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祁連之城
兄弟們被淘汰後,我被迫登基了 作者:虞鬱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淑妃輕輕地推開了她的手,斜靠在座位上,俯視著蹲在地上的中年女人,薄唇輕啟。
“當一個人過於信任另一個人的時候,總會忽略她的異常,有時候隻有拋卻感情,才能看清一個人的真麵目,高嬤嬤,你說我是不是特別傻?”
高嬤嬤沉默了半晌,最後默默地垂著頭,跪在地上,不再言語。
雲淑妃嘴角勾起一個難看的弧度,不知道是在嘲諷高嬤嬤,還是在嘲諷她自己。
*
七皇子出發後的第三天,燕澄也踏上了啟程的道路。
當天,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燕家人、尚未離開京城的三皇子、剛剛成為齊王世子的曲昭瑛、謝廣陵、棠溪律……
其他人都是真心實意地來為燕澄送行的,然而棠溪律卻仿佛是來嘲諷燕澄的。
當其他人相繼與燕澄說完話之後,棠溪律走上前,意味深長地說道:“我這個南幽人還在京城,你倒是要走了,真是讓人舍不得啊。”
“多謝厚愛,但我可受不起,你的舍不得還是留給別人吧!比如說曲昭玥,我想比起我,你應該更舍不得他才對。”
畢竟這兩個家夥在這幾年裏沒少合作搞事,雖然總是被燕澄攪和得雞飛狗跳。
離別本就令人心情不佳,燕澄不想與棠溪律過多糾纏。
他淡淡地掃了棠溪律一眼,心中想著書中的棠溪律最終死於曲昭玥手下,於是便特別真誠地笑了一下。
對於其他人,燕澄並不希望原書的劇情降臨。
但對於棠溪律,燕澄卻希望一切都能按照原書的劇情那樣發展。
然而,完全沒有看懂燕澄笑容含義的棠溪律,隻能尷尬地迴應道:“……”
太陽漸漸褪去了初升時的淡色,緩緩升高。
馬鞭揮舞,車隊浩浩蕩蕩地向著北地而去。
*
康泰城這座靠近大夏邊境的第二座城池,宛如一座堅實的堡壘,靜靜地矗立在那裏。
它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一旦直麵胡人的襄城被攻破,那麽康泰城將成為大夏的第二道防線,肩負起保衛大夏的重任。
因著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康泰城的駐軍數量也就比襄城少了一點,但卻比其他城池多了許多。
這些士兵們日夜巡邏,嚴陣以待,時刻準備著應對胡人的入侵。
雖兵力比襄城少一些,但在某些方麵康泰城卻比襄城強了許多。
比如康泰城比襄城繁榮,人口也更多,經濟不比內地城池差哪去。
這裏商鋪林立,貿易繁榮,百姓們安居樂業,一片祥和的景象。
沒有戰事的時候,鎮北侯便居住在康泰城的鎮北侯府內。
和他一起的還有第三子雲從安,以及四個孫子。
鎮北侯一生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如今在京城當兵部尚書,次子早年戰死,三子隨他在西北鎮守,小女兒在宮中當淑妃。
鎮北侯將消滅胡人視為此生己任,可惜胡人太能跑了,每次把胡人趕跑,他們沒過幾年又能起來,繼續到大夏搶掠食物。
然後他再打,胡人再跑,循環往複,胡人就跟那野草似的,春風吹又生,煩人的很。
鎮北侯的日常很簡單,除了自己訓練士兵,就是看著手下的將領們訓練士兵。
閑暇時候,他就會坐在庭院裏喝茶逗鳥,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
今日上午,鎮北侯像往常一樣在庭院裏逗鳥。
他手中拿著一根小木棍,輕輕地逗弄著籠子裏的小鳥,嘴裏還不時地發出一些聲音,仿佛在和小鳥交流著什麽。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快步走了進來,遞給他一封信。
鎮北侯接過信,看到信封上的火漆,心中不禁一怔。
很顯然,這封信是小女兒雲淑妃快馬加鞭送來的。
他連忙打開信封,仔細地閱讀起來。
信中寫道,她的兒子八皇子即將到北地就封,希望父親能照顧提點幾分。
鎮北侯不由得皺起了眉,外孫身上有自己的血脈,照顧提點也未嚐不可。
隻是……
這個要來北地就封的外孫是從外麵迴來的那個。
雲從安從外麵進來正好看到鎮北侯拿著信愁眉不展的模樣,一邊伸長脖子往信上看,一邊問:
“爹,這是誰送來的信啊?你怎麽看上去很煩惱的樣子?”
鎮北侯一臉煩惱地將信塞給探頭探腦的兒子看:“你自己看吧!”
