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山,就感覺一股熱浪撲麵而來。
看著天上依舊灼人的烈日,牛草花找出隨手掰下一根樹枝頂在頭上,埋頭往家衝去。
烈日炎炎,地麵好似一個大蒸籠,熱的草叢裏的蟲兒都躲進了地底,懶得動彈。
牛草花穿著布鞋,踩在地麵上都覺得腳底是燙的。
隔著衣服都覺得身上被曬紅了。
等到了家,迫不及待的鑽進了屋子裏,找出扇子對著自己猛扇,還不忘從茶壺裏倒出一碗涼水,灌進了肚子裏。
這才覺得熱度消了一點。
“熱死了,這個鬼天氣,什麽時候是個頭!”已經十一月了,還這麽熱,今年是準備沒有秋天冬天了嗎?
廚房裏,聽到聲音的肖翠兒伸出頭看了眼,發現是女兒迴來了,又將頭縮了迴去,很快,就傳出了炒菜的聲音。
牛大肚也在廚房裏忙活,不一會兒,他端著炒好的菜出來,放到桌子上,又進了廚房。
很快,飯菜就全上桌了。
簡簡單單,三菜一湯。
吃完飯,牛草花就將儲物袋裏的傻麅子拿了出來,至於那頭熊,還是再等等吧,等牛小地迴來了一起吃。
傻麅子一拿出來,就是一股血腥味,還有獸類本身身上自帶的一股味道。
反正不太好聞。
牛大肚見到女兒帶迴來的動物,驚訝了一下就恢複正常,熟練的接過去,開始處理。
很快,肉就被切成一塊塊的,每一塊都差不多大小。
這麽多肉,一次也吃不完,留出兩塊來吃,剩下的可以做成鹹肉,以後慢慢吃。
牛大肚是做熟了的,女兒經常從山裏帶迴各種動物,吃不完的都醃製好曬成肉幹,現在廚房的櫃子裏,還有房梁上,都放著肉幹呢。
一眼看去就覺得安全感滿滿。
肉塊上均勻的抹上調料,然後放進缸裏,醃製個兩三天,再拿出來暴曬,曬的流油,硬邦邦的,就是可以了。
鹹肉幹跟鮮肉比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反正牛大肚挺愛吃的。(好像也沒啥不愛吃的。)
挑出來的兩塊肉,用刀片成片狀,留著備用。
最重要的就是骨頭,用小火慢慢的熬煮,煮上個一下午,將裏麵的味道全部煮出來,然後放點蘿卜進去,調好味道,最後再將片好的肉片放進去,冬天吃美滋滋。
又營養又暖和~
當然啦,現在吃也可以。
俗話說得好,冬吃蘿卜夏吃薑。
十一月已經是冬天了。
就是這天氣怪異得很,一直到現在都還這麽熱。
骨湯熬煮了一會兒,就有香味散發開來,香氣四溢,離得近的幾戶人家都聞到了味道。
大人還好,還能忍的住,隻暗暗吞口水。
可小孩子哪裏管這個,一個個在家撒潑打滾要吃肉。
尤其是白阿婆家的那個熊孩子,哭的震天響,在地上滾了一圈又一圈,家裏的地都幹淨了不少。
對於愛孫心切的白阿婆來說,什麽都沒有她的孫子重要。
於是,怒氣衝衝的牽著孫子就往牛大肚家趕去。
周圍幾家見此,眼珠子一轉,你看我我看你,也悄摸摸的跟了上去。
說不定還能給孩子混上一塊肉吃呢~
說不定自己也能混到一塊肉吃呢~
牛草花坐在搖椅上,搖著扇子聞著香味,愜意的不得了。
可剛享受沒多久,門口來了一群找麻煩的人。
白阿婆帶著孫子,使勁的敲著大門,哐哐哐的,嚇得睡著的牛小黃嘎嘎叫。
將頭埋進了窩裏,隻露出一個光禿禿的屁股。
一縮一縮的。
這小家夥,一身的搖粒絨,就是屁股這塊,一根毛都沒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愛幹淨特意不長的。
敲門聲這般大的動靜,將屋裏小憩的牛大肚和肖翠兒也驚醒了,慌忙走了出來。
牛大肚係著衣帶子就準備去開門。
“阿爹,別開門。”牛草花阻止他。
開了門豈不是放土匪進窩了!
外麵這群人,老的老,小的小,往你家一闖,你敢動嗎?
