的安危,屬下會拚死護郡主周全。”
欒舟也道:“王爺,郡主與玥璃縣主姐妹情深,想來在京中也是如坐針氈,就帶上郡主吧,屬下也願護郡主周全。”
“屬下也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可羽檄文書已送抵京城,陛下讓王爺速速前往紫宸殿商議。”
珩王一臉陰沉,剛要轉身,想到青城,還未開口,青城便道:“殿下先去紫宸殿,不必顧忌臣女,臣女就在城門口等候殿下。”
她眉間俱是急色,但語氣平靜,珩王知道她憂心玥璃的處境,便不再多言,先行前往紫宸殿。
青城站在城門口,看到不斷有穿著官服的朝臣進入皇城,其中以兵部和戶部的官員為主,最後中書令也一臉急色走了進去。
青城提醒自己要冷靜,可思緒紛亂,各種念頭不住的在腦中閃過。
裴崢是雲中城的主帥,負責管理整個雲中軍務,他怎麽可能叛投柔然?最要緊的,裴崢是玥璃的教習師父,玥璃視其為兄長,如今裴崢處境不明,那玥璃豈不是……
她心亂如麻,忍不住踱起步來。
不知過了多久,珩王帶著封義大踏步走了出來,青城見狀,迎了上去。
珩王張了張口,似乎不知從何處說起,隻道:“你隨我迴府?”
青城點頭,跟著珩王迴到府邸,徑直來到書房。
欒舟和三位掌使都在書房外等候,一臉凝重。
青城反應過來,武寧司的所有掌使都曾在雲中七鎮駐守過,發生如此大的變故,他們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她目光轉向邯平,見他濃眉緊蹙,麵有憂色,想來是知道了她幾日前吐血昏厥一事,她點頭微笑,示意他不用擔心。
一行人進到書房。
珩王看著青城,一字一句道:“目前玥璃還在雲中城,並沒有危險,你先安心。”
青城高懸的心總算歸位。
欒舟道:“王爺,這究竟怎麽迴事?裴帥怎麽可能叛變,這簡直荒唐!”
珩王道:“幾日前,拿伮和納罕各自率領一支柔然騎兵,其中一支突襲榷場,擄劫了百姓和貨物,另一支騎兵將懷朔鎮和沃野鎮附近的良田全部焚毀。裴崢帶兩千雲中騎追擊,結果遭到柔然騎兵伏擊,全軍覆沒,之後就傳來他投敵叛變的消息。”
他取來輿圖展開,所有人會意,嘩啦一下圍了過去。
珩王用手指輕點雲中城西北方的一處地方:“這是榷場的位置……”
他瞥了青城一眼,像是擔心她看不明白輿圖上的布局,將手指移向雲中城正北方的兩處城郭,解釋道,“這是岐、靈兩城,曾是沙瀾國的城郭。沙瀾國被柔然打敗後,已淪為柔然的附屬,柔然與大魏有衝突時,會在此駐兵。按照大魏與柔然結盟時的盟約,柔然需放棄在岐、靈二城駐紮,可就目前來看,他們撕毀約定,定然已重新布防兩城。”
他又指向一條南北縱橫很長的山穀,“這是千機穀,裴崢追擊柔然騎兵,走的便是這條路。”
封義不解:“王爺,千機穀中有好幾條岔路,最快出穀的路,盡頭是一片沼澤啊,遠一些的路皆往東北方向而去,遠離歧、靈二城啊,裴帥為何走這條山穀追擊?”
“他曾告訴我,他在穀中發現一條新的岔路,雖然難行,但隻要翻過一個小山頭,就可以直接切入靈城,他應該是想救迴被擄走的客商和百姓。”
嚴蒙道:“如此說來,裴帥很可能在此處遭遇伏兵,可柔然怎知裴帥會走這條路?難道是柔然斥候發現了他們的動向,可這也不對呀,那可是二千雲中騎,按裴帥的習慣,進這樣的山穀,定會留一部分人在穀外,一旦出現異常,定會迴城求援,至少送出消息,怎麽可能全軍覆沒!王爺,此事處處透著疑點,必有隱情。”
封義歎了口氣:“就是因為此事太過蹊蹺,當柔然傳出裴帥叛投的說法後,竟有朝臣相信了。”
鍾亭大驚:“什麽?一群屍位素餐的蠢貨!且不說高亭侯府世代忠勇,單說裴帥,駐守邊城二十幾載,與柔然交戰不下百起,他怎麽可能投敵!”
幾人眉頭緊鎖,皆是一臉激憤。
欒舟道:“殿下,現在怎麽辦?”
“我已向陛下請旨,明日一早前往雲中城,營救裴崢。”
他看了眼天色,轉眼見青城凝視著輿圖,若有所思,便道:“天色已晚,我讓欒舟送郡主迴府。”
青城知道他們多半要徹夜討論軍情,自己在場,多有不便,便點頭稱是,正要動身時,崔管家匆匆來報,說是鍾顏來了。
幾人頗有些意外,自鍾顏離開武寧司,升任麒麟衛右將軍後,除非緊急要事,否則她很少前來。她身在宮中,又得獨孤太後器重,時常能早一步獲取重要消息,這種時候,她就會向珩王及時傳遞。
鍾顏一身黑衣,臉上陰雲密布,行禮後,語速飛快道:“王爺,雲中發來密報,玥璃縣主不信裴帥會叛投柔然,帶著一眾手下裝扮成柔然客商潛入岐城營救,不慎被擒,如今生死未卜。”
此話一出,眾人大吃一驚,珩王驀地看向青城。
青城隻覺得如墜冰窖,渾身血液仿佛都被凝凍住。
珩王見她身形僵直,心頭一緊,立即派人去找南棠,被青城攔下。
她轉向珩王,道:“臣女要與殿下同去雲中。”
珩王憂心地看向她,見她麵色平靜,才道:“郡主,此行兇險,我不能讓郡主隨行。但本王保證,務必將玥璃安全帶迴,可好?”
青城緩緩搖頭。
珩王無奈,隻好道:“三年前一事還未查清,四獵圖的下落還沒有任何消息,你留下來……”
“三年我都等下來了,何妨再等些時日?殿下放心,我一定不給殿下添麻煩,一定不再吐血昏厥,一切都聽殿下安排。”
邯平聞言,心中一陣絞痛,幾步上前:“王爺,就讓郡主同去吧,若是王爺擔心郡主的安危,屬下會拚死護郡主周全。”
欒舟也道:“王爺,郡主與玥璃縣主姐妹情深,想來在京中也是如坐針氈,就帶上郡主吧,屬下也願護郡主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