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第 292 章
穿成崽崽後被大佬追著喂飯[慢穿] 作者:春山猶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蓉下意識反問:“為何?”
她既是不解,也是害怕:“三叔若考上秀才,當了官老爺,便是不願接濟咱們,阿爹掙到錢,也夠我們花用了。”
雖然她因為阿爹偏心,對他有諸多不滿,但陸文元勤快能幹,卻是受到所有人認可的。
若是三房不再需要他們供養,定然能輕鬆許多。
最起碼……
陸蓉嘀咕道:“秀才老爺的兒子,不能再搶我們年哥兒一口肉吧。”
她偏頭看了眼景年,崽崽正趴在阿兄腿上,一臉垂涎地看著陸景堂麵前的菌子湯。
阿兄不讓吃,小家夥饞得口水橫流也強忍著。
陸蓉壓低聲音,跟阿兄抱怨:“昨夜陸芷同我說,大郎分了她一個雞翅膀,可把她得意壞了,那明明是年哥兒的!”
陸景堂眼皮一掀,難怪早上蓉娘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的,原是昨夜在陸芷那處受了氣。
“往後你離陸芷遠一些。”陸景堂叮囑道:“她同你說什麽不要聽,若是不懂,來問我。”
陸芷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蓉娘性格直率,同她打交道,隻有吃虧的份。
“我曉得。”陸蓉撇了撇嘴,陸芷一肚子壞心眼,她才不愛跟她一塊兒玩。
“阿兄,你還沒說,為何三叔考上秀才,當了老爺,我們會過得更差。”
滿腦子菌子湯的崽崽,聽話聽一半,抬起頭插了一句:“阿兄考秀才,當老爺。”
陸景堂憐惜地摸了摸幼弟額頭,跟弟妹解釋道:“人們常喊‘秀才老爺’,其實是尊稱,秀才算不得老爺,也不能選官,最少要考上舉人,才有資格選官。”
陸蓉沒太聽明白,以她一個鄉下小娘的見識,根本搞不懂阿兄口中這些稱謂代表的意義。
陸景堂繼續解釋:“簡單點兒說,若是三叔考上秀才,除非他不考了,開一家私塾,收些小童當個鄉村塾師,倒是能有些進益,貼補家用。”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不說這次陸文達根本是有去無迴,便是他躲過那一劫,順利進了考場,且還考上秀才——秀才雖然比普通農人容易掙錢,但也就那樣了。
陸文達心高氣傲,自命不凡,怎麽可能接受自己“苦讀”二十年餘年,最終隻是一個普通塾師。
他必然還要繼續考下去。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便是陸蓉,也猜到了。
“三叔不會願意的!”陸蓉呢喃道:“他一定會繼續考下去。”
不用陸景堂多說,陸蓉已經知道陸文達繼續考下去會怎樣。
陸蓉如今九歲,在她知事的幾年間,陸文達考了三次。
每一次,他趕考之前,家裏要給他籌備盤纏,都得掏空家底兒,他趕考那幾個月,連粥水都比往日稀薄幾分。
陸文達從十幾歲考到現在,考了十幾年,才考上秀才。
舉人比秀才還難考,那……那要考到什麽時候?
想到這些,一股寒意從心口竄出,瞬間蔓延全身。
陸蓉打了個激靈,慌張地看向陸景堂:“阿、阿兄……這可怎麽辦……”
雖然總是對阿爹的話嗤之以鼻,但天長日久,心中多少也有了點盼頭,覺得等三叔考上秀才就好了,他考上了,所有人都好了。
可是現在才知道,原來連那點兒盼頭都是假的。
景年對人的情緒感知很敏銳,他察覺到阿姐在害怕,撲過去抱住她。
“阿姐……”
陸蓉勉強對他笑了笑:“阿姐無事。”
陸景堂麵色淡然,他並不是故意嚇唬弟妹。
他所言皆是實話,陸文達雖會在不久後,溺亡於府城,可他們家的苦難並沒有結束。
陸文達死了,陸家二老盼了二三十年的“大官兒子”沒了,還是以這般不體麵的方式。
這對受了多年恭維,極度好麵子的陸家二老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打擊。
於是他們將所有希望都放在了陸景賢身上,壓著大房二房不許分家,要他們繼續供養陸景賢讀書。
否則他一個死了爹的農家子,親娘也沒有謀生手段,如何能繼續讀書,一路考中進士?
