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收養似乎也不盡然,畢竟她從小都是張家長大的。隻是突然多了一個關心她教育問題的監護人。


    張父收到母親疑似責備他不對子女上心的教育後,很是難以置信。


    他甚至有些委屈,衝大夫人問:


    “娘前兩年不還是勸我說多放些心思在官場上,莫要對子女多苛求嗎?”


    大夫人嘴角抽了抽,抬起帕子掩飾那一絲幸災樂禍。


    隨即淡定溫和地安慰:“母親興許隻是看到阿靖乖巧,總要多些寵愛罷。”


    事實上她昨晚也被喊去婆母院子裏教訓了。


    張家的後院安穩清正,老夫人的作用功不可沒,她看似不問府事,事實上對人心的把握最為精準及時。


    大夫人很難忘記昨晚看見祖孫兩個坐在一起讀書的樣子。


    向來被她刻意忽視的張念靖端正坐著,手裏拿著一本顯然並不是初初啟蒙看的書。


    冷漠又嚴肅的婆母就坐在一側,時不時迴答那孩子天馬行空的問題,眼裏甚至含有欣賞的笑意。


    天曉得,她對自己親兒子都不這樣!


    大夫人在書架之隔,就那樣定定地坐了半個時辰冷板凳。


    最初有些緊張的心漸漸沉沒下去,她知道婆母是什麽意思,關注的目光真正放在了自己的三女兒身上。


    在這個女子身不由己的時代,她們的言行要受到很多男人的態度影響以及行為桎梏。


    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似乎思想和言行都被困在一個名為男權的框子裏。


    在看到那個皺巴巴的嬰兒時,那種被夫君嫌棄的絕望讓她難以釋懷,她無法報複怪罪丈夫,憋悶的怒氣就被遷怒到女兒身上。


    然而她又是一個被教育了禮儀道德的人,無法真正狠心去做一個壞母親。


    所以隻好刻意地忽視她的境地。


    然而被父權壓製的她,長久以來都忘記了另一件事,對於一個小孩來說,母親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權利。


    當這種權利再加上當家主母的影響力,母親的忽視就會對張靖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因為不被重視,所以她的衣服被交給新手繡娘,不合身,也不漂亮。


    因為不被重視,所以她的飯菜總是不新鮮,甚至是殘羹冷炙。


    因為不被重視,所以她的院子偏僻狹小,丫鬟們不用心打理。


    下人們不怕被責怪忽視主子嗎?


    不怕呀,反正又沒有人會問。


    一個不被重視的小孩,存在感甚至沒有下人高。被欺負了也無處訴說,因為她的父母就不想看見她。


    她沒有支柱,她野蠻生長。


    齊芸正是來提醒她這件事的。提醒她,無意間利用母親的權柄做了什麽錯事。


    大夫人恍惚地想到,二女兒似乎幾次都暗示了張念靖的處境,可是因為她刻意打斷或者表露出不耐煩,後來就再也沒聽到小孩的消息了。


    當初瘦弱的嬰兒,已經成為了一個機靈漂亮的小孩。


    她的禮儀不規範,坐姿不像是她的兩個姐姐標準。但她擁有一種野草般的生長力。看人的眼神明亮燦爛,不怨不恨,卻也帶著生疏和陌生。


    她的女兒,用陌生又好奇的眼神看著她。後來似乎是知道了什麽,隻是輕輕地頷首打個招唿,就事不關己地繼續讀書了。


    大夫人這時候才感到一種窒息般的痛苦來。


    女人端著茶杯的手指顫抖了一下,聽見女兒童稚卻沉穩的聲音,有些不明白自己這五年都做了什麽。


    她怎麽能把自己的痛苦繼續遷怒給最親密的女兒呢?她怎麽能對自己的骨肉被苛待視而不見呢?


    齊芸讓張靖繼續讀書,和大夫人換了房間說話。


    “若不是我喊你來,你怕是等入土了都不知曉自己還有個三女兒吧。”


    齊芸毫不客氣地道。


    大夫人嘴唇抖了抖,忍住眼裏的淚意:“……多謝母親點醒我。”


    齊芸麵無表情地喝水,這小崽子問題多,思維又發散,迴答問題答的口幹舌燥的。


    放下茶杯,這才繼續說:“那孩子早慧,我怕再不教養,張家要出個傷仲永的笑話。”


    “叫你來隻是跟你們夫妻說一聲,之後這孩子,你們莫要多插手。”


    齊芸本想替張念靖拒絕了這對不靠譜父母的往來,但細細一想又隻是叮囑他們別插手教養。


    畢竟看前兩個女兒的前途什麽的,這對夫妻安排的還是能看得過去眼的。


    而自己既然選擇給張念靖這孩子最大的自由,那也不能隨意拒絕了她對於父母的想法。


    若是未來張念靖想要挽迴這段關係,今晚的談話就是餘地。


    大夫人恍恍惚惚離開了。


    她真正失去自己的三女兒了。


    迴到現在,看著丈夫從母親房裏出來還是一副不敢置信的嘴臉,心底就是一沉。


    這隻能說明張父隻在乎他自己的利益,他不會看到那個孩子遭受了什麽,隻委屈自己被母親責罵。


    大夫人什麽都沒說,迴了院子把大女兒和二女兒叫了進來。


    大女兒已經訂婚,明年開春就要出嫁;小女兒最近也在商議訂婚人選。


    他們沒有攀高枝的想法,但也要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


    比如大女兒張念湄要嫁的人家官員等級略比張家低一些,但世代在京城家族底蘊卻不是他們家比得上的。


    二女兒天真一些,但不是沒心眼,似乎和三女兒關係不錯。


    知女莫如母,大夫人心裏揣摩著京城裏的人選,但今天卻不是來說這件事的。


    她隱去了自己的想法,隻是簡單地說明三妹妹去了祖母院子裏,往後記得多關照她。


    至於自己——大夫人直覺不會那麽順利。但親生的姐妹或許還有可能。


    張念湄微微蹙眉,隻是應了一聲沒多問。眉眼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這孩子心眼子深,但在乎家人。大夫人沒什麽不放心的。


    她扭過頭,看向已然開始生氣的二女兒。


    張念真確實開始生氣了,哪怕她尊重母親,也硬邦邦地反駁了一句:“娘為何幾年前不叮囑我們,偏偏祖母看到了三妹妹,才要來……”


    張念湄看著母親暗含苦澀的眼底,打斷了二妹的話:“好了,阿真。”


    張念真僵硬地轉過脖子。


    她喜歡那個靈巧灑脫的三妹,又作為一個得了父母寵愛的女兒——一個既得利益者,對小孩充滿愧疚。


    她們姐妹幾個都懂事的太多,太早。雖然出生在同一個家庭,性格卻迥然不同。


    “我和妹妹聊聊,就先走了,娘。”


    張念湄拉著妹妹走到她院子裏,看著張念真難受的表情,平淡的臉色終於放鬆下來,抹去了她眼角的淚。


    “念真,我們大了三妹十歲,馬上就要出嫁,她在家裏免不了要仰仗父母鼻息。”


    張念真不服氣地道:“爹娘不管念靖,她受了這麽多委屈……”


    說著淚光又帶出來了:“僅僅是因為被祖母看在了眼裏,如果沒有祖母管她呢?我們都出嫁了,她能怎麽辦……”


    張念湄最在乎家人,看不得小妹哭泣,她柔聲安慰,嘴裏的話卻意味深長:


    “所以咱們不能頂撞爹娘,阿靖需要這份遲來的愧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是一個老實的配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眼鏡熊博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眼鏡熊博士並收藏我隻是一個老實的配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