到時候你一碰,人家就順勢一倒,一百張嘴也說不清啊。
人家倒是好了,下半輩子不愁了。
關著門就當家裏無人好了。
這麽熱的天,就不信他們能敲多久!
事實證明,不到幾分鍾,他們就熱的受不了了。
牛大肚家門口種了幾棵樹,但那樹離門口有些距離,樹蔭遮不到大門口,烈日就這麽大咧咧的曬著。
跟著來的幾家看牛大肚家裏遲遲不開門,就知道今天是沒有便宜可以占了,飛快地往家跑去。
再不跑迴家,都要被曬成人幹了!
白阿婆身子骨真夠硬朗的,足足敲了有十分鍾,最後一記飛踢,踹的大門一震,這才氣籲籲的迴了家。
難為她一片拳拳愛孫之心,在這麽熱的天,還這麽努力。
牛草花都深感佩服。
哭哭啼啼的聲音逐漸遠去,牛大肚這才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臉上帶著糾結之色。
至於肖翠兒,已經抓著牛小黃逗弄起來。
“阿爹,放心吧,他們蹦躂不了幾天的。”牛草花一臉信誓旦旦。
等牛千山在城裏的鋪子開不下去了,到時候他們家就熱鬧了。
現在這麽能折騰主要是因為太閑了。
等他們家兒子媳婦還有孫子孫女都迴來了,一大家子,這麽多人,不可能沒有矛盾。
到時候呢,就端著碗上門看熱鬧,保證能多吃一碗飯。
最近這些日子裏,牛家村還是太過於冷清了。
都沒有家庭倫理大劇可看了。
要是擱以前,每天都有精彩節目可以看。
什麽婆婆太囂張,竟要賣掉小孫女,包子媳一怒之下,發生了驚天改變。
什麽公公年老不知羞,竟與村中寡婦勾搭成奸,要休掉老實婆婆,一家子齊上陣。
什麽外地媳婦被全家欺負,娘家竟帶著全村的人來出頭。
等等......
一出出大戲,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正胡思亂想著,就見牆頭出現了一個探頭探腦的小家夥。不是別人,正是牛山馬家的小兒子,牛三狗。
不是,他一個蠶豆米大的小家夥,怎麽有能力爬上牆頭?
看著天上依舊灼人的烈日,牛草花找出隨手掰下一根樹枝頂在頭上,埋頭往家衝去。
烈日炎炎,地麵好似一個大蒸籠,熱的草叢裏的蟲兒都躲進了地底,懶得動彈。
牛草花穿著布鞋,踩在地麵上都覺得腳底是燙的。
隔著衣服都覺得身上被曬紅了。
等到了家,迫不及待的鑽進了屋子裏,找出扇子對著自己猛扇,還不忘從茶壺裏倒出一碗涼水,灌進了肚子裏。
這才覺得熱度消了一點。
“熱死了,這個鬼天氣,什麽時候是個頭!”已經十一月了,還這麽熱,今年是準備沒有秋天冬天了嗎?
廚房裏,聽到聲音的肖翠兒伸出頭看了眼,發現是女兒迴來了,又將頭縮了迴去,很快,就傳出了炒菜的聲音。
牛大肚也在廚房裏忙活,不一會兒,他端著炒好的菜出來,放到桌子上,又進了廚房。
很快,飯菜就全上桌了。
簡簡單單,三菜一湯。
吃完飯,牛草花就將儲物袋裏的傻麅子拿了出來,至於那頭熊,還是再等等吧,等牛小地迴來了一起吃。
傻麅子一拿出來,就是一股血腥味,還有獸類本身身上自帶的一股味道。
反正不太好聞。
牛大肚見到女兒帶迴來的動物,驚訝了一下就恢複正常,熟練的接過去,開始處理。
很快,肉就被切成一塊塊的,每一塊都差不多大小。
這麽多肉,一次也吃不完,留出兩塊來吃,剩下的可以做成鹹肉,以後慢慢吃。
牛大肚是做熟了的,女兒經常從山裏帶迴各種動物,吃不完的都醃製好曬成肉幹,現在廚房的櫃子裏,還有房梁上,都放著肉幹呢。
一眼看去就覺得安全感滿滿。
肉塊上均勻的抹上調料,然後放進缸裏,醃製個兩三天,再拿出來暴曬,曬的流油,硬邦邦的,就是可以了。
鹹肉幹跟鮮肉比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反正牛大肚挺愛吃的。(好像也沒啥不愛吃的。)
挑出來的兩塊肉,用刀片成片狀,留著備用。