陸景賢確實比他爹更有讀書的天賦,尤其是在陸文達死後,陸景賢幾乎是一夜成長。
當時陸家二老因為陸文達的死大受打擊,後來突然又堅定態度,要供養陸景賢繼續讀書,若說其中沒有陸景賢自己的努力,那是不可能的。
已經有了個失敗的例子放在麵前,陸景賢也不過才十三歲,連童生試都沒過,再供養他一路讀下去,陸家二老也不知哪來的膽氣。
反正未來就是那樣,陸文達沒死,他們得繼續被陸文達和陸景賢兩個吸血,敲骨吸髓。
陸文達死了,還有一個陸景賢,同樣難以解脫。
“阿兄……”陸蓉滿麵愁容,如何都笑不出來了:“我們要怎麽辦……”
她緊緊抱著幼弟,忍不住淚意,啜泣道:“我想送年哥兒去念書的,再過幾年,我能嫁人了,年哥兒也長大了,可以去學堂讀書,我的聘禮,正好給他讀書用。”
這些念頭早就在陸蓉心裏來迴思量過無數迴,上次提了一嘴,被阿娘教訓,景年也堅決不同意。
她當時改了口,其實心裏頭想法一點兒沒變。
可是若像阿兄說的那般,她的聘禮定然留不住的,就跟阿姐一般,會被三叔或者大郎用掉。
“不不,不要!”景年急得小臉兒都紅了,抱著阿姐嚷嚷:“阿姐,不嫁!阿姐騙年哥兒……”
小家夥覺得很委屈,當時明明說好的,阿姐說她不嫁人,以後他長大了,就可以養阿姐。
陸蓉抱住崽崽,低聲抽泣。
她也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小姑娘,因著家中特殊環境,比同齡小娘更早熟。
別的小女孩兒對未來的良人尚且有幾分期許,陸蓉卻隻剩下多要點兒聘禮,給幼弟讀書的想法。
現實,卻也令人心生悲意。
陸景堂歎了口氣,摸了摸妹妹的發頂,聲音溫和而堅定:“蓉娘,莫哭,阿兄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
陸蓉根本不信,自顧自抹著眼淚。
不管三叔能否考上,對他們而言,好像都是死路一條,阿兄能有什麽辦法。
陸景堂說:“有辦法的,分家。”
“分家?”陸蓉一呆,下意識迴道:“阿爹不會同意的!”
陸景堂自然知道阿爹不會同意。
“若是阿娘堅持呢?”他說。
陸蓉眼睛一亮:“對,我們跟阿娘說,告訴她三叔便是考上了秀才,還要考,讓她勸勸阿爹。”
陸景堂搖頭:“這可不夠。”
父母在,不分家,他阿爹是個孝子,不被逼到絕處,絕不會同意跟爹娘提分家的事。
“我、我!”乖乖聽阿兄阿姐講話的崽崽,著急地舉起手:“年哥兒也勸。”
他以為阿兄說的不夠,是人不夠。
“你個小人兒,你曉得什麽。”陸蓉被他逗笑了,點點崽崽鼻尖,笑嗔一句。
“年哥兒曉得!”
被小瞧了,景年生氣地撅起嘴巴:“要勸爹爹,分家!”
陸景堂伸手,將崽崽拎過來放到自己膝上,一手攬著他,一手拿起調羹,舀了一勺菌湯喂他。
其實這些菌子,都是陸景堂十分確定無可食用的,不過旁人可不曉得他有辨識菌子的本事。
為了讓阿娘安心,也為了後麵那場戲,陸景堂當著眾人的麵,先喝了菌湯,用自己來試,表明態度。
景年張口吞下阿兄喂來的湯,雖然是素湯,滋味兒卻十分鮮美,菌子煮出來軟嫩可口,對於景年這樣的小嫩牙而言,是比肉吃起來還適口的食物。
他專心喝湯,就忘了生氣。
陸景堂一邊投喂,一邊叮囑道:“年哥兒要記住,阿兄同阿姐說的話,誰都不可說。”
景年吞下嘴裏的菌子,眨眨眼:“阿娘呢?”
