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壁虎斷尾
假太監:多子多福的我如魚得水 作者:塵封一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更讓林塵感到一絲驚奇的是。
武官將領的隊列裏麵,多了十來個往日沒見過的身影。
身為官居一品的一等將軍賈赦,世襲三品威烈將軍的賈珍。
林塵看著這兩人,自然眼中多有驚訝之色。
別看這二人身上武官品階頗為唬人,同樣在朝為官,卻是可以忽視的一類人。
換句話來說。
這些世襲爵位的武勳子弟,都是擺放在朝堂當中的花瓶,手中並無實權。
不由讓林塵狐疑起來,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竟要賈赦賈珍這類“祿蠹”之人來此議事。
心中閃過這些念頭的林塵,卻沒有出言說什麽,隻是不動聲色的站入武將隊列。
作為四品揚威將軍的他,在這些武官將領當中品階不算出彩。
不過。
作為手握五萬大軍的實權將領,地位可要比這些虛職武勳子弟高太多了。
果然。
在看見林塵這標誌性的青銅鬼麵後,這些麵露惶惶不安的武勳子弟好似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塵甲賢侄,來此一敘!”
賈赦仿佛看見救星一樣,連忙對林塵招唿道。
“嗯?”
林塵臉上浮現出來大寫的問號表情。
看聚攏在賈赦身邊的武勳子弟表情也大差不差,都是長舒了一口氣。
話說迴來。
他跟這些個家夥很熟嗎?
自己都未曾和賈家,亦或者別的武勳家族說上什麽話。
這些人的語氣意味,就好像林塵是他們同輩中人。
不明所以的林塵,心中卻微微一動。
踱步走到這群祿蠹之輩身前,微微拱手見禮。
“見過賈恩侯,威烈將軍。”
“欸!林賢侄為何如此客氣?”
賈珍雖說嘴裏說著不用這般敬稱,但臉上卻不由自主露出明顯的得意之色。
“的確,我等武勳子弟也算得上同氣連枝,過去不知賢侄在何處任職失了深交機會。”
賈赦這話讓林塵眼眸微凝。
他算是明白賈赦這些人為何對他如此熱切了。
好家夥。
敢情把他當做某個沒落武勳後輩了嗎?
不對。
林塵覺得不止這麽簡單,另有內情。
心中猜測起來的林塵,明麵上還得應付賈赦等人故作親近的示好。
很快。
在幾個內侍太監緩步走出來後,殿內竊竊私語聲盡數消失,安靜下來。
李曌到了。
林塵微不可察的在李曌臉上掃了一眼。
卻見這位年少皇帝難掩眼中的憤怒之色。
這下,林塵大致猜到對方為何要召集大臣議事了。
“眾卿,且看這份緊急軍情!”
李曌壓著心頭怒火,揮手讓身邊內侍將一份奏折傳遞下去。
林塵沒這個資格第一時間查看。
隻能等待前麵的文武大臣看完後方才能輪到他。
卻不想。
看見那奏折的大臣,一個個失聲驚唿出來,君前失儀。
李曌此時可來不及計較這個,隻是冷著臉看著在場所有人。
林塵不經意間與其對視一眼,目光當中投去詢問的意味。
林塵:陛下何故如此惱怒?
李曌:......
好吧。
見李曌氣得都沒理會自己的林塵,知道事情不簡單。
很快。
那奏折便傳到了林塵手裏。
入眼一看。
“嘶!”
林塵悄然倒吸一口冷氣。
這份奏折來自趙匡胤。
上書所表之事,言前日白蓮教賊子發動夜襲,猛攻京營大寨左部。
駐紮在大營左部的乃京師左營四衛,約莫四萬人。
然而。
在白蓮教賊子的進攻下,左營四衛四萬人潰逃,營寨打開。
以至於白蓮教賊子趁著夜色長驅直入,導致中營三衛,右營五衛損失慘重!
除開潰逃的左營四衛四萬人。
中營三衛三萬人潰逃加上死傷過半。
趙匡胤直率的右營五衛還好,在白蓮教賊子的襲擊下穩住陣型。
即便如此,損失也過萬了。
最後趙匡胤收攏潰兵,細查下來。
夜襲導致京營十餘萬人,損失僅三分之一!
作為武勳基本盤的左營中營最慘。
士卒死亡潰逃不論,大量武勳家族子弟擔任的中高層將領臨陣脫逃。
趙匡胤在奏折嚴詞直述這點。
話裏話外都在暗指如果不是武勳將領膽怯逃跑,絕不會出現這麽大的傷亡。
“可真相真的如此嗎?”
