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關,父親的允許(2)
綜影視甄嬛傳:溫柔毒婦 作者:卿卿奶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遐齡正在整理過往策論。
聽到年世蘭歡快的聲音,笑吟吟放下筆,
“今日怎麽這麽早過來啦?不去跑馬嗎?”
“女兒這不是想你了嘛。”
年世蘭一腳跨進書房,
“爹,你在寫什麽呢?”
年遐齡:“都是朝廷的事。”
“爹,您都致仕這麽多年了,也該好好歇歇,在家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朝廷的事,自然有別的大人操心。”
年世蘭放下酒壇子道。
年遐齡:“你的兩個哥哥在外為官,爹自然要為他們打算。”
年世蘭掃了一眼桌上的內容。
是攤丁入畝相關的策文。
年世蘭學曆史的時候,清朝‘攤丁入畝’這個詞仿佛跟雍正綁定,事實上提出這個製度的創始人,是年遐齡。
康熙三十八年,年遐齡建議將湖廣七府丁銀並入田賦征收,這個方法簡化稅收和稽征手續,在一定程度上限製或緩和了土地兼並,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康熙朝並不能順利推行,這是攤丁入畝製度的前身。
直到雍正朝,胤禛開始嚴格執行這個製度,當然也並不順利就是了。
這個製度侵犯了擁有大量土地的權貴、官員、鄉紳的利益。
年遐齡因此被朝臣彈劾,還好康熙重用年家,沒有被參倒。
後續年遐齡與朝臣斡旋五年,最後以疾病的緣由退出了朝堂。
康熙愛惜他的才能,留他在京城,偶爾會召其問策。
“爹,皇上又召您入宮了?”
年遐齡撫了撫胡子,笑道:
“皇上要開千叟宴,你爹我也收到帖子了。”
年世蘭眼睛一亮。
她將酒壇子打開,香氣四溢。
“爹,這是女兒改進的酒,您嚐嚐有沒有什麽不一樣?”
年遐齡:“你什麽時候學會這個了?”
女兒愛好廣泛,舞槍弄棒甩鞭子、跑馬、踏春、打獵,他都知道,唯獨沒聽她學過膳食一道。
廚房煙熏火燎的,他可舍不得寶貝女兒熏著一點兒。
年世蘭:“女兒根據大哥的醫書,做出來的養生酒,您身體不好,女兒也想盡盡心嘛。”
根據原主的記憶,她說什麽家裏人就信什麽,根本不會去追根究底。
說出口就等於事實。
隻是,年遐齡在其他方麵有點懷疑:
這……真的能喝嗎?
“蘭兒,你在酒裏放了什麽?藥可不能亂用呀。”
年世蘭:“爹您放心,這酒沒問題女兒才敢給您喝呀。”
年世蘭招了招手。
丫鬟立刻端來瓷碗,接過酒壇子倒酒。
年遐齡沒有猶豫,當即端起來一口喝光。
他迴味了一下,沒什麽特別的味道,但他還是誇道:
“好!蘭兒做的藥酒,爹一喝就覺得精神百倍!”
年世蘭咧嘴笑道:
“爹覺得好就行。”
年世蘭自己也端起一碗,剛送到嘴邊就被年遐齡攔下了,
“等一下,既然是送給爹的,那就都留給爹喝吧,對了,你做了多少壇?”
年世蘭笑道:“爹放心,女兒做了很多呢,您盡管敞開了喝。”
年遐齡哪裏是擔心這個,他是怕年世蘭喝出什麽問題來,傷身。
年世蘭明白他的擔心,
“爹,這酒效果好著呢,不是女兒誇大,您多喝幾碗試試,睡一覺起來,說不定身體就變好了呢。”
“好好好。”
年遐齡當即連喝三碗,
“那就托蘭兒的福了,趕明兒爹好了,就陪你一起去打獵。”
“好!爹爹您說話算話呀。”
“爹什麽時候騙過你。”
年世蘭興高采烈地拿過毛筆,
“爹,您眼睛累了吧?您說,女兒幫您寫!”
年遐齡笑道:“知道蘭兒孝順,不過爹已經寫完了,正準備休息呢,碰巧你過來。”
年世蘭放下筆道:“女兒打擾爹爹,那您趕快休息吧,女兒去看看馬廄裏的阿寶生了沒有。”
年遐齡:“好,你自個兒玩去吧。”
他指著鬥櫃上的盒子道:
“這是新做的鞭子,你拿去吧、”
“謝謝爹!”
