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貴妃現在急於將魏帝的注意力從夏獵圖一事上轉移開,聽到武陵王描述刺客的裝束,顧不上多想,話已脫口而出。
如此一來,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一眾宮婢,她們麵麵相覷,接著紛紛伏倒在地,否定聲此起彼伏:“請陛下明鑒,並非奴婢所為。”
這時傳來兩聲輕笑,緊接著一道清麗的聲音緩緩傳來。
“陛下愛看劍器舞,本宮特令宮中會武藝的宮婢習得此舞,擔心人數不夠,還從幾位朝臣府中選出幾位侍女一起舞劍,為得就是能在這賞菊宴上獻藝助興。她們自開宴就候在殿外,駱統領帶著禁軍在附近巡邏,還有不少靜候的近衛,宮婢中有沒有人中途離開,一問便知。”
說話的是榮妃,她穿著一件緋色的宮裝,發髻上簪了些珠翠花鈿,還別了一支金累絲五鳳垂珠步搖,烏發膚白,看不出年紀。她手執一把團扇,扇麵上木芙蓉競相開放,花團錦簇,愈發襯得她麵若芙蓉。
而此刻,那張粉若煙霞的臉上沒有一絲笑意,眉眼間透出無盡冷意。
駱琛被點到名,連忙躬身道:“啟稟陛下,宮婢們候場時,微臣一直在附近,未見任何人離開。”
武陵王萬萬沒想到舞劍的大部分人竟是武婢,而大魏宮中武婢大多出自太後的長信宮和榮妃的嘉瑞宮,若他繼續說下去,豈非是說太後或榮妃指使人夜探東宮!
他心頭一緊,連忙改口:“陛下,那女子蒙著麵,發絲高束,穿一身暗色勁裝,至於顏色,當時屋內光線昏暗,隻憑月色依稀辨別,恐有看錯。”
榮妃輕搖團扇,似笑非笑:“武陵王口口聲聲說有刺客,可這滿宮禁軍都未瞧見,這刺客來無影去無蹤,總不能是陣風吧。”
夏陽侯道:“榮妃娘娘所言極是,這刺客夜探東宮,還帶著四獵圖圖樣,定是有所圖謀,要盡快將其抓獲才好。可闔宮上下,隻有武陵王一人見過此人,似乎又說不通。”
此言一出,朝臣們都竊竊私語起來。
武陵王此時心亂如麻。
他偷聽到青城和景雲的對話,按計劃,前往東宮的應該就是景雲莫屬,可當他看到景雲站在跳劍器舞的宮婢中時,就已經反應過來,今晚與他交手的女子絕非景雲。從麟德殿到東宮距離不近,她根本不可能離開那麽久不被發現。可若不是景雲,又會是誰呢?他的目光掃過慶星,不過一眼,他便否定了這個想法,慶星身量比那人矮些,且更瘦削。
今晚真的有個女子去過東宮,真的與他交過手,可如今無人能證明此事,再這樣下去,隻怕眾人以為這是他為擅闖東宮而編造的借口。
這時盧寶音忽然站了起來,道:“啟稟陛下,臣女也看到,有個蒙麵女子,曾在麟德殿附近出沒過。”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青城心裏咯噔一下,但馬上覺察出不對,她當時離開和返迴時都凝神聽過,附近根本空無一人,這時盧寶音再次開口。
“臣女當時不勝酒力,正打算去偏殿喝些醒酒湯,走到僻靜處時忽然看到屋簷上有個蒙麵女子一閃而過,不多時一個身穿藏青色錦袍、頭戴銀冠的男子就追了出去,臣女隻當是醉酒眼花,剛才聽武陵王說起,這才反應過來竟是真的……”
今日武陵王正好穿一身藏青色錦袍,頭戴鎏銀發冠,盧寶音的幾句話並無破綻,倒是印證了武陵王所言非虛。
青城反應過來,盧寶音在說謊,因為當時武陵王分明比她早前往東宮。
她實在沒想到,看似乖順的盧寶音竟敢欺君,真是好大的膽子。
榮妃不再多言,輕歎一聲,顯得有些疲憊。
魏帝見狀,輕拍她的手背,低聲安慰幾句,繼而轉向珩王。
“此事就交由你和駱琛查辦,務必找出刺客。此外,叫文太醫來,給武陵王看傷。”
兩人躬身拱手,異口同聲:“微臣領命。”
魏帝說完,與榮妃相攜離去。
武陵王和齊邕使節被請到後殿,等待太醫。
殿內之人不再久留,相繼離開,不多時,偌大的宮殿隻剩下一些等待問話的朝臣女眷和宮婢。
主仆三人在一處角落中閑話。
慶星還沒從剛才震驚的情緒中緩過來:“盧寶音究竟為何要幫武陵王啊,她就不怕事情敗露,連累家人,那可是欺君之罪!”她忍不住搖頭,像是想到什麽,忽然麵色一變,“盧寶音該不會是愛慕武陵王吧?”
