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禾在歸家途中,瞧見前方有一座府邸,氣派非凡,周遭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


    她那愛湊熱鬧的性子一下子就上來了,秉持著有熱鬧必湊的原則,便攜著淩霜,費力地擠入人群之中。


    待擠到前排,隻見一位身著素淨衣衫的女子正跪於府邸門前,而在她身前,幾個家丁和丫鬟滿臉躊躇地站著,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樣。


    此時,那女子朱唇輕啟,柔聲說道:“女兒孫凝香為爹娘祈福歸來。”


    “大姑娘,您先起身吧,老爺上朝尚未迴府。”家丁中有人上前勸道。


    林熙禾心下暗自思忖,這女子竟是孫凝香,自己都已迴京城好幾日了,她卻才姍姍來遲。


    “我師傅曾言,需得爹娘親自攙扶入府,方能將這秋末的福運引入家中。”孫凝香微微提高了音量,那清脆的聲音在空氣中傳開,使得附近圍觀的眾人皆能聽得一清二楚。


    這時,人群中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早就聽聞孫姑娘自小便與佛家結緣,為了家中福祉前往寺廟祈福,這不,才剛迴來呢。”


    林熙禾目光掃去,隻見那人神色略顯刻意,心中便已明了,這想必是個托兒,否則斷不會將聲音拔得這般高,刻意讓眾人聽見。


    “啥?我咋沒聽說過這事兒?”人群中有人發出質疑之聲。


    緊接著,另一個人馬上接話道:“一看你就是不住在這附近的,這事兒我可清楚得很。要說這孫大姑娘,那可真是孝順呐,這一去,便是整整十年。”


    第三人也跟著附和:“可不是嘛,常言道百善孝為先。孫家能有這樣的女兒,為了家人遠赴寺廟祈福,一去就是十年,這些年孫家能順風順水的,可多虧了大姑娘啊。”


    “我要是有這麽好的女兒,可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咱們哪有這等福分喲,瞧瞧這孫大姑娘,在這大寒天裏,還執著地等著孫大人,這份孝心,真是沒話說。”


    “怎不見孫姑娘的後娘出來呢?”


    說話的這三人,言罷便各自散開,佯裝在人群中閑聊起來,可嘴裏說的,皆是大肆宣揚孫凝香如何孝順,為家中父母祈福之事,言語間充滿了對她的溢美之詞。


    林熙禾心裏清楚,孫凝香此前一直生活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落,哪是什麽去寺廟祈福,她這般大張旗鼓地折騰,想必是想為自己掙得一個好名聲,風風光光地歸家。


    遙想孫凝香在外漂泊的日子,定是吃了不少苦頭,才艱難地習得了醫術,如今好不容易迴到自家門前,卻仍要這般委曲求全,林熙禾不禁心生憐憫。


    早晨才剛經曆了月娘的那場風波,如今又目睹孫凝香的無奈處境,林熙禾心底泛起一陣酸澀,隻覺得在這個時代,女子的命運各有各的悲哀,如同被無形的絲線束縛,難以掙脫。


    置身人群之中,林熙禾也跟著附和了幾句:“孫大姑娘這般孝順,實乃吾輩楷模,令人欽佩不已。”


    見周圍有人投來讚同的目光,她又趁熱打鐵地說道:“像孫姑娘這般好的女子,孫大人日後定要好好善待才是。”


    林熙禾有意拔高了音量,聲音清脆而響亮,在嘈雜的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聽到她的聲音,孫凝香的肩頭微微一顫,但她並未迴頭,依舊保持著跪地的姿勢。


    林熙禾倒也不在意,在她看來,好歹孫凝香以前幫過自己,如今在人群裏幫襯兩句,不過是舉手之勞。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轆轆作響,由遠及近而來,最終在孫府門前穩穩停下。


    一位身著緋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從馬車上緩緩走下,此人正是孫凝香的父親孫墨知,他麵色陰沉,目光冷峻,似是帶著不悅。


    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現場一片安靜。


    守在孫凝香身旁的小廝眼尖,立刻一路小跑著過去,焦急地稟報道:“老爺,大姑娘此刻還跪著。”


    林熙禾瞅準時機,蓮步輕移上前,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輕聲說道:“孫大人今日可真是好福氣,有如此孝順的女兒遠赴寺廟祈福多年,今日終得團圓,實乃可喜可賀。”


    那幾個托兒本就豎著耳朵留意周圍動靜,見林熙禾這般說辭,隻當她也是孫凝香請來助力的,趕忙紛紛上前附和:“是啊,孫大人,您這福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孫大人在京中一向美名遠揚,教出來的女兒亦是如此出眾,當真令人羨慕不已。”


    林熙禾又補了一句,眼神卻不動聲色地掃向孫墨知,試圖從他臉上捕捉到一絲情緒變化。


    孫墨知本以為這些圍觀之人是來看自家笑話的,沒料到剛下車,入耳的皆是讚美之詞,緊繃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眼中也多了幾分欣慰之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們搞錯了,女配我都算不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多吃幾頓沒事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多吃幾頓沒事噠並收藏你們搞錯了,女配我都算不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