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朝堂應對
渣男下藥害我誤入他的權相爹懷裏 作者:靜影沉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朝堂之上,永昭帝坐在上首,詢問底下的百官:“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原以為早朝結束,隻等著帝王先行離去,大家再轉身退出去,去各部門繼續辦公。卻見隊伍中站出一人,握著笏躬身道:“陛下,臣有事啟奏。臣彈劾裴相內幃不修,娶差點成為他兒媳婦的江陵郡主金燦月為妻,傷風敗俗,有違禮法。”
整個朝堂震驚了,愣愣地看著為首的俊秀男子。
裴相要娶江陵郡主為妻?
他不是不近女色、活得像個清修和尚嗎?
不對……
江陵郡主曾經差點成為裴相的兒媳婦,什麽時候的事情?
是江陵郡主和裴君卓有一段,還是江陵郡主和裴相其他不為人知的兒子有一段?
這裴相的風流韻事可不多見,他們得洗耳恭聽,迴去講給府中女眷聽,免得這些女人老是拿裴相說事,不許他們納妾逛青樓。
裴寧川老神在在地站在原地,八風不動。
與群臣的態度形成明顯的對比,仿佛禦史說的不是他的事情,與他無關。
永昭帝提步離開的動作停了下來。又迴到龍椅上坐了下來,想聽聽禦史準備說些什麽東西。裴寧川向金燦月提親的事情,他不知道何時發生的,但是卻在他的意料之中,早晚的事情。
隻是禦史的態度出乎他的意料,讓他覺得有幾分意思,值得聽一聽。
永昭帝來了興致,點了點剛剛上奏的大臣,“張禦史,此事有何不妥,你且詳細地說道說道。”
張禦史不動聲色地瞥了眼遠處的三皇子,忙躬身迴道:“啟稟皇上,昨日裴相領著媒婆、抬著百多樣禮物去金家,向江陵郡主求親,而且江陵郡主答應了親事。”
永昭帝好奇地看向裴寧川,卻端正儀態,假模假樣地問道:“裴相,張禦史說的,可有此事啊?”
“是,臣的確向江陵郡主提親,且金家已經答應了婚事。”裴寧川十分配合永昭帝,一點也不懼禦史的彈劾。
張禦史怒了,“公娶媳有違道德禮儀,更是違反了大郢王朝的律法。”
此事不管放在哪朝哪代都足夠炸裂的,其他朝代稍微遮掩一下,換個方式也就混過去了。但是在大郢王朝,開國皇帝曾經列入律法中,不僅僅翁媳不可締結婚約,師父和徒弟也是違法的。
“的確有這麽一條律法。”裴寧川曾經在大理寺呆過一段時間,更是心知肚明。
永昭帝和林清源見到這麽淡定的裴寧川,心道:這就完了?裴寧川不想娶江陵郡主了?
張禦史緊接著質問道:“裴相還有什麽好狡辯的?”
在他看來裴寧川是無話可說,才這麽淡定地站在這裏,任由大家盯著看。
“張禦史,你自己也說了是差點,也就是說我裴寧川是裴寧川,江陵郡主是江陵郡主,二者並沒有什麽特殊的關係,並不存在翁媳關係。”裴寧川淡淡一笑,讓人變了臉色。
張禦史一張老臉氣得變成豬肝色。
他怎麽知道說話這麽不嚴謹,被裴寧川抓住了小辮子?
此時,另外一個人站了出來,支援張禦史,“陛下,臣附議張禦史的說法。不管裴相和江陵郡主是不是事實翁媳,他們之間的關係有違倫理,已經影響到大眾,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林清源看戲不怕台高,玩笑道:“咦,我才聽說這事,怎麽就造成不好的影響了?王禦史未免危言聳聽,太過欺負人了。”
“林禦史,你可知道多少人傾慕江陵郡主?多少人求娶過江陵郡主?”這位王禦史梗著脖子,非要辯解個是非對錯。
“不知道。”
王禦史輕蔑地看了眼林清源,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娓娓道來,“當年,金燦月還不是江陵郡主,就與裴相的公子裴君卓有婚約,後來裴相從中斷了二人的姻緣,命二人退掉了婚約。”
“再後來,江陵郡主的兩位表哥孫修文、江寒舟對她都有好感,家中有親上加親的想法,最後卻都無疾而終。這都是裴相的緣故,恃強淩弱,用自己的權勢排除其他異己。”
裴寧川:“……”
林清源見裴寧川沒有解釋的想法,主動替他說話,“王禦史,我記得昨日三皇子也帶人去金家提親,不知道是不是向江陵郡主?難不成裴相還能強迫三皇子退出不成?”
