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長公主
我隻是一個老實的配角 作者:眼鏡熊博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靖從馬上跳下來,整理好衣襟,闊步走向站在那裏的老婦人:“祖母。”
齊芸上下打量了一眼她,看見小孩已經適應了馬上的生活,露出滿意的微笑,她揚了揚下巴,示意看向前方:“這裏是我大盛最為繁華的城池之一,我帶你去拜訪一位老友。”
他們帶著護衛和仆從已經同鏢局分別,來到了這個叫徐州的地方,張靖認真看著眼前人流量龐大的城門,默默迴憶起前世看到的徐州的曆史,也不知道這個時代會不會相同。
兩人先找了一個客棧住了下來。
休整間隙,一個暗衛悄無聲息地站在張靖房間裏,她行禮後簡單迴複:“那位公子已經離開了。”
張靖點點頭,隨後隻是輕聲道:“這件事情爛在肚子裏便罷了。”
“是。”
她摩挲著自己手上的戒指,眼裏透露出來幾分不解。
他們借宿的那家店離京城不遠不近,那人手裏拿著的玉佩上麵的獨有標識她也認識,乃是當朝唯一一位長公主府的印記,但為何那人認為隻要看見了公主府的標識就能讓她救他一命?
長公主常年寡居在京城,如今雖然已經不參與政治,但十幾年前誰不知道有個頗受先帝寵愛的大皇女?
當時寵愛到什麽地步呢?大約就是已經有先帝欲立女帝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
大皇女聰慧宛若天生,幾次被先帝委派處理政事,沒有一次不得百姓讚頌,也是她提出的興中原文化,逐教化蠻夷。幾位皇子在她的光芒下顯得清閑又無用。
但後來先帝駕崩,卻還是一個皇子坐上了那個位置,皇女們除了大皇女都被外嫁和親不得迴京。而大皇女被指婚給了當今皇帝的外祖家。
可惜駙馬不長命,似乎也未曾給長公主留下一兒半女,漸漸地長公主就寡居在府中,京城裏那些關乎皇家的各種傳言在有心人的操控下逐漸消弭。
幸而當今陛下不算是殘暴之人,雖無大才,但也聽勸,信任忠臣,朝臣們已經很滿意這樣的君主了。
張靖想不通其中關竅,但確實沒傷那人的性命,她隻是讓暗衛簡單地給他用了藥包好傷,接著就隨著車隊繼續上路,至於他能不能活,就看他自己了。
張靖沒有給自己惹麻煩的癖好。
尤其是在這古代,但凡沾染了一點皇親國戚,這麻煩就要多上幾倍。
把這件事扔在腦後,她換了一身正式的裝扮,隨著祖母來到了一處寬闊的庭院。
這裏位置並不矚目,偌大的宅子並不在喧鬧繁華的地界,反倒顯得有些偏僻。宅門也平平無奇,隻是進去後才發現這裏簷廊走勢頗為精巧,用料也十分華貴,頗有當地的特色。
院子裏的下人並不多,一個老仆把她們帶到了主院裏。
張靖一進去就看見了那棵梨樹下坐著靠椅的人。
那椅子設計的有幾分精巧,竟然已經有了輪椅的雛形。張靖用餘光打量了一眼就收迴視線,隨著祖母問好。
“你多年不來了,沒想到孫女都這麽大了。”
那人溫和的聲音和僵硬的臉頰不太搭配,她衝張靖勾了勾半邊唇角,張靖才發現這人似乎操控不了自己的一半臉頰,麵容看起來甚至有些可怖。
輪椅上的婦人伸出了手,張靖會意地把自己的手遞過去。
似乎隻是單純地親昵,又似乎在檢查什麽。
齊芸坐在一邊,喝了口茶:“我這孫女做你弟子可夠格?”
婦人放開張靖,手又縮迴了長長的衣袖裏,聞言淡淡哼了一聲道:“你都帶過來了,還問我這個話?”
齊芸挑眉:“我可沒有強迫你的意思,不瞞你說我也不是專程來找你的。”
婦人思索了兩秒,就道:“去金陵找顧老頭?你想讓她以男裝入書院?”
齊芸:“隻是去讀兩年書罷了。等她把青水的書都啃完了,我就去帶她迴來。”
婦人沉默下來。
“世道不容,你又何必讓她看見這繁茂的一角。”
齊芸知道自己這老友是什麽毛病,聞言隻是淡淡地道:“這孩子不一樣。”
院子裏似乎因為她這一句話更安靜了。
婦人閉了閉眼睛,手指忍不住抖,縮在更裏麵不想讓人看見:“有什麽不一樣!要像當年的阿勝一樣撞得頭破血流才行嗎??”