雲從安一目十行地看著信,眼睛快速地掃過每一個字,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
鎮北侯則在旁邊歎息著,心中想著該如何和這個被女兒放棄又被找迴來的外孫相處。
女兒做的孽,當爹的又不能當看不見,甚至還要為女兒找補。
鎮北侯是真想不明白女兒是怎麽想的,好好的,把自己生的孩子換出去做什麽。
好歹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麽能如此狠心呢?
雲淑妃瞞得好,鎮北侯也是在燕澄被認迴去的時候才知道女兒幹的好事。
但那是自己寵著的女兒,他能怎麽辦呢?隻好對不起外孫了。
如今這對不起的外孫要來了,他該拿出怎樣的態度呢?
與鎮北侯的憂愁不同,雲從安倒是挺歡喜的。
他是雲淑妃的三哥,他自小就喜歡漂漂亮亮可可愛愛的妹妹,對妹妹生的孩子也愛屋及烏。
不管是七皇子還是後迴來的燕澄,他都抱有很大的好感。
對不起孩子怎麽辦?當然是雙倍的愛,好好彌補啊!
雲從安心中暗自想著。
“祁連城距離康泰城不遠,等永王到了祁連城,我帶幾個孩子去見見他。”雲從安對鎮北侯說道。
雲從安有四個兒子,長子戰死,次子剛及冠,三子和四子是雙生子,比燕澄小一歲。
他說的幾個孩子除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外,還包括戰死二哥的獨子。
於是燕澄一路遊玩似的到了祁連城,剛休息一晚上,還沒來及選址建永王府,便得知三舅和表哥表弟們來看他了。
燕澄很是驚訝,他想過雲家會找上他,但沒想到會這樣迅速。
也不知道雲家對他是什麽態度。
他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找冷焱確認衣著沒問題便去待客廳見雲家人。
燕澄來到大廳時,隻見雲從安和幾個年輕人已經坐在那裏了。
雲從安看到燕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禮數周全地見禮:“下官雲從安見過永王。”
後麵幾個男子少年也跟著規矩行禮。
燕澄維持著溫和的笑容,說道:“三舅好,表哥表弟們好。”
他先是不動聲色地觀察雲從安,發現這位三舅身材壯實,一看就是養的很好的樣子。
然後他又仔細地打量著表哥表弟們,隻見他們個個英姿颯爽,氣宇軒昂。
心中不禁暗自讚歎:不愧是雲家的兒郎,個個看著都是善武的青年才俊。
“下官不日前聽聞殿下將來北地,便喜不自勝。昨日聽聞殿下已至祁連城,今日便迫不及待前來,下官實在是太想見殿下了,還望殿下不要責怪我們冒昧。”
雲從安很是真誠地說道,看上去對剛到北地的外甥十分上心。
不過燕澄沒有因此就對他放鬆警惕,誰知道他這位舅舅的友善是不是裝的。
他臉上的笑容依然很溫和很真實。
“舅舅說的哪裏的話,按理來說該是我去拜訪外祖父和舅舅才對,隻是初來乍到,自己還沒安頓好,不好上門叨擾。”
見燕澄態度友好,雲從安緊繃的心弦鬆了鬆,說話也自然了許多。
然後開始詢問他一路上的情況,燕澄能迴答的便一一迴答。
雲從安的幾個兒子在旁邊安靜地聽著,並偷偷看著年輕的永王殿下,心想這世間怎麽會有這麽好看的人。
“殿下打算何時建造永王府?若是人手不夠,下官可以派些人手過來幫忙。”
剛覺得雲從安似乎真把他當成外甥親近的燕澄:“……”
有雲淑妃的偷龍轉鳳壯舉在前,他控製不住把雲家放在反派的角色。
這時候忍不住陰謀論。
塞人?
這是要監視他吧?
雲從安見燕澄沒有立刻迴答,以為他有所顧慮,便笑著說道:“殿下不必擔心,這些人手都是下官信得過的,他們會盡心盡力地為殿下效勞。”
燕澄心下狐疑,臉上卻依然保持著溫和的笑容,說道:“多謝舅舅的好意,隻是建造永王府乃是大事,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雲從安見燕澄果斷拒絕了他的提議,心中有些失落。
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那下官就不勉強了,殿下若是有什麽需要,盡管吩咐下官便是。”
“多謝舅舅好意。”
接下來,雲從安又和燕澄聊了一些其他的話題,氣氛看似十分融洽。
但燕澄始終保持著警惕,沒有透露太多自己的想法和計劃。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
雲從安看了看天色,說道:“殿下,時間不早了,下官就不打擾了。”
燕澄起身相送,說道:“舅舅慢走,表哥表弟們慢走。”
雲從安和他的幾個兒子告辭離去,燕澄一直把他們送到門口。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燕澄心中暗自思忖:
這個雲從安到底是何用意?
