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
早知道係統能掙錢,還下鄉幹啥? 作者:樂藍雅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事找她?池雨微心裏暗自琢磨,會是什麽事情呢?
算了,既然暫時想不出來,也就不必過於糾結,先迴農場再說。
池雨微手上提著不重的行李,腳步高興地慢慢往迴走。
有車代步的感覺真好,不僅節省了大量體力,速度也快了許多。
池雨微原本還擔心走路迴到農場時天色會晚一些,現在看來,迴去應該還能趕上晚飯,這讓她挺高興的。
快步往農場走去,沿途的風景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
微風拂過,帶來一絲絲涼意,卻也讓人倍感清爽,池雨微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舒暢許多。
迴到知青宿舍,隻見黃夢和趙玉梅兩人已經先到了。
她們昨天就已經抵達,今天沒有去上工,正悠閑地聊著天。
看到池雨微迴來,兩人都顯得十分高興。
“小微,你可算來了!”黃夢熱情地迎了上來,“京市過年怎麽樣?是不是特別熱鬧?我聽說那裏的廟會特別有意思,你去了沒?”
黃夢一連串的問題讓池雨微有些應接不暇,微笑著點了點頭,“嗯,京市過年確實很熱鬧。廟會也去了,人山人海,各種小吃、表演應有盡有,真是讓人大飽眼福。”
“那你有沒有看到什麽特別的表演或者吃到什麽好吃的?”黃夢一聽就來了精神,眼睛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當然有,比如那個舞獅表演,真可是精彩絕倫!表演的師傅相當厲害。還有那些小吃,驢打滾兒、灌腸,味道都很棒!”池雨微津津有味地描述著自己在京市過年的經曆。
黃夢一聽就興奮了起來,“哇,聽起來真是太棒了!可惜我去走親戚了,沒能親眼去看看。明年過年我一定要去看看?”
趙玉梅老家在河省縣城,她們那裏沒有熱鬧的年會,過年全都在家裏忙活,聽到池雨微這般描述很是向往,“小微,驢打滾兒是什麽?灌腸是豬大腸灌豬肉做的嗎?”
黃夢也是京市人,她知道驢打滾兒就是一種點心,但灌腸她確實不知道,現在京市條件都這麽好了,廟會還賣肉腸?
“是啊,小微,是什麽樣的肉腸?”
“驢打滾兒就是用粘糕做的一種,將黃粘米麵蒸熟後,攤開撒上熟豆麵和紅糖,然後卷起來一切,狀如螺絲轉兒,口感軟糯香甜。”
“灌腸也並非是用豬大腸灌製的豬肉食品,而是用澱粉製作成腸形,再煎烙成外焦裏嫩的狀態,最後澆上蒜汁鹽水,喜歡的辣可以再來點辣椒粉,便宜味道又好。我和我弟去買的時候排了老長的隊呢。”
黃夢更是講得起勁,不僅詢問了池雨微這段時間迴老家有哪些新鮮事,還分享了自己在家的過年經曆。
三人圍坐在一起,聊得熱火朝天,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趙玉梅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附和,仿佛也跟著池雨微和黃夢一起領略京市的風土人情。
她雖然沒有去過京市,但也能感受到她們描述下的那份熱鬧和喜慶,心中燃起了對京市的向往和期待。
“哈哈,你們看,這是我媽媽特意幫我搶的雨鞋!”黃夢得意地揚了揚手中的雨鞋,臉上也滿是笑意,“想想去年那場突如其來的台風,咱們冒著傾盆大雨搶收水稻,腳都泡得發白,快要脫皮。現在好了,有這雙雨鞋,咱們再也不用怕雨水浸泡,幹活也能更利索些!”
池雨微看著黃夢手中的雨鞋,心裏也替她高興。
這樣一雙雨鞋對於她們這些知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防護裝備。
“對了,小微,”黃夢忽然想起了什麽,轉頭看向池雨微,“咱倆都忘記交換地址了。看看隔得近不近,要是近的話,以後過年迴家,咱倆還可以串個門!玉梅,你老家的地址了,要是哪天咱們能迴去了,留在地址以後還能聯係。”
池雨微笑著點了點頭,“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咱們雖然是下鄉到了農場才成為好朋友的,但以後迴了京市,情誼不能斷!”
