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書房事
兄弟們被淘汰後,我被迫登基了 作者:虞鬱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
乾清宮內景熙帝品嚐一番愛妃楊貴妃親手做的羹湯,招來總管太監李廣德,讓他親自去昭陽宮給楊貴妃送幾匹今年新到的蜀錦。
李廣德很快從昭陽宮迴來,並帶來楊貴妃的親筆畫。
展開畫卷,一個英俊瀟灑騎著駿馬的成熟男人赫然立在其上,正是景熙帝本人。
景熙帝很滿意,卻謙虛道:“她把朕畫得太好了,朕哪有這般英俊。”
與傳統的繪畫技藝相比,楊貴妃的畫作與真人更相似,與宮外這幾年流行的虞美人畫風極為相似。
李廣德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景熙帝,自然知道最早見過的寫實派畫作出自楊貴妃之手。
隻不過楊貴妃的畫作不流傳在外,世人都以為這種與真人真物極像的寫實派畫法最早出自“虞美人”之手。
為此楊貴妃還和景熙帝抱怨過。
但景熙帝也沒辦法,誰讓楊貴妃的畫作大部分都進了他的私庫,很少有流傳在外的。
而“虞美人”的畫作卻從南方流傳到北方,讓天下人都認可了“虞美人”才是寫實派畫法的開創者。
說句實話,其實李廣德認為楊貴妃的畫作真比不得“虞美人”。
他見過很多次楊貴妃的畫作,也見過真正出自“虞美人”之手的畫作,兩相比較,“虞美人”的畫作明擺著更美更有意境也更真。
李廣德相信不止他這樣想的,他的頂頭上司的想法肯定也與他一致。
但頂頭上司景熙帝寵愛楊貴妃,每當楊貴妃問他誰的畫作更好看,他肯定會說楊貴妃的畫作更美,然後再說兩句兩人之間的氣氛就熱了起來。
接著床帳一拉,宮女太監紛紛離場……
總之很突然,很匆忙。
這大概就是男女之間的情趣吧。
他一個太監不懂。
迴到現在,李廣德聽從景熙帝的命令剛收好楊貴妃的畫作就聽景熙帝問:“算算時間馬愛卿眼下差不多該到盧陽了吧?”
馬愛卿?
哪個馬愛卿?
盧陽的話,應該是左僉都禦史馬子坤馬大人。
李廣德在心裏數了數日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馬大人應該到盧陽有幾日的,想必此時正在想法子剿匪呢。”
說到剿匪景熙帝就來氣:“這盧陽山匪到底有多難打,這盧陽衛打了好幾年都沒打下來,朕一連派去兩個巡撫都到任不久便去世?”
“意外?天下哪來那麽多意外,那群人當朕是傻子嗎?那盧陽衛指揮使到底是幹嘛的?剿匪不能剿,保護人不能保護人。”
“去年怎麽沒人提醒朕這盧陽衛指揮使是吃白飯的?要是朕早知道,現在盧陽衛指揮使就該換人做了。”
“陛下息怒。”
能當上乾清宮總管太監,地位數年無人撼動,李廣德肯定是聰明的。
他最擅察言觀色,審時度勢,見景熙帝憤怒了,立馬跪下喊陛下息怒。
當然他也是有分寸的,太監不許幹政,他是絕對不會說半句朝堂上的事,不管景熙帝如何生氣,他隻管說息怒或者逗景熙帝開心就行。
認清自己的地位是活在皇帝身邊最關鍵的一件事。
大權在握的景熙帝不需要太監來幫他排憂解難朝堂之事,因著前朝太監把控朝廷致使王朝滅亡的事,曲氏皇族上下皆不喜太監攝政。
好一頓發火之後景熙帝想到馬子坤出發前他親自借出去的東西,心情好了些,覺得有那東西在馬子坤定然能輕而易舉解決盧陽匪患。
冷眼看著疊在一旁的奏折,大腦嗡嗡作響,伏案半上午的景熙帝撇過頭揉揉眉心站起身:“李廣德,擺駕上書房。”
藩王世子進京也有數天了,他得去看看他那些王兄的繼承人都是什麽品行。
*
上書房。
皇後無子,大夏無嫡出皇子,自古立嫡嫡長,無嫡出自然要立長子為太子,然而皇長子天生有足疾,走路不穩,朝廷上下皆反對立皇長子為太子。
