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董卓為太師
三國我是袁術之塚中枯骨 作者:水文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在朝堂之上。新帝劉協正莊嚴地坐在龍椅上,董卓在一旁持劍而立。
等候著洛陽城裏麵所有的大臣前來參拜,這一次是董卓在洛陽城裏麵立威的開始。
而此刻的大殿外麵,其實早早就聚集了不少人。但是這些大臣都不敢先進去,他們在等自己一派的主心骨。
例如原來大將軍何進一派的人,正在等候袁術的叔叔袁隗的到來,也就是當朝的太傅。
而那些武官一派的人,盧植和黃埔嵩他們現在根本就不在洛陽城裏麵。唯一在場的人還是朱雋,對於董卓的所作所為極為不恥,又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還有一派就是以王允和丁原他們為首的一派,所謂的大儒和正義之士。此刻的他們已經進到了大殿裏麵,靜靜的在等待著什麽。
終於,袁隗還是來到了。袁隗一出現,那些人就好像有了主心骨。
諸位大臣紛紛行禮道:“太傅大人。”
“見過太傅大人。”當然,這些人也給袁隗讓出來一條通道。
讓袁隗進去,而他們也一樣跟著進去。
董卓看到人到齊之後,示意一個小太監喊上朝。而小太監也不敢得罪董卓隻能開口用那尖銳的嗓音喊道:“上朝!”
隻見這些穿著朝服的人紛紛行那三拜九叩之禮,並且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聲音之洪亮,讓年幼的少帝都感到驚奇。但是又不敢表現出來什麽,隻能坐在上麵一言不發。
在征得董卓的示意之後,才讓這些大臣都起來。而這些大臣起來了之後,不少的正直之士都對董卓怒目而視,但是現在的董卓根本就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
或許以前,他是一個小小的涼州刺史。但是現在可謂是今時不同往日,他兵圍洛陽,這裏所有人都隻能聽他的。
董卓:“諸位大臣,昨日卓大將軍之命請君側,除奸罔之人。”
“大將軍帶領在下奮勇殺敵,殊不知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狗急跳牆。”
“寧死不降,隨即當著我和大將軍的麵將少帝殺死而分屍。”
“大將軍何進也在極度憤怒之中被他們給殺死,皇後娘娘在悲痛欲絕之中將陳留王交付與我。”
“封我為太師,輔助陳留王穩固大漢江山。隨後便追隨大將軍他們而去了,所以今日召集諸位大臣在此也是為了商議共同輔助帝王。”
“以穩固大漢江山社稷。”
董卓這一番話沒有經過任何的修飾,所有的一切都是顯得那麽蒼白無力。但是在場的大臣裏麵對數人人也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一句董卓的不是,沒有人願意為此丟掉性命。
因為那些不服的人,在今天早上還沒有上朝的時候。董卓已經派自己手下將他們一家都給殺死了,所以下麵才看起來多了那麽多的空缺。
當殿下百官無人敢於言語之時,冀州太守袁紹從門外進入之後道:“董太師?好大的威風啊,居然讓文武百官跪拜於你。”
“這暫且不說,但是剛剛說皇後娘娘托孤於你。本初不才,想問一下董大師,可有足夠的證據否?”
“還是說,這一切都隻不過是你一個人自導自演罷了。”
原來,袁紹之所以出現在這裏。是拋下了自己的大軍快馬加鞭地趕到了洛陽,生怕自己的叔父袁隗出現一點意外。
而剛剛趕到朝堂外麵的袁紹聽到了董卓的這一些說辭之後就立刻進來了,所以才有袁紹現在質問董卓的這一刻。
而袁紹出現在這裏,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包括袁隗也不知道袁紹會來到洛陽這裏,還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董卓看到下麵居然有人敢反駁自己,於是開口道:“你又是何人?”
“汝觀你一白麵書生,連朝服都沒有。就敢妄議朝堂大事,難道就不怕這是殺頭的大事嗎?”
董卓現在已經處於非常憤怒的邊緣了,他也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反駁於他。
讓他如此丟失顏麵,心裏已經對袁紹起了殺意。
袁紹哈哈大笑道:“汝不過一投機取巧之徒。又怎麽配認識吾,你且聽好了,我乃是冀州太守袁紹是也!”
“陛下尚且年幼,即便是皇後娘娘讓你當一朝太師輔佐陛下。但是你卻帶著兵馬將洛陽城團團包圍起來,今又在朝堂之上喧賓奪主。”
“汝如此這般,難道是想要蓄意謀反不成嗎?”