林塵在看完這則奏折後,心中閃過一個念頭。
不得不說,趙匡胤可真狠啊。
這等斷尾手段,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武勳將領臨陣脫逃是事實,京營大軍傷亡慘重也是事實。
這份奏折最後趙匡胤說如今京營大敗,需時日來提振士氣。
換而言之,白蓮教之事,不可速平。
朝廷堅決要平息白蓮教賊子的算盤恐怕要落空了。
林塵也方才明白過來。
為什麽這賈赦一夥武勳子弟要報團取暖,想來他們是聽見什麽風聲了。
果不其然。
李曌見在場眾人傳閱完了奏折後,當即朝武勳將領開轟。
“爾等作為武勳子弟,如今還有力氣開一石弓弩嗎?!”
賈赦感受到皇帝視線落在他身上,不由身形微顫。
別說一石弓弩了,被酒色掏空身體的賈家兩兄弟都未曾打磨過身體,修行武藝。
這種事情說出去怕是徒增笑料。
所以毫無意外…賈赦等人當即烏泱泱扣頭請罪。
林塵作為當中站著的人,麵具下的嘴角微抽。
當然。
麵對文官那邊紛紛投來的異樣眼神,林塵不為所動。
李曌見這群武勳子弟這個樣子,不由得被氣笑了。
她也深知眼下不是追查這件事情的時候。
想到什麽的李曌,打算在這件事情過後,再拿這些武勳勳貴開刀。
正所謂殺雞儆猴,便是如此。
李曌冷靜下來,目光看向和珅等六部大員。
有文官見狀,當即跳出來獻策。
“陛下,不如請調邊軍一部,讓其入京剿匪?”
“照李大人所言,應當調哪一部邊軍入京?”
“謬也,此時節正是蠻族打草穀的時節,不可輕動邊軍啊!”
這些爭執吵鬧起來的文官,大有一言不合就動手的架勢。
忽的,和珅站了出來。
“陛下,既然如此,為何不考慮一下趙大人當日所見,對白蓮教賊子進行招安呢?”
話落,招安之論再次出現。
“和大人所言甚是。”
“招安也不失妙策。”
……
武官將領的隊列裏麵,多了十來個往日沒見過的身影。
身為官居一品的一等將軍賈赦,世襲三品威烈將軍的賈珍。
林塵看著這兩人,自然眼中多有驚訝之色。
別看這二人身上武官品階頗為唬人,同樣在朝為官,卻是可以忽視的一類人。
換句話來說。
這些世襲爵位的武勳子弟,都是擺放在朝堂當中的花瓶,手中並無實權。
不由讓林塵狐疑起來,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竟要賈赦賈珍這類“祿蠹”之人來此議事。
心中閃過這些念頭的林塵,卻沒有出言說什麽,隻是不動聲色的站入武將隊列。
作為四品揚威將軍的他,在這些武官將領當中品階不算出彩。
不過。
作為手握五萬大軍的實權將領,地位可要比這些虛職武勳子弟高太多了。
果然。
在看見林塵這標誌性的青銅鬼麵後,這些麵露惶惶不安的武勳子弟好似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塵甲賢侄,來此一敘!”
賈赦仿佛看見救星一樣,連忙對林塵招唿道。
“嗯?”
林塵臉上浮現出來大寫的問號表情。
看聚攏在賈赦身邊的武勳子弟表情也大差不差,都是長舒了一口氣。
話說迴來。
他跟這些個家夥很熟嗎?
自己都未曾和賈家,亦或者別的武勳家族說上什麽話。
這些人的語氣意味,就好像林塵是他們同輩中人。
不明所以的林塵,心中卻微微一動。
踱步走到這群祿蠹之輩身前,微微拱手見禮。
“見過賈恩侯,威烈將軍。”
“欸!林賢侄為何如此客氣?”
賈珍雖說嘴裏說著不用這般敬稱,但臉上卻不由自主露出明顯的得意之色。
“的確,我等武勳子弟也算得上同氣連枝,過去不知賢侄在何處任職失了深交機會。”
賈赦這話讓林塵眼眸微凝。
他算是明白賈赦這些人為何對他如此熱切了。
好家夥。
敢情把他當做某個沒落武勳後輩了嗎?