一直作壁上觀的三皇子,見到戰火波及到自身,不得不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昨日的確向江陵郡主提親,不過裴相在前,金家答應了裴相。兒臣隻能成人之美,抬著禮物打道迴府。”
王禦史仿佛打了雞血似的,纏著裴寧川爭辯,“陛下,您看!連三皇子都拒之門外,可見江陵郡主攀附裴相之心,堅韌不拔,莫不是裴相許了什麽重利?”
永昭帝:“……”
林清源:“……”
越說越離譜了,主打一個髒水亂潑,潑到誰的身上誰倒黴是吧?
裴寧川微微眯了眯眼眸,冷厲的目光掃過張、王兩位禦史,二人頓時脊背發寒,膽戰心驚。
下一刻,裴寧川朝著永昭帝拱手,解釋他和金燦月之間的淵源,“陛下,臣與江陵郡主之間是君子之交,發乎情止乎禮,絕無旁人說的這般齷齪不堪。”
“當年,臣的侄兒裴君卓的確與江陵郡主有婚約,隻是婚約乃長輩所定,他並不喜歡。後來,裴君卓見到金家大房的姑娘金玉瑤,並對其一見傾心,二人南下江陵抵抗婚約。”
“也是這個時候,臣南下賑災救濟災民,認識了江陵郡主,恰好得知江陵郡主願意主動退婚,成全裴君卓和金玉瑤。臣便替他們做主,解除了婚約。”
“至於王禦史說的後麵的孫修文、江寒舟鍾情於江陵郡主,欲求娶江陵郡主,卻因為臣之故被拒絕。”
“臣隻能說,那是他們沒本事抱得美人歸!”
連帶著無形中奚落了三皇子,三皇子表麵上雲淡風輕,心裏覺得丟臉丟到家了,埋怨起兩個禦史犯蠢、沒本事。
林清源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笑了。
還補了一刀,“確實!總不能求娶不到江陵郡主,就讓滿朝文武幫忙施壓,逼迫江陵郡主一個姑娘家答應吧。”
“再說,江陵郡主隻有一個,這些求娶的年輕人有三個,江陵郡主該答應誰的求親?各位同僚想幫助誰投票?”
百官默不作聲,幫助別人得罪三皇子,幫助三皇子還是得罪三皇子。
永昭帝看出朝堂之事有幕後推手,冷冷瞥了眼三皇子的方向,最後一錘定音。
“好了,裴相求娶江陵郡主之事,本就是喜事,你們非得拿出來嚼舌根,是沒有其他大事情可做嗎?”
“這事朕做主答應了,誰也不能再拿出來說事,否則重罰。”
底下的百官心知永昭帝的果決,頓時拱手道:“陛下英明!”
原以為早朝結束,隻等著帝王先行離去,大家再轉身退出去,去各部門繼續辦公。卻見隊伍中站出一人,握著笏躬身道:“陛下,臣有事啟奏。臣彈劾裴相內幃不修,娶差點成為他兒媳婦的江陵郡主金燦月為妻,傷風敗俗,有違禮法。”
整個朝堂震驚了,愣愣地看著為首的俊秀男子。
裴相要娶江陵郡主為妻?
他不是不近女色、活得像個清修和尚嗎?
不對……
江陵郡主曾經差點成為裴相的兒媳婦,什麽時候的事情?
是江陵郡主和裴君卓有一段,還是江陵郡主和裴相其他不為人知的兒子有一段?
這裴相的風流韻事可不多見,他們得洗耳恭聽,迴去講給府中女眷聽,免得這些女人老是拿裴相說事,不許他們納妾逛青樓。
裴寧川老神在在地站在原地,八風不動。
與群臣的態度形成明顯的對比,仿佛禦史說的不是他的事情,與他無關。
永昭帝提步離開的動作停了下來。又迴到龍椅上坐了下來,想聽聽禦史準備說些什麽東西。裴寧川向金燦月提親的事情,他不知道何時發生的,但是卻在他的意料之中,早晚的事情。
隻是禦史的態度出乎他的意料,讓他覺得有幾分意思,值得聽一聽。
永昭帝來了興致,點了點剛剛上奏的大臣,“張禦史,此事有何不妥,你且詳細地說道說道。”
張禦史不動聲色地瞥了眼遠處的三皇子,忙躬身迴道:“啟稟皇上,昨日裴相領著媒婆、抬著百多樣禮物去金家,向江陵郡主求親,而且江陵郡主答應了親事。”
永昭帝好奇地看向裴寧川,卻端正儀態,假模假樣地問道:“裴相,張禦史說的,可有此事啊?”
“是,臣的確向江陵郡主提親,且金家已經答應了婚事。”裴寧川十分配合永昭帝,一點也不懼禦史的彈劾。
張禦史怒了,“公娶媳有違道德禮儀,更是違反了大郢王朝的律法。”
此事不管放在哪朝哪代都足夠炸裂的,其他朝代稍微遮掩一下,換個方式也就混過去了。但是在大郢王朝,開國皇帝曾經列入律法中,不僅僅翁媳不可締結婚約,師父和徒弟也是違法的。
“的確有這麽一條律法。”裴寧川曾經在大理寺呆過一段時間,更是心知肚明。
永昭帝和林清源見到這麽淡定的裴寧川,心道:這就完了?裴寧川不想娶江陵郡主了?
