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冬去春來
綜影視甄嬛傳:溫柔毒婦 作者:卿卿奶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入冬,第一場雪。
施月瑤窩在書房裏畫畫。
侍女雲硯為她調配顏料,雲裳坐在旁邊繡製披風,雲容在炕上調胭脂。
外間。
春華用炭爐烤栗子花生,偶爾響起爆殼聲。
春露守著溫煮的雞湯,時不時往裏添加藥材。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材香,還有栗子的香甜。
施月瑤畫作未成,肚子就餓了。
施月瑤:“春露,往常都是一天換一副湯料,這幾天怎麽連著放五指毛桃?”
春露:“小姐,六老太爺又讓人送了一批藥材進京,五指毛桃特別多,我知道您愛聞這味兒,就給您一直煮著。”
施月瑤深吸一口氣,讚道:“比熏香好,開胃!”
蹲在一旁默默燒炭的雲境,幽幽地看了她一眼。
施月瑤立刻改口道:“藥香開胃,熏香安神,都好都好哈哈哈……”
雲境是專門負責熏香的侍女。
施月瑤房裏這六個大丫鬟,是施夫人從小培養出來的,各有所長,在各自的領域算得上精英級別了。
放現代怎麽也得是個專家,可惜這是的古代,還是家生子,主家不給機會,一輩子就隻能當奴仆。
施月瑤沒喊什麽人人平等的口號。
不管哪一世,她都會請一群人負責她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可以付錢享受別人勞動成果,為什麽要浪費時間。
這一世她也不會矯情。
在不影響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她願意給予優秀侍女尊重。
例如不打不罵,月錢不扣,賞錢豐厚,睡眠充足,吃喝管夠。
至於讓一眾侍女讀書識字,完全是因為施月瑤接受不了身邊的人是文盲。
她的貼身“助理”,怎麽可以是文盲。
矮桌旁。
一個九歲左右的女孩拿著毛筆,一臉苦哈哈道:
“小姐,我隻是個斟茶倒水的二等丫鬟,這麽好的筆墨紙張,給我用豈不是浪費了?不如……”
施月瑤撥了撥茶蓋,懶懶道:“可以,不想學可以不學。”
小丫鬟一喜,就要擱筆。
施月瑤:“等明年開春,你去莊子上種地吧,不用動腦子,也不需要識字。”
小丫鬟嚇得立刻下跪:“我學!小姐別趕我出去,我一定好好學。”
“嗯。”
施月瑤點頭,吩咐道:
“春露,你負責教她茶經。”
春露:“是。”
五天後,施月瑤完成了三幅畫作。
第一幅,是純粹的夕陽風景圖,取景禦花園。
第二幅,是施月瑤和馬佳毓淑的雙人圖,取景銀杏林。
第三幅,是施月瑤、烏拉那拉敏柔、馬佳毓淑三人圖,取景絳雪軒。
雲硯誇道:“小姐畫的人,仿佛要從畫中走出來一般,比夫人畫的逼真。”
施月瑤搖頭:“不能這麽比。”
施夫人擅工筆畫,落筆重神韻。
施月瑤現在用的是油畫畫法,追求百分百形似。
“可惜沒有照相機……”
不然哪裏用這麽費事。
施月瑤用錦盒裝好雙人圖,並寫了一封普通問候的信件,讓人送去給馬佳毓淑。
信,是上午送的。
馬佳毓淑的迴禮,是下午到的。
“味道真好!”