“阿娘也不能說。”陸景堂問:“年哥兒能做到嗎?”
他可以將年哥兒送到外麵去,私下再找時間同蓉娘講,但陸景堂覺得,他的小五郎足夠聰慧,曉得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能!”
景年大聲迴道:“阿兄,年哥兒能!”
“乖。”
陸景堂摸摸崽崽軟乎乎的腮肉,又給他盛了半碗菌湯,讓他自己慢慢喝著。
陸蓉滿心好奇:“阿兄,到底是什麽不能說的……”
“附耳過來。”陸景堂衝陸蓉招招手。
陸蓉立刻矮下身子,講耳朵送到陸景堂麵前,陸景堂以手遮掩,輕聲道:“這樣……”
他細細講述一番,最後問:“聽懂了嗎?”
陸蓉既興奮,又有幾分害怕:“阿兄,你確定那……那東西不會出事?”
“確定。”陸景堂說:“有人試過,不必擔心。”
陸蓉還是害怕,她遲疑道:“要不我們先試著勸一勸阿娘,說不定她就答應了呢?”
陸景堂不置可否:“如果你想的話,可以,別泄漏我們的打算便可。”
他由著蓉娘去試,因為他知道阿娘不可能被勸動。
他們是晚輩,是作不得主的小輩,分家這事,隻能阿爹來提。
想靠言語來說服阿爹,是不可能達成的,唯有先動搖阿娘,才能動搖阿爹。
阿娘愛重阿爹,而若是他們想分家,便是逼阿爹同他父母兄弟決裂,阿爹絕不會答應。
阿娘也清楚,所以即便她願意,她也想分家,她也不會同阿爹提。
唯有使些手段,逼阿娘提。
在阿娘心目中,阿爹比她重要。
但是。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
是阿姐,是他,是蓉娘,也是年哥兒。
三房對他們的壓榨,屬於鈍刀子割肉,不見血,疼痛綿密而持久。
但若是鈍刀子成了利刃,他們幾個被刺得鮮血淋漓,便是將阿娘逼到了絕處。
屆時,無非是一個抉擇,選他們,還是選阿爹。:,,
她既是不解,也是害怕:“三叔若考上秀才,當了官老爺,便是不願接濟咱們,阿爹掙到錢,也夠我們花用了。”
雖然她因為阿爹偏心,對他有諸多不滿,但陸文元勤快能幹,卻是受到所有人認可的。
若是三房不再需要他們供養,定然能輕鬆許多。
最起碼……
陸蓉嘀咕道:“秀才老爺的兒子,不能再搶我們年哥兒一口肉吧。”
她偏頭看了眼景年,崽崽正趴在阿兄腿上,一臉垂涎地看著陸景堂麵前的菌子湯。
阿兄不讓吃,小家夥饞得口水橫流也強忍著。
陸蓉壓低聲音,跟阿兄抱怨:“昨夜陸芷同我說,大郎分了她一個雞翅膀,可把她得意壞了,那明明是年哥兒的!”
陸景堂眼皮一掀,難怪早上蓉娘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的,原是昨夜在陸芷那處受了氣。
“往後你離陸芷遠一些。”陸景堂叮囑道:“她同你說什麽不要聽,若是不懂,來問我。”
陸芷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蓉娘性格直率,同她打交道,隻有吃虧的份。
“我曉得。”陸蓉撇了撇嘴,陸芷一肚子壞心眼,她才不愛跟她一塊兒玩。
“阿兄,你還沒說,為何三叔考上秀才,當了老爺,我們會過得更差。”
滿腦子菌子湯的崽崽,聽話聽一半,抬起頭插了一句:“阿兄考秀才,當老爺。”
陸景堂憐惜地摸了摸幼弟額頭,跟弟妹解釋道:“人們常喊‘秀才老爺’,其實是尊稱,秀才算不得老爺,也不能選官,最少要考上舉人,才有資格選官。”
陸蓉沒太聽明白,以她一個鄉下小娘的見識,根本搞不懂阿兄口中這些稱謂代表的意義。
陸景堂繼續解釋:“簡單點兒說,若是三叔考上秀才,除非他不考了,開一家私塾,收些小童當個鄉村塾師,倒是能有些進益,貼補家用。”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不說這次陸文達根本是有去無迴,便是他躲過那一劫,順利進了考場,且還考上秀才——秀才雖然比普通農人容易掙錢,但也就那樣了。
陸文達心高氣傲,自命不凡,怎麽可能接受自己“苦讀”二十年餘年,最終隻是一個普通塾師。
他必然還要繼續考下去。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便是陸蓉,也猜到了。
“三叔不會願意的!”陸蓉呢喃道:“他一定會繼續考下去。”
不用陸景堂多說,陸蓉已經知道陸文達繼續考下去會怎樣。
陸蓉如今九歲,在她知事的幾年間,陸文達考了三次。
每一次,他趕考之前,家裏要給他籌備盤纏,都得掏空家底兒,他趕考那幾個月,連粥水都比往日稀薄幾分。
陸文達從十幾歲考到現在,考了十幾年,才考上秀才。
舉人比秀才還難考,那……那要考到什麽時候?
