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實在是難如登天
四合院:老婆景甜,秦淮如酸了 作者:鄧華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難想象,若是能在這裏舉辦一場小型聚會,或是體驗一番農家樂的閑適,那絕對是一種令人陶醉的享受。
近半個月來,李年就多次帶著景甜前來,每次置身於此,都能感受到那份獨特的愜意,仿佛一下子走進了充滿詩意的田園畫卷之中。
這一天,郭大爺也來到了這裏。
郭大爺對這種小院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他往昔常常居住在類似的環境裏,對田園生活有著深厚的眷戀。
隻是如今身處繁華的四九城,想要尋覓這般田園氣息,實在是難如登天。
此刻,當他踏入這個小院,熟悉的感覺撲麵而來,整個人都沉浸在一種久違的舒適之中。
“組長!”就在這時,周糧和吳大力趕忙迎了上來,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
李年微微點頭,輕聲詢問道:“雷鳴和大壯是不是正在巡邏呢?”
“沒錯!”周糧連忙迴應。
如今菜地迎來了豐收季,為了精確統計各項數據,絕對不能有任何人偷偷采摘蔬菜。
因此,除了小院門口,菜地的另外兩個方向,每時每刻都安排了專人進行巡邏。
“大力,你去菜園裏摘些能直接吃的蔬菜水果,每樣都摘一點就行。”李年轉頭吩咐吳大力。
“好嘞,這就去!”吳大力應了一聲,便快步朝著菜地走去。
李年則引領著郭大爺來到一旁坐下。
郭大爺挑了個小馬紮,穩穩當當地坐下後,目光轉向李年,帶著幾分好奇與疑惑說道:“好了,小夥子,別賣關子了,快跟我說說,你到底在謀劃些什麽?”
李年也尋了個位置坐下,稍稍舒了口氣,緩緩說道:“大爺,事情還得從兩個月前說起。
那時候,咱們廠剛剛和青鳥建立聯係不久。
有一天,青鳥找到我,交給我好幾大包種子。
他跟我說,這些種子是他偶然間得到的,據說來自國外的某個秘密研究機構。
不過,這些種子都還處於半成品階段,也可以說是試驗品。
青鳥覺得自己留著用處不大,就把它們轉交給了我。”
“我拿到這些種子後,第一時間就去找了楊伯,也就是咱們軋鋼廠的楊廠長,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跟他詳細說了一遍。
起初,我們打算直接上報給上級部門,但轉念一想,連青鳥自己都不清楚這些種子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殘次品。
要是萬一是些廢品,貿然上交的話,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小題大做,說不定還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我和楊伯經過一番商量,決定先自己試著種一批,看看實際效果如何。
隨後,我們就向上級申請了這塊菜地,並且成立了軋鋼廠後勤部的自供組。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才有了如今這片生機盎然的菜地。”
郭大爺聽完李年的講述,眼神微微眯起,臉上的神情變得十分凝重。
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旁邊的菜地,緊接著問道:“那你們的試驗成果怎麽樣?這些種子和普通種子相比,到底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李年語氣中帶著一絲欣喜,迴答道:“效果好極了!或者說,超乎我們的想象。
目前,我們已經成功收割了一茬茄子。
您知道嗎,這一茬茄子的畝產量將近八千斤!而且,按照現在的生長情況預估,後續還能再收割兩到三茬。
要是管理得當的話,這一畝地,總共能收獲兩到三萬斤茄子呢!”
