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冬日戀歌:獨一無二的白衣新娘
綜影視甄嬛傳:溫柔毒婦 作者:卿卿奶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世蘭站在一旁冷眼看著胤禛,
胤禛表情沉痛道:“皇阿瑪將江山……”
‘托付給我’四個字還沒說完,年世蘭便打斷了,
“沒有,皇上還沒來得及寫聖旨,人便暈了過去,昏迷之前不曾明言傳位於哪位皇子,太醫正在極力救治,還請各位大人去正殿等候,不要打擾太醫。”
年世蘭對宗令道:“皇上昏迷前欲召諸皇子宣旨,還請宗令隨同入內。
大阿哥胤禔向年世蘭拱了拱手,便快步走向寢殿,二阿哥胤礽沉默地緊隨其後,年世蘭對他們的實力沒有多說什麽,跟在他們身後進去了。
拋開地位等級不談,論年齡,這倆都能當年世蘭的爺爺了,論未來,年世蘭隻是一個深宮妃嬪,而這兩個居長的皇子,很可能會成為新皇展示仁慈的工具人,進而被封王。
作為一個“安分”的寵妃,她犯不著在這個時候上躥下跳的。
宗令見狀,隻好趕緊開口,帶著三阿哥等皇子進殿。
胤禔和胤礽相爭多年,兩敗俱傷,被圈禁這些年,兩人的性子也被磨得越發沉寂。
他們對康熙或有怨有恨,但此時麵對垂垂老矣的皇父,內心依然彷徨,昔日壓在他們頭頂的大山,轟然倒塌,他們熬贏了時間,也將失去皇父。
胤礽沉默片刻,詢問太醫,皆是他不願意聽到的答案。
他看見躺在康熙旁邊,閉目麵色通紅的胤稷,問道:“二十四弟怎麽了?”
年世蘭:“遇刺。”
胤仁突然笑了一聲,“看來我的弟弟們,不見得有我仁慈。”
他抬頭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胤禛,很快移開了視線,他伸手摸上康熙蠟黃的臉,低聲道:
“皇阿瑪,好久不見……保成來看你了……”
康熙的眼角流下一滴淚。
他寵愛了幾十年的太子啊,
康熙腦海裏如同走馬燈,迅速閃過當年從產房裏抱出來的小小嬰兒,
他扶著保成學走路,教保成說第一句話,寫第一個字,小小孩童在他手裏,逐漸長成一個文武兼備、英姿勃發的完美太子,後來……
他錯了嗎?
康熙迴首他跟胤仁過去的種種,不得不承認,太子會變成後來那樣,他這個皇阿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他,讓居心不良的外人,有機會教壞保成,以至於後來保成悖逆君父,
如果他當年一直將保成帶在身邊,就像世蘭一樣,是不是就不會被人趁虛而入,挑撥離間?
他和胤仁,或許會成為明太祖和懿文太子那般父慈子孝……
“皇阿瑪”,胤禔跪在康熙床前,沙啞地喊了句。
康熙靈魂長歎,當年意氣風發的保清,也老了。
他,真的做錯了。
懊悔絲絲縷縷不斷冒出來。
胤禛看到年世蘭為康熙擦掉的淚水,心頓時提了起來。
人之將死,誰是皇阿瑪畢生的遺憾?
二廢太子,也是二立太子,萬一皇阿瑪臨死前糊塗了,明旨三立太子怎麽辦?
胤禛不知道該盼著康熙立刻醒來,還是永遠醒不過來,心情就像麵對懸在心髒上的利劍,驚喜或者心死。
本該悲痛哭泣表孝心的眾人,被年世蘭以打擾太醫禁聲,殿內隻有太醫協作的聲音……
深冬,大雪紛飛,
山陵將崩,重臣在殿,朝政停擺。
所有人都沉默地守候在清溪書屋。
從早晨到正午,從正午到夜幕再次降臨,縱使饑腸轆轆,無人敢擅動飯食。
宮人送上來的盤碟,從熱氣騰騰到油脂凝固,又被原封不動撤下去。
年世蘭母子三人,閉目流淚。
忍一時饑餓,享一世佳肴。
隱忍……
“皇上醒了!”