不對。
林塵覺得不止這麽簡單,另有內情。
心中猜測起來的林塵,明麵上還得應付賈赦等人故作親近的示好。
很快。
在幾個內侍太監緩步走出來後,殿內竊竊私語聲盡數消失,安靜下來。
李曌到了。
林塵微不可察的在李曌臉上掃了一眼。
卻見這位年少皇帝難掩眼中的憤怒之色。
這下,林塵大致猜到對方為何要召集大臣議事了。
“眾卿,且看這份緊急軍情!”
李曌壓著心頭怒火,揮手讓身邊內侍將一份奏折傳遞下去。
林塵沒這個資格第一時間查看。
隻能等待前麵的文武大臣看完後方才能輪到他。
卻不想。
看見那奏折的大臣,一個個失聲驚唿出來,君前失儀。
李曌此時可來不及計較這個,隻是冷著臉看著在場所有人。
林塵不經意間與其對視一眼,目光當中投去詢問的意味。
林塵:陛下何故如此惱怒?
李曌:......
好吧。
見李曌氣得都沒理會自己的林塵,知道事情不簡單。
很快。
那奏折便傳到了林塵手裏。
入眼一看。
“嘶!”
林塵悄然倒吸一口冷氣。
這份奏折來自趙匡胤。
上書所表之事,言前日白蓮教賊子發動夜襲,猛攻京營大寨左部。
駐紮在大營左部的乃京師左營四衛,約莫四萬人。
然而。
在白蓮教賊子的進攻下,左營四衛四萬人潰逃,營寨打開。
以至於白蓮教賊子趁著夜色長驅直入,導致中營三衛,右營五衛損失慘重!
除開潰逃的左營四衛四萬人。
中營三衛三萬人潰逃加上死傷過半。
趙匡胤直率的右營五衛還好,在白蓮教賊子的襲擊下穩住陣型。
即便如此,損失也過萬了。
最後趙匡胤收攏潰兵,細查下來。
夜襲導致京營十餘萬人,損失僅三分之一!
作為武勳基本盤的左營中營最慘。
士卒死亡潰逃不論,大量武勳家族子弟擔任的中高層將領臨陣脫逃。
趙匡胤在奏折嚴詞直述這點。
話裏話外都在暗指如果不是武勳將領膽怯逃跑,絕不會出現這麽大的傷亡。
“可真相真的如此嗎?”
林塵在看完這則奏折後,心中閃過一個念頭。
不得不說,趙匡胤可真狠啊。
這等斷尾手段,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武勳將領臨陣脫逃是事實,京營大軍傷亡慘重也是事實。
這份奏折最後趙匡胤說如今京營大敗,需時日來提振士氣。
換而言之,白蓮教之事,不可速平。
朝廷堅決要平息白蓮教賊子的算盤恐怕要落空了。
林塵也方才明白過來。
為什麽這賈赦一夥武勳子弟要報團取暖,想來他們是聽見什麽風聲了。
果不其然。
李曌見在場眾人傳閱完了奏折後,當即朝武勳將領開轟。
“爾等作為武勳子弟,如今還有力氣開一石弓弩嗎?!”
賈赦感受到皇帝視線落在他身上,不由身形微顫。
別說一石弓弩了,被酒色掏空身體的賈家兩兄弟都未曾打磨過身體,修行武藝。
這種事情說出去怕是徒增笑料。
所以毫無意外…賈赦等人當即烏泱泱扣頭請罪。
林塵作為當中站著的人,麵具下的嘴角微抽。
當然。
麵對文官那邊紛紛投來的異樣眼神,林塵不為所動。
李曌見這群武勳子弟這個樣子,不由得被氣笑了。
她也深知眼下不是追查這件事情的時候。
想到什麽的李曌,打算在這件事情過後,再拿這些武勳勳貴開刀。
正所謂殺雞儆猴,便是如此。
李曌冷靜下來,目光看向和珅等六部大員。
有文官見狀,當即跳出來獻策。
“陛下,不如請調邊軍一部,讓其入京剿匪?”
“照李大人所言,應當調哪一部邊軍入京?”
“謬也,此時節正是蠻族打草穀的時節,不可輕動邊軍啊!”
這些爭執吵鬧起來的文官,大有一言不合就動手的架勢。
忽的,和珅站了出來。
“陛下,既然如此,為何不考慮一下趙大人當日所見,對白蓮教賊子進行招安呢?”
話落,招安之論再次出現。
“和大人所言甚是。”
“招安也不失妙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