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眾人反應
兄弟們被淘汰後,我被迫登基了 作者:虞鬱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曲昭玥的封地距離京城不算太過遙遠。
很快,他所遭遇的慘事便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至了京城。
昭陽宮的楊貴妃一聽到自己兒子被咬掉了耳朵,腹部更是中了好幾刀的消息,當時便眼前一黑,直接暈了過去。
再度醒來,楊貴妃依舊仿若置身於虛幻的夢境之中,整個人神情恍惚,麵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
她顫抖著的手猶如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緊緊抓著貼身宮女的手。
那力度之大,仿佛要將所有的恐懼和不安都通過這一抓傳遞出去。
楊貴妃聲音顫抖,帶著難以置信的神情:“……我、我剛才沒聽錯吧?玥兒、玥兒到底怎麽了?”
貼身宮女滿心惶恐,不敢言語,楊嬤嬤見狀推開她,坐在床邊,牢牢握住楊貴妃的手。
比起其他人,楊嬤嬤和楊貴妃的關係更為親近,也更敢於直言。
此時,她一臉沉痛哀傷的模樣說道:“娘娘,九殿下出事了!”
楊貴妃一聽這話,頓時眼睛一翻,又有要暈厥過去的跡象。
楊嬤嬤眼疾手快,趕忙扶住楊貴妃的腰,略微提高聲音勸道:“娘娘,您一定要挺住啊!不然,就沒人為我們九殿下做主了!”
楊貴妃這才勉強醒了醒神,用力捏住楊嬤嬤的手腕,在她的手腕上留下了數個深深的指甲印。
楊貴妃抬起頭,強自鎮定,試圖讓自己不要陷入慌亂之中:“你說的對,如今除了我,沒有人會真心關心玥兒。”
“他現在已然瘋魔,他心裏指不定盼望著所有皇子都死光,自然不會用心幫玥兒求醫問藥。”
楊貴妃日日身處宮中,作為景熙帝最為寵愛的女人,即便景熙帝現在的疑心病已經嚴重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他也會偶爾來昭陽宮走一走。
一次又一次的見麵,楊貴妃將景熙帝的變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過去的景熙帝還能說尚存些許父愛,來昭陽宮時還會過問一下曲昭玥的情況。
而現在的景熙帝再來昭陽宮,提都不再提及皇子之事,若是楊貴妃主動提起,他還要滿心懷疑地揣測楊貴妃的用意。
可以說,景熙帝的疑心病已經沉重到了極點。
楊貴妃沉默不語地坐在床上,陷入了漫長而深沉的思考之中,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沒人膽敢打擾她,整個寢宮都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靜謐。
楊貴妃腦海中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尋找到薑離。
玥兒失去的耳朵已然無法逆轉。
這裏畢竟不是現代,既不能將耳朵重新接上,也無法製作出一個逼真的假耳朵。
但是腹部的傷卻仍存在挽迴的餘地。
薑離醫術精湛高超,就連小手術都能夠完美完成,一定有辦法能夠救治玥兒。
一想到曲昭玥此刻在封地正疼痛難忍,楊貴妃的心便如同被無數根鋼針狠狠刺入,一陣陣地抽痛。
她忍不住在心中暗想,如果她能把玥兒生在現代該有多好。
當初,為什麽偏偏是她穿越到了大夏?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楊貴妃早已忘卻了當初發現自己穿越到古代時的那股意氣風發、躍躍欲試的勁頭。
她也忘記了那時自己在幾個男人之間遊刃有餘的那份得意之情。
如今,她隻深深地銘記著自己是大夏皇宮裏的楊貴妃、景熙帝的寵妃、九皇子的生母。
她時常忍不住發出沉重的感歎,如果當初沒有穿越就好了,內心也越發地想念現代那便捷舒適的生活。
如果能夠給她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她必定會毫不猶豫、果斷地選擇迴到現代。
最好是能夠將玥兒也一同帶去現代。
她在古代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學會了諸多的東西。
她的玥兒能文能武,才華出眾。
他們母子二人皆是擁有出眾的高顏值。
她相信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他們也有活下去的辦法和途徑。
在大夏,他們母子雖然身處皇家,身份地位比許多人都要高貴尊崇,但生活卻遠遠不如在現代那般方便愜意。
而且,皇家的權力從來都不是那麽容易掌控和獲取的,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個滿盤皆輸的淒慘下場。
就如同她的玥兒。
楊貴妃緩緩閉了閉眼,眼角滑落一滴清淚。
隻可惜這世間從來都沒有如果。
楊貴妃立刻派人去尋薑離,然而她總覺得希望渺茫。
薑離總喜歡到深山老林尋找珍貴草藥,一般人尋不到他的蹤跡,就連自己也一樣。
當初她就是因為覺得薑離過於把心思放在醫術上,不能給她全部的愛,才沒有選擇薑離的。
楊貴妃心說,薑離,上次小四快死了的時候你沒出現,這次玥兒出事,你要是還不出現,我就恨你一輩子!
