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大捷,擊退卜失兔二十萬騎,斬首3300級。”


    報捷的驛馬一路狂奔而來,榆林城中一片歡唿聲,這次北上的部隊很多都是榆林本地軍戶。家裏人都很擔心,都急切的問報功使者。死傷重不重。


    使者說不清楚隻知道是大勝了。說是部隊很快會返迴。戰報傳到李知府那裏,李知府反複看了三遍,神色頓時古怪了起來。


    楊巡撫和麻王二總兵戰死?還是一起戰死?


    李知府在榆林待了五六年了,榆林眾人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楊巡撫剛來不久,兩人不太熟,就在接風宴一起吃了頓酒席。但是當時也沒看出來這楊巡撫居然那麽剛烈,戰敗自己抹了脖子,多疼啊!


    老麻家這個麻總兵算是個虎將,李知府在任幾年,幾次對戰韃虜都是他出的死力,確實是一員猛將。


    李知府對他印象頗好,不過這家夥要起軍餉來也是一把子好手。好幾次弄的李知府大出血。


    但是這個王三順王總兵卻是李知府的好友。別看王總兵是個粗人,但是活的很是精致,好美食,喜歡聽曲,還養了一個南曲戲班子全是十五六歲水嫩小丫頭。那聲音真是……燕語鶯啼,讓李知府迴味無窮。


    王總兵頗通世故,每次戲班子來了新人,必定邀請李知府一起去品鑒新戲。


    王總兵還喜歡特別讚助本地士林集會。所以在士林中名聲也不錯。


    而且這位王總兵還有驚世詩才,詩詞多為士林傳唱。


    一首大黑山讓整個榆林士林都為之瘋狂:“遠看大山黑壓壓,上麵細來下麵粗,若是把它倒過來,下麵細來上麵粗?。”


    據說這首詩都曾經傳到過萬曆爺的耳中,居然讓萬曆爺多吃了幾口飯。


    這王總兵家中經營的是南北貨。李知府在中間還摻了一股。


    卻不知道這位針紮了都得叫喚半天的王總兵,居然也這麽勇猛,居然還殉國了。


    作為股東的李知府可是知道這位王總兵和卜失兔,晁兔台吉,三娘子都是有生意往來的。南方的煙酒茶葉,北虜的貂皮牛羊這位王總兵可是什麽都做的。


    正常情況下,就算王總兵真的被圍了跑不了了,跟卜失兔買條路,突圍也就是多花點錢的事情。


    更大可能是卜失兔大汗根本就不會收他的錢,說一聲就能走。


    畢竟大家都是鄰居,都是幹的刀頭舔血的生意,多個朋友多條路,沒必要做絕。卜失兔又不是要發動滅明大戰,複興大元,最多贖迴王總兵底下人多花點錢的事情罷了。


    蹊蹺啊!


    不過看破不說破,是一個官場老油條的基本素養!


    李知府也趕緊把戰報潤色一下,準備在末尾稍微加上自己運籌錢糧功勞。看看能不能給自己撈個軍功。一般來說這等斬首三千的大功,他隻是要給自己混個運籌錢糧的功勞,上麵都是能給的。


    李知府卻不經意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了一句,府穀縣主簿王鼎率領三千弓兵馳援。不由心中一動,上次張巡撫大勝拓力台部,其中也有一句專門提了一句府穀縣主簿王鼎率三千弓手馳援。


    不管是張巡撫還是胡太監都是官場老人。他們的正式奏章都是很有分寸的,不會多說一個字。為什麽都會加上這麽一句?


    這李知府一下子放下了手中毛筆,立即派人去府穀縣把汪知縣和趙縣丞叫來。


    汪知縣和趙縣丞也是才得到消息,稱朝廷大勝北虜。隻是不知道其中還有王鼎參與。


    二人接到李知府傳信,趕緊快馬加鞭直奔榆林城。


    汪知縣和趙縣丞一起拜見了李知府。


    李知府指了指案上兩份報功文書讓二人觀看。一份是胡太監寫的大戰卜失兔的報功文書,一份卻是張巡撫寫的大戰拓力台部的報功文書的副本。


    二人開始都是不太明白,兩人互相交換反複看了三四次。終於看出點門道。


    趙縣丞指著報捷文書中王鼎的名字問道:“大人指的可是這王鼎?”


    “不錯!”李知府點頭輕笑,心說還不是那麽遲鈍。李知府站了起來在庭中踱步:“自我上任以來已經五六年了”,又看了一眼汪知縣,笑道:“汪知縣也有兩年了吧!”