長子被排除在繼承權之外,在無嫡無長的情況下其餘諸皇子皆有可能成為太子。
如今的諸位皇子中皇帝最為喜愛雲淑妃所出的七皇子和楊貴妃所出的八皇子。
僅憑皇帝喜好來說這兩位皇子皆有可能被立為儲君。
但立儲不可能僅憑皇帝喜好,還要從其他方麵考慮,就比如皇子的能力、外家等。
雲淑妃出身世家,父親是鎮北侯,任兵部尚書,兄長弟弟皆有才華能力,然七皇子自幼體弱多病。
八皇子比七皇子小兩歲卻體格強健,但楊貴妃母族無力,父親是鴻臚寺卿,家中兄長平庸無能,家族後繼無人。
除這兩位皇子外皇帝還有六個皇子,他們各有優缺點,隻要皇後一日生不下嫡子,儲君之位一日不定下,他們便都有繼承權。
宮中無太子,太傅便為上書房的皇子世子以及他們的伴讀上課。
目前在上書房上課的皇子有六位,隻有年歲小的九皇子、十皇子、十七歲的大皇子,以及早年夭折的四皇子不在。
世子便是這些日子上京的藩王世子、留京的宗室世子和其他爵位繼承人。
伴讀大多是勳貴高官子嗣。
楚王手握十萬兵權,是位難得的實權親王,曲昭星作為楚王世子來上書房上課,皇帝親自為他選了兩名伴讀。
一是潁川侯次子楚淩冬,二是吏部侍郎嫡長子易歡。
楚淩冬安靜卻不冷漠,易歡跳脫但知禮,曲昭星還算滿意這兩個伴讀,最主要是這兩個伴讀對京城的事了解的比他多,還有京城的人脈。
曲昭星在上書房待了三天,發現七皇子從未來過上書房,易歡悄悄說:“七皇子大概又生病了吧,我聽別人說七皇子一年裏有兩三個月的時間都在生病。”
“七皇子這般體弱?”曲昭星聽過七皇子體弱,但沒想到體弱到這種程度,“可是因為七皇子是早產兒的緣故?”
“才不是呢。”易歡壓低聲音:“雙胎本就很少足月生產,七皇子和五公主是龍鳳胎,兩人一起出生,五公主的身體就很康健。”
“那七皇子為何體弱?”
易歡已經把曲昭星當成了好朋友,分享八卦分享得特別積極。
“據說七皇子三四歲時落水過,小孩子本就體弱,那時候差點沒救過來,後來救迴來的,但是身體再也恢複不到從前。”
曲昭星捂著嘴,一副很震驚的樣子,學著易歡的動作夾著嗓子說話。
“皇子們小時候都住在皇宮吧?怎麽會落水?”
“那肯定是後宮的陰謀啦,因著七皇子和五公主是龍鳳胎,皇上一直就很寵愛他們,後宮有人嫉妒很正常……誒?”
易歡說著視線往上瞟,忽地瞪大了眼睛,受到了很大驚嚇。
“怎麽了?”
曲昭星迴頭看去,一眼就看到了那身明黃色的龍袍,微抿了抿唇,迅速低頭,假裝什麽也沒看見,還順手按了下易歡的頭。
幸好他們坐在後麵,前麵有人擋著,這一番動作並沒有被那一行人注意到。
易歡捂著有點小疼的頭,用嘴型說著:“那是皇上吧?”
曲昭星點頭,想著皇上來上書房的深意,是為了看看他們這些藩王世子是什麽德行的嗎?
他眯了眯眼,提筆抄書。
既然想看,那就好好看吧,不知道皇上您能看出什麽呢。
上書房外,景熙帝從前往後將新麵孔都看了一遍,來迴看了幾圈,發現上書房少了個人。
“小七病還沒好?”他問身旁的李廣德。
“七皇子的風寒有些嚴重,太醫說最好多休息一段時間。”
“……讓太醫再去給他看看。”
景熙帝搖搖頭,歎息道,好好的龍鳳胎,怎地龍這般體弱。
“後麵寫字的那個少年是哪個藩王的世子?”
景熙帝又看了一圈屋裏的少年們。
這次他猶如實質的視線停在後麵一個少年身上,掃過白皙如玉的臉頰,沿著下顎線往下,落在拿筆的五指上。
這個孩子長得和他年輕的時候長得有七八分相似。
比他的兒子們更像他。
“迴陛下,那是楚王世子。”
“原來是楚王啊。”景熙帝哼了一聲,“他竟然有這樣一個孩子,真是好運。”
景熙帝可惜地看了一眼神似年輕時的他的楚王世子,怎麽就不是他的兒子呢。
景熙帝離開以後,曲昭星若有所思抬頭,注意到他了嗎?