年世蘭捧著盒子,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年世蘭一走,年遐齡召來管家,
“老爺。”
年遐齡:“你去請林大夫進府中住一晚。”
管家:“是。”
過了一會兒,年遐齡沒感覺身體有何不妥,便按往常的習慣休息去了。
……
年世蘭晚膳的菜式,螃蟹占了半張桌子。
年家雖富貴,但是能在春夏秋三季不斷供應螃蟹,管事們也是費了極大的功夫。
“頌芝,明日給尋蟹莊的人送些做春衣的布料過去。”
“是。”
年家專門養了一莊子人,給年世蘭供應螃蟹,或買、或抓、或養。
難為他們能在春季讓她一飽口腹之欲,待遇上可不能虧了他們的。
用過晚膳後,年世蘭在書房將康熙的功績一一寫下來,並思考著,對於每一件功績的吹捧方式,要怎麽用詞,才能更適合她的身份人設。
許久,她攤開一張精美的箋紙,提筆,
“偉大威武的皇上:……”
康熙曾跟路易十四有過書信往來,對直白的用詞應該接受良好。
說什麽少女傾慕,她敢說,康熙也不會相信,但是崇拜的態度可以拉滿。
臣子恭維皇帝可以說是慣例,她一個閨閣女子崇拜皇帝,就比較微妙了,
康熙的情商應該算高的,給他留個深刻的印象,好奇心不就勾起來了嘛。
年世蘭洋洋灑灑寫了一遝紙。
然後裝進信封,順帶放一點香片進去,封口。
……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年遐齡就起床了。
他閉目,任由丫鬟更衣。
等用完早膳,走進書房,他才發現不對勁。
他隨手拿起一本策論集翻看批注,蠅頭小字,入目清晰可見。
“我的眼睛不花了?”
他站起來,將書放到桌子上,各種距離都試了一下。
很清晰。
他又走到院中,看著昏暗處的樹枝,
葉子張張分明。
眼睛不僅不花了,視力還跟他年少時一樣好。
不知道是不是他錯覺,今日身子格外輕鬆,不像往常一般氣悶遲鈍。
他讓丫鬟將大夫請過來。
不到一刻鍾,在年府閑了一晚上的林大夫匆匆趕來。
“見過年老爺。”
“給老夫看看,我身體跟之前有什麽不同。”
“是。”
林大夫搭脈好一會兒,嘖嘖稱奇道,
“年老爺,您身體的病症消失了,脈象強健得仿佛壯年人。”
他忍不住問道:“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竟能將老大人的病症徹底根除?”
見年遐齡沒說話,林大夫趕緊道:
“是在下冒昧了,年老爺莫怪。”
年遐齡:“無妨,還請林大夫再留府幾日,老夫有些事沒弄清楚。”
林大夫:“好,年老爺有事盡管吩咐。”
等太陽升起。
年世蘭拿著信封來找年遐齡。
聽到年世蘭歡快的聲音,笑吟吟放下筆,
“今日怎麽這麽早過來啦?不去跑馬嗎?”
“女兒這不是想你了嘛。”
年世蘭一腳跨進書房,
“爹,你在寫什麽呢?”
年遐齡:“都是朝廷的事。”
“爹,您都致仕這麽多年了,也該好好歇歇,在家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朝廷的事,自然有別的大人操心。”
年世蘭放下酒壇子道。
年遐齡:“你的兩個哥哥在外為官,爹自然要為他們打算。”
年世蘭掃了一眼桌上的內容。
是攤丁入畝相關的策文。
年世蘭學曆史的時候,清朝‘攤丁入畝’這個詞仿佛跟雍正綁定,事實上提出這個製度的創始人,是年遐齡。
康熙三十八年,年遐齡建議將湖廣七府丁銀並入田賦征收,這個方法簡化稅收和稽征手續,在一定程度上限製或緩和了土地兼並,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康熙朝並不能順利推行,這是攤丁入畝製度的前身。
直到雍正朝,胤禛開始嚴格執行這個製度,當然也並不順利就是了。
這個製度侵犯了擁有大量土地的權貴、官員、鄉紳的利益。
年遐齡因此被朝臣彈劾,還好康熙重用年家,沒有被參倒。
後續年遐齡與朝臣斡旋五年,最後以疾病的緣由退出了朝堂。
康熙愛惜他的才能,留他在京城,偶爾會召其問策。
“爹,皇上又召您入宮了?”
年遐齡撫了撫胡子,笑道:
“皇上要開千叟宴,你爹我也收到帖子了。”
年世蘭眼睛一亮。
她將酒壇子打開,香氣四溢。
“爹,這是女兒改進的酒,您嚐嚐有沒有什麽不一樣?”
年遐齡:“你什麽時候學會這個了?”
女兒愛好廣泛,舞槍弄棒甩鞭子、跑馬、踏春、打獵,他都知道,唯獨沒聽她學過膳食一道。
廚房煙熏火燎的,他可舍不得寶貝女兒熏著一點兒。
年世蘭:“女兒根據大哥的醫書,做出來的養生酒,您身體不好,女兒也想盡盡心嘛。”
根據原主的記憶,她說什麽家裏人就信什麽,根本不會去追根究底。
說出口就等於事實。
隻是,年遐齡在其他方麵有點懷疑:
這……真的能喝嗎?