    汪知縣趕緊躬身說是。


    汪知縣是前兩年的三甲同進士出身,排名還比較靠後,最後就混了個府穀縣這樣邊遠地區的知縣。


    府穀這種地方靠近邊牆,雖然這幾年有三娘子約束蒙古人,但是還是經常有北虜小部落經常抽風過來襲擾。


    所以算是危險係數非常大的地方,一般進士家裏有點錢,有點本事的,都不會被派到這裏來。


    這些年,雖然有三娘子約束,但是依然年年有北虜犯境,每次都會損失一堆的人馬財物。朝廷責問三娘子,三娘子隻說不知。畢竟茫茫大草原幾百裏都沒個人煙,北邊溜達過來幾個小部落太平常了。


    朝廷卻也不敢逼迫三娘子太緊了,這三娘子手下管著牧民幾十萬,萬一惹惱了三娘子,就算三娘子自己不愛動彈,隻是不再嚴厲約束她手下那些牧民,這上千裏邊境就得處處烽煙了。


    李知府專門指了指那句“府穀縣主簿王鼎率領三千弓手馳援”一句。


    兩份報捷文書上都是這樣一句,連字都不帶差的。


    “這王鼎怎麽能養活這麽多人,他哪裏來的三千弓手。”李知府看著二人問道。


    汪知縣和趙縣丞互相看了一眼,汪知縣示意趙縣丞說。


    趙縣丞就把王鼎睡服了琪琪格那一套,大概講了一下。又說起了琪琪格的來曆,說琪琪格就是以前哈奇海的老婆,哈奇海當年就是擁有數萬牧民的大部落,擁有鐵甲騎兵三千,皮甲騎兵和無甲兵無數。哈奇海死後全歸了琪琪格禾木丹,琪琪格現在實心實意跟著王鼎。現在整個府穀縣北邊百裏草原都是琪琪格的勢力範圍。


    “嘶……”李知府倒吸一口涼氣,再次確認道:“當真有三千鐵甲?”


    “是真的有!”趙縣丞說:“當年哈奇海每年都入寇十幾次,每次都劫掠不少人口鎧甲。”


    李知府又急忙讓下麵人拿來哈奇海當年入寇時各地報上來的損失。


    三個人拿著算盤,對著報告,算了一個時辰,按照這些官方報告,哈奇海這些年至少奪了八九千副鐵甲,三萬多具皮甲,擄掠人口十幾萬(很多因為軍官壓榨太狠,逃亡軍戶也被算進去了)。


    三人相視一眼,就算水分很大,哈奇海能落下三千鐵甲也著實不算多。


    李知府感歎一聲:“我道這大半年,再無北虜犯境,原來竟是出了王鼎這樣一個奇人。”


    他卻不知道,這段時間北虜不再來的原因,是因為最近榆林軍官團都在忙著和王鼎做生意,手頭都比較寬裕,暫時不需要北虜犯境就能平帳了,幹嘛還冒那個風險。


    不過以後每年還是需要禾木丹每年入寇幾次的,要不萬一朝廷一看北虜不來了,裁兵減軍餉怎麽辦。


    李知府感歎一聲:“我榆林安危全集於王鼎一身啊!”


    心底又是一盤算,這王鼎是府穀縣主簿,是文官啊,他還能帶著琪琪格援救官軍,這是何等功業啊!還是救援了兩次,事後都是大勝。到底是官軍厲害,還是琪琪格厲害,還是王鼎大槍使得厲害,那還用說嗎?


    感歎一句王鼎忠心報國啊。


    於是李知府的戰報上就重點突出王鼎大無畏精神,說官軍與北虜大戰,王鼎奉李知府汪知縣命令率領三千弓手押送糧草北上,偶然迷路發現了卜失兔本鎮,王鼎偵查後又發現卜失兔大隊都去圍攻官軍大隊了,卜失兔身邊人數不多,於是王鼎忠心報國,一把亮銀槍直接殺入卜失兔本鎮,和卜失兔大戰三百迴合,終於把卜失兔打的將旗後移,卜失兔大隊為救援卜失兔才迴撤,才讓官軍撿了便宜,奠定了鄂爾多斯大捷,這王鼎才是當之無愧的鄂爾多斯之戰首功。