乾清宮內景熙帝品嚐一番愛妃楊貴妃親手做的羹湯,招來總管太監李廣德,讓他親自去昭陽宮給楊貴妃送幾匹今年新到的蜀錦。
李廣德很快從昭陽宮迴來,並帶來楊貴妃的親筆畫。
展開畫卷,一個英俊瀟灑騎著駿馬的成熟男人赫然立在其上,正是景熙帝本人。
景熙帝很滿意,卻謙虛道:“她把朕畫得太好了,朕哪有這般英俊。”
與傳統的繪畫技藝相比,楊貴妃的畫作與真人更相似,與宮外這幾年流行的虞美人畫風極為相似。
李廣德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景熙帝,自然知道最早見過的寫實派畫作出自楊貴妃之手。
隻不過楊貴妃的畫作不流傳在外,世人都以為這種與真人真物極像的寫實派畫法最早出自“虞美人”之手。
為此楊貴妃還和景熙帝抱怨過。
但景熙帝也沒辦法,誰讓楊貴妃的畫作大部分都進了他的私庫,很少有流傳在外的。
而“虞美人”的畫作卻從南方流傳到北方,讓天下人都認可了“虞美人”才是寫實派畫法的開創者。
說句實話,其實李廣德認為楊貴妃的畫作真比不得“虞美人”。
他見過很多次楊貴妃的畫作,也見過真正出自“虞美人”之手的畫作,兩相比較,“虞美人”的畫作明擺著更美更有意境也更真。
李廣德相信不止他這樣想的,他的頂頭上司的想法肯定也與他一致。
但頂頭上司景熙帝寵愛楊貴妃,每當楊貴妃問他誰的畫作更好看,他肯定會說楊貴妃的畫作更美,然後再說兩句兩人之間的氣氛就熱了起來。
接著床帳一拉,宮女太監紛紛離場……
總之很突然,很匆忙。
這大概就是男女之間的情趣吧。
他一個太監不懂。
迴到現在,李廣德聽從景熙帝的命令剛收好楊貴妃的畫作就聽景熙帝問:“算算時間馬愛卿眼下差不多該到盧陽了吧?”
馬愛卿?
哪個馬愛卿?
盧陽的話,應該是左僉都禦史馬子坤馬大人。
李廣德在心裏數了數日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馬大人應該到盧陽有幾日的,想必此時正在想法子剿匪呢。”
說到剿匪景熙帝就來氣:“這盧陽山匪到底有多難打,這盧陽衛打了好幾年都沒打下來,朕一連派去兩個巡撫都到任不久便去世?”
“意外?天下哪來那麽多意外,那群人當朕是傻子嗎?那盧陽衛指揮使到底是幹嘛的?剿匪不能剿,保護人不能保護人。”
“去年怎麽沒人提醒朕這盧陽衛指揮使是吃白飯的?要是朕早知道,現在盧陽衛指揮使就該換人做了。”
“陛下息怒。”
能當上乾清宮總管太監,地位數年無人撼動,李廣德肯定是聰明的。
他最擅察言觀色,審時度勢,見景熙帝憤怒了,立馬跪下喊陛下息怒。
當然他也是有分寸的,太監不許幹政,他是絕對不會說半句朝堂上的事,不管景熙帝如何生氣,他隻管說息怒或者逗景熙帝開心就行。
認清自己的地位是活在皇帝身邊最關鍵的一件事。
大權在握的景熙帝不需要太監來幫他排憂解難朝堂之事,因著前朝太監把控朝廷致使王朝滅亡的事,曲氏皇族上下皆不喜太監攝政。
好一頓發火之後景熙帝想到馬子坤出發前他親自借出去的東西,心情好了些,覺得有那東西在馬子坤定然能輕而易舉解決盧陽匪患。
冷眼看著疊在一旁的奏折,大腦嗡嗡作響,伏案半上午的景熙帝撇過頭揉揉眉心站起身:“李廣德,擺駕上書房。”
藩王世子進京也有數天了,他得去看看他那些王兄的繼承人都是什麽品行。
*
上書房。
皇後無子,大夏無嫡出皇子,自古立嫡嫡長,無嫡出自然要立長子為太子,然而皇長子天生有足疾,走路不穩,朝廷上下皆反對立皇長子為太子。
長子被排除在繼承權之外,在無嫡無長的情況下其餘諸皇子皆有可能成為太子。
如今的諸位皇子中皇帝最為喜愛雲淑妃所出的七皇子和楊貴妃所出的八皇子。