*
另一邊,景熙帝也在第一時間獲知了曲昭玥重傷的這一驚人消息。
他的反應果不其然正如楊貴妃所預料的那樣波瀾不驚、平淡至極。
僅僅輕描淡寫地讓李廣德前往太醫院,隨意找尋幾個太醫,匆匆送往曲昭玥所在的封地。
但實際上,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曲昭玥的忌憚瞬間削減了足足一半有餘。
畢竟,在他看來,那不過隻是一個外表已然殘疾,且很有可能就快要命喪黃泉的兒子罷了。
這時候他就迴憶起了兩人之間曾經的父子情,心軟了一瞬。
等李廣德迴來,他又讓李廣德去他的私庫中找好的藥材給曲昭玥送去。
“是!”
李廣德應下。
去景熙帝私庫的時候,李廣德心想,看來諸皇子中還是九皇子更得皇上喜愛。
上次定王失蹤陛下都沒什麽反應,這次倒是對瑞王上心的很。
*
同樣消息渠道頗為寬廣靈通的雲淑妃也在不久之後知曉了此事。
她毫無顧忌地放肆大笑了好幾聲,而後隨手抓了滿滿一把金瓜子,毫不猶豫地扔到了報信人的手裏。
“今個兒本宮心情格外的好,這是本宮賞給你的!”
報信人的眼睛瞬間變得熾熱無比,滿是貪婪與渴望:“多謝娘娘,多謝娘娘!”
雲淑妃笑夠之後,立刻轉頭又開始提筆給燕澄寫信了。
信中的大意仍舊是一如既往,讓燕澄盡快果斷地行動起來,告知他如今他的對手就僅僅隻剩下一個了,而自己定會竭盡全力幫他籠絡朝中的諸位大臣。
雲淑妃其實也不想總是如此急切地催促,她心裏十分清楚,那樣頻繁的催促會讓燕澄對她心生厭煩與抵觸。
可她亦是萬般無奈,實在是自己的孩子太過冥頑不靈、極不配合!
若是換做小七……
想到自己的大兒子,雲淑妃的神色猛然一怔,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突然之間就失去了繼續寫信的激情與興致。
她默默地放下手中的筆,眼神變得空洞無神,思緒不知飄向了遙遠的何處。
*
永壽宮中,佛堂之內香煙嫋嫋,升騰繚繞,營造出一種仿若置身雲裏霧裏的迷蒙環境。
在那尊高大而莊嚴的金色佛像前,一前一後跪著兩個女人。
前麵的女子身著宮裝,華麗無比,服飾上繡滿了精美的花紋,顯得花團錦簇。
後麵的則是一位嬤嬤,她的衣衫簡樸,色彩尋常,款式普遍,與陸昭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時,陸昭媛雙手虔誠地盤著佛珠手串,嘴唇輕動,嘴裏念念有詞,正是那晦澀難懂的佛經。
她的麵容在香煙的繚繞中顯得有些朦朧,卻依舊能看出專注與虔誠。
後麵的嬤嬤已經跪了半天,起初還勉強保持安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終於失去了耐心。
旺盛的好奇心如同無法遏製的火焰,在她心中燃燒得越來越旺。
她問:“娘娘,如今隻剩下一個了,我們要不要繼續動手?”