齊芸隻是看向張靖,張靖安靜地迴視。
她不知道兩個老人在說什麽。也沒有很多好奇心,她隻是覺得祖母既然帶她來了,就必然不會得到無功而返的結果。
婦人冷靜下來了,又看向張靖。那雙深陷在皮肉裏麵的眼珠死死盯著年幼的孩子,半晌又垂下眼皮:“她什麽時候過來?”
齊芸露出一個笑容。婦人看見了,想起來曾經年輕的時候,這人也是這麽坑人的,坑完就露出欠揍的笑。
她扯著半邊嘴角冷冷地看著齊芸,心說她這孫女最好不是這麽一副滑溜的性子。不然前半生受齊芸折磨,後半生又來一個張靖,她再好的性子也遭不住,不利於她一個老人家養生。
張靖看見祖母看向自己,隻是說:“全看前輩方便。”
齊芸笑得更欠揍了,這表情放在她臉上使得她更年輕了幾分:“叫什麽前輩,叫師傅。”
張靖從善如流,向婦人敬茶:“師傅,此後麻煩您了。”
——
雖說順路拜了個師傅,但齊芸還是帶著張靖繼續往自己的目的地走了。
她並不會一直看著孫女學習,隻是先要帶著見完幾個朋友後,就靠小孩一個人自覺,她要去別的地方,連張靖也不知道她要去哪裏。
兩人到達金陵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張靖被顛地有苦說不出。馬車坐膩了就換騎馬,騎馬膩了就走一陣跑一陣,總之腿腳都受了大罪。
齊芸被折騰地還請了大夫,在客棧休養兩日。張靖稍微好一些,緩過來之後,她就準備去找薑氏給她的地址送信。
據薑氏給的關於這富商王家的信息,家宅坐落於城池中,但張靖找過去時,那處宅院卻已經換了人家。好在似乎想到了會有人來找,他們循著線索又找了一處老仆的住所,這才打聽到一個有些模糊的地址。
是個鎮子下的村落。
這村落離金陵城不算遠,卻也不近,張靖帶著兩個護衛,騎著馬走了大半日。
沿途都是水鄉風光,正值秋收過後,路過看見的人家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笑容,當今陛下當政十餘年,政治經濟民生均已趨向平穩,賦稅並不十分嚴重,百姓也能過些好日子。
張靖漫無目的地想,別家穿越似乎都是亂世出梟雄,或者是一展才華。她到這處來,既無雄心抱負,也沒有發明創造,更別說建立商業帝國。
齊芸上下打量了一眼她,看見小孩已經適應了馬上的生活,露出滿意的微笑,她揚了揚下巴,示意看向前方:“這裏是我大盛最為繁華的城池之一,我帶你去拜訪一位老友。”
他們帶著護衛和仆從已經同鏢局分別,來到了這個叫徐州的地方,張靖認真看著眼前人流量龐大的城門,默默迴憶起前世看到的徐州的曆史,也不知道這個時代會不會相同。
兩人先找了一個客棧住了下來。
休整間隙,一個暗衛悄無聲息地站在張靖房間裏,她行禮後簡單迴複:“那位公子已經離開了。”
張靖點點頭,隨後隻是輕聲道:“這件事情爛在肚子裏便罷了。”
“是。”
她摩挲著自己手上的戒指,眼裏透露出來幾分不解。
他們借宿的那家店離京城不遠不近,那人手裏拿著的玉佩上麵的獨有標識她也認識,乃是當朝唯一一位長公主府的印記,但為何那人認為隻要看見了公主府的標識就能讓她救他一命?
長公主常年寡居在京城,如今雖然已經不參與政治,但十幾年前誰不知道有個頗受先帝寵愛的大皇女?