孫誌定高聲道。
康熙突然睜開眼,一下子坐起來。
“皇上!”
“皇阿瑪!”
康熙精神矍鑠,感覺自己全身充滿力量,就算立刻上馬開弓都不成問題。
“朕……”
康熙怔忪,這才是真正的迴光返照吧?
有了剛才的經驗,他生怕自己遺言沒說完就死了,顧不得一眾孝子,當即喊道:
“魏珠,筆墨伺候!”
“是。”
康熙披上大氅,牽著年世蘭的手快步走出房門,步入正殿。
“微臣參見皇上。”
“起。”
康熙掃了一眼台階之下的兒子、宗親、朝臣,沒有廢話,他快速打開禦桌之上的卷軸,蘸墨提筆……
第一封聖旨寫好,康熙當著眾人道:
“此乃朕之傳位詔書,現將此詔密封於寶匣之內,待朕去後,將寶匣放置於朕靈堂之上,朕之靈柩須於溪書屋停靈二十日,二十日後,再由隆科多在宗親、朝臣的見證下,宣讀遺詔。”
“皇上!……臣等,遵旨。”
眾人紛紛跪地,以袖掩淚,心中如何想,不得而知。
康熙知道這樣會出現問題,但至少能拖到十四歸京。
宮門有隆科多守著,按老四的性子,定覺得有了名正言順的旨意,皇位十拿九穩,必不會提前強開匣子,在兄弟朝臣麵前做個不孝君父之人。
胤禛抬頭看向康熙,康熙微微點頭。
老四這個他曾經的首位儲君人選,就算拋開年紀大不談,老四的子嗣也是個問題,
雍親王府的下一代,隻有弘時和弘曆兩個幼子,弘時的資質,康熙歎了口氣,心裏直搖頭,弘曆還算機靈,但論聰慧,遠遠不及胤稷,他一個都看不上眼。
十四年輕,長成的子嗣多,他不擔心傳承問題。
康熙親手將傳位遺詔封存,重新提筆,寫好後直接命禮部尚書上前宣讀。
禮部尚書恭敬接過明黃卷軸,以為是給各位皇子的封爵,結果打開一看,手猛然一抖,差點沒拿穩,他瞪著雙眼,大膽直視康熙,
康熙:“念!”
禮部尚書抖著胡子,鬥膽勸道:“皇上三思!”
康熙:“此乃朕之遺願,你是想朕死不瞑目?”
“微臣不敢!”
禮部尚書立刻下跪,以額觸地。
其他人不知道上麵寫了什麽,聽康熙說得這般嚴重,紛紛開口道“皇上息怒!”
康熙親自將禮部尚書扶起,強硬地命令:“念。”
“老臣遵旨……”
禮部尚書皺巴巴的臉皮,很好地掩蓋住他深深皺起的眉頭。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皇貴妃年佳氏,祥鍾世族,……慈著螽斯,敬章翬翟,溫惠宅心,端良著德……承朕之皇令,以冊寶進爾為皇後,特賜徽號“孝貞”,欽此!”
沒有絲毫提及陪葬一事,康熙將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年世蘭。
跪在下方的胤礽猛地抬頭,深深地看了康熙一眼,而後低下頭,眼底的嘲諷誰也看不見。
自佟佳氏去後,皇阿瑪便對他說,此生不再立後,他憑借著皇阿瑪對皇額娘的感情,牢牢占有皇阿瑪全部的父愛。
沒想到,皇阿瑪臨了臨了,居然還能克服董鄂氏留下的陰影,效仿皇瑪法立寵妃為後。
當年為了鞏固大清的統治,使漢人歸心,皇阿瑪遵循漢禮,將正室嫡出的地位,抬高到側庶不可逾越的等級。
現在年佳氏封後,新君會怎麽對待這個身份尊貴的幼弟呢?
