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女在前殿旁的屋子中作畫,原本想畫好後獻給陛下。”
“畫在何處?”
“就在屋內的桌案上,當時墨跡未幹,臣女擔心離開筵席太久,便先行返迴殿中。”
珩王瞥了一眼駱琛,駱琛會意,連忙讓人去取。
不多時,一位禁軍捧著一副畫走了進來。
駱琛接過,展開一看,道:“珩王殿下,此畫的墨跡並未完全幹透,應是剛畫完不久。”
盧寶音瞥了一眼畫作,上前幾步,道:“這叢菊圖是雙溝填色的工筆畫,繪製過程極為繁瑣,不過半個時辰,郡主根本不可能完成。”
“盧小姐所言極是,所以這畫作背景,從飛鳥昆蟲到枝葉酒具,皆是我提前在府中完成,今日所繪不過是兩朵菊花罷了。開宴前,盧小姐曾問起我所攜畫匣中是何物,便是這幅未完成的叢菊圖。”
盧寶音輕輕抿唇,徹底噤聲。
駱琛道:“郡主作畫時可有人證?”
“慶星一直侍立左右。”
“可還有其他人看到?”
青城搖頭。
這時邯平忽然站出來,“王爺,劍器舞開始時,屬下從花窗外看到郡主在作畫,還聽到郡主和慶星提到要請陛下題詩。”
駱琛趕忙道:“既然是王爺的近衛親眼所見,那青城郡主並無任何嫌疑,郡主可以離開。”
說完,他對著珩王抱拳,帶著禁軍退了出去。
青城正要行禮離開,珩王忽然開口:“陛下要召見郡主,郡主請隨我來。”他又轉向邯平,“你先送兩位侍女迴府。”
邯平應是。
青城微微訝然,跟著珩王出了麟德殿,一路向北走。
“陛下為何要召見臣女?”
珩王道:“陛下會問你圍場內發生之事,你如實稟報便是。”
青城思忖片刻,道:“是因為陛下對今晚武陵王的話起了疑心,所以召臣女問話?”
珩王嗯了一聲,“武陵王夜闖東宮,陛下極為不滿,而且陛下並不相信有其他刺客。”
青城一怔,反應過來。魏帝讓珩王和駱琛大張旗鼓地查找刺客,是做給齊邕使團看的,一旦查無此人,那武陵王身上的四獵圖圖樣就成了他夜闖東宮的唯一理由,而這個理由足以成為魏帝同齊邕帝博弈的籌碼。
“郡主覺得武陵王的話是否可信?”
“不可信,他夜探東宮定是因為四獵圖。”
“那郡主以為,武陵王口中的刺客是否真有其人?”
“臣女不知。”青城有意轉移話題,“臣女隻是沒想到,夏獵圖竟真的在東宮。”
珩王頓了幾息,道:“應該是襄國公說服了太子,太子這才將夏獵圖帶入京城,可還沒等進獻給陛下,就發生了今夜之事。”
青城心中不安,若非她將武陵王引去東宮,魏帝也不會發現夏獵圖在太子手中。太子在倉促之下獻畫,魏帝反應平平,他徒勞心力,收效甚微,現在定是心中苦悶吧。
她落後珩王兩步,正垂眸沉思,冷不防珩王忽然止步,她不及反應,直直撞上他的肩膀。
青城心中一驚,急忙後退,才走了半步,就被珩王攔下:“郡主勿動!”
他讓隨行的內侍遞過披風,給青城罩上。
“秋夜寒涼,郡主小心染上風寒。”
青城本想拒絕,一抬眼,對上他漆黑如墨的眼眸。
青城心中驀地劃過一抹異樣,不知為何,珩王語氣尋常,神色平靜,可周身卻散發出一股懾人的冷意,她眉心一跳,拒絕的話咽了迴去。
這時太子和太子妃迎麵走了過來,看樣子剛從紫宸殿出來。
他們上前行禮,太子與珩王低語幾句,帶著太子妃向東宮而去。
兩人很快進到紫宸殿,魏帝坐在禦案前,內侍詹吉靜立一旁。
行過禮後,魏帝問起青城那日在鹿台圍場內發生之事,青城細細說了一遍。
魏帝詢問幾處細節,青城敏銳地發現,他隻是想知道刺客尋找四獵圖的真正目的,青城本就不知,據實作答,魏帝沒再多問。
珩王道:“陛下,微臣與駱統領已排查過今日曾離開過大殿的所有女眷及宮婢,並未有所發現。”
魏帝冷哼一聲,“武陵王定是打探到夏獵圖在太子手中,於是杜撰出個刺客當做借口,以此夜探東宮,你們自然查不到。”
詹吉躬身道:“陛下,可那盧寶音也說自己看到刺客了。”
魏帝微微蹙眉:“你當真糊塗,盧寶音自己都說了,她當時不勝酒力,本就是要去醒酒的,想來是眼花一時看錯了,何況珩王和駱琛都已查過,並無疑點。朕素聞此女恭謹柔順,沒想到竟如此莽撞,盧定洲真是教子無方!”