黃夢是個性格開朗、活潑的女孩,和池雨微一樣,來自京市,生活在一個相對不錯的家庭。
溫暖有愛的家庭背景讓她心思清明,對待朋友也格外真誠熱情。
交換京市的地址沒問題,以後知青返鄉,她們各自迴歸原位,有地方也方便聯係。
“還有啊,玉梅,”黃夢又將目光轉向了趙玉梅,“你有沒有買到雨鞋啊?要是沒有的話,我寫信迴去讓我媽媽幫忙買一雙吧?”
當時黃夢母親幫忙購買雨鞋的時候,隻買了她的那雙,雨鞋不好買,過年放假迴家,她也去百貨商店看了,一直沒有。
池雨微跟自己一樣,都是京市人,家裏條件不錯,不會缺一雙雨鞋,所以她隻關心了趙玉梅。
趙玉梅笑著搖了搖頭,“小夢,你不用擔心我。過年迴家的時候,我在我們那兒的供銷社已經買到了雨鞋。”
她下鄉到南田農場算是到了一個好地方,每個月能拿工資,這次迴家給家裏補貼了一些,剩下的她打算自己存起來。
說到家裏,趙玉梅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黯淡。
她知道家裏困難,也想要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父母。
原本,這次迴家她準備把工資全部交給家裏,因為她覺得家裏過的不容易,自己好不容易能掙到錢了,理應迴報父母。
但迴家前,池雨微的一番話卻讓她改變了想法,“玉梅,你首先是你自己,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工資是辛苦所得,可以給父母一些,但也要記得給自己留有餘地。”
趙玉梅原本以為,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迴家之前,她還想著要把錢全部拿給父母。
但,迴家後母親的言語卻讓她有些心寒。
“玉梅啊,家裏弟弟妹妹上學要花錢。”
“玉梅啊,今年買年貨花了不少錢。”
“玉梅啊,去年你爺爺生病,家裏也花了不少錢。”
趙玉梅聽出來了,母親這是在變相地向她要錢。
那一瞬間,她想要把錢全部給家裏的心淡了下來。
最終,隻拿出了一半的工資交給家裏,原本以為這樣能得到母親的誇獎和認可,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母親的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的喜悅和滿足。
算了,既然暫時想不出來,也就不必過於糾結,先迴農場再說。
池雨微手上提著不重的行李,腳步高興地慢慢往迴走。
有車代步的感覺真好,不僅節省了大量體力,速度也快了許多。
池雨微原本還擔心走路迴到農場時天色會晚一些,現在看來,迴去應該還能趕上晚飯,這讓她挺高興的。
快步往農場走去,沿途的風景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
微風拂過,帶來一絲絲涼意,卻也讓人倍感清爽,池雨微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舒暢許多。
迴到知青宿舍,隻見黃夢和趙玉梅兩人已經先到了。
她們昨天就已經抵達,今天沒有去上工,正悠閑地聊著天。
看到池雨微迴來,兩人都顯得十分高興。
“小微,你可算來了!”黃夢熱情地迎了上來,“京市過年怎麽樣?是不是特別熱鬧?我聽說那裏的廟會特別有意思,你去了沒?”
黃夢一連串的問題讓池雨微有些應接不暇,微笑著點了點頭,“嗯,京市過年確實很熱鬧。廟會也去了,人山人海,各種小吃、表演應有盡有,真是讓人大飽眼福。”
“那你有沒有看到什麽特別的表演或者吃到什麽好吃的?”黃夢一聽就來了精神,眼睛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當然有,比如那個舞獅表演,真可是精彩絕倫!表演的師傅相當厲害。還有那些小吃,驢打滾兒、灌腸,味道都很棒!”池雨微津津有味地描述著自己在京市過年的經曆。
黃夢一聽就興奮了起來,“哇,聽起來真是太棒了!可惜我去走親戚了,沒能親眼去看看。明年過年我一定要去看看?”
趙玉梅老家在河省縣城,她們那裏沒有熱鬧的年會,過年全都在家裏忙活,聽到池雨微這般描述很是向往,“小微,驢打滾兒是什麽?灌腸是豬大腸灌豬肉做的嗎?”
黃夢也是京市人,她知道驢打滾兒就是一種點心,但灌腸她確實不知道,現在京市條件都這麽好了,廟會還賣肉腸?