胤礽了解康熙,自己是沒機會了,年幼的弟弟就算再得寵,也一樣沒機會。
真是……期待啊……
曾經對他落井下石的弟弟們,皇阿瑪親自為你們加了一塊攔路石呢,宮中一個年輕的且娘家掌兵的太後,宮外一個嫡出世襲罔替的親王弟弟,嗬。
冊封皇後,乃天下事。
換個時間,換個情況,如此隨意冊立皇後,朝臣必定會激烈駁迴,哪怕聖旨下了,大概率也會作廢,順治朝董鄂妃的立後聖旨就是這麽作廢的。
但,康熙快死了,死不瞑目的話語尤在耳邊。
聖旨宣讀完畢,康熙交代好前朝之事後,立刻讓禮部準備封後大典,
“立刻!馬上!”
禮部尚書苦著臉,“皇上,封後典禮隆重繁瑣,要用到的禮器極多,奴才……奴才也沒辦法立刻變出來呀。”
“朕,快死了。”
一句絕殺。
禮部尚書被魏珠領下去了,全宮奴才任由他使喚,禮器一切從簡。
年世蘭以典禮未成為由,暫不接受朝臣宮妃的叩拜。
屏退眾人,兩人臨床私話。
“世蘭隻要一個名分,並不需要孤單一人的冊封禮”,年世蘭緊緊握著康熙的手,深情地說道:
“待到你我出殯日,便是地府禮成時。”
“世蘭……”
康熙緊緊抱著年世蘭,眼中隱有淚光。
年世蘭輕聲道:“自古紅綢成連理,唯獨世蘭白嫁衣,我要做你獨一無二的白衣新娘。”
“好。”
環抱著年世蘭的臂膀用力收緊,似乎要將年世蘭勒進自己的骨血裏。
年世蘭恍若未覺,一遍遍念著康熙的名字,仿佛怕康熙突然離去,康熙一遍遍迴應年世蘭“我在”……
夜深,雪停,明月高升。
熬了一整天的胤禛精神困頓,他依靠著茶幾,昏沉恍惚間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夢裏,有個衣著豔麗的女子為他戴上朝珠……
胤禛表情沉痛道:“皇阿瑪將江山……”
‘托付給我’四個字還沒說完,年世蘭便打斷了,
“沒有,皇上還沒來得及寫聖旨,人便暈了過去,昏迷之前不曾明言傳位於哪位皇子,太醫正在極力救治,還請各位大人去正殿等候,不要打擾太醫。”
年世蘭對宗令道:“皇上昏迷前欲召諸皇子宣旨,還請宗令隨同入內。
大阿哥胤禔向年世蘭拱了拱手,便快步走向寢殿,二阿哥胤礽沉默地緊隨其後,年世蘭對他們的實力沒有多說什麽,跟在他們身後進去了。
拋開地位等級不談,論年齡,這倆都能當年世蘭的爺爺了,論未來,年世蘭隻是一個深宮妃嬪,而這兩個居長的皇子,很可能會成為新皇展示仁慈的工具人,進而被封王。
作為一個“安分”的寵妃,她犯不著在這個時候上躥下跳的。
宗令見狀,隻好趕緊開口,帶著三阿哥等皇子進殿。
胤禔和胤礽相爭多年,兩敗俱傷,被圈禁這些年,兩人的性子也被磨得越發沉寂。
他們對康熙或有怨有恨,但此時麵對垂垂老矣的皇父,內心依然彷徨,昔日壓在他們頭頂的大山,轟然倒塌,他們熬贏了時間,也將失去皇父。
胤礽沉默片刻,詢問太醫,皆是他不願意聽到的答案。
他看見躺在康熙旁邊,閉目麵色通紅的胤稷,問道:“二十四弟怎麽了?”
