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名字,青城怔住,珩王趁機將另一塊沾有藥粉的巾帕蓋在她左臉上。
青城:“……”
待青城和欒舟都上過傷藥,一行人繼續趕路。
數日後,他們在驛站先後遇到從雲中向京城送信的兩名驛卒,得知了兩則消息——裴崢不日要迎娶柔然公主,雲中城被柔然攻破。
得知第一則消息時,一行人還算鎮定,知道這不過是柔然的離間之計,但聽到第二則消息後,所有人都震驚無比。
嚴蒙幾人大駭,異口同聲道:“這怎麽可能!”
珩王神色凝重,眉頭緊鎖:“這消息一旦送達,隻怕高亭侯府會有劫難!”
嚴蒙頓悟:“裴帥不可能迎娶柔然公主,可朝臣們未必相信,必然在陛下麵前進讒言。”
“不光如此,雲中城防守嚴密,輕易不會被攻破,但裴崢是雲中城主帥,他被困柔然不久,雲中城就被攻破,朝中定會有人說是他泄露了城防部署,加之他要迎娶柔然公主的消息,如此便做實了他叛國投敵之舉……高亭侯府隻怕要背上謀逆的罪名了。”
嚴蒙大驚:“那可如何是好?要不要速速通知鍾亭,讓他暗中救下襄國公?”
此次出行,隨行的掌使隻有嚴蒙和邯平,鍾亭則留守京中。
珩王搖頭:“他們一旦出手,就會被人瞧出端倪。”
封義道:“王爺,要不要傳信給荀公子,他認識不少江湖人士,提前救下襄國公應該並非難事。”
“不能提前,否則便是做賊心虛,反倒陷襄國公於險境,事到如今,能保全國公府的唯有太後。”
他思量一番,迅速寫下一封信,遞給封義,“讓鍾顏將此信交給太後,再讓人傳話給太子,切勿給裴崢求情!”
幾人齊聲稱是。
接下來,一行人不敢停歇,星夜兼程,趕往雲中。
裴崢要娶柔然公主的消息傳迴京城時,朝野震驚。
紫宸殿中,魏帝一臉鐵青端坐在禦案前,朝臣們皆斂眉肅立,噤若寒蟬。
夏陽侯一臉悲戚:“陛下,裴崢迎娶柔然公主,此乃叛國之舉啊!”
裴徹眉頭緊皺,忙道:“陛下,兄長駐守雲中城二十載,與柔然對峙多年,他絕不會做出投敵叛國之事,更沒有娶敵國公主的道理,這其中必有隱情,請陛下明察。”
“父皇,”拓跋叡撩起長袍,直直跪下,“此次柔然不顧盟約,進犯我大魏邊境,裴帥率軍追擊,不慎中伏,如今生死未可知,卻傳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消息,這分明是柔然的離間之計,望父皇明鑒!”
兵部尚書樓雲旗道:“陛下,柔然當初假意與大魏結盟,就是為了救出拿伮,此次毫無征兆地撕毀盟約,突襲榷場,侵擾邊境,可見其籌謀已久,裴帥迎娶柔然公主一事透著蹊蹺,其中必有隱情。”
魏帝麵色稍稍緩和,他沉思片刻,道:“裴崢戍邊多年,他的忠心,朕豈會不知……”
話音剛落,內侍宋喜匆匆忙忙地進到殿中,他身後跟著一名驛丞,風塵仆仆,滿頭大汗,一見魏帝,便跪倒在地,氣喘籲籲地道:“啟稟陛下,雲中城被柔然攻破,糧倉被燒,副帥周岷戰死。”
此言一出,群臣大嘩。
“什麽?!”魏帝大驚失色,忙道,“懷王呢,懷王如何?”
“懷王無礙,如今已退至武川鎮。”
夏陽侯道:“陛下,大魏與柔然對戰不下百起,雲中城牆高城固,雲中騎訓練有素,雲中七鎮從未有過城池被攻破的先例,可裴將軍剛被擒不久,柔然就一舉攻陷雲中城,這其中隻怕大有關聯!”
夏陽候如此一說,立即有大臣附議。
刑部尚書魏正禮道:“夏陽侯所言極是,微臣以為,多半是裴將軍透露了城防部署,這才讓柔然有機可乘。”
魏帝赫然而怒,驟然起身,卻隻覺得天旋地轉,胸口悶痛,猶如針芒急刺。
詹吉眼疾手快,立即扶住魏帝,口中不住地說:“陛下保重龍體啊。”繼而高聲喊道,“還不宣太醫!”