僅憑皇帝喜好來說這兩位皇子皆有可能被立為儲君。
但立儲不可能僅憑皇帝喜好,還要從其他方麵考慮,就比如皇子的能力、外家等。
雲淑妃出身世家,父親是鎮北侯,任兵部尚書,兄長弟弟皆有才華能力,然七皇子自幼體弱多病。
八皇子比七皇子小兩歲卻體格強健,但楊貴妃母族無力,父親是鴻臚寺卿,家中兄長平庸無能,家族後繼無人。
除這兩位皇子外皇帝還有六個皇子,他們各有優缺點,隻要皇後一日生不下嫡子,儲君之位一日不定下,他們便都有繼承權。
宮中無太子,太傅便為上書房的皇子世子以及他們的伴讀上課。
目前在上書房上課的皇子有六位,隻有年歲小的九皇子、十皇子、十七歲的大皇子,以及早年夭折的四皇子不在。
世子便是這些日子上京的藩王世子、留京的宗室世子和其他爵位繼承人。
伴讀大多是勳貴高官子嗣。
楚王手握十萬兵權,是位難得的實權親王,曲昭星作為楚王世子來上書房上課,皇帝親自為他選了兩名伴讀。
一是潁川侯次子楚淩冬,二是吏部侍郎嫡長子易歡。
楚淩冬安靜卻不冷漠,易歡跳脫但知禮,曲昭星還算滿意這兩個伴讀,最主要是這兩個伴讀對京城的事了解的比他多,還有京城的人脈。
曲昭星在上書房待了三天,發現七皇子從未來過上書房,易歡悄悄說:“七皇子大概又生病了吧,我聽別人說七皇子一年裏有兩三個月的時間都在生病。”
“七皇子這般體弱?”曲昭星聽過七皇子體弱,但沒想到體弱到這種程度,“可是因為七皇子是早產兒的緣故?”
“才不是呢。”易歡壓低聲音:“雙胎本就很少足月生產,七皇子和五公主是龍鳳胎,兩人一起出生,五公主的身體就很康健。”
“那七皇子為何體弱?”
易歡已經把曲昭星當成了好朋友,分享八卦分享得特別積極。
“據說七皇子三四歲時落水過,小孩子本就體弱,那時候差點沒救過來,後來救迴來的,但是身體再也恢複不到從前。”
曲昭星捂著嘴,一副很震驚的樣子,學著易歡的動作夾著嗓子說話。
“皇子們小時候都住在皇宮吧?怎麽會落水?”
“那肯定是後宮的陰謀啦,因著七皇子和五公主是龍鳳胎,皇上一直就很寵愛他們,後宮有人嫉妒很正常……誒?”
易歡說著視線往上瞟,忽地瞪大了眼睛,受到了很大驚嚇。
“怎麽了?”
曲昭星迴頭看去,一眼就看到了那身明黃色的龍袍,微抿了抿唇,迅速低頭,假裝什麽也沒看見,還順手按了下易歡的頭。
幸好他們坐在後麵,前麵有人擋著,這一番動作並沒有被那一行人注意到。
易歡捂著有點小疼的頭,用嘴型說著:“那是皇上吧?”
曲昭星點頭,想著皇上來上書房的深意,是為了看看他們這些藩王世子是什麽德行的嗎?
他眯了眯眼,提筆抄書。
既然想看,那就好好看吧,不知道皇上您能看出什麽呢。
上書房外,景熙帝從前往後將新麵孔都看了一遍,來迴看了幾圈,發現上書房少了個人。
“小七病還沒好?”他問身旁的李廣德。
“七皇子的風寒有些嚴重,太醫說最好多休息一段時間。”
“……讓太醫再去給他看看。”
景熙帝搖搖頭,歎息道,好好的龍鳳胎,怎地龍這般體弱。
“後麵寫字的那個少年是哪個藩王的世子?”
景熙帝又看了一圈屋裏的少年們。
這次他猶如實質的視線停在後麵一個少年身上,掃過白皙如玉的臉頰,沿著下顎線往下,落在拿筆的五指上。
這個孩子長得和他年輕的時候長得有七八分相似。
比他的兒子們更像他。
“迴陛下,那是楚王世子。”
“原來是楚王啊。”景熙帝哼了一聲,“他竟然有這樣一個孩子,真是好運。”
景熙帝可惜地看了一眼神似年輕時的他的楚王世子,怎麽就不是他的兒子呢。
景熙帝離開以後,曲昭星若有所思抬頭,注意到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