景雲道:“未必是愛慕,會不會他們之間有別的什麽關係?”
慶星翻了個白眼:“能有什麽關係呢?你想想看,盧寶音性情沉靜柔順,平日裏連府門都不出,整日就知道在府中紮風箏。結果到了白城,一反常態,主動要跟郡主和武陵王一組,還提議射箭,那必然有緣故啊。”
慶星的話猛地提醒了青城,她忽然想到,在白城的那幾日,盧寶音看她的眼神的確有些奇怪,似乎總帶著一絲莫名的惱恨。莫非真的如慶星所說,盧寶音愛慕武陵王,對她的敵意是誤會武陵王真的想娶她?
青城心中發笑,盧寶音若是知道他們二人彼此算計陷害,大打出手,甚至想置對方於死地,不知作何感想。
正想著,珩王和駱琛走了過來,身後跟著盧寶音。
駱琛瞥了盧寶音一眼,道:“請盧小姐將剛才所述再說一遍。”
盧寶音道:“臣女注意到,青城郡主有半個時辰沒在殿中。”
珩王與駱琛剛才一直在查曾離開過大殿的女子,其他人都問過了,最後才輪到青城。
青城心中暗歎,盧寶音定是看到她與武陵王一前一後出去,這才格外關注。
見青城沉默不語,珩王道:“盧小姐如何確定時長是半個時辰?”
“迴珩王殿下的話,青城郡主離開時,殿中舞師正在跳霓裳舞,迴來的時候,劍器舞已經跳了大半,這之間的時長大概有半個時辰。”
珩王看向青城:“郡主去了何處?”
如此一來,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一眾宮婢,她們麵麵相覷,接著紛紛伏倒在地,否定聲此起彼伏:“請陛下明鑒,並非奴婢所為。”
這時傳來兩聲輕笑,緊接著一道清麗的聲音緩緩傳來。
“陛下愛看劍器舞,本宮特令宮中會武藝的宮婢習得此舞,擔心人數不夠,還從幾位朝臣府中選出幾位侍女一起舞劍,為得就是能在這賞菊宴上獻藝助興。她們自開宴就候在殿外,駱統領帶著禁軍在附近巡邏,還有不少靜候的近衛,宮婢中有沒有人中途離開,一問便知。”
說話的是榮妃,她穿著一件緋色的宮裝,發髻上簪了些珠翠花鈿,還別了一支金累絲五鳳垂珠步搖,烏發膚白,看不出年紀。她手執一把團扇,扇麵上木芙蓉競相開放,花團錦簇,愈發襯得她麵若芙蓉。
而此刻,那張粉若煙霞的臉上沒有一絲笑意,眉眼間透出無盡冷意。
駱琛被點到名,連忙躬身道:“啟稟陛下,宮婢們候場時,微臣一直在附近,未見任何人離開。”
武陵王萬萬沒想到舞劍的大部分人竟是武婢,而大魏宮中武婢大多出自太後的長信宮和榮妃的嘉瑞宮,若他繼續說下去,豈非是說太後或榮妃指使人夜探東宮!