郭大爺聽到這個數字,瞬間瞪大了眼睛,整個人都愣住了。
在這個年代,無論是蔬菜種子的品質,還是種植方法、肥料的選擇以及培養技術等方麵,都遠遠比不上後世。
正常情況下,種茄子一畝地能產出五千斤,就已經算是高產了。
哪怕是到了後世,一般露天種植的茄子,畝產量也就在七八千斤左右。
當然,後世也有一些茄子品種,畝產能達到數萬斤,但那些品種不僅本身極為優良,而且種植管理技術相當繁瑣複雜,並不適合大規模普及。
然而,李年他們種植的這個品種,是經過特殊優化後的種子。
不僅種植過程非常簡單,管理技術也不複雜,最重要的是,產量極高。
一般來說,普通農民隻要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完全能夠自己種植。
就算是種植過程中稍微粗心一些,畝產達到兩萬斤左右也不成問題。
實際上,李年所說的畝產兩萬斤,還是按照較為粗放的種植方式來估算的。
因為每種蔬菜都預留了兩畝地進行試驗,李年特意將其中一畝地精心培育,用來測算最高產量;另一畝地則采用較為粗放的方式種植,以此來估算推廣後普通農民的大致畝產量。
就拿那塊精心耕種的茄子地來說,預估最終畝產量能夠達到四到五萬斤!李年由於習慣了後世各種高產作物,所以對這樣的產量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
但他卻不知道,自己所說的這番話,在郭大爺聽來,簡直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震撼。
“畝產兩到三萬斤?這……這是真的嗎?”郭大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小子,這種事情可不能開玩笑!”郭大爺實在難以抑製內心的震驚,畢竟畝產兩到三萬斤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驚人了。
這幾乎相當於把現在的茄子畝產量提高了四五倍之多!如此巨大的產量提升,足以轟動全國,甚至震驚整個世界。
要是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麽這些種子對於龍國而言,無疑是珍寶中的珍寶。
李年見郭大爺滿臉的難以置信,於是站起身來,說道:“大爺,您跟我來,眼見為實。”
郭大爺急忙起身,緊緊跟在李年身後。
周糧也快步跟了上來,他挺直了腰板,臉上洋溢著鄭重與自豪的神情。
雖然李年沒有特意介紹,但周糧從郭大爺的氣質和李年的態度中,也能猜到郭大爺必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其實,周糧早就預感到會有這麽一天。
這段時間,隨著菜地的不斷豐收,周糧等人漸漸意識到,李年帶領他們所做的事情意義非凡。
周糧原本就是學農出身,對各種普通作物的產量和特性了如指掌,所以他非常清楚這片菜地所蘊含的巨大價值。
近半個月來,李年就多次帶著景甜前來,每次置身於此,都能感受到那份獨特的愜意,仿佛一下子走進了充滿詩意的田園畫卷之中。
這一天,郭大爺也來到了這裏。
郭大爺對這種小院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他往昔常常居住在類似的環境裏,對田園生活有著深厚的眷戀。
隻是如今身處繁華的四九城,想要尋覓這般田園氣息,實在是難如登天。
此刻,當他踏入這個小院,熟悉的感覺撲麵而來,整個人都沉浸在一種久違的舒適之中。
“組長!”就在這時,周糧和吳大力趕忙迎了上來,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
李年微微點頭,輕聲詢問道:“雷鳴和大壯是不是正在巡邏呢?”
“沒錯!”周糧連忙迴應。
如今菜地迎來了豐收季,為了精確統計各項數據,絕對不能有任何人偷偷采摘蔬菜。
因此,除了小院門口,菜地的另外兩個方向,每時每刻都安排了專人進行巡邏。
“大力,你去菜園裏摘些能直接吃的蔬菜水果,每樣都摘一點就行。”李年轉頭吩咐吳大力。
“好嘞,這就去!”吳大力應了一聲,便快步朝著菜地走去。
李年則引領著郭大爺來到一旁坐下。
郭大爺挑了個小馬紮,穩穩當當地坐下後,目光轉向李年,帶著幾分好奇與疑惑說道:“好了,小夥子,別賣關子了,快跟我說說,你到底在謀劃些什麽?”