諸臣驚惶,連忙跪倒,異口同聲道:“陛下息怒!”
太醫很快進殿診脈,忙碌一番後,說是氣急攻心,但並無大礙,切勿動怒之類的話。
魏帝捂住心口,一臉陰鷙,恨恨道:“不動怒?這讓朕焉能不動怒!”
見魏帝滿臉怒容,夏陽候趁機道,“陛下仁德治國,對百官向來寬厚,又感念高亭候滿門忠烈,戰功赫赫,即便在聽聞裴崢要迎娶柔然公主時,也不忍遷怒其罪,君王寬仁至此,天下百官理應自知自省,時刻警醒,為國進忠,可裴將軍卻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事,實在令人憤恨,可陛下再痛心疾首,也要保重龍體啊!”
魏正禮則道:“陛下,裴崢先是要迎娶柔然公主,其駐守過的雲中城又被攻破,如此行徑,無異於叛國謀逆。”
禦史中丞楊元集也道:“陛下,裴崢真是狼子野心,如此背信棄義,行悖逆之事,按大魏律法,應夷三族。”
裴徹此時真是驚急交加,他斷不能相信兄長泄露布防,以致雲中城失守,但如今樁樁件件,矛頭直指高亭候府,他隻好極力辯解道:“陛下,兄長絕不會做叛國悖逆之事,微臣願即刻動身,前往雲中城,探明真相,望陛下成全。”
“前往雲中城?”夏陽候嗤笑一聲,“裴將軍此時前往雲中城,怕是不妥吧。”
裴徹一時語塞,拓跋睿見狀,立即道:“父皇,玥璃縣主巾幗英武,善用兵,多謀略,想來營救裴帥這樣的事情,定是計劃嚴密,布置周詳,可郡主一入岐城大營便再無消息,這其中必有隱情。兒臣願即刻前往雲中部署,先將郡主與裴帥救出,再請父皇定奪,望父皇成全。”
夏陽候聞言,長歎一聲,悲戚道,“太子殿下此舉實令老臣費解,如今裴崢叛國已是昭然若揭,殿下卻不惜授人以話柄,仍要全力營救叛賊,殿下如此偏私,處事不公,隻怕不明就裏的人會誤解殿下的心意,說殿下另有所圖,有損殿下清譽……”
青城:“……”
待青城和欒舟都上過傷藥,一行人繼續趕路。
數日後,他們在驛站先後遇到從雲中向京城送信的兩名驛卒,得知了兩則消息——裴崢不日要迎娶柔然公主,雲中城被柔然攻破。
得知第一則消息時,一行人還算鎮定,知道這不過是柔然的離間之計,但聽到第二則消息後,所有人都震驚無比。
嚴蒙幾人大駭,異口同聲道:“這怎麽可能!”
珩王神色凝重,眉頭緊鎖:“這消息一旦送達,隻怕高亭侯府會有劫難!”
嚴蒙頓悟:“裴帥不可能迎娶柔然公主,可朝臣們未必相信,必然在陛下麵前進讒言。”
“不光如此,雲中城防守嚴密,輕易不會被攻破,但裴崢是雲中城主帥,他被困柔然不久,雲中城就被攻破,朝中定會有人說是他泄露了城防部署,加之他要迎娶柔然公主的消息,如此便做實了他叛國投敵之舉……高亭侯府隻怕要背上謀逆的罪名了。”
嚴蒙大驚:“那可如何是好?要不要速速通知鍾亭,讓他暗中救下襄國公?”
此次出行,隨行的掌使隻有嚴蒙和邯平,鍾亭則留守京中。
珩王搖頭:“他們一旦出手,就會被人瞧出端倪。”
封義道:“王爺,要不要傳信給荀公子,他認識不少江湖人士,提前救下襄國公應該並非難事。”
“不能提前,否則便是做賊心虛,反倒陷襄國公於險境,事到如今,能保全國公府的唯有太後。”
他思量一番,迅速寫下一封信,遞給封義,“讓鍾顏將此信交給太後,再讓人傳話給太子,切勿給裴崢求情!”
幾人齊聲稱是。
接下來,一行人不敢停歇,星夜兼程,趕往雲中。
裴崢要娶柔然公主的消息傳迴京城時,朝野震驚。
紫宸殿中,魏帝一臉鐵青端坐在禦案前,朝臣們皆斂眉肅立,噤若寒蟬。
夏陽侯一臉悲戚:“陛下,裴崢迎娶柔然公主,此乃叛國之舉啊!”