年世蘭:“遇刺。”
胤仁突然笑了一聲,“看來我的弟弟們,不見得有我仁慈。”
他抬頭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胤禛,很快移開了視線,他伸手摸上康熙蠟黃的臉,低聲道:
“皇阿瑪,好久不見……保成來看你了……”
康熙的眼角流下一滴淚。
他寵愛了幾十年的太子啊,
康熙腦海裏如同走馬燈,迅速閃過當年從產房裏抱出來的小小嬰兒,
他扶著保成學走路,教保成說第一句話,寫第一個字,小小孩童在他手裏,逐漸長成一個文武兼備、英姿勃發的完美太子,後來……
他錯了嗎?
康熙迴首他跟胤仁過去的種種,不得不承認,太子會變成後來那樣,他這個皇阿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他,讓居心不良的外人,有機會教壞保成,以至於後來保成悖逆君父,
如果他當年一直將保成帶在身邊,就像世蘭一樣,是不是就不會被人趁虛而入,挑撥離間?
他和胤仁,或許會成為明太祖和懿文太子那般父慈子孝……
“皇阿瑪”,胤禔跪在康熙床前,沙啞地喊了句。
康熙靈魂長歎,當年意氣風發的保清,也老了。
他,真的做錯了。
懊悔絲絲縷縷不斷冒出來。
胤禛看到年世蘭為康熙擦掉的淚水,心頓時提了起來。
人之將死,誰是皇阿瑪畢生的遺憾?
二廢太子,也是二立太子,萬一皇阿瑪臨死前糊塗了,明旨三立太子怎麽辦?
胤禛不知道該盼著康熙立刻醒來,還是永遠醒不過來,心情就像麵對懸在心髒上的利劍,驚喜或者心死。
本該悲痛哭泣表孝心的眾人,被年世蘭以打擾太醫禁聲,殿內隻有太醫協作的聲音……
深冬,大雪紛飛,
山陵將崩,重臣在殿,朝政停擺。
所有人都沉默地守候在清溪書屋。
從早晨到正午,從正午到夜幕再次降臨,縱使饑腸轆轆,無人敢擅動飯食。
宮人送上來的盤碟,從熱氣騰騰到油脂凝固,又被原封不動撤下去。
年世蘭母子三人,閉目流淚。
忍一時饑餓,享一世佳肴。
隱忍……
“皇上醒了!”
孫誌定高聲道。
康熙突然睜開眼,一下子坐起來。
“皇上!”
“皇阿瑪!”
康熙精神矍鑠,感覺自己全身充滿力量,就算立刻上馬開弓都不成問題。
“朕……”
康熙怔忪,這才是真正的迴光返照吧?
有了剛才的經驗,他生怕自己遺言沒說完就死了,顧不得一眾孝子,當即喊道:
“魏珠,筆墨伺候!”
“是。”
康熙披上大氅,牽著年世蘭的手快步走出房門,步入正殿。
“微臣參見皇上。”
“起。”
康熙掃了一眼台階之下的兒子、宗親、朝臣,沒有廢話,他快速打開禦桌之上的卷軸,蘸墨提筆……
第一封聖旨寫好,康熙當著眾人道:
“此乃朕之傳位詔書,現將此詔密封於寶匣之內,待朕去後,將寶匣放置於朕靈堂之上,朕之靈柩須於溪書屋停靈二十日,二十日後,再由隆科多在宗親、朝臣的見證下,宣讀遺詔。”
“皇上!……臣等,遵旨。”
眾人紛紛跪地,以袖掩淚,心中如何想,不得而知。
康熙知道這樣會出現問題,但至少能拖到十四歸京。
宮門有隆科多守著,按老四的性子,定覺得有了名正言順的旨意,皇位十拿九穩,必不會提前強開匣子,在兄弟朝臣麵前做個不孝君父之人。
胤禛抬頭看向康熙,康熙微微點頭。
老四這個他曾經的首位儲君人選,就算拋開年紀大不談,老四的子嗣也是個問題,
雍親王府的下一代,隻有弘時和弘曆兩個幼子,弘時的資質,康熙歎了口氣,心裏直搖頭,弘曆還算機靈,但論聰慧,遠遠不及胤稷,他一個都看不上眼。
十四年輕,長成的子嗣多,他不擔心傳承問題。
康熙親手將傳位遺詔封存,重新提筆,寫好後直接命禮部尚書上前宣讀。
禮部尚書恭敬接過明黃卷軸,以為是給各位皇子的封爵,結果打開一看,手猛然一抖,差點沒拿穩,他瞪著雙眼,大膽直視康熙,
康熙:“念!”