李年也尋了個位置坐下,稍稍舒了口氣,緩緩說道:“大爺,事情還得從兩個月前說起。
那時候,咱們廠剛剛和青鳥建立聯係不久。
有一天,青鳥找到我,交給我好幾大包種子。
他跟我說,這些種子是他偶然間得到的,據說來自國外的某個秘密研究機構。
不過,這些種子都還處於半成品階段,也可以說是試驗品。
青鳥覺得自己留著用處不大,就把它們轉交給了我。”
“我拿到這些種子後,第一時間就去找了楊伯,也就是咱們軋鋼廠的楊廠長,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跟他詳細說了一遍。
起初,我們打算直接上報給上級部門,但轉念一想,連青鳥自己都不清楚這些種子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殘次品。
要是萬一是些廢品,貿然上交的話,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小題大做,說不定還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我和楊伯經過一番商量,決定先自己試著種一批,看看實際效果如何。
隨後,我們就向上級申請了這塊菜地,並且成立了軋鋼廠後勤部的自供組。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才有了如今這片生機盎然的菜地。”
郭大爺聽完李年的講述,眼神微微眯起,臉上的神情變得十分凝重。
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旁邊的菜地,緊接著問道:“那你們的試驗成果怎麽樣?這些種子和普通種子相比,到底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李年語氣中帶著一絲欣喜,迴答道:“效果好極了!或者說,超乎我們的想象。
目前,我們已經成功收割了一茬茄子。
您知道嗎,這一茬茄子的畝產量將近八千斤!而且,按照現在的生長情況預估,後續還能再收割兩到三茬。
要是管理得當的話,這一畝地,總共能收獲兩到三萬斤茄子呢!”
郭大爺聽到這個數字,瞬間瞪大了眼睛,整個人都愣住了。
在這個年代,無論是蔬菜種子的品質,還是種植方法、肥料的選擇以及培養技術等方麵,都遠遠比不上後世。
正常情況下,種茄子一畝地能產出五千斤,就已經算是高產了。
哪怕是到了後世,一般露天種植的茄子,畝產量也就在七八千斤左右。
當然,後世也有一些茄子品種,畝產能達到數萬斤,但那些品種不僅本身極為優良,而且種植管理技術相當繁瑣複雜,並不適合大規模普及。
然而,李年他們種植的這個品種,是經過特殊優化後的種子。
不僅種植過程非常簡單,管理技術也不複雜,最重要的是,產量極高。
一般來說,普通農民隻要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完全能夠自己種植。
就算是種植過程中稍微粗心一些,畝產達到兩萬斤左右也不成問題。
實際上,李年所說的畝產兩萬斤,還是按照較為粗放的種植方式來估算的。
因為每種蔬菜都預留了兩畝地進行試驗,李年特意將其中一畝地精心培育,用來測算最高產量;另一畝地則采用較為粗放的方式種植,以此來估算推廣後普通農民的大致畝產量。
就拿那塊精心耕種的茄子地來說,預估最終畝產量能夠達到四到五萬斤!李年由於習慣了後世各種高產作物,所以對這樣的產量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
但他卻不知道,自己所說的這番話,在郭大爺聽來,簡直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震撼。
“畝產兩到三萬斤?這……這是真的嗎?”郭大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小子,這種事情可不能開玩笑!”郭大爺實在難以抑製內心的震驚,畢竟畝產兩到三萬斤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驚人了。
這幾乎相當於把現在的茄子畝產量提高了四五倍之多!如此巨大的產量提升,足以轟動全國,甚至震驚整個世界。
要是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麽這些種子對於龍國而言,無疑是珍寶中的珍寶。
李年見郭大爺滿臉的難以置信,於是站起身來,說道:“大爺,您跟我來,眼見為實。”
郭大爺急忙起身,緊緊跟在李年身後。
周糧也快步跟了上來,他挺直了腰板,臉上洋溢著鄭重與自豪的神情。
雖然李年沒有特意介紹,但周糧從郭大爺的氣質和李年的態度中,也能猜到郭大爺必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其實,周糧早就預感到會有這麽一天。
這段時間,隨著菜地的不斷豐收,周糧等人漸漸意識到,李年帶領他們所做的事情意義非凡。
周糧原本就是學農出身,對各種普通作物的產量和特性了如指掌,所以他非常清楚這片菜地所蘊含的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