施月瑤吃著特製肉脯讚歎道。
這年頭,很多野味都長在別人的地盤上,互贈美食也是一種少年人的非正式交際,既不靡費又有趣。
深冬大雪。
施月瑤裹著銀狐大氅,窩在炕上數銀票……
……
寒冬過後,春暖花開。
胤禛望眼欲穿的大婚即將到來。
工部趕緊趕慢將雍親王府改建完成。
在宜修的建議下,胤禛將正院的花草樹木改成烏拉那拉敏柔喜歡的樣子。
胤禛看著滿院生機勃勃的梅樹,充滿期待。
溫居宴上,宜修挺著七個多月的肚子迎來送往,本就心情抑鬱的的她,在聽到烏拉那拉夫人的話後,肚子隱隱作痛。
“今日辛苦你了,待你長姐入府,以後你就輕鬆了,額娘有句話叮囑你,
自家親姐妹嫁在一塊,總好過讓外人壓在你頭上,你姐姐永遠是你姐姐,你們將日子過得和和美美,比什麽都重要。”
宜修強顏歡笑點頭應付,忍到第二天才叫了府醫,理由不外乎是操勞過度。
胤禛擔心宜修身子,直接將管家權給了另一位側福晉苗佳氏。
苗佳氏祖上原是關外大族,後來入關,改了姓氏,雖然家族沒落了,但族中男兒眾多,誕生的女孩數量稀少,因此苗佳氏被寵得有些嬌縱。
這管家權一到手,她便三天兩頭去探望宜修,時不時恭喜一下宜修,說她的孩子一出生就能迎來嫡額娘,是個福娃。
宜修氣得心肝疼,抑鬱加憤怒,肚子疼得更加頻繁了。
胤禛滿心滿眼都是即將迎娶心上人的激動,哪裏會留意後院的紛爭。
即便見到宜修容色黯淡無光,也隻當是月份大了的正常胎像,畢竟當年德妃懷十四也這樣。
府醫沒報壞消息就是平安無事,所以他也沒有過多詢問,隻是吩咐蘇培盛要多加留意東院的消息,以表關愛。
……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小姐,這是按您吩咐新做的衣裳。”
“嗯。”
施月瑤換上喜慶的藍色彩繡衣裙。
然後提著玉兔燈隨父母兄長出門看花燈。
至於最小的弟弟施文博,節前說要將整個府邸打造成海洋風格的燈展,日日沉迷做燈籠,到現在都還沒做完。
“等你們迴來,我給你們一個驚喜。”
眾人也就隨他去了。
今夜,整個京城燈火通明。
不止街道上熱鬧非凡,平常用以出租設宴的私人名園,也在今日免費開放。
施月瑤對清朝的元宵燈市充滿好奇,古代工匠多巧思,聽說有人能做出會爬的龍蝦螃蟹燈,還有吊鬼老爺燈,也不知道是個什麽神奇模樣。
趁著元宵夜的熱鬧,很多商家為了討個好意頭,都會在今日推出各種成雙成對的“鴛鴦”款首飾、擺件,就連食物都做出了成對的月桂、蓮生酥等。
施月瑤看了一路,中途買了幾包幹果,一邊走一邊吃。
人從眾,完全不用在意吃相雅不雅,很是悠閑自在。
最後,她停在一座燈火通明的大樓前。
抬頭,牌匾上書“金銀樓”。
施月瑤窩在書房裏畫畫。
侍女雲硯為她調配顏料,雲裳坐在旁邊繡製披風,雲容在炕上調胭脂。
外間。
春華用炭爐烤栗子花生,偶爾響起爆殼聲。
春露守著溫煮的雞湯,時不時往裏添加藥材。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材香,還有栗子的香甜。
施月瑤畫作未成,肚子就餓了。
施月瑤:“春露,往常都是一天換一副湯料,這幾天怎麽連著放五指毛桃?”
春露:“小姐,六老太爺又讓人送了一批藥材進京,五指毛桃特別多,我知道您愛聞這味兒,就給您一直煮著。”
施月瑤深吸一口氣,讚道:“比熏香好,開胃!”
蹲在一旁默默燒炭的雲境,幽幽地看了她一眼。
施月瑤立刻改口道:“藥香開胃,熏香安神,都好都好哈哈哈……”
雲境是專門負責熏香的侍女。
施月瑤房裏這六個大丫鬟,是施夫人從小培養出來的,各有所長,在各自的領域算得上精英級別了。
放現代怎麽也得是個專家,可惜這是的古代,還是家生子,主家不給機會,一輩子就隻能當奴仆。
施月瑤沒喊什麽人人平等的口號。
不管哪一世,她都會請一群人負責她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可以付錢享受別人勞動成果,為什麽要浪費時間。
這一世她也不會矯情。
在不影響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她願意給予優秀侍女尊重。
例如不打不罵,月錢不扣,賞錢豐厚,睡眠充足,吃喝管夠。
至於讓一眾侍女讀書識字,完全是因為施月瑤接受不了身邊的人是文盲。
她的貼身“助理”,怎麽可以是文盲。
矮桌旁。
一個九歲左右的女孩拿著毛筆,一臉苦哈哈道:
“小姐,我隻是個斟茶倒水的二等丫鬟,這麽好的筆墨紙張,給我用豈不是浪費了?不如……”
施月瑤撥了撥茶蓋,懶懶道:“可以,不想學可以不學。”
小丫鬟一喜,就要擱筆。
施月瑤:“等明年開春,你去莊子上種地吧,不用動腦子,也不需要識字。”
小丫鬟嚇得立刻下跪:“我學!小姐別趕我出去,我一定好好學。”
“嗯。”
施月瑤點頭,吩咐道:
“春露,你負責教她茶經。”
春露:“是。”
五天後,施月瑤完成了三幅畫作。
第一幅,是純粹的夕陽風景圖,取景禦花園。
第二幅,是施月瑤和馬佳毓淑的雙人圖,取景銀杏林。
第三幅,是施月瑤、烏拉那拉敏柔、馬佳毓淑三人圖,取景絳雪軒。
雲硯誇道:“小姐畫的人,仿佛要從畫中走出來一般,比夫人畫的逼真。”
施月瑤搖頭:“不能這麽比。”
施夫人擅工筆畫,落筆重神韻。
施月瑤現在用的是油畫畫法,追求百分百形似。
“可惜沒有照相機……”
不然哪裏用這麽費事。
施月瑤用錦盒裝好雙人圖,並寫了一封普通問候的信件,讓人送去給馬佳毓淑。
信,是上午送的。
馬佳毓淑的迴禮,是下午到的。
“味道真好!”