珩王又道,“據文太醫說,武陵王右肩有被掌擊過的痕跡,胸口肋間則被紫葉楹染過色,根據散淤和染料褪色的時間推算,受傷時應該是在一個多月前。微臣以為,武陵王很可能就是那日潛入鹿台圍場的刺客首領,他之所以劫持青城郡主,就是為了問出四獵圖的下落。”
魏帝麵上微沉,道:“如今看來,必是他無疑,這個武陵王,簡直膽大妄為!”
珩王道:“陛下息怒!武陵王行止悖逆,罔顧兩國敦睦,為一己之私劫持青城郡主、夜探宮城,理應嚴懲,但他極得齊邕帝看重,此次又為兩國聯姻而來,微臣以為,不如先給齊邕帝修書一封,詞鋒銳利地闡明近日發生之事,並以此為由,迴絕武陵王求娶青城郡主的提議。”
魏帝點頭,道:“朕本就無意青城郡主和親遠嫁,如此一來,倒是省下不少說辭。”
珩王又道:“陛下曾與齊邕帝談兩國互市一事,齊邕帝提出要抽解一定數量的貨物才肯答應,眼下正是好時機。”
魏帝眼中閃過讚賞之意,笑道:“你提醒的極是!既如此,朕明日便讓戶部和鴻臚寺共同擬定互市條文。”
詹吉趁機提醒榮妃還在偏殿候著,魏帝嗯了一聲,揮手讓他們退下。
兩人出了紫宸殿,一路向南而行,快到宮門口時,封義迎上來,珩王對著他低語幾句,他抱拳稱是,並未隨行,反倒向麟德殿的方向而去。
青城有些好奇,但並未發問。
“畫在何處?”
“就在屋內的桌案上,當時墨跡未幹,臣女擔心離開筵席太久,便先行返迴殿中。”
珩王瞥了一眼駱琛,駱琛會意,連忙讓人去取。
不多時,一位禁軍捧著一副畫走了進來。
駱琛接過,展開一看,道:“珩王殿下,此畫的墨跡並未完全幹透,應是剛畫完不久。”
盧寶音瞥了一眼畫作,上前幾步,道:“這叢菊圖是雙溝填色的工筆畫,繪製過程極為繁瑣,不過半個時辰,郡主根本不可能完成。”
“盧小姐所言極是,所以這畫作背景,從飛鳥昆蟲到枝葉酒具,皆是我提前在府中完成,今日所繪不過是兩朵菊花罷了。開宴前,盧小姐曾問起我所攜畫匣中是何物,便是這幅未完成的叢菊圖。”
盧寶音輕輕抿唇,徹底噤聲。
駱琛道:“郡主作畫時可有人證?”
“慶星一直侍立左右。”
“可還有其他人看到?”
青城搖頭。
這時邯平忽然站出來,“王爺,劍器舞開始時,屬下從花窗外看到郡主在作畫,還聽到郡主和慶星提到要請陛下題詩。”
駱琛趕忙道:“既然是王爺的近衛親眼所見,那青城郡主並無任何嫌疑,郡主可以離開。”
說完,他對著珩王抱拳,帶著禁軍退了出去。
青城正要行禮離開,珩王忽然開口:“陛下要召見郡主,郡主請隨我來。”他又轉向邯平,“你先送兩位侍女迴府。”
邯平應是。
青城微微訝然,跟著珩王出了麟德殿,一路向北走。
“陛下為何要召見臣女?”
珩王道:“陛下會問你圍場內發生之事,你如實稟報便是。”
青城思忖片刻,道:“是因為陛下對今晚武陵王的話起了疑心,所以召臣女問話?”