禮部尚書抖著胡子,鬥膽勸道:“皇上三思!”
康熙:“此乃朕之遺願,你是想朕死不瞑目?”
“微臣不敢!”
禮部尚書立刻下跪,以額觸地。
其他人不知道上麵寫了什麽,聽康熙說得這般嚴重,紛紛開口道“皇上息怒!”
康熙親自將禮部尚書扶起,強硬地命令:“念。”
“老臣遵旨……”
禮部尚書皺巴巴的臉皮,很好地掩蓋住他深深皺起的眉頭。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皇貴妃年佳氏,祥鍾世族,……慈著螽斯,敬章翬翟,溫惠宅心,端良著德……承朕之皇令,以冊寶進爾為皇後,特賜徽號“孝貞”,欽此!”
沒有絲毫提及陪葬一事,康熙將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年世蘭。
跪在下方的胤礽猛地抬頭,深深地看了康熙一眼,而後低下頭,眼底的嘲諷誰也看不見。
自佟佳氏去後,皇阿瑪便對他說,此生不再立後,他憑借著皇阿瑪對皇額娘的感情,牢牢占有皇阿瑪全部的父愛。
沒想到,皇阿瑪臨了臨了,居然還能克服董鄂氏留下的陰影,效仿皇瑪法立寵妃為後。
當年為了鞏固大清的統治,使漢人歸心,皇阿瑪遵循漢禮,將正室嫡出的地位,抬高到側庶不可逾越的等級。
現在年佳氏封後,新君會怎麽對待這個身份尊貴的幼弟呢?
胤礽了解康熙,自己是沒機會了,年幼的弟弟就算再得寵,也一樣沒機會。
真是……期待啊……
曾經對他落井下石的弟弟們,皇阿瑪親自為你們加了一塊攔路石呢,宮中一個年輕的且娘家掌兵的太後,宮外一個嫡出世襲罔替的親王弟弟,嗬。
冊封皇後,乃天下事。
換個時間,換個情況,如此隨意冊立皇後,朝臣必定會激烈駁迴,哪怕聖旨下了,大概率也會作廢,順治朝董鄂妃的立後聖旨就是這麽作廢的。
但,康熙快死了,死不瞑目的話語尤在耳邊。
聖旨宣讀完畢,康熙交代好前朝之事後,立刻讓禮部準備封後大典,
“立刻!馬上!”
禮部尚書苦著臉,“皇上,封後典禮隆重繁瑣,要用到的禮器極多,奴才……奴才也沒辦法立刻變出來呀。”
“朕,快死了。”
一句絕殺。
禮部尚書被魏珠領下去了,全宮奴才任由他使喚,禮器一切從簡。
年世蘭以典禮未成為由,暫不接受朝臣宮妃的叩拜。
屏退眾人,兩人臨床私話。
“世蘭隻要一個名分,並不需要孤單一人的冊封禮”,年世蘭緊緊握著康熙的手,深情地說道:
“待到你我出殯日,便是地府禮成時。”
“世蘭……”
康熙緊緊抱著年世蘭,眼中隱有淚光。
年世蘭輕聲道:“自古紅綢成連理,唯獨世蘭白嫁衣,我要做你獨一無二的白衣新娘。”
“好。”
環抱著年世蘭的臂膀用力收緊,似乎要將年世蘭勒進自己的骨血裏。
年世蘭恍若未覺,一遍遍念著康熙的名字,仿佛怕康熙突然離去,康熙一遍遍迴應年世蘭“我在”……
夜深,雪停,明月高升。
熬了一整天的胤禛精神困頓,他依靠著茶幾,昏沉恍惚間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夢裏,有個衣著豔麗的女子為他戴上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