張禦史緊接著質問道:“裴相還有什麽好狡辯的?”
在他看來裴寧川是無話可說,才這麽淡定地站在這裏,任由大家盯著看。
“張禦史,你自己也說了是差點,也就是說我裴寧川是裴寧川,江陵郡主是江陵郡主,二者並沒有什麽特殊的關係,並不存在翁媳關係。”裴寧川淡淡一笑,讓人變了臉色。
張禦史一張老臉氣得變成豬肝色。
他怎麽知道說話這麽不嚴謹,被裴寧川抓住了小辮子?
此時,另外一個人站了出來,支援張禦史,“陛下,臣附議張禦史的說法。不管裴相和江陵郡主是不是事實翁媳,他們之間的關係有違倫理,已經影響到大眾,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林清源看戲不怕台高,玩笑道:“咦,我才聽說這事,怎麽就造成不好的影響了?王禦史未免危言聳聽,太過欺負人了。”
“林禦史,你可知道多少人傾慕江陵郡主?多少人求娶過江陵郡主?”這位王禦史梗著脖子,非要辯解個是非對錯。
“不知道。”
王禦史輕蔑地看了眼林清源,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娓娓道來,“當年,金燦月還不是江陵郡主,就與裴相的公子裴君卓有婚約,後來裴相從中斷了二人的姻緣,命二人退掉了婚約。”
“再後來,江陵郡主的兩位表哥孫修文、江寒舟對她都有好感,家中有親上加親的想法,最後卻都無疾而終。這都是裴相的緣故,恃強淩弱,用自己的權勢排除其他異己。”
裴寧川:“……”
林清源見裴寧川沒有解釋的想法,主動替他說話,“王禦史,我記得昨日三皇子也帶人去金家提親,不知道是不是向江陵郡主?難不成裴相還能強迫三皇子退出不成?”
一直作壁上觀的三皇子,見到戰火波及到自身,不得不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昨日的確向江陵郡主提親,不過裴相在前,金家答應了裴相。兒臣隻能成人之美,抬著禮物打道迴府。”
王禦史仿佛打了雞血似的,纏著裴寧川爭辯,“陛下,您看!連三皇子都拒之門外,可見江陵郡主攀附裴相之心,堅韌不拔,莫不是裴相許了什麽重利?”
永昭帝:“……”
林清源:“……”
越說越離譜了,主打一個髒水亂潑,潑到誰的身上誰倒黴是吧?
裴寧川微微眯了眯眼眸,冷厲的目光掃過張、王兩位禦史,二人頓時脊背發寒,膽戰心驚。
下一刻,裴寧川朝著永昭帝拱手,解釋他和金燦月之間的淵源,“陛下,臣與江陵郡主之間是君子之交,發乎情止乎禮,絕無旁人說的這般齷齪不堪。”
“當年,臣的侄兒裴君卓的確與江陵郡主有婚約,隻是婚約乃長輩所定,他並不喜歡。後來,裴君卓見到金家大房的姑娘金玉瑤,並對其一見傾心,二人南下江陵抵抗婚約。”
“也是這個時候,臣南下賑災救濟災民,認識了江陵郡主,恰好得知江陵郡主願意主動退婚,成全裴君卓和金玉瑤。臣便替他們做主,解除了婚約。”
“至於王禦史說的後麵的孫修文、江寒舟鍾情於江陵郡主,欲求娶江陵郡主,卻因為臣之故被拒絕。”
“臣隻能說,那是他們沒本事抱得美人歸!”
連帶著無形中奚落了三皇子,三皇子表麵上雲淡風輕,心裏覺得丟臉丟到家了,埋怨起兩個禦史犯蠢、沒本事。
林清源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笑了。
還補了一刀,“確實!總不能求娶不到江陵郡主,就讓滿朝文武幫忙施壓,逼迫江陵郡主一個姑娘家答應吧。”
“再說,江陵郡主隻有一個,這些求娶的年輕人有三個,江陵郡主該答應誰的求親?各位同僚想幫助誰投票?”
百官默不作聲,幫助別人得罪三皇子,幫助三皇子還是得罪三皇子。
永昭帝看出朝堂之事有幕後推手,冷冷瞥了眼三皇子的方向,最後一錘定音。
“好了,裴相求娶江陵郡主之事,本就是喜事,你們非得拿出來嚼舌根,是沒有其他大事情可做嗎?”
“這事朕做主答應了,誰也不能再拿出來說事,否則重罰。”
底下的百官心知永昭帝的果決,頓時拱手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