珩王嗯了一聲,“武陵王夜闖東宮,陛下極為不滿,而且陛下並不相信有其他刺客。”
青城一怔,反應過來。魏帝讓珩王和駱琛大張旗鼓地查找刺客,是做給齊邕使團看的,一旦查無此人,那武陵王身上的四獵圖圖樣就成了他夜闖東宮的唯一理由,而這個理由足以成為魏帝同齊邕帝博弈的籌碼。
“郡主覺得武陵王的話是否可信?”
“不可信,他夜探東宮定是因為四獵圖。”
“那郡主以為,武陵王口中的刺客是否真有其人?”
“臣女不知。”青城有意轉移話題,“臣女隻是沒想到,夏獵圖竟真的在東宮。”
珩王頓了幾息,道:“應該是襄國公說服了太子,太子這才將夏獵圖帶入京城,可還沒等進獻給陛下,就發生了今夜之事。”
青城心中不安,若非她將武陵王引去東宮,魏帝也不會發現夏獵圖在太子手中。太子在倉促之下獻畫,魏帝反應平平,他徒勞心力,收效甚微,現在定是心中苦悶吧。
她落後珩王兩步,正垂眸沉思,冷不防珩王忽然止步,她不及反應,直直撞上他的肩膀。
青城心中一驚,急忙後退,才走了半步,就被珩王攔下:“郡主勿動!”
他讓隨行的內侍遞過披風,給青城罩上。
“秋夜寒涼,郡主小心染上風寒。”
青城本想拒絕,一抬眼,對上他漆黑如墨的眼眸。
青城心中驀地劃過一抹異樣,不知為何,珩王語氣尋常,神色平靜,可周身卻散發出一股懾人的冷意,她眉心一跳,拒絕的話咽了迴去。
這時太子和太子妃迎麵走了過來,看樣子剛從紫宸殿出來。
他們上前行禮,太子與珩王低語幾句,帶著太子妃向東宮而去。
兩人很快進到紫宸殿,魏帝坐在禦案前,內侍詹吉靜立一旁。
行過禮後,魏帝問起青城那日在鹿台圍場內發生之事,青城細細說了一遍。
魏帝詢問幾處細節,青城敏銳地發現,他隻是想知道刺客尋找四獵圖的真正目的,青城本就不知,據實作答,魏帝沒再多問。
珩王道:“陛下,微臣與駱統領已排查過今日曾離開過大殿的所有女眷及宮婢,並未有所發現。”
魏帝冷哼一聲,“武陵王定是打探到夏獵圖在太子手中,於是杜撰出個刺客當做借口,以此夜探東宮,你們自然查不到。”
詹吉躬身道:“陛下,可那盧寶音也說自己看到刺客了。”
魏帝微微蹙眉:“你當真糊塗,盧寶音自己都說了,她當時不勝酒力,本就是要去醒酒的,想來是眼花一時看錯了,何況珩王和駱琛都已查過,並無疑點。朕素聞此女恭謹柔順,沒想到竟如此莽撞,盧定洲真是教子無方!”
珩王又道,“據文太醫說,武陵王右肩有被掌擊過的痕跡,胸口肋間則被紫葉楹染過色,根據散淤和染料褪色的時間推算,受傷時應該是在一個多月前。微臣以為,武陵王很可能就是那日潛入鹿台圍場的刺客首領,他之所以劫持青城郡主,就是為了問出四獵圖的下落。”
魏帝麵上微沉,道:“如今看來,必是他無疑,這個武陵王,簡直膽大妄為!”
珩王道:“陛下息怒!武陵王行止悖逆,罔顧兩國敦睦,為一己之私劫持青城郡主、夜探宮城,理應嚴懲,但他極得齊邕帝看重,此次又為兩國聯姻而來,微臣以為,不如先給齊邕帝修書一封,詞鋒銳利地闡明近日發生之事,並以此為由,迴絕武陵王求娶青城郡主的提議。”
魏帝點頭,道:“朕本就無意青城郡主和親遠嫁,如此一來,倒是省下不少說辭。”
珩王又道:“陛下曾與齊邕帝談兩國互市一事,齊邕帝提出要抽解一定數量的貨物才肯答應,眼下正是好時機。”
魏帝眼中閃過讚賞之意,笑道:“你提醒的極是!既如此,朕明日便讓戶部和鴻臚寺共同擬定互市條文。”
詹吉趁機提醒榮妃還在偏殿候著,魏帝嗯了一聲,揮手讓他們退下。
兩人出了紫宸殿,一路向南而行,快到宮門口時,封義迎上來,珩王對著他低語幾句,他抱拳稱是,並未隨行,反倒向麟德殿的方向而去。
青城有些好奇,但並未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