“蘭兒,你在酒裏放了什麽?藥可不能亂用呀。”
年世蘭:“爹您放心,這酒沒問題女兒才敢給您喝呀。”
年世蘭招了招手。
丫鬟立刻端來瓷碗,接過酒壇子倒酒。
年遐齡沒有猶豫,當即端起來一口喝光。
他迴味了一下,沒什麽特別的味道,但他還是誇道:
“好!蘭兒做的藥酒,爹一喝就覺得精神百倍!”
年世蘭咧嘴笑道:
“爹覺得好就行。”
年世蘭自己也端起一碗,剛送到嘴邊就被年遐齡攔下了,
“等一下,既然是送給爹的,那就都留給爹喝吧,對了,你做了多少壇?”
年世蘭笑道:“爹放心,女兒做了很多呢,您盡管敞開了喝。”
年遐齡哪裏是擔心這個,他是怕年世蘭喝出什麽問題來,傷身。
年世蘭明白他的擔心,
“爹,這酒效果好著呢,不是女兒誇大,您多喝幾碗試試,睡一覺起來,說不定身體就變好了呢。”
“好好好。”
年遐齡當即連喝三碗,
“那就托蘭兒的福了,趕明兒爹好了,就陪你一起去打獵。”
“好!爹爹您說話算話呀。”
“爹什麽時候騙過你。”
年世蘭興高采烈地拿過毛筆,
“爹,您眼睛累了吧?您說,女兒幫您寫!”
年遐齡笑道:“知道蘭兒孝順,不過爹已經寫完了,正準備休息呢,碰巧你過來。”
年世蘭放下筆道:“女兒打擾爹爹,那您趕快休息吧,女兒去看看馬廄裏的阿寶生了沒有。”
年遐齡:“好,你自個兒玩去吧。”
他指著鬥櫃上的盒子道:
“這是新做的鞭子,你拿去吧、”
“謝謝爹!”
年世蘭捧著盒子,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年世蘭一走,年遐齡召來管家,
“老爺。”
年遐齡:“你去請林大夫進府中住一晚。”
管家:“是。”
過了一會兒,年遐齡沒感覺身體有何不妥,便按往常的習慣休息去了。
……
年世蘭晚膳的菜式,螃蟹占了半張桌子。
年家雖富貴,但是能在春夏秋三季不斷供應螃蟹,管事們也是費了極大的功夫。
“頌芝,明日給尋蟹莊的人送些做春衣的布料過去。”
“是。”
年家專門養了一莊子人,給年世蘭供應螃蟹,或買、或抓、或養。
難為他們能在春季讓她一飽口腹之欲,待遇上可不能虧了他們的。
用過晚膳後,年世蘭在書房將康熙的功績一一寫下來,並思考著,對於每一件功績的吹捧方式,要怎麽用詞,才能更適合她的身份人設。
許久,她攤開一張精美的箋紙,提筆,
“偉大威武的皇上:……”
康熙曾跟路易十四有過書信往來,對直白的用詞應該接受良好。
說什麽少女傾慕,她敢說,康熙也不會相信,但是崇拜的態度可以拉滿。
臣子恭維皇帝可以說是慣例,她一個閨閣女子崇拜皇帝,就比較微妙了,
康熙的情商應該算高的,給他留個深刻的印象,好奇心不就勾起來了嘛。
年世蘭洋洋灑灑寫了一遝紙。
然後裝進信封,順帶放一點香片進去,封口。
……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年遐齡就起床了。
他閉目,任由丫鬟更衣。
等用完早膳,走進書房,他才發現不對勁。
他隨手拿起一本策論集翻看批注,蠅頭小字,入目清晰可見。
“我的眼睛不花了?”
他站起來,將書放到桌子上,各種距離都試了一下。
很清晰。
他又走到院中,看著昏暗處的樹枝,
葉子張張分明。
眼睛不僅不花了,視力還跟他年少時一樣好。
不知道是不是他錯覺,今日身子格外輕鬆,不像往常一般氣悶遲鈍。
他讓丫鬟將大夫請過來。
不到一刻鍾,在年府閑了一晚上的林大夫匆匆趕來。
“見過年老爺。”
“給老夫看看,我身體跟之前有什麽不同。”
“是。”
林大夫搭脈好一會兒,嘖嘖稱奇道,
“年老爺,您身體的病症消失了,脈象強健得仿佛壯年人。”
他忍不住問道:“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竟能將老大人的病症徹底根除?”
見年遐齡沒說話,林大夫趕緊道:
“是在下冒昧了,年老爺莫怪。”
年遐齡:“無妨,還請林大夫再留府幾日,老夫有些事沒弄清楚。”
林大夫:“好,年老爺有事盡管吩咐。”
等太陽升起。
年世蘭拿著信封來找年遐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