最重要的就是骨頭,用小火慢慢的熬煮,煮上個一下午,將裏麵的味道全部煮出來,然後放點蘿卜進去,調好味道,最後再將片好的肉片放進去,冬天吃美滋滋。
又營養又暖和~
當然啦,現在吃也可以。
俗話說得好,冬吃蘿卜夏吃薑。
十一月已經是冬天了。
就是這天氣怪異得很,一直到現在都還這麽熱。
骨湯熬煮了一會兒,就有香味散發開來,香氣四溢,離得近的幾戶人家都聞到了味道。
大人還好,還能忍的住,隻暗暗吞口水。
可小孩子哪裏管這個,一個個在家撒潑打滾要吃肉。
尤其是白阿婆家的那個熊孩子,哭的震天響,在地上滾了一圈又一圈,家裏的地都幹淨了不少。
對於愛孫心切的白阿婆來說,什麽都沒有她的孫子重要。
於是,怒氣衝衝的牽著孫子就往牛大肚家趕去。
周圍幾家見此,眼珠子一轉,你看我我看你,也悄摸摸的跟了上去。
說不定還能給孩子混上一塊肉吃呢~
說不定自己也能混到一塊肉吃呢~
牛草花坐在搖椅上,搖著扇子聞著香味,愜意的不得了。
可剛享受沒多久,門口來了一群找麻煩的人。
白阿婆帶著孫子,使勁的敲著大門,哐哐哐的,嚇得睡著的牛小黃嘎嘎叫。
將頭埋進了窩裏,隻露出一個光禿禿的屁股。
一縮一縮的。
這小家夥,一身的搖粒絨,就是屁股這塊,一根毛都沒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愛幹淨特意不長的。
敲門聲這般大的動靜,將屋裏小憩的牛大肚和肖翠兒也驚醒了,慌忙走了出來。
牛大肚係著衣帶子就準備去開門。
“阿爹,別開門。”牛草花阻止他。
開了門豈不是放土匪進窩了!
外麵這群人,老的老,小的小,往你家一闖,你敢動嗎?
到時候你一碰,人家就順勢一倒,一百張嘴也說不清啊。
人家倒是好了,下半輩子不愁了。
關著門就當家裏無人好了。
這麽熱的天,就不信他們能敲多久!
事實證明,不到幾分鍾,他們就熱的受不了了。
牛大肚家門口種了幾棵樹,但那樹離門口有些距離,樹蔭遮不到大門口,烈日就這麽大咧咧的曬著。
跟著來的幾家看牛大肚家裏遲遲不開門,就知道今天是沒有便宜可以占了,飛快地往家跑去。
再不跑迴家,都要被曬成人幹了!
白阿婆身子骨真夠硬朗的,足足敲了有十分鍾,最後一記飛踢,踹的大門一震,這才氣籲籲的迴了家。
難為她一片拳拳愛孫之心,在這麽熱的天,還這麽努力。
牛草花都深感佩服。
哭哭啼啼的聲音逐漸遠去,牛大肚這才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臉上帶著糾結之色。
至於肖翠兒,已經抓著牛小黃逗弄起來。
“阿爹,放心吧,他們蹦躂不了幾天的。”牛草花一臉信誓旦旦。
等牛千山在城裏的鋪子開不下去了,到時候他們家就熱鬧了。
現在這麽能折騰主要是因為太閑了。
等他們家兒子媳婦還有孫子孫女都迴來了,一大家子,這麽多人,不可能沒有矛盾。
到時候呢,就端著碗上門看熱鬧,保證能多吃一碗飯。
最近這些日子裏,牛家村還是太過於冷清了。
都沒有家庭倫理大劇可看了。
要是擱以前,每天都有精彩節目可以看。
什麽婆婆太囂張,竟要賣掉小孫女,包子媳一怒之下,發生了驚天改變。
什麽公公年老不知羞,竟與村中寡婦勾搭成奸,要休掉老實婆婆,一家子齊上陣。
什麽外地媳婦被全家欺負,娘家竟帶著全村的人來出頭。
等等......
一出出大戲,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正胡思亂想著,就見牆頭出現了一個探頭探腦的小家夥。不是別人,正是牛山馬家的小兒子,牛三狗。
不是,他一個蠶豆米大的小家夥,怎麽有能力爬上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