陸昭媛的誦經聲戛然而止,她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平靜如水,聲音淡淡地道:“我們不是沒動過手,但從來沒成功過不是嗎?
“他太過警覺小心,我們使出的招數對他全然無效。”
陸昭媛微微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每一次的精心策劃,都如同石沉大海,沒有掀起絲毫波瀾,他比其他皇子更有能力。”
嬤嬤聽了,臉上露出不甘的神色,急切地說道:“娘娘,那我們就不管他了?
陸昭媛沉默了片刻,目光變得深遠起來,然後緩緩說道:
“留下一個擋箭牌,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我的孩子被我養的太單純了,如今他還不足以獨當一麵,若有個擋箭牌在前,或許能為他爭取一些成長的時間。”
“其實我最開始選中的人是瑞王。楊貴妃出身低微,意味著瑞王背後沒有強大的靠山支持,就算瑞王真的有幸登基,憑我們的手段和謀略,也有辦法將他從那高位上拉下來。”
陸昭媛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惋惜的笑容。
“可惜啊,瑞王太過愚蠢,竟自己把自己折騰成這樣,空有野心,卻無能力,眼看著到了奪嫡的最後時刻,他卻把自己弄得麵容有缺,重傷求藥。”
嬤嬤聽著陸昭媛的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卻又忍不住問道:“娘娘,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是好?”
陸昭媛重新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說道:“且先觀望,等待時機吧!”
佛堂再次陷入了沉默,隻有那香煙依舊緩緩升騰。
*
康泰城中,鎮北侯的身體狀況相較數月之前已然好了許多,總算是從那病入膏肓的危機之中艱難地走了出來。
但歲月的痕跡終究無法抹去,他畢竟是年紀大了的人,經曆了這樣一場重病的折磨,身體已然大不如前。
曾經矯健的步伐變得緩慢而沉重,曾經挺直的脊梁也微微彎曲,往昔那威風凜凜的形象雖依稀可見,但更多的是歲月留下的滄桑與疲憊。
雲從安的腿傷也逐漸痊愈了,隻是目前還不能進行大幅度的動作。
雲容西二人在襄城受傷之後,被燕澄火速將他們送往了康泰城。
畢竟,康泰城比起襄城,環境著實好了不少,無論是氣候還是醫療條件,都更適宜養傷恢複。
雲容西當初所受的傷原本便不算太重,如今已然完全康複,行動自如。而雲容跡就沒有這麽快恢複如初了。
誰讓雲容跡當初所受的是致命之傷,全靠大夫拚盡畢生所學、竭盡所能,才勉強撿迴他的一條小命。
在這個時候,雲家上下唯有雲容跡還在每日苦哈哈地喝著那難以下咽的藥湯。
此時,一頓飯已然結束,雲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論著漸漸流傳開來的瑞王的不幸遭遇。
雲容西率先開口道:“如今有資格被立為太子的皇子隻剩下靖王和殿下,祖父,您說我們要不要采取些行動?”
雲從安緊接著說道:“爹,要不我們給朝廷中那些深受信任的人送信過去,讓他們奏請立殿下為太子?”
燕澄身上流淌著他們雲家的血液,他們自然滿心期望著皇座之上所坐之人是燕澄,而非其他任何人。
鎮北侯內心當然也是這般想法,隻是他卻緩緩搖頭說道:
“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陛下那人近些年來對我是愈發忌憚了。倘若朝中突然有大批人上奏請求立殿下為太子,無論事實究竟如何,他恐怕都會認定是我在背後授意的。”
雲從安麵露急切之色:“那難道我們就什麽都不做嗎?”
鎮北侯沉穩地說道:“暫且等待便是,陛下已然年老,總有支撐不住的時候。倘若他一直未曾確立太子之位,那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待他行將就木之時,我自會想辦法讓殿下登上皇位。”
鎮北侯有著這般十足的自信,隻因他在朝中可是有著不少的老友以及曾經的手下。
他們皆有能力力挺自家外孫成功登基。
那靖王又有何依仗呢?
其母妃不過是通過民間選秀入宮的,母家也隻是普通平民之家,如何能與他們雲家相提並論?
而且靖王自幼在宮中存在感極低,在朝中也未曾做出什麽顯著之事,又如何能與他那馳騁沙場、帶兵打仗的外孫相比?