    這下不但一下子把榆林府和府穀縣裏頭多年爛賬平了。還為李知府和汪知縣趙縣丞落下一份運籌之功。


    李知府和汪知縣其實接任的時候都有一筆上任留下的爛賬。


    這官場規矩就是不追究前任。但是這筆爛賬也不知道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前就有,到底從什麽時候傳下來的,誰也說不清。


    反正數量一直在增大,一直就解決不了,就在榆林官場這麽一代一代傳下來。終於一下子在兩人手裏全部給平了,兩人都是哈哈一笑。


    然後又緊急各自從縣庫和府庫賬麵上各自調出來一大批糧食。


    這下兩人又可以落袋幾千兩。


    李知府又積極安排了露布報捷,每到一城池集市必定大聲唿喊。


    胡太監報捷那是600裏加急。


    李知府這個就不用那麽急了,這樣大勝,還不沿途大肆宣揚一番。


    ……


    萬曆爺朱翊鈞從司禮監秉筆太監田義手中接過胡太監的報捷文書,手都是抖的。


    畢竟前些日子榆林那邊,楊巡撫報告據報卜失兔南下,他要提前進行燒邊,然後就一個多月沒消息了。


    萬曆爺都做好了抽調九邊精兵支援榆林的心理準備了。


    萬曆皇帝幾乎是顫顫巍巍打開了胡太監的奏折。看完之後才眉頭逐漸舒展了開來。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好,胡安做的不錯。”


    萬曆又看了一眼田義,心說這人還是挺有眼光。原來這胡安是田義的義子。


    萬曆又問田義道:“錦衣衛那邊怎麽說。”


    田義道:“根據三娘子那邊的錦衣衛說,榆林邊牆外麵最近出了一個叫禾木丹的蒙古韃酋(禾木丹現在也升級成為韃酋了),據說以前一直在天山那邊活動的,最近禾木丹遊牧到了榆林外麵,正在和卜失兔爭奪牧民。聽說這個禾木丹擁有鐵甲三千,把卜失兔打的不輕,丟了不少牧場,於是卜失兔向晁兔台吉和三娘子各借了兩萬精兵,集結了八九萬人準備南下和這禾木丹決戰,卻不想前鋒正好撞上了榆林楊巡撫北上燒邊。楊巡撫先是大勝,於是準備直接捉了卜失兔獻給陛下,卻不想撞上了卜失兔本鎮數萬大軍,麻王二總兵身中數十箭殉國,楊巡撫自刎。”田義又看了一眼興致勃勃聽故事的萬曆皇帝。


    接著說:“胡安眼見不好,不敢後退。立刻原地紮營。”


    “不錯不錯,一但後退必然被卜失兔打崩。”萬曆皇帝點點頭,他經曆萬曆三大征,由於明軍經常打敗仗,對於如何被打敗的,萬曆皇帝非常有經驗。一聽說胡太監立即紮營,不再後退。立刻覺得胡太監不錯,這就比大部分明軍將領強多了。


    田義接著說:“當時楊巡撫自刎,麻王二總兵戰死後,胡安手中隻有一萬三千步兵,五千騎兵。合計一萬八千人。胡安又緊急從榆林調了一萬人馬北上。”


    萬曆示意胡義接著說。


    “胡安當時隻有三十日的糧草,對峙月餘糧草將近盡,胡安於是又向榆林知府李哲言求助,李哲言命令府穀縣主簿兼破虜堡巡檢王鼎率領弓兵三千押送糧草北上。”然後田義又將李知府的那份報捷文書遞給萬曆皇帝看。


    “據說是王鼎無意中發現了卜失兔帥旗所在,就對卜失兔發動了突襲,將卜失兔本鎮擊潰。蒙古人看到帥旗後退軍心不穩,才被胡安趁機擊退。”


    萬曆皇帝看了三遍李知府的報捷文書和胡安的報捷文書,問道:“錦衣衛怎麽說?”


    “王鼎帶的這所謂三千弓手,根本不是弓手,全是蒙古人,就是那個禾木丹的三千鐵甲騎兵!”


    看著萬曆皇帝驚訝的眼神。田義接著說:“具體很多傳言,首先這個王鼎有些來曆不明,王鼎自稱西域碎葉城漢民,後來由於蒙古人占領碎葉城,無奈迴歸中原。到榆林府府穀縣落籍,在次之前錦衣衛沒有查到此人任何資料,當時府穀縣知縣就給了他一個從九品巡檢安排他駐守破虜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殖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大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大嘴並收藏殖民大明最新章節