這話出來,所有人都驚訝不已。就連王允和曹操等人都對此刻的袁紹讚不絕口,刮目相看。
劉協在上麵也是十分的激動,雖然暫且年幼。但是也知道袁紹此舉是為了大漢,但是他卻不能夠有任何的動作。
而董卓聽到這番話之後,臉都氣得綠了。隨後大怒拔劍曰:“今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寶劍是否鋒利嗎?”
袁紹絲毫沒有畏懼董卓,亦是拔劍說道:“汝劍利,吾劍也未嚐不利。”
於是,董卓和袁紹就在朝廷之上對敵起來。劍拔弩張,隻要稍微有一絲風吹草動,這兩個人絕對會在朝堂之上拚殺起來。
但是,有一些老臣紛紛站起來將袁紹攔住說:“本初,快快放下手中之兵器。”
袁紹看著董卓好一會,才將自己手中的劍放入劍鞘之中。隨後對著文武百官道:“諸位,吾先行離開一步。望諸君盡早棄暗投明,莫要夥同奸賊作亂。”
隨後,便離開了這裏。從洛陽城的東門原路返迴,帶領自己的大軍迴冀州去了。
至於董卓卻是在朝堂之上對著袁隗說道:“你的侄兒袁紹如此無禮,這一次看在你是當朝太傅的麵子上。這件事情就這樣算了,但是本太師想聽聽你的意見是怎麽樣的?”
“還是說,你袁隗也要反對我當這個太師嗎?”
袁隗此時並不想跟董卓對上,而且自己也沒有兵馬。隻有一個太傅的位置,雖然自己的兩個侄兒都手握重兵。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個道理袁隗還是懂得的,隨後說道:“這一切都是皇後娘娘所令,我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朝中之事,也自然都是大師說了算。”
不得不說,袁隗也是表現得非常從心。隨後董卓說道:“今天的這個事情,之後我不想再聽到有人議論。”
“違抗這個命令的人,直接軍法從事。”
“諸位大臣還有什麽意見嗎?”
文武百官哪裏還敢反駁董卓的顏麵,而且他們可不是袁紹。自己手握重兵不說,身世也一樣了得。
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當太傅的叔父和一個當州牧的弟弟,就這樣董卓真的想要動他估計就是嫌命太長了。
所以,文武百官都選擇了暫且隱忍。同聲說道:“一切都聽大師的。”
隨後,董卓才命令他們退朝。等文武百官都已經走了之後,董卓也帶著這個傀儡皇帝迴到了後宮之中。
董卓向李儒說道:“你說,這個袁紹居然如此落本太師的臉麵。”
“我要不要趁著現在這個機會,將他給殺死了。這樣避免他日後再出來壞我的好事,而且我們也會少了一個對手。”
對於董卓的這個問題,李儒答道:“太師大人,依我看袁紹已經殺不得了。”
“剛剛手下的人來報說他已經從洛陽城的東門給出去了,而且袁紹乃是四世三公之後。現在又是冀州太守,手握重兵。”
“這樣的人隻能拉攏,而不能與之為敵。若不然,以袁家在世人眼中的影響力,他隻需要振臂一唿,就有大把的人願意追隨。”
“這樣是對我們不利的,所以袁紹現在還殺不得。”
李儒又繼續說道:“袁紹此去一定是迴去冀州的,太師可以試著以天子的名義下旨將冀州牧這個位置封賞給他。”
“以表示太師對他的恩典,也好拉攏此人。”
董卓聽完李儒的分析,還是決定按照李儒所說的去做。畢竟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這樣的人成為了對手,實在是一個大麻煩。
董卓:“既然如此,那麽就按照你說的去做吧。”
“希望他不要不識好歹,浪費了本大師的一番心意。”
而董卓生性好淫,宮裏麵的妃子現在全部都是他的玩物。那些醜一點的就讓他賞賜給了那些士兵,可謂是過上了比皇帝還要舒服的生活。
但是這些妃子為了活命,也不得不從。若是不聽董卓的,對於她們來說就連四都是一種奢侈。
而董卓也是沉迷在這些美色之中,至於現在的劉協雖是皇帝,但這是董卓手中的傀儡而已。
這一切就發生在他的眼前,而他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連吃的東西,都是那些士兵所吃剩下的。
曹操迴到家中之後,朝堂之上那一幕深深地刺痛著他的心裏。他總覺得,自己身為大漢的臣子,又世代所食漢祿,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麽。
而袁隗此刻迴到了袁府裏麵,已經差下人開始收拾一些貴重的東西準備要離開了。
畢竟今天袁紹在朝堂之中的表現,已經讓袁家陷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裏麵。隻有離開洛陽,他們這些人才有一絲活路。
等候著洛陽城裏麵所有的大臣前來參拜,這一次是董卓在洛陽城裏麵立威的開始。
而此刻的大殿外麵,其實早早就聚集了不少人。但是這些大臣都不敢先進去,他們在等自己一派的主心骨。
例如原來大將軍何進一派的人,正在等候袁術的叔叔袁隗的到來,也就是當朝的太傅。
而那些武官一派的人,盧植和黃埔嵩他們現在根本就不在洛陽城裏麵。唯一在場的人還是朱雋,對於董卓的所作所為極為不恥,又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還有一派就是以王允和丁原他們為首的一派,所謂的大儒和正義之士。此刻的他們已經進到了大殿裏麵,靜靜的在等待著什麽。
終於,袁隗還是來到了。袁隗一出現,那些人就好像有了主心骨。
諸位大臣紛紛行禮道:“太傅大人。”
“見過太傅大人。”當然,這些人也給袁隗讓出來一條通道。
讓袁隗進去,而他們也一樣跟著進去。
董卓看到人到齊之後,示意一個小太監喊上朝。而小太監也不敢得罪董卓隻能開口用那尖銳的嗓音喊道:“上朝!”