很快,他所遭遇的慘事便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至了京城。
昭陽宮的楊貴妃一聽到自己兒子被咬掉了耳朵,腹部更是中了好幾刀的消息,當時便眼前一黑,直接暈了過去。
再度醒來,楊貴妃依舊仿若置身於虛幻的夢境之中,整個人神情恍惚,麵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
她顫抖著的手猶如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緊緊抓著貼身宮女的手。
那力度之大,仿佛要將所有的恐懼和不安都通過這一抓傳遞出去。
楊貴妃聲音顫抖,帶著難以置信的神情:“……我、我剛才沒聽錯吧?玥兒、玥兒到底怎麽了?”
貼身宮女滿心惶恐,不敢言語,楊嬤嬤見狀推開她,坐在床邊,牢牢握住楊貴妃的手。
比起其他人,楊嬤嬤和楊貴妃的關係更為親近,也更敢於直言。
此時,她一臉沉痛哀傷的模樣說道:“娘娘,九殿下出事了!”
楊貴妃一聽這話,頓時眼睛一翻,又有要暈厥過去的跡象。
楊嬤嬤眼疾手快,趕忙扶住楊貴妃的腰,略微提高聲音勸道:“娘娘,您一定要挺住啊!不然,就沒人為我們九殿下做主了!”
楊貴妃這才勉強醒了醒神,用力捏住楊嬤嬤的手腕,在她的手腕上留下了數個深深的指甲印。
楊貴妃抬起頭,強自鎮定,試圖讓自己不要陷入慌亂之中:“你說的對,如今除了我,沒有人會真心關心玥兒。”
“他現在已然瘋魔,他心裏指不定盼望著所有皇子都死光,自然不會用心幫玥兒求醫問藥。”
楊貴妃日日身處宮中,作為景熙帝最為寵愛的女人,即便景熙帝現在的疑心病已經嚴重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他也會偶爾來昭陽宮走一走。
一次又一次的見麵,楊貴妃將景熙帝的變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過去的景熙帝還能說尚存些許父愛,來昭陽宮時還會過問一下曲昭玥的情況。
而現在的景熙帝再來昭陽宮,提都不再提及皇子之事,若是楊貴妃主動提起,他還要滿心懷疑地揣測楊貴妃的用意。
可以說,景熙帝的疑心病已經沉重到了極點。
楊貴妃沉默不語地坐在床上,陷入了漫長而深沉的思考之中,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沒人膽敢打擾她,整個寢宮都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靜謐。
楊貴妃腦海中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尋找到薑離。
玥兒失去的耳朵已然無法逆轉。
這裏畢竟不是現代,既不能將耳朵重新接上,也無法製作出一個逼真的假耳朵。
但是腹部的傷卻仍存在挽迴的餘地。
薑離醫術精湛高超,就連小手術都能夠完美完成,一定有辦法能夠救治玥兒。
一想到曲昭玥此刻在封地正疼痛難忍,楊貴妃的心便如同被無數根鋼針狠狠刺入,一陣陣地抽痛。
她忍不住在心中暗想,如果她能把玥兒生在現代該有多好。
當初,為什麽偏偏是她穿越到了大夏?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楊貴妃早已忘卻了當初發現自己穿越到古代時的那股意氣風發、躍躍欲試的勁頭。
她也忘記了那時自己在幾個男人之間遊刃有餘的那份得意之情。
如今,她隻深深地銘記著自己是大夏皇宮裏的楊貴妃、景熙帝的寵妃、九皇子的生母。
她時常忍不住發出沉重的感歎,如果當初沒有穿越就好了,內心也越發地想念現代那便捷舒適的生活。
如果能夠給她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她必定會毫不猶豫、果斷地選擇迴到現代。
最好是能夠將玥兒也一同帶去現代。
她在古代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學會了諸多的東西。
她的玥兒能文能武,才華出眾。
他們母子二人皆是擁有出眾的高顏值。
她相信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他們也有活下去的辦法和途徑。
在大夏,他們母子雖然身處皇家,身份地位比許多人都要高貴尊崇,但生活卻遠遠不如在現代那般方便愜意。
而且,皇家的權力從來都不是那麽容易掌控和獲取的,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個滿盤皆輸的淒慘下場。
就如同她的玥兒。
楊貴妃緩緩閉了閉眼,眼角滑落一滴清淚。
隻可惜這世間從來都沒有如果。
楊貴妃立刻派人去尋薑離,然而她總覺得希望渺茫。
薑離總喜歡到深山老林尋找珍貴草藥,一般人尋不到他的蹤跡,就連自己也一樣。
當初她就是因為覺得薑離過於把心思放在醫術上,不能給她全部的愛,才沒有選擇薑離的。
楊貴妃心說,薑離,上次小四快死了的時候你沒出現,這次玥兒出事,你要是還不出現,我就恨你一輩子!