施月瑤吃著特製肉脯讚歎道。
這年頭,很多野味都長在別人的地盤上,互贈美食也是一種少年人的非正式交際,既不靡費又有趣。
深冬大雪。
施月瑤裹著銀狐大氅,窩在炕上數銀票……
……
寒冬過後,春暖花開。
胤禛望眼欲穿的大婚即將到來。
工部趕緊趕慢將雍親王府改建完成。
在宜修的建議下,胤禛將正院的花草樹木改成烏拉那拉敏柔喜歡的樣子。
胤禛看著滿院生機勃勃的梅樹,充滿期待。
溫居宴上,宜修挺著七個多月的肚子迎來送往,本就心情抑鬱的的她,在聽到烏拉那拉夫人的話後,肚子隱隱作痛。
“今日辛苦你了,待你長姐入府,以後你就輕鬆了,額娘有句話叮囑你,
自家親姐妹嫁在一塊,總好過讓外人壓在你頭上,你姐姐永遠是你姐姐,你們將日子過得和和美美,比什麽都重要。”
宜修強顏歡笑點頭應付,忍到第二天才叫了府醫,理由不外乎是操勞過度。
胤禛擔心宜修身子,直接將管家權給了另一位側福晉苗佳氏。
苗佳氏祖上原是關外大族,後來入關,改了姓氏,雖然家族沒落了,但族中男兒眾多,誕生的女孩數量稀少,因此苗佳氏被寵得有些嬌縱。
這管家權一到手,她便三天兩頭去探望宜修,時不時恭喜一下宜修,說她的孩子一出生就能迎來嫡額娘,是個福娃。
宜修氣得心肝疼,抑鬱加憤怒,肚子疼得更加頻繁了。
胤禛滿心滿眼都是即將迎娶心上人的激動,哪裏會留意後院的紛爭。
即便見到宜修容色黯淡無光,也隻當是月份大了的正常胎像,畢竟當年德妃懷十四也這樣。
府醫沒報壞消息就是平安無事,所以他也沒有過多詢問,隻是吩咐蘇培盛要多加留意東院的消息,以表關愛。
……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小姐,這是按您吩咐新做的衣裳。”
“嗯。”
施月瑤換上喜慶的藍色彩繡衣裙。
然後提著玉兔燈隨父母兄長出門看花燈。
至於最小的弟弟施文博,節前說要將整個府邸打造成海洋風格的燈展,日日沉迷做燈籠,到現在都還沒做完。
“等你們迴來,我給你們一個驚喜。”
眾人也就隨他去了。
今夜,整個京城燈火通明。
不止街道上熱鬧非凡,平常用以出租設宴的私人名園,也在今日免費開放。
施月瑤對清朝的元宵燈市充滿好奇,古代工匠多巧思,聽說有人能做出會爬的龍蝦螃蟹燈,還有吊鬼老爺燈,也不知道是個什麽神奇模樣。
趁著元宵夜的熱鬧,很多商家為了討個好意頭,都會在今日推出各種成雙成對的“鴛鴦”款首飾、擺件,就連食物都做出了成對的月桂、蓮生酥等。
施月瑤看了一路,中途買了幾包幹果,一邊走一邊吃。
人從眾,完全不用在意吃相雅不雅,很是悠閑自在。
最後,她停在一座燈火通明的大樓前。
抬頭,牌匾上書“金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