隻見這些穿著朝服的人紛紛行那三拜九叩之禮,並且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聲音之洪亮,讓年幼的少帝都感到驚奇。但是又不敢表現出來什麽,隻能坐在上麵一言不發。
在征得董卓的示意之後,才讓這些大臣都起來。而這些大臣起來了之後,不少的正直之士都對董卓怒目而視,但是現在的董卓根本就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
或許以前,他是一個小小的涼州刺史。但是現在可謂是今時不同往日,他兵圍洛陽,這裏所有人都隻能聽他的。
董卓:“諸位大臣,昨日卓大將軍之命請君側,除奸罔之人。”
“大將軍帶領在下奮勇殺敵,殊不知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狗急跳牆。”
“寧死不降,隨即當著我和大將軍的麵將少帝殺死而分屍。”
“大將軍何進也在極度憤怒之中被他們給殺死,皇後娘娘在悲痛欲絕之中將陳留王交付與我。”
“封我為太師,輔助陳留王穩固大漢江山。隨後便追隨大將軍他們而去了,所以今日召集諸位大臣在此也是為了商議共同輔助帝王。”
“以穩固大漢江山社稷。”
董卓這一番話沒有經過任何的修飾,所有的一切都是顯得那麽蒼白無力。但是在場的大臣裏麵對數人人也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一句董卓的不是,沒有人願意為此丟掉性命。
因為那些不服的人,在今天早上還沒有上朝的時候。董卓已經派自己手下將他們一家都給殺死了,所以下麵才看起來多了那麽多的空缺。
當殿下百官無人敢於言語之時,冀州太守袁紹從門外進入之後道:“董太師?好大的威風啊,居然讓文武百官跪拜於你。”
“這暫且不說,但是剛剛說皇後娘娘托孤於你。本初不才,想問一下董大師,可有足夠的證據否?”
“還是說,這一切都隻不過是你一個人自導自演罷了。”
原來,袁紹之所以出現在這裏。是拋下了自己的大軍快馬加鞭地趕到了洛陽,生怕自己的叔父袁隗出現一點意外。
而剛剛趕到朝堂外麵的袁紹聽到了董卓的這一些說辭之後就立刻進來了,所以才有袁紹現在質問董卓的這一刻。
而袁紹出現在這裏,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包括袁隗也不知道袁紹會來到洛陽這裏,還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董卓看到下麵居然有人敢反駁自己,於是開口道:“你又是何人?”
“汝觀你一白麵書生,連朝服都沒有。就敢妄議朝堂大事,難道就不怕這是殺頭的大事嗎?”
董卓現在已經處於非常憤怒的邊緣了,他也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反駁於他。
讓他如此丟失顏麵,心裏已經對袁紹起了殺意。
袁紹哈哈大笑道:“汝不過一投機取巧之徒。又怎麽配認識吾,你且聽好了,我乃是冀州太守袁紹是也!”
“陛下尚且年幼,即便是皇後娘娘讓你當一朝太師輔佐陛下。但是你卻帶著兵馬將洛陽城團團包圍起來,今又在朝堂之上喧賓奪主。”
“汝如此這般,難道是想要蓄意謀反不成嗎?”