*
另一邊,景熙帝也在第一時間獲知了曲昭玥重傷的這一驚人消息。
他的反應果不其然正如楊貴妃所預料的那樣波瀾不驚、平淡至極。
僅僅輕描淡寫地讓李廣德前往太醫院,隨意找尋幾個太醫,匆匆送往曲昭玥所在的封地。
但實際上,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曲昭玥的忌憚瞬間削減了足足一半有餘。
畢竟,在他看來,那不過隻是一個外表已然殘疾,且很有可能就快要命喪黃泉的兒子罷了。
這時候他就迴憶起了兩人之間曾經的父子情,心軟了一瞬。
等李廣德迴來,他又讓李廣德去他的私庫中找好的藥材給曲昭玥送去。
“是!”
李廣德應下。
去景熙帝私庫的時候,李廣德心想,看來諸皇子中還是九皇子更得皇上喜愛。
上次定王失蹤陛下都沒什麽反應,這次倒是對瑞王上心的很。
*
同樣消息渠道頗為寬廣靈通的雲淑妃也在不久之後知曉了此事。
她毫無顧忌地放肆大笑了好幾聲,而後隨手抓了滿滿一把金瓜子,毫不猶豫地扔到了報信人的手裏。
“今個兒本宮心情格外的好,這是本宮賞給你的!”
報信人的眼睛瞬間變得熾熱無比,滿是貪婪與渴望:“多謝娘娘,多謝娘娘!”
雲淑妃笑夠之後,立刻轉頭又開始提筆給燕澄寫信了。
信中的大意仍舊是一如既往,讓燕澄盡快果斷地行動起來,告知他如今他的對手就僅僅隻剩下一個了,而自己定會竭盡全力幫他籠絡朝中的諸位大臣。
雲淑妃其實也不想總是如此急切地催促,她心裏十分清楚,那樣頻繁的催促會讓燕澄對她心生厭煩與抵觸。
可她亦是萬般無奈,實在是自己的孩子太過冥頑不靈、極不配合!
若是換做小七……
想到自己的大兒子,雲淑妃的神色猛然一怔,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突然之間就失去了繼續寫信的激情與興致。
她默默地放下手中的筆,眼神變得空洞無神,思緒不知飄向了遙遠的何處。
*
永壽宮中,佛堂之內香煙嫋嫋,升騰繚繞,營造出一種仿若置身雲裏霧裏的迷蒙環境。
在那尊高大而莊嚴的金色佛像前,一前一後跪著兩個女人。
前麵的女子身著宮裝,華麗無比,服飾上繡滿了精美的花紋,顯得花團錦簇。
後麵的則是一位嬤嬤,她的衣衫簡樸,色彩尋常,款式普遍,與陸昭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時,陸昭媛雙手虔誠地盤著佛珠手串,嘴唇輕動,嘴裏念念有詞,正是那晦澀難懂的佛經。
她的麵容在香煙的繚繞中顯得有些朦朧,卻依舊能看出專注與虔誠。
後麵的嬤嬤已經跪了半天,起初還勉強保持安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終於失去了耐心。
旺盛的好奇心如同無法遏製的火焰,在她心中燃燒得越來越旺。
她問:“娘娘,如今隻剩下一個了,我們要不要繼續動手?”
陸昭媛的誦經聲戛然而止,她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平靜如水,聲音淡淡地道:“我們不是沒動過手,但從來沒成功過不是嗎?