想到這些,一股寒意從心口竄出,瞬間蔓延全身。
陸蓉打了個激靈,慌張地看向陸景堂:“阿、阿兄……這可怎麽辦……”
雖然總是對阿爹的話嗤之以鼻,但天長日久,心中多少也有了點盼頭,覺得等三叔考上秀才就好了,他考上了,所有人都好了。
可是現在才知道,原來連那點兒盼頭都是假的。
景年對人的情緒感知很敏銳,他察覺到阿姐在害怕,撲過去抱住她。
“阿姐……”
陸蓉勉強對他笑了笑:“阿姐無事。”
陸景堂麵色淡然,他並不是故意嚇唬弟妹。
他所言皆是實話,陸文達雖會在不久後,溺亡於府城,可他們家的苦難並沒有結束。
陸文達死了,陸家二老盼了二三十年的“大官兒子”沒了,還是以這般不體麵的方式。
這對受了多年恭維,極度好麵子的陸家二老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打擊。
於是他們將所有希望都放在了陸景賢身上,壓著大房二房不許分家,要他們繼續供養陸景賢讀書。
否則他一個死了爹的農家子,親娘也沒有謀生手段,如何能繼續讀書,一路考中進士?
陸景賢確實比他爹更有讀書的天賦,尤其是在陸文達死後,陸景賢幾乎是一夜成長。
當時陸家二老因為陸文達的死大受打擊,後來突然又堅定態度,要供養陸景賢繼續讀書,若說其中沒有陸景賢自己的努力,那是不可能的。
已經有了個失敗的例子放在麵前,陸景賢也不過才十三歲,連童生試都沒過,再供養他一路讀下去,陸家二老也不知哪來的膽氣。
反正未來就是那樣,陸文達沒死,他們得繼續被陸文達和陸景賢兩個吸血,敲骨吸髓。
陸文達死了,還有一個陸景賢,同樣難以解脫。
“阿兄……”陸蓉滿麵愁容,如何都笑不出來了:“我們要怎麽辦……”
她緊緊抱著幼弟,忍不住淚意,啜泣道:“我想送年哥兒去念書的,再過幾年,我能嫁人了,年哥兒也長大了,可以去學堂讀書,我的聘禮,正好給他讀書用。”
這些念頭早就在陸蓉心裏來迴思量過無數迴,上次提了一嘴,被阿娘教訓,景年也堅決不同意。
她當時改了口,其實心裏頭想法一點兒沒變。
可是若像阿兄說的那般,她的聘禮定然留不住的,就跟阿姐一般,會被三叔或者大郎用掉。
“不不,不要!”景年急得小臉兒都紅了,抱著阿姐嚷嚷:“阿姐,不嫁!阿姐騙年哥兒……”
小家夥覺得很委屈,當時明明說好的,阿姐說她不嫁人,以後他長大了,就可以養阿姐。
陸蓉抱住崽崽,低聲抽泣。
她也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小姑娘,因著家中特殊環境,比同齡小娘更早熟。
別的小女孩兒對未來的良人尚且有幾分期許,陸蓉卻隻剩下多要點兒聘禮,給幼弟讀書的想法。
現實,卻也令人心生悲意。
陸景堂歎了口氣,摸了摸妹妹的發頂,聲音溫和而堅定:“蓉娘,莫哭,阿兄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
陸蓉根本不信,自顧自抹著眼淚。
不管三叔能否考上,對他們而言,好像都是死路一條,阿兄能有什麽辦法。
陸景堂說:“有辦法的,分家。”
“分家?”陸蓉一呆,下意識迴道:“阿爹不會同意的!”