他的友善是真是假?
雲家對他的態度到底是友善還是惡意?
“當一個人過於信任另一個人的時候,總會忽略她的異常,有時候隻有拋卻感情,才能看清一個人的真麵目,高嬤嬤,你說我是不是特別傻?”
高嬤嬤沉默了半晌,最後默默地垂著頭,跪在地上,不再言語。
雲淑妃嘴角勾起一個難看的弧度,不知道是在嘲諷高嬤嬤,還是在嘲諷她自己。
*
七皇子出發後的第三天,燕澄也踏上了啟程的道路。
當天,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燕家人、尚未離開京城的三皇子、剛剛成為齊王世子的曲昭瑛、謝廣陵、棠溪律……
其他人都是真心實意地來為燕澄送行的,然而棠溪律卻仿佛是來嘲諷燕澄的。
當其他人相繼與燕澄說完話之後,棠溪律走上前,意味深長地說道:“我這個南幽人還在京城,你倒是要走了,真是讓人舍不得啊。”
“多謝厚愛,但我可受不起,你的舍不得還是留給別人吧!比如說曲昭玥,我想比起我,你應該更舍不得他才對。”
畢竟這兩個家夥在這幾年裏沒少合作搞事,雖然總是被燕澄攪和得雞飛狗跳。
離別本就令人心情不佳,燕澄不想與棠溪律過多糾纏。
他淡淡地掃了棠溪律一眼,心中想著書中的棠溪律最終死於曲昭玥手下,於是便特別真誠地笑了一下。
對於其他人,燕澄並不希望原書的劇情降臨。
但對於棠溪律,燕澄卻希望一切都能按照原書的劇情那樣發展。
然而,完全沒有看懂燕澄笑容含義的棠溪律,隻能尷尬地迴應道:“……”
太陽漸漸褪去了初升時的淡色,緩緩升高。
馬鞭揮舞,車隊浩浩蕩蕩地向著北地而去。
*
康泰城這座靠近大夏邊境的第二座城池,宛如一座堅實的堡壘,靜靜地矗立在那裏。
它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一旦直麵胡人的襄城被攻破,那麽康泰城將成為大夏的第二道防線,肩負起保衛大夏的重任。
因著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康泰城的駐軍數量也就比襄城少了一點,但卻比其他城池多了許多。
這些士兵們日夜巡邏,嚴陣以待,時刻準備著應對胡人的入侵。
雖兵力比襄城少一些,但在某些方麵康泰城卻比襄城強了許多。
比如康泰城比襄城繁榮,人口也更多,經濟不比內地城池差哪去。
這裏商鋪林立,貿易繁榮,百姓們安居樂業,一片祥和的景象。
沒有戰事的時候,鎮北侯便居住在康泰城的鎮北侯府內。
和他一起的還有第三子雲從安,以及四個孫子。
鎮北侯一生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如今在京城當兵部尚書,次子早年戰死,三子隨他在西北鎮守,小女兒在宮中當淑妃。
鎮北侯將消滅胡人視為此生己任,可惜胡人太能跑了,每次把胡人趕跑,他們沒過幾年又能起來,繼續到大夏搶掠食物。
然後他再打,胡人再跑,循環往複,胡人就跟那野草似的,春風吹又生,煩人的很。
鎮北侯的日常很簡單,除了自己訓練士兵,就是看著手下的將領們訓練士兵。
閑暇時候,他就會坐在庭院裏喝茶逗鳥,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
今日上午,鎮北侯像往常一樣在庭院裏逗鳥。
他手中拿著一根小木棍,輕輕地逗弄著籠子裏的小鳥,嘴裏還不時地發出一些聲音,仿佛在和小鳥交流著什麽。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快步走了進來,遞給他一封信。
鎮北侯接過信,看到信封上的火漆,心中不禁一怔。
很顯然,這封信是小女兒雲淑妃快馬加鞭送來的。
他連忙打開信封,仔細地閱讀起來。
信中寫道,她的兒子八皇子即將到北地就封,希望父親能照顧提點幾分。
鎮北侯不由得皺起了眉,外孫身上有自己的血脈,照顧提點也未嚐不可。
隻是……
這個要來北地就封的外孫是從外麵迴來的那個。
雲從安從外麵進來正好看到鎮北侯拿著信愁眉不展的模樣,一邊伸長脖子往信上看,一邊問:
“爹,這是誰送來的信啊?你怎麽看上去很煩惱的樣子?”
鎮北侯一臉煩惱地將信塞給探頭探腦的兒子看:“你自己看吧!”