“他太過警覺小心,我們使出的招數對他全然無效。”
陸昭媛微微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每一次的精心策劃,都如同石沉大海,沒有掀起絲毫波瀾,他比其他皇子更有能力。”
嬤嬤聽了,臉上露出不甘的神色,急切地說道:“娘娘,那我們就不管他了?
陸昭媛沉默了片刻,目光變得深遠起來,然後緩緩說道:
“留下一個擋箭牌,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我的孩子被我養的太單純了,如今他還不足以獨當一麵,若有個擋箭牌在前,或許能為他爭取一些成長的時間。”
“其實我最開始選中的人是瑞王。楊貴妃出身低微,意味著瑞王背後沒有強大的靠山支持,就算瑞王真的有幸登基,憑我們的手段和謀略,也有辦法將他從那高位上拉下來。”
陸昭媛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惋惜的笑容。
“可惜啊,瑞王太過愚蠢,竟自己把自己折騰成這樣,空有野心,卻無能力,眼看著到了奪嫡的最後時刻,他卻把自己弄得麵容有缺,重傷求藥。”
嬤嬤聽著陸昭媛的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卻又忍不住問道:“娘娘,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是好?”
陸昭媛重新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說道:“且先觀望,等待時機吧!”
佛堂再次陷入了沉默,隻有那香煙依舊緩緩升騰。
*
康泰城中,鎮北侯的身體狀況相較數月之前已然好了許多,總算是從那病入膏肓的危機之中艱難地走了出來。
但歲月的痕跡終究無法抹去,他畢竟是年紀大了的人,經曆了這樣一場重病的折磨,身體已然大不如前。
曾經矯健的步伐變得緩慢而沉重,曾經挺直的脊梁也微微彎曲,往昔那威風凜凜的形象雖依稀可見,但更多的是歲月留下的滄桑與疲憊。
雲從安的腿傷也逐漸痊愈了,隻是目前還不能進行大幅度的動作。
雲容西二人在襄城受傷之後,被燕澄火速將他們送往了康泰城。
畢竟,康泰城比起襄城,環境著實好了不少,無論是氣候還是醫療條件,都更適宜養傷恢複。
雲容西當初所受的傷原本便不算太重,如今已然完全康複,行動自如。而雲容跡就沒有這麽快恢複如初了。
誰讓雲容跡當初所受的是致命之傷,全靠大夫拚盡畢生所學、竭盡所能,才勉強撿迴他的一條小命。
在這個時候,雲家上下唯有雲容跡還在每日苦哈哈地喝著那難以下咽的藥湯。
此時,一頓飯已然結束,雲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論著漸漸流傳開來的瑞王的不幸遭遇。
雲容西率先開口道:“如今有資格被立為太子的皇子隻剩下靖王和殿下,祖父,您說我們要不要采取些行動?”
雲從安緊接著說道:“爹,要不我們給朝廷中那些深受信任的人送信過去,讓他們奏請立殿下為太子?”
燕澄身上流淌著他們雲家的血液,他們自然滿心期望著皇座之上所坐之人是燕澄,而非其他任何人。
鎮北侯內心當然也是這般想法,隻是他卻緩緩搖頭說道:
“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陛下那人近些年來對我是愈發忌憚了。倘若朝中突然有大批人上奏請求立殿下為太子,無論事實究竟如何,他恐怕都會認定是我在背後授意的。”
雲從安麵露急切之色:“那難道我們就什麽都不做嗎?”
鎮北侯沉穩地說道:“暫且等待便是,陛下已然年老,總有支撐不住的時候。倘若他一直未曾確立太子之位,那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待他行將就木之時,我自會想辦法讓殿下登上皇位。”
鎮北侯有著這般十足的自信,隻因他在朝中可是有著不少的老友以及曾經的手下。
他們皆有能力力挺自家外孫成功登基。
那靖王又有何依仗呢?
其母妃不過是通過民間選秀入宮的,母家也隻是普通平民之家,如何能與他們雲家相提並論?
而且靖王自幼在宮中存在感極低,在朝中也未曾做出什麽顯著之事,又如何能與他那馳騁沙場、帶兵打仗的外孫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