裴徹眉頭緊皺,忙道:“陛下,兄長駐守雲中城二十載,與柔然對峙多年,他絕不會做出投敵叛國之事,更沒有娶敵國公主的道理,這其中必有隱情,請陛下明察。”
“父皇,”拓跋叡撩起長袍,直直跪下,“此次柔然不顧盟約,進犯我大魏邊境,裴帥率軍追擊,不慎中伏,如今生死未可知,卻傳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消息,這分明是柔然的離間之計,望父皇明鑒!”
兵部尚書樓雲旗道:“陛下,柔然當初假意與大魏結盟,就是為了救出拿伮,此次毫無征兆地撕毀盟約,突襲榷場,侵擾邊境,可見其籌謀已久,裴帥迎娶柔然公主一事透著蹊蹺,其中必有隱情。”
魏帝麵色稍稍緩和,他沉思片刻,道:“裴崢戍邊多年,他的忠心,朕豈會不知……”
話音剛落,內侍宋喜匆匆忙忙地進到殿中,他身後跟著一名驛丞,風塵仆仆,滿頭大汗,一見魏帝,便跪倒在地,氣喘籲籲地道:“啟稟陛下,雲中城被柔然攻破,糧倉被燒,副帥周岷戰死。”
此言一出,群臣大嘩。
“什麽?!”魏帝大驚失色,忙道,“懷王呢,懷王如何?”
“懷王無礙,如今已退至武川鎮。”
夏陽侯道:“陛下,大魏與柔然對戰不下百起,雲中城牆高城固,雲中騎訓練有素,雲中七鎮從未有過城池被攻破的先例,可裴將軍剛被擒不久,柔然就一舉攻陷雲中城,這其中隻怕大有關聯!”
夏陽候如此一說,立即有大臣附議。
刑部尚書魏正禮道:“夏陽侯所言極是,微臣以為,多半是裴將軍透露了城防部署,這才讓柔然有機可乘。”
魏帝赫然而怒,驟然起身,卻隻覺得天旋地轉,胸口悶痛,猶如針芒急刺。
詹吉眼疾手快,立即扶住魏帝,口中不住地說:“陛下保重龍體啊。”繼而高聲喊道,“還不宣太醫!”
諸臣驚惶,連忙跪倒,異口同聲道:“陛下息怒!”
太醫很快進殿診脈,忙碌一番後,說是氣急攻心,但並無大礙,切勿動怒之類的話。
魏帝捂住心口,一臉陰鷙,恨恨道:“不動怒?這讓朕焉能不動怒!”
見魏帝滿臉怒容,夏陽候趁機道,“陛下仁德治國,對百官向來寬厚,又感念高亭候滿門忠烈,戰功赫赫,即便在聽聞裴崢要迎娶柔然公主時,也不忍遷怒其罪,君王寬仁至此,天下百官理應自知自省,時刻警醒,為國進忠,可裴將軍卻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事,實在令人憤恨,可陛下再痛心疾首,也要保重龍體啊!”
魏正禮則道:“陛下,裴崢先是要迎娶柔然公主,其駐守過的雲中城又被攻破,如此行徑,無異於叛國謀逆。”
禦史中丞楊元集也道:“陛下,裴崢真是狼子野心,如此背信棄義,行悖逆之事,按大魏律法,應夷三族。”
裴徹此時真是驚急交加,他斷不能相信兄長泄露布防,以致雲中城失守,但如今樁樁件件,矛頭直指高亭候府,他隻好極力辯解道:“陛下,兄長絕不會做叛國悖逆之事,微臣願即刻動身,前往雲中城,探明真相,望陛下成全。”
“前往雲中城?”夏陽候嗤笑一聲,“裴將軍此時前往雲中城,怕是不妥吧。”
裴徹一時語塞,拓跋睿見狀,立即道:“父皇,玥璃縣主巾幗英武,善用兵,多謀略,想來營救裴帥這樣的事情,定是計劃嚴密,布置周詳,可郡主一入岐城大營便再無消息,這其中必有隱情。兒臣願即刻前往雲中部署,先將郡主與裴帥救出,再請父皇定奪,望父皇成全。”
夏陽候聞言,長歎一聲,悲戚道,“太子殿下此舉實令老臣費解,如今裴崢叛國已是昭然若揭,殿下卻不惜授人以話柄,仍要全力營救叛賊,殿下如此偏私,處事不公,隻怕不明就裏的人會誤解殿下的心意,說殿下另有所圖,有損殿下清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