這話出來,所有人都驚訝不已。就連王允和曹操等人都對此刻的袁紹讚不絕口,刮目相看。
劉協在上麵也是十分的激動,雖然暫且年幼。但是也知道袁紹此舉是為了大漢,但是他卻不能夠有任何的動作。
而董卓聽到這番話之後,臉都氣得綠了。隨後大怒拔劍曰:“今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寶劍是否鋒利嗎?”
袁紹絲毫沒有畏懼董卓,亦是拔劍說道:“汝劍利,吾劍也未嚐不利。”
於是,董卓和袁紹就在朝廷之上對敵起來。劍拔弩張,隻要稍微有一絲風吹草動,這兩個人絕對會在朝堂之上拚殺起來。
但是,有一些老臣紛紛站起來將袁紹攔住說:“本初,快快放下手中之兵器。”
袁紹看著董卓好一會,才將自己手中的劍放入劍鞘之中。隨後對著文武百官道:“諸位,吾先行離開一步。望諸君盡早棄暗投明,莫要夥同奸賊作亂。”
隨後,便離開了這裏。從洛陽城的東門原路返迴,帶領自己的大軍迴冀州去了。
至於董卓卻是在朝堂之上對著袁隗說道:“你的侄兒袁紹如此無禮,這一次看在你是當朝太傅的麵子上。這件事情就這樣算了,但是本太師想聽聽你的意見是怎麽樣的?”
“還是說,你袁隗也要反對我當這個太師嗎?”
袁隗此時並不想跟董卓對上,而且自己也沒有兵馬。隻有一個太傅的位置,雖然自己的兩個侄兒都手握重兵。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個道理袁隗還是懂得的,隨後說道:“這一切都是皇後娘娘所令,我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朝中之事,也自然都是大師說了算。”
不得不說,袁隗也是表現得非常從心。隨後董卓說道:“今天的這個事情,之後我不想再聽到有人議論。”
“違抗這個命令的人,直接軍法從事。”
“諸位大臣還有什麽意見嗎?”
文武百官哪裏還敢反駁董卓的顏麵,而且他們可不是袁紹。自己手握重兵不說,身世也一樣了得。
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當太傅的叔父和一個當州牧的弟弟,就這樣董卓真的想要動他估計就是嫌命太長了。
所以,文武百官都選擇了暫且隱忍。同聲說道:“一切都聽大師的。”
隨後,董卓才命令他們退朝。等文武百官都已經走了之後,董卓也帶著這個傀儡皇帝迴到了後宮之中。
董卓向李儒說道:“你說,這個袁紹居然如此落本太師的臉麵。”
“我要不要趁著現在這個機會,將他給殺死了。這樣避免他日後再出來壞我的好事,而且我們也會少了一個對手。”
對於董卓的這個問題,李儒答道:“太師大人,依我看袁紹已經殺不得了。”
“剛剛手下的人來報說他已經從洛陽城的東門給出去了,而且袁紹乃是四世三公之後。現在又是冀州太守,手握重兵。”
“這樣的人隻能拉攏,而不能與之為敵。若不然,以袁家在世人眼中的影響力,他隻需要振臂一唿,就有大把的人願意追隨。”
“這樣是對我們不利的,所以袁紹現在還殺不得。”
李儒又繼續說道:“袁紹此去一定是迴去冀州的,太師可以試著以天子的名義下旨將冀州牧這個位置封賞給他。”
“以表示太師對他的恩典,也好拉攏此人。”
董卓聽完李儒的分析,還是決定按照李儒所說的去做。畢竟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這樣的人成為了對手,實在是一個大麻煩。
董卓:“既然如此,那麽就按照你說的去做吧。”
“希望他不要不識好歹,浪費了本大師的一番心意。”
而董卓生性好淫,宮裏麵的妃子現在全部都是他的玩物。那些醜一點的就讓他賞賜給了那些士兵,可謂是過上了比皇帝還要舒服的生活。
但是這些妃子為了活命,也不得不從。若是不聽董卓的,對於她們來說就連四都是一種奢侈。
而董卓也是沉迷在這些美色之中,至於現在的劉協雖是皇帝,但這是董卓手中的傀儡而已。
這一切就發生在他的眼前,而他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連吃的東西,都是那些士兵所吃剩下的。
曹操迴到家中之後,朝堂之上那一幕深深地刺痛著他的心裏。他總覺得,自己身為大漢的臣子,又世代所食漢祿,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麽。
而袁隗此刻迴到了袁府裏麵,已經差下人開始收拾一些貴重的東西準備要離開了。
畢竟今天袁紹在朝堂之中的表現,已經讓袁家陷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裏麵。隻有離開洛陽,他們這些人才有一絲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