他心頭一緊,連忙改口:“陛下,那女子蒙著麵,發絲高束,穿一身暗色勁裝,至於顏色,當時屋內光線昏暗,隻憑月色依稀辨別,恐有看錯。”
榮妃輕搖團扇,似笑非笑:“武陵王口口聲聲說有刺客,可這滿宮禁軍都未瞧見,這刺客來無影去無蹤,總不能是陣風吧。”
夏陽侯道:“榮妃娘娘所言極是,這刺客夜探東宮,還帶著四獵圖圖樣,定是有所圖謀,要盡快將其抓獲才好。可闔宮上下,隻有武陵王一人見過此人,似乎又說不通。”
此言一出,朝臣們都竊竊私語起來。
武陵王此時心亂如麻。
他偷聽到青城和景雲的對話,按計劃,前往東宮的應該就是景雲莫屬,可當他看到景雲站在跳劍器舞的宮婢中時,就已經反應過來,今晚與他交手的女子絕非景雲。從麟德殿到東宮距離不近,她根本不可能離開那麽久不被發現。可若不是景雲,又會是誰呢?他的目光掃過慶星,不過一眼,他便否定了這個想法,慶星身量比那人矮些,且更瘦削。
今晚真的有個女子去過東宮,真的與他交過手,可如今無人能證明此事,再這樣下去,隻怕眾人以為這是他為擅闖東宮而編造的借口。
這時盧寶音忽然站了起來,道:“啟稟陛下,臣女也看到,有個蒙麵女子,曾在麟德殿附近出沒過。”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青城心裏咯噔一下,但馬上覺察出不對,她當時離開和返迴時都凝神聽過,附近根本空無一人,這時盧寶音再次開口。
“臣女當時不勝酒力,正打算去偏殿喝些醒酒湯,走到僻靜處時忽然看到屋簷上有個蒙麵女子一閃而過,不多時一個身穿藏青色錦袍、頭戴銀冠的男子就追了出去,臣女隻當是醉酒眼花,剛才聽武陵王說起,這才反應過來竟是真的……”
今日武陵王正好穿一身藏青色錦袍,頭戴鎏銀發冠,盧寶音的幾句話並無破綻,倒是印證了武陵王所言非虛。
青城反應過來,盧寶音在說謊,因為當時武陵王分明比她早前往東宮。
她實在沒想到,看似乖順的盧寶音竟敢欺君,真是好大的膽子。
榮妃不再多言,輕歎一聲,顯得有些疲憊。
魏帝見狀,輕拍她的手背,低聲安慰幾句,繼而轉向珩王。
“此事就交由你和駱琛查辦,務必找出刺客。此外,叫文太醫來,給武陵王看傷。”
兩人躬身拱手,異口同聲:“微臣領命。”
魏帝說完,與榮妃相攜離去。
武陵王和齊邕使節被請到後殿,等待太醫。
殿內之人不再久留,相繼離開,不多時,偌大的宮殿隻剩下一些等待問話的朝臣女眷和宮婢。
主仆三人在一處角落中閑話。
慶星還沒從剛才震驚的情緒中緩過來:“盧寶音究竟為何要幫武陵王啊,她就不怕事情敗露,連累家人,那可是欺君之罪!”她忍不住搖頭,像是想到什麽,忽然麵色一變,“盧寶音該不會是愛慕武陵王吧?”
景雲道:“未必是愛慕,會不會他們之間有別的什麽關係?”
慶星翻了個白眼:“能有什麽關係呢?你想想看,盧寶音性情沉靜柔順,平日裏連府門都不出,整日就知道在府中紮風箏。結果到了白城,一反常態,主動要跟郡主和武陵王一組,還提議射箭,那必然有緣故啊。”
慶星的話猛地提醒了青城,她忽然想到,在白城的那幾日,盧寶音看她的眼神的確有些奇怪,似乎總帶著一絲莫名的惱恨。莫非真的如慶星所說,盧寶音愛慕武陵王,對她的敵意是誤會武陵王真的想娶她?
青城心中發笑,盧寶音若是知道他們二人彼此算計陷害,大打出手,甚至想置對方於死地,不知作何感想。
正想著,珩王和駱琛走了過來,身後跟著盧寶音。
駱琛瞥了盧寶音一眼,道:“請盧小姐將剛才所述再說一遍。”
盧寶音道:“臣女注意到,青城郡主有半個時辰沒在殿中。”
珩王與駱琛剛才一直在查曾離開過大殿的女子,其他人都問過了,最後才輪到青城。
青城心中暗歎,盧寶音定是看到她與武陵王一前一後出去,這才格外關注。
見青城沉默不語,珩王道:“盧小姐如何確定時長是半個時辰?”
“迴珩王殿下的話,青城郡主離開時,殿中舞師正在跳霓裳舞,迴來的時候,劍器舞已經跳了大半,這之間的時長大概有半個時辰。”
珩王看向青城:“郡主去了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