雲從安一目十行地看著信,眼睛快速地掃過每一個字,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
鎮北侯則在旁邊歎息著,心中想著該如何和這個被女兒放棄又被找迴來的外孫相處。
女兒做的孽,當爹的又不能當看不見,甚至還要為女兒找補。
鎮北侯是真想不明白女兒是怎麽想的,好好的,把自己生的孩子換出去做什麽。
好歹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麽能如此狠心呢?
雲淑妃瞞得好,鎮北侯也是在燕澄被認迴去的時候才知道女兒幹的好事。
但那是自己寵著的女兒,他能怎麽辦呢?隻好對不起外孫了。
如今這對不起的外孫要來了,他該拿出怎樣的態度呢?
與鎮北侯的憂愁不同,雲從安倒是挺歡喜的。
他是雲淑妃的三哥,他自小就喜歡漂漂亮亮可可愛愛的妹妹,對妹妹生的孩子也愛屋及烏。
不管是七皇子還是後迴來的燕澄,他都抱有很大的好感。
對不起孩子怎麽辦?當然是雙倍的愛,好好彌補啊!
雲從安心中暗自想著。
“祁連城距離康泰城不遠,等永王到了祁連城,我帶幾個孩子去見見他。”雲從安對鎮北侯說道。
雲從安有四個兒子,長子戰死,次子剛及冠,三子和四子是雙生子,比燕澄小一歲。
他說的幾個孩子除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外,還包括戰死二哥的獨子。
於是燕澄一路遊玩似的到了祁連城,剛休息一晚上,還沒來及選址建永王府,便得知三舅和表哥表弟們來看他了。
燕澄很是驚訝,他想過雲家會找上他,但沒想到會這樣迅速。
也不知道雲家對他是什麽態度。
他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找冷焱確認衣著沒問題便去待客廳見雲家人。
燕澄來到大廳時,隻見雲從安和幾個年輕人已經坐在那裏了。
雲從安看到燕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禮數周全地見禮:“下官雲從安見過永王。”
後麵幾個男子少年也跟著規矩行禮。
燕澄維持著溫和的笑容,說道:“三舅好,表哥表弟們好。”
他先是不動聲色地觀察雲從安,發現這位三舅身材壯實,一看就是養的很好的樣子。
然後他又仔細地打量著表哥表弟們,隻見他們個個英姿颯爽,氣宇軒昂。
心中不禁暗自讚歎:不愧是雲家的兒郎,個個看著都是善武的青年才俊。
“下官不日前聽聞殿下將來北地,便喜不自勝。昨日聽聞殿下已至祁連城,今日便迫不及待前來,下官實在是太想見殿下了,還望殿下不要責怪我們冒昧。”
雲從安很是真誠地說道,看上去對剛到北地的外甥十分上心。
不過燕澄沒有因此就對他放鬆警惕,誰知道他這位舅舅的友善是不是裝的。
他臉上的笑容依然很溫和很真實。
“舅舅說的哪裏的話,按理來說該是我去拜訪外祖父和舅舅才對,隻是初來乍到,自己還沒安頓好,不好上門叨擾。”
見燕澄態度友好,雲從安緊繃的心弦鬆了鬆,說話也自然了許多。
然後開始詢問他一路上的情況,燕澄能迴答的便一一迴答。
雲從安的幾個兒子在旁邊安靜地聽著,並偷偷看著年輕的永王殿下,心想這世間怎麽會有這麽好看的人。
“殿下打算何時建造永王府?若是人手不夠,下官可以派些人手過來幫忙。”
剛覺得雲從安似乎真把他當成外甥親近的燕澄:“……”
有雲淑妃的偷龍轉鳳壯舉在前,他控製不住把雲家放在反派的角色。
這時候忍不住陰謀論。
塞人?
這是要監視他吧?
雲從安見燕澄沒有立刻迴答,以為他有所顧慮,便笑著說道:“殿下不必擔心,這些人手都是下官信得過的,他們會盡心盡力地為殿下效勞。”
燕澄心下狐疑,臉上卻依然保持著溫和的笑容,說道:“多謝舅舅的好意,隻是建造永王府乃是大事,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雲從安見燕澄果斷拒絕了他的提議,心中有些失落。
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那下官就不勉強了,殿下若是有什麽需要,盡管吩咐下官便是。”
“多謝舅舅好意。”
接下來,雲從安又和燕澄聊了一些其他的話題,氣氛看似十分融洽。
但燕澄始終保持著警惕,沒有透露太多自己的想法和計劃。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
雲從安看了看天色,說道:“殿下,時間不早了,下官就不打擾了。”
燕澄起身相送,說道:“舅舅慢走,表哥表弟們慢走。”
雲從安和他的幾個兒子告辭離去,燕澄一直把他們送到門口。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燕澄心中暗自思忖:
這個雲從安到底是何用意?
他的友善是真是假?
雲家對他的態度到底是友善還是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