陸景堂自然知道阿爹不會同意。
“若是阿娘堅持呢?”他說。
陸蓉眼睛一亮:“對,我們跟阿娘說,告訴她三叔便是考上了秀才,還要考,讓她勸勸阿爹。”
陸景堂搖頭:“這可不夠。”
父母在,不分家,他阿爹是個孝子,不被逼到絕處,絕不會同意跟爹娘提分家的事。
“我、我!”乖乖聽阿兄阿姐講話的崽崽,著急地舉起手:“年哥兒也勸。”
他以為阿兄說的不夠,是人不夠。
“你個小人兒,你曉得什麽。”陸蓉被他逗笑了,點點崽崽鼻尖,笑嗔一句。
“年哥兒曉得!”
被小瞧了,景年生氣地撅起嘴巴:“要勸爹爹,分家!”
陸景堂伸手,將崽崽拎過來放到自己膝上,一手攬著他,一手拿起調羹,舀了一勺菌湯喂他。
其實這些菌子,都是陸景堂十分確定無可食用的,不過旁人可不曉得他有辨識菌子的本事。
為了讓阿娘安心,也為了後麵那場戲,陸景堂當著眾人的麵,先喝了菌湯,用自己來試,表明態度。
景年張口吞下阿兄喂來的湯,雖然是素湯,滋味兒卻十分鮮美,菌子煮出來軟嫩可口,對於景年這樣的小嫩牙而言,是比肉吃起來還適口的食物。
他專心喝湯,就忘了生氣。
陸景堂一邊投喂,一邊叮囑道:“年哥兒要記住,阿兄同阿姐說的話,誰都不可說。”
景年吞下嘴裏的菌子,眨眨眼:“阿娘呢?”
“阿娘也不能說。”陸景堂問:“年哥兒能做到嗎?”
他可以將年哥兒送到外麵去,私下再找時間同蓉娘講,但陸景堂覺得,他的小五郎足夠聰慧,曉得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能!”
景年大聲迴道:“阿兄,年哥兒能!”
“乖。”
陸景堂摸摸崽崽軟乎乎的腮肉,又給他盛了半碗菌湯,讓他自己慢慢喝著。
陸蓉滿心好奇:“阿兄,到底是什麽不能說的……”
“附耳過來。”陸景堂衝陸蓉招招手。
陸蓉立刻矮下身子,講耳朵送到陸景堂麵前,陸景堂以手遮掩,輕聲道:“這樣……”
他細細講述一番,最後問:“聽懂了嗎?”
陸蓉既興奮,又有幾分害怕:“阿兄,你確定那……那東西不會出事?”
“確定。”陸景堂說:“有人試過,不必擔心。”
陸蓉還是害怕,她遲疑道:“要不我們先試著勸一勸阿娘,說不定她就答應了呢?”
陸景堂不置可否:“如果你想的話,可以,別泄漏我們的打算便可。”
他由著蓉娘去試,因為他知道阿娘不可能被勸動。
他們是晚輩,是作不得主的小輩,分家這事,隻能阿爹來提。
想靠言語來說服阿爹,是不可能達成的,唯有先動搖阿娘,才能動搖阿爹。
阿娘愛重阿爹,而若是他們想分家,便是逼阿爹同他父母兄弟決裂,阿爹絕不會答應。
阿娘也清楚,所以即便她願意,她也想分家,她也不會同阿爹提。
唯有使些手段,逼阿娘提。
在阿娘心目中,阿爹比她重要。
但是。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
是阿姐,是他,是蓉娘,也是年哥兒。
三房對他們的壓榨,屬於鈍刀子割肉,不見血,疼痛綿密而持久。
但若是鈍刀子成了利刃,他們幾個被刺得鮮血淋漓,便是將阿娘逼到了絕處。
屆時,無非是一個抉擇,選他們,還是選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