“是啊,小微,是什麽樣的肉腸?”
“驢打滾兒就是用粘糕做的一種,將黃粘米麵蒸熟後,攤開撒上熟豆麵和紅糖,然後卷起來一切,狀如螺絲轉兒,口感軟糯香甜。”
“灌腸也並非是用豬大腸灌製的豬肉食品,而是用澱粉製作成腸形,再煎烙成外焦裏嫩的狀態,最後澆上蒜汁鹽水,喜歡的辣可以再來點辣椒粉,便宜味道又好。我和我弟去買的時候排了老長的隊呢。”
黃夢更是講得起勁,不僅詢問了池雨微這段時間迴老家有哪些新鮮事,還分享了自己在家的過年經曆。
三人圍坐在一起,聊得熱火朝天,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趙玉梅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附和,仿佛也跟著池雨微和黃夢一起領略京市的風土人情。
她雖然沒有去過京市,但也能感受到她們描述下的那份熱鬧和喜慶,心中燃起了對京市的向往和期待。
“哈哈,你們看,這是我媽媽特意幫我搶的雨鞋!”黃夢得意地揚了揚手中的雨鞋,臉上也滿是笑意,“想想去年那場突如其來的台風,咱們冒著傾盆大雨搶收水稻,腳都泡得發白,快要脫皮。現在好了,有這雙雨鞋,咱們再也不用怕雨水浸泡,幹活也能更利索些!”
池雨微看著黃夢手中的雨鞋,心裏也替她高興。
這樣一雙雨鞋對於她們這些知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防護裝備。
“對了,小微,”黃夢忽然想起了什麽,轉頭看向池雨微,“咱倆都忘記交換地址了。看看隔得近不近,要是近的話,以後過年迴家,咱倆還可以串個門!玉梅,你老家的地址了,要是哪天咱們能迴去了,留在地址以後還能聯係。”
池雨微笑著點了點頭,“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咱們雖然是下鄉到了農場才成為好朋友的,但以後迴了京市,情誼不能斷!”
黃夢是個性格開朗、活潑的女孩,和池雨微一樣,來自京市,生活在一個相對不錯的家庭。
溫暖有愛的家庭背景讓她心思清明,對待朋友也格外真誠熱情。
交換京市的地址沒問題,以後知青返鄉,她們各自迴歸原位,有地方也方便聯係。
“還有啊,玉梅,”黃夢又將目光轉向了趙玉梅,“你有沒有買到雨鞋啊?要是沒有的話,我寫信迴去讓我媽媽幫忙買一雙吧?”
當時黃夢母親幫忙購買雨鞋的時候,隻買了她的那雙,雨鞋不好買,過年放假迴家,她也去百貨商店看了,一直沒有。
池雨微跟自己一樣,都是京市人,家裏條件不錯,不會缺一雙雨鞋,所以她隻關心了趙玉梅。
趙玉梅笑著搖了搖頭,“小夢,你不用擔心我。過年迴家的時候,我在我們那兒的供銷社已經買到了雨鞋。”
她下鄉到南田農場算是到了一個好地方,每個月能拿工資,這次迴家給家裏補貼了一些,剩下的她打算自己存起來。
說到家裏,趙玉梅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黯淡。
她知道家裏困難,也想要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父母。
原本,這次迴家她準備把工資全部交給家裏,因為她覺得家裏過的不容易,自己好不容易能掙到錢了,理應迴報父母。
但迴家前,池雨微的一番話卻讓她改變了想法,“玉梅,你首先是你自己,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工資是辛苦所得,可以給父母一些,但也要記得給自己留有餘地。”
趙玉梅原本以為,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迴家之前,她還想著要把錢全部拿給父母。
但,迴家後母親的言語卻讓她有些心寒。
“玉梅啊,家裏弟弟妹妹上學要花錢。”
“玉梅啊,今年買年貨花了不少錢。”
“玉梅啊,去年你爺爺生病,家裏也花了不少錢。”
趙玉梅聽出來了,母親這是在變相地向她要錢。
那一瞬間,她想要把錢全部給家裏的心淡了下來。
最終,隻拿出了一半的工資交給家裏,原本以為這樣能得到母親的誇獎和認可,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母親的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的喜悅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