當時寵愛到什麽地步呢?大約就是已經有先帝欲立女帝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
大皇女聰慧宛若天生,幾次被先帝委派處理政事,沒有一次不得百姓讚頌,也是她提出的興中原文化,逐教化蠻夷。幾位皇子在她的光芒下顯得清閑又無用。
但後來先帝駕崩,卻還是一個皇子坐上了那個位置,皇女們除了大皇女都被外嫁和親不得迴京。而大皇女被指婚給了當今皇帝的外祖家。
可惜駙馬不長命,似乎也未曾給長公主留下一兒半女,漸漸地長公主就寡居在府中,京城裏那些關乎皇家的各種傳言在有心人的操控下逐漸消弭。
幸而當今陛下不算是殘暴之人,雖無大才,但也聽勸,信任忠臣,朝臣們已經很滿意這樣的君主了。
張靖想不通其中關竅,但確實沒傷那人的性命,她隻是讓暗衛簡單地給他用了藥包好傷,接著就隨著車隊繼續上路,至於他能不能活,就看他自己了。
張靖沒有給自己惹麻煩的癖好。
尤其是在這古代,但凡沾染了一點皇親國戚,這麻煩就要多上幾倍。
把這件事扔在腦後,她換了一身正式的裝扮,隨著祖母來到了一處寬闊的庭院。
這裏位置並不矚目,偌大的宅子並不在喧鬧繁華的地界,反倒顯得有些偏僻。宅門也平平無奇,隻是進去後才發現這裏簷廊走勢頗為精巧,用料也十分華貴,頗有當地的特色。
院子裏的下人並不多,一個老仆把她們帶到了主院裏。
張靖一進去就看見了那棵梨樹下坐著靠椅的人。
那椅子設計的有幾分精巧,竟然已經有了輪椅的雛形。張靖用餘光打量了一眼就收迴視線,隨著祖母問好。
“你多年不來了,沒想到孫女都這麽大了。”
那人溫和的聲音和僵硬的臉頰不太搭配,她衝張靖勾了勾半邊唇角,張靖才發現這人似乎操控不了自己的一半臉頰,麵容看起來甚至有些可怖。
輪椅上的婦人伸出了手,張靖會意地把自己的手遞過去。
似乎隻是單純地親昵,又似乎在檢查什麽。
齊芸坐在一邊,喝了口茶:“我這孫女做你弟子可夠格?”
婦人放開張靖,手又縮迴了長長的衣袖裏,聞言淡淡哼了一聲道:“你都帶過來了,還問我這個話?”
齊芸挑眉:“我可沒有強迫你的意思,不瞞你說我也不是專程來找你的。”
婦人思索了兩秒,就道:“去金陵找顧老頭?你想讓她以男裝入書院?”
齊芸:“隻是去讀兩年書罷了。等她把青水的書都啃完了,我就去帶她迴來。”
婦人沉默下來。
“世道不容,你又何必讓她看見這繁茂的一角。”
齊芸知道自己這老友是什麽毛病,聞言隻是淡淡地道:“這孩子不一樣。”
院子裏似乎因為她這一句話更安靜了。
婦人閉了閉眼睛,手指忍不住抖,縮在更裏麵不想讓人看見:“有什麽不一樣!要像當年的阿勝一樣撞得頭破血流才行嗎??”
齊芸隻是看向張靖,張靖安靜地迴視。
她不知道兩個老人在說什麽。也沒有很多好奇心,她隻是覺得祖母既然帶她來了,就必然不會得到無功而返的結果。
婦人冷靜下來了,又看向張靖。那雙深陷在皮肉裏麵的眼珠死死盯著年幼的孩子,半晌又垂下眼皮:“她什麽時候過來?”
齊芸露出一個笑容。婦人看見了,想起來曾經年輕的時候,這人也是這麽坑人的,坑完就露出欠揍的笑。
她扯著半邊嘴角冷冷地看著齊芸,心說她這孫女最好不是這麽一副滑溜的性子。不然前半生受齊芸折磨,後半生又來一個張靖,她再好的性子也遭不住,不利於她一個老人家養生。
張靖看見祖母看向自己,隻是說:“全看前輩方便。”
齊芸笑得更欠揍了,這表情放在她臉上使得她更年輕了幾分:“叫什麽前輩,叫師傅。”
張靖從善如流,向婦人敬茶:“師傅,此後麻煩您了。”
——
雖說順路拜了個師傅,但齊芸還是帶著張靖繼續往自己的目的地走了。
她並不會一直看著孫女學習,隻是先要帶著見完幾個朋友後,就靠小孩一個人自覺,她要去別的地方,連張靖也不知道她要去哪裏。
兩人到達金陵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張靖被顛地有苦說不出。馬車坐膩了就換騎馬,騎馬膩了就走一陣跑一陣,總之腿腳都受了大罪。
齊芸被折騰地還請了大夫,在客棧休養兩日。張靖稍微好一些,緩過來之後,她就準備去找薑氏給她的地址送信。
據薑氏給的關於這富商王家的信息,家宅坐落於城池中,但張靖找過去時,那處宅院卻已經換了人家。好在似乎想到了會有人來找,他們循著線索又找了一處老仆的住所,這才打聽到一個有些模糊的地址。
是個鎮子下的村落。
這村落離金陵城不算遠,卻也不近,張靖帶著兩個護衛,騎著馬走了大半日。
沿途都是水鄉風光,正值秋收過後,路過看見的人家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笑容,當今陛下當政十餘年,政治經濟民生均已趨向平穩,賦稅並不十分嚴重,百姓也能過些好日子。
張靖漫無目的地想,別家穿越似乎都是亂世出梟雄,或者是一展才華。她到這處來,既無雄心抱